糖尿病眼睛斜视(糖尿病眼睛斜视能恢复吗)
【患糖尿病多年,突发斜视,下台阶难,台阶重叠,原因?应对?】
【滑车神经损伤】
1滑车神经是第四对颅神经,支配眼外肌。
2、滑车神经损伤可使得眼球不能向下向外侧斜视,患者下台阶困难,往下看时出现复视,台阶重叠在一起,行走非常困难。
3、患者往往斜着脖子来纠正。
【究其原因】
滑车神经损伤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脱髓鞘病变、外伤、海绵窦血栓、感染、动脉瘤破裂等因素有关系。
【怎么应对?】
1、积极看眼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先天性的滑车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治疗;
2、明确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动脉瘤要干预治疗;糖尿病要改善血糖、控制血糖。
3、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营养神经治疗。
4、对于老年缺血引起的神经病变,可以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星壮神经节阻滞,改善脑部滑车神经供血,缓解神经损伤,促进恢复。
周必强医生从医40年,专注脊柱相关疾病,每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神经疼痛MDT和脊柱疼痛MDT专科坐诊。
糖尿病或可引发的几种眼病
首先,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眼病?
糖尿病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这样久而久之会对血管壁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引起 些并发症。眼球是 个血液循环非常丰富的器官,糖尿病患者眼部的血管受到破会,所以就会产生糖尿病性的眼病。
糖尿病可导致哪些眼病?
眼球的各层组织需要维持生理功能血液供应,因此,可以说,眼球从表面到内部,都可能发生糖尿病性的病变。
1. 对角膜、结膜的损害,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2. 眼球壁血管较丰富组织是葡萄膜,血量占全眼球的70%,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虹膜炎、睫状体炎、脉络膜炎
3.糖尿病性白内障,眼球内的晶状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混浊,从而造成视力不清甚至失明,这就是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包括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的白内障叫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
5.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在糖尿病发病急骤或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由于血糖的增高,会引起房水渗透压的减低,使患者突然发生近视。经过治疗后,病人的血糖显著降低时,又可出现远视。近视和远视又常常伴有散光,这都是由于病人眼部的屈光改变所造成的。
6. 由于脑血管受到影响,出现小的血栓、出血性病灶,导致眼部出现突发性麻痹性斜视、上睑下垂。
总之,糖尿病不予良好控制,将产生多种眼部疾病,有些还可导致失明,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相应症状,请及时到眼科就诊。
糖尿病眼病,会导致视力受损,症状出现之前,就要定期检查
普通百姓经常说,血糖升高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而眼部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5倍,每年新增的失明者中,约12%是糖尿病患者。因此,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挽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如果预防意识不足,等到视力受损时,才看眼科,可能就会延误救治,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失。
糖尿病眼病,种类较多,并且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发生失明,这种现象与眼睛的结构特点有关。由于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血管、房水等,存在着特殊的生理属性,容易受到体液理化性质异常的影响。因此,血糖升高,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对结膜、角膜、虹膜、晶体、视网膜、视神经、眼部肌肉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多种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认识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就是大家常识的糖网,并不是糖尿病眼病的代名词,糖尿病患者需要面对多种视力受损,应该全面预防糖尿病眼病。血糖升高,会引起多种眼部不适及疾病,比如,屈光不正,有时近视,有时远视。眼睑会反复发生睑腺炎或睑缘炎。结膜受到影响时,会反复发生结膜炎。角膜受到影响时,会出现干眼症。虹膜受到影响时,会导致虹膜炎或虹膜色素脱落。血糖异常,引起新生血管病变,会导致青光眼。如果眼部肌肉受到影响,会导致眼肌麻痹,容易出现用眼疲劳,或者发生复视或斜视。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也会大幅升高,而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超过25%的糖尿病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病,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视力障碍,如果重视不够,等到出现视力改变,病情将难以逆转,病情进展较难得到控制,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治疗措施,挽救视力。
糖尿病眼病中,另外1个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是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晚期并发症。由于眼内缺血及缺氧,眼角和虹膜上,会产生新生血管,导致眼内液体无法正常排出,眼内循环受阻,眼内压力升高。这种青光眼,较难通过药物或手术控制,不仅会导致失明,而且会伴随难以忍受的头痛。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有关,病程越长,眼睛受到损害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如果能够规范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稳定达标的范围内,就可以减缓糖尿病眼病的发生。此外,血压及血液黏度的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还要认识到,糖尿病眼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相似,主要是高血糖的毒性作用、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多元醇通路的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细胞因子作用、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此,糖尿病眼病与糖尿病肾病,往往同时或先后出现,所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眼病,而且能够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
根据相关防治指南的内容,建议青春期之前或青春期时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从12岁之后,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确诊之后,就进行眼底筛查,每年至少复查1次。糖尿病患者,准备怀孕前3个月,应该进行1次眼底检查,如果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需要3个月进行1次复查,及时通过眼底造影检查,了解病情的进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早期治疗,有望拯救患者的视力。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