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午餐主食(糖尿病午餐主食吃多少克)
糖尿病人主食怎么吃?
糖尿病患之间聊天,常听到这样的心得交流:
其实,米饭和面条(我们常吃的挂面或水面)都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它俩升高血糖的能力是差不多的。
在“吃面条比吃米饭血糖更容易高”的表象之下,很少有患者去深究“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吃面条比吃米饭血糖更容易高”。
原因主要在于
比升糖指数更重要是
碳水化合物的量
面条(我们常吃的挂面或水面)和米饭都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单纯食用,血糖都非常容易升高。但是,对餐后血糖影响更大的,其实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米饭和面条)的量。
吃米饭时,我们通常还会吃不少的肉和菜,米饭只吃二两就能饱;但吃面条时,蔬菜可能只有几片,肉也很少,要达到饱腹效果的话,二两面不太够,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吃到三两。
吃面条常存在主食(面条)超量的情况
血糖上升也是可以预料的了
另外,吃主食的时候,合理搭配膳食纤维和蛋白质,都能使主食里的糖份释放得更加缓慢,从而餐后血糖的波峰会更加平稳。
主食定量是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基础,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点。
什么是主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宏量营养,其中碳水化合物类(俗称糖类)食物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全谷物、薯类、杂豆类食物可充饥、饱腹感强,人们常常把这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叫做“主食”。
(图 | 小灰灰)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分解,约有90%~100%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葡萄糖,餐后五到十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脂肪,仅有一小部分会转化成葡萄糖,并且这种转化非常缓慢。摄入碳水化合物均会引起血糖升高,人体会分泌适宜剂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健康者血糖调控功能完好,可将餐后血糖升高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功能出现了问题,餐后血糖就会超出正常范围。
摄入碳水化合物均会引起血糖升高,人体会分泌适宜剂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健康者血糖调控功能完好,可将餐后血糖升高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功能出现了问题,餐后血糖就会超出正常范围。
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
最直接、最迅速
糖尿病患者应重点关注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大的主食类食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至少有50%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
不能一味的减少或不吃
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
正确的做法是“主食定量”
为什么要进行主食定量胰岛素能够帮助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是有相应比例的,每个人1单位胰岛素对应的碳水化合物量取决于他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健康人的没有主食需要定量的烦恼,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能够通过血糖升高的幅度,来感知到我们吃了多少主食,从而为我们匹配相应剂量的胰岛素。
然而,糖尿病患者这套系统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需要人为给药调节血糖。但是现代医学技术无法通过餐后瞬时血糖匹配适宜剂量的药物和/或胰岛素,并且药物和/或胰岛素需要一定的时间起效。
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固定我们的降糖方案(药物和/或胰岛素剂量),并且匹配和降糖方案相适应的碳水化合物量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如何进行主食定量简单粗暴版
固定餐具!固定餐具!固定餐具!
在家准备一个专用餐具,每次添加一样量的米饭或者面条。
还可以通过“手掌法则”进行估量练习,用自己的拳头去估量主食。
主食的种类非常多,可以变着花样吃!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1.粗细搭配。粗粮占全天主食的1/2或1/3。胃肠功能差或老年人每天粗杂粮占1/3即可;2.避免油炸、油煎的主食。油炸、油煎的主食会额外摄入更多的能量和油脂;3.食物的温度不要太高,即主食做熟了,凉一凉再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至于每天主食分配比例,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每天的主食类按下面两种比例进行分配,糖友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1.早、中、晚餐各占1/3,即三餐均分;2.早餐占1/5,午、晚餐各占2/5。(来源:北京小汤山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还不知道主食怎么吃?满满干货一一告诉你
众所周知,人一旦患上糖尿病,为了健康,就要在“吃”上更加留心。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水果
↓↓↓
糖尿病也想吃水果?做到这几点就可以!
糖尿病患者怎么做菜
↓↓↓
糖尿病食谱真有这么难?这几招一学就会!
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影响血糖的关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是需要一百个注意。
然而,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主食”,无外乎大米、面条、馒头等。这些东西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淀粉,而淀粉又是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所以吃这些“主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想要平稳地控制血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吃过之后很容易让血糖迅速升高。
但是,同样又很多患者表示,在吃饭的时候,不吃上一碗“大米”、“面条”,即便吃再多菜,也总觉得胃里面“空落落”的,好像什么都没吃一般。
所以,主食不吃不行,关键在于,吃什么和怎么吃?
糖尿病适合吃什么主食?
糙米
比起吃一整碗“白米饭”这种精细加工米,糙米 大米的做成的杂粮饭,才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有利的主食。
因为糙米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远远高于精白米面,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患者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的同时还能调节血糖、血脂。
玉米
玉米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预防心脏病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玉米的GI值较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平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吃玉米的时候尽量以新鲜的甜玉米为主,而不是加工后的玉米面、玉米糊等。因为新鲜甜玉米的的GI值为55,加工过的玉米因为相比之下更容易被吸收,所以GI值会升高到70以上。
荞麦面
荞麦经过加工后的粉状食物就是荞麦面了,可以用来做成面条、馒头等不同的主食。
荞麦面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形成,自然也就能够起到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谷物杂粮类、薯类、豆类等食物,都能够替代米面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
总而言之,要遵循一个准则:血糖为大。无论吃什么,都要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主食。一般而言,越天然、加工程度越低、越“粗”的食物,越有利于控制血糖。比如说,比超市卖的即食免煮燕麦片比整颗需要煮制之后才能够使用的燕麦片更容易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主食怎么吃?
除了依旧在“量”上有所控制之外,主食怎么吃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还有一些别的“小窍门”。
吃干饭不吃稀饭
稀饭里面的米,经过反复熬煮、糊化,在进入胃肠道后,会比完整的米粒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也就意味着,稀饭比干饭更容易让人的血糖迅速升高。
无论是任何类型的主食,煮的越久、越稀、越黏稠,都会比干饭升高血糖更快。
吃硬不吃软
相信大家身边有很多人“吃软不吃硬”,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来说,更应该“吃硬不吃软”。
同样的主食,选择硬一些的窝头就比绵软的馒头对血糖控制更有利。因为越硬的主食,在摄入时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给了身体一个“缓冲”作用,血糖就不至于一下子升得太高,对身体的糖毒性就更小。
所以,在选择主食时,在胃肠道消化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更建议选择烧饼、煎饼、窝头等偏硬、需要长时间咀嚼的食物。
吃慢不吃快
常常有患者会错误的认为“吃得越快越利于维持血糖”,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事实上,进食速度过快,会让机体加大对胰岛的压力,“逼迫”胰岛素加速加量分泌,就会更加损伤原本就不太好的胰岛功能。
而且进食速度过快,往往胰岛素分泌“跟不上”,就会导致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变成糖再血液里“无家可归”,从而血糖迅速地升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顿饭的时间建议在20-30分钟左右最佳,如果进食速度过慢,不仅会影响到生活质量,更容易“一不小心”吃太多哦!
总而言之,糖尿病主食门道多,不能一言以蔽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血糖控制不同、生活喜好不同,对主食的选择自然也不尽相同。相信,只要多加尝试,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主食食谱”!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