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报告卡(糖尿病的检测报告)
糖友们,收藏这张卡片,胰岛素注射变专业
胰岛素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降糖药之一,很多“糖友”每天都会注射胰岛素以后才开始正常进食。那么,你真的会注射胰岛素吗?是否只有“肚子”才能注射?是否有一套完整的注射部位轮换?是否忽视了细节?
注射胰岛素有3个误区
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严格来说,胰岛素不是药,而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降血糖物质,是不会成瘾的。而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用之后能不能撤掉,取决于病情。
注射胰岛素很痛
胰岛素针不同于其他注射针,它是携带方便的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只有几毫米长,注射于皮下组织,正常情况下疼痛感很小。正确操作,可以减小注射带来的痛感。
口服药无效才能用胰岛素
许多患者认为,打胰岛素就意味着先前的治疗失败了,这种想法是错的。随着胰岛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补充外源的胰岛素是必需的,及时使用合理的降糖方案,可以使血糖早期得到控制,从而能够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可按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
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很多患者腹部出现硬结,甚至瘙痒、起皮疹、脂肪萎缩,各种各样的问题使“糖友”防不胜防。现状调查表明,有高达74.7%的患者不会规范轮换注射部位,而就算有患者有轮换的意识,却因记忆力差、穿衣服不方便、怕麻烦,不知道到底如何轮换等原因乱轮换注射部位。因此,医生发明了“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法,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注射胰岛素,不仅可以避免皮下脂肪增生,还能保证胰岛素有效地吸收,促使血糖达标。1年后,统计显示,患者的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率提高到79.74%。
(您可以对照一下上图,选择注射部位)
什么是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四部”是指,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腹部和臀部外上侧。“七区”是将这四个部分又细化分,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日日换、周周换,每两次注射点的距离间隔1厘米以上,保证轮换的有效性。如果坚持使用这种方法注射胰岛素,不仅可以避免形成皮下脂肪增生,还能保证胰岛素有效吸收,促使血糖达标。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也带来一套规范的注射流程。
注射胰岛素还应注意什么
自我管理
注射胰岛素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不能随意停药,在保证血糖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胰岛素剂量,更改胰岛素剂量时必须遵照医嘱。
注射
注射预混胰岛素时应该充分混匀,直到药液呈均匀白色雾状为止,注射完毕一定要取下胰岛素笔上的针头,盖上笔帽,放置在有盖容器内,集中到医院处理。
存放
未开封的胰岛素置于冰箱冷藏室靠近冰箱门的位置保存(2℃~8℃),并严格遵循产品保质期。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20℃左右,不超过25℃~30℃)保存30天,避免光照和过热,避免冷冻。
文/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内分泌内科 张静
整理/常宇 蔡敏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糖尿病为什么需要一套量卡膳食管理工具?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疗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建立在科学饮食的基础上,否则再好的药物都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过去饮食管理的局限性
拳头法则:此方法源自加拿大糖尿病协会,应用广泛,但与糖尿病病人医学膳食治疗要求的胖人少吃,瘦人多吃的医学理论发生了矛盾,而且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完全依靠手测量食物,只有身高165厘米左右标准体重的人进行食物手测量较为精确,其他身高体型的人都不合适。
食物交换份:食物交换份法易于掌握,且避免了食物过于固定化,已被大多数病人认可,但该方法未重视到人体对各种食物在摄取后的应答反应(仅关注热量而不关注食物的生糖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称重饮食:糖尿病饮食被称为称重饮食或计量饮食,实际操作中依从性很差,每餐烹饪时要对食物原材料进行称重,才能达到营养食谱计算的营养素含量。——顾萍,徐薇(营养学专家)
量卡膳食管理系统的优势
1、方便医生的饮食指导
过去很多糖友将自己的食物照片拍照到社区问吃得对不对,多不多?由于照片和实物之间比例关系,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但是现在工具统一,就会方便我们做出更准确判断和指导。
2、直观的衡量饮食食量
餐具可以成为一个更方便的“秤”,在生活中应用比较简单,可随时提醒自己控制饮食食量,科学进行饮食管理,有利于自己更好的管理血糖!
3、饮食宜忌查询
过去很多食物,我们不确定能不能吃,所以有的时候能吃的不敢吃,而不该吃的又吃多了。有了这套系统后,你可以方便的查询大部分食物的食用宜忌和自己对应的食用量。做到不吃错、不吃多而又敢吃的科学饮食管理。
作者:张荣超 临床营养科医生 浙江营养学会会员
文章来源:公众号【糖尿病家庭调养】微信号:jiankangbaizhen(可添加糖糖微信号tangguwen)
号称“0卡”的糖,真的不产生热量吗?对糖尿病患者友好吗?
根据科学研究证明,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适当摄入糖分,可保证有足够的能量可供身体消耗。但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糖最常见的是存在于各种加工食品和饮料中,譬如冰淇淋、饼干、蛋糕等,不少人深知过度摄入糖分的危害,却依旧对“糖”又爱又恨,但要想彻底“戒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于是,在”戒糖“浪潮的推动下,各商家相继推出了以“0糖0卡0脂”为宣传重点的饮料或零食,那么号称“0卡”的糖,真的不会产生热量、不会导致发胖吗?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吗?关于这些问题,就让我来一一为你解答。
什么是“零卡糖”?在我们印象中,其实大部分食物中的甜味,来自蔗糖。
家里做菜用的白糖、红糖、冰糖都属于蔗糖。蔗糖吃下去后会被身体分解、吸收,一部分进入血液,血糖就上升了。
零卡糖即代糖,因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不会产生热量,不会导致体内糖分过量,所以被称为“零卡糖”。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代糖有赤藓糖醇、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代糖的特点1. 在使用方法上与白砂糖无区别,基本可以等量使用;
2. 0能量、0脂肪、0碳水、0钠;
3. 不易引发龋齿、不易导致肥胖、不易升高血糖;
4. 身体可正常代谢掉,不增加血糖代谢的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代糖吗?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其实都可以安全食用代糖。
因为任何一种代糖在批准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
目前,美国食品药监局已经认定了包括阿斯巴甜、蔗糖素、三氯蔗糖在内的 6 种人工合成代糖,以及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天然代糖。我们国家也批准了十多种代糖可用于食品。
根据代糖是否能提供热量,可将代糖分为营养性(产生热量)和非营养性(无热量)两大类。非营养性代糖又包括天然代糖和人工合成代糖。
代糖在提供甜味的时候,只产生微乎其微的热量。摄入后也不引起血糖的变化,所以糖尿病患者适当地摄入代糖并无大碍。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用代糖代替蔗糖的好处1.多数代糖的甜度比较高,并且本身热量较低,所以和白砂糖相比较,不需要摄入过多热量就能享受同样的甜味;
2. 对于一些糖尿病人来说,个别代糖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可适当食用。
食用代糖的风险1. 虽然现在没有研究能够证明代糖对身体有害,却也没有研究能证明代糖对身体是完全安全的;
2. 个别代糖会对血糖、牙齿等产生和白糖一样的负面影响。所以过度依赖代糖,也还是存在糖上瘾的问题;
3.有研究认为代糖也会让你对甜味有更高的渴望,虽然舌头尝到了甜味,但是大脑没有;
4.绝大多数代糖的味道和白糖有差距,甚至会有“化学味道”,不过现在有一些成熟的代糖产品,会混合几种不同的代糖,为了达到和白糖最相近的味道。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虽然目前已有多方面研究证实阿斯巴甜、蛋白糖等这类甜味剂,对普通人和糖尿病患者都是安全的,其热量与蔗糖相同,甜度较高,按正常使用量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一种事实上无热量的甜味剂。
但是在这里还是奉劝大家一句,对于有控糖要求的人群,无论是蔗糖还是代糖,还是要适当食用,只有运动和均衡饮食,才是保持健康和保持身材较好的方法。
资料参考来源:
[1].徐晨明.糖尿病人甜味剂的选择[J].糖尿病新世界,20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