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文君(糖尿病 文旦)
糖尿病,不可怕!把握2大最佳时机,及对症的中药调理,或可治愈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想和你聊一聊糖尿病(消渴症)。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司马相如的消渴证一案。
《史记》中就有关于司马相如的传说:“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尝有消渴疾。”由于司马先生向来风流倜傥,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消渴病都被怀疑是风流病。
但是后来慢慢地医家发现,不风流的人也会得消渴证,司马相如得病的原因主要是和他的生活饮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相如小名犬子,作文赋,久游宦,迨遇文君之后,分得僮百人,钱百万,买田宅,为富人。”
总之是吃得好,住的好,又有美人陪伴,小日子飞的了,终于得了消渴病。因为《中藏经》对于消渴的病源解释就是:“消渴者,因冒风冲热,饥饱失节,饮酒过量,嗜欲频伤,或饵金石,久而积成,使之然也。”
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陈存仁先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在《糖尿病中医疗法》中总结了一下糖尿病常见的症状:“初起时病势极缓,常觉身体疲乏、精神懈怠、不胜劳力、忧郁、头痛、眩晕稍呕、体重日渐减轻。
病势既进,遂欲饮水,饮后又不能自解其渴,小便甚多(隔宿尿上面或有膏油一层,或多白色沉淀物),能食而不长肌肉,身体日见羸瘦。普通小便大率味咸,唯患消渴者其小便含有糖分,味甜。”
1、皮肤易生痈疽,时发时愈。
2、食量增加,嗜食不已。少数人形体发胖,但大多数人得此病后日见消瘦。
3、消渴症久后,许多人续患下消症(即肾脏炎、蛋白尿病)。
4、四肢麻痹刺痛及臀部有坐骨神经痛。多数为阳痿,少数为强中(即亢阳)。
5、皮肤干燥,身上奇痒。妇人阴部瘙痒,男子龟头痒。
6、久患此病,目眩视物不清,甚至眼患白内障而目盲。
7、患者易发神经衰弱,或兼患肺痨及肠胃病。
8、中风及伤寒、霍乱、猩红热、白喉等病后偶亦有糖尿岀现,但大都能在短时间即愈,不致持久,不难区别。
9、本病失治后,因血中糖分太多,能使病人眩晕发厥,重笃时有昏睡状态,以致全身衰弱而死。
10、此症若干人由父母遗传而得,若干人亦能遗传于子女,但也不是一定会遗传的。
很多人有一段时间内,可能因为饮食原因,血糖会升高,但并不代表就有糖尿病。
因此这样的人,只要节制饮食,合理休息和锻炼,血糖都会慢慢地恢复正常,根本不需要吃药。
但是如果出现了上面列举的那些症状,就需要及时用药调理了,否则病情日深,积重难返。
今天介绍三个治本的药方,都摘录于陈存仁先生的《糖尿病中医疗法》一文中。第一张药方就是六味地黄丸(体格中和,且没有其他病症者使用)。
“消渴症用此方最适合而有效,这是以地黄作为主药的缘故。”
第二张药方就是消渴丸(体格偏于热性且有阴虚症状者使用)。
黄芪、生地黄,泽泻,怀山药,凉粉草,地骨皮,粟米须,元参,黄柏。(研末成粉制成水丸,每天2次温水送服)
第三张药方就是回天消渴丸(体格偏于寒性且有阳虚症状者用的)。
熟附子、人胞衣、厚杜仲、巴戟肉、生地黄、粟米须、白术、炮姜、黄芪。(研末成粉制成水丸,每天2次温水送服)
除了六味地黄丸现在有中成药卖以外,后面两种都很难买到中成药。
温馨提示:以上三方均有治愈消渴证的效用,但具体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人士辨证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黄芪
对于服药,陈存仁先生给出了“分两步走” 的建议:
第一步:用猪胰汤或者地黄汤。先用十天,验尿后确认糖质已清,再开始用第二步治本的方子。如果糖质仍多,可以适当增加地黄的分量,直到糖清为止。
第二步:等到治标之剂确实见效后,便要坚持用下去,然后同时用治本之方(三选一)。一开始可以按比例先用汤药煎服,等病情稳定了,再改为水丸长期服用。
那么,西医对糖尿病治愈又有怎样的理解呢?我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及资料,西医认为:现在糖尿病与过去还有些差别,而且想治愈也是有条件的。
最佳治愈时机1:早期(第一次确诊听糖尿病)或者前期(血糖出现异常,但还没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
最佳治愈时机2::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单纯血糖升高,或者有口渴、喝水、小便多、体重减轻等症状时,需要即使就诊确诊糖尿病时万不可抵触和怀疑,因为这些都是治愈的最佳时机,切勿错过。
不管哪个时机,控制饮食、保持运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糖尿病的发展进程,我们也要了解,到了中期或者后期,想要治愈几乎不可能。
陈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对情绪对糖尿病人的影响做了详细的论述,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大概意思就是,所有不好的情绪都会对人体有伤害,尤其是紧张与愤怒。所以心情舒畅很重要,否则再好的药也没有用。
西医说糖尿病不能根治。中医有很多的根治成功案例,但也不是人人有效。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生活饮食习惯、情绪和是否遵医嘱等,都会影响到疗效。
可是不管怎样,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都应该是人人知道的常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中医郭选贤教授 你的中医朋友,如有问题,欢迎留言。
若喜欢中医,喜欢我的分享,一定点个关注,在此表示感谢,我也将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中医知识。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以书之名#08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相传出自西汉卓文君《白头吟》,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
大约公元前143年,西汉落魄书生司马相如(公元前179-118),时年36岁,一曲《凤求凰》打动了16-17岁的白富美卓文君。两人私奔后虽然家徒四壁,却也留下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佳话。这时期这对才子佳人是“有情饮水饱。”
后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被汉武帝赏识,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红人。富贵之后的穷小子飘飘然想纳妾。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意思说,一代才女仅用一首诗便让负心人回头。“负心人回头”,还是一心人吗?
鲁迅曾评价道“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他也为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纵使被后世称作“赋圣”、“词宗”,也是史上有名的“渣男”,但“渣男”回头,文君不嫌弃,后来也没有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所以还是一段爱情佳话。甚至杜甫杜甫在《琴台》中写到过:“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来赞美他们的爱情。
在我心中,终究“意难平”。司马相如61岁死于消渴症(糖尿病),此时文君大约41-2岁。既不是“一心人”,也没做到“白头不相离。”一代才女卓文君,可否后悔?
司马相如曾冠名糖尿病,你敢信吗
花子直播间 高端美容传播平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琴曲相和,深夜私奔的故事想必家喻户晓,但未必人人都知道,西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是我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位糖尿病人。
除了司马迁有提到之外,《西京杂记》中专门有“相如死渴”一条,将司马相如之死与消渴病联系了起来。文章说司马相如早年就患有消渴病,后来遇到了美艳异常的卓文君,携手私奔,且为文君美色所惑,过度沉湎其中,于是引发了“痼疾”。
在后人的诗歌中,相如病渴还算得上典故呢: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
——纳兰性德《临江仙·谢饷樱桃》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相如病渴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黄庭坚《咏梅》
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陆游《秋思》
“病渴”:得了消渴病。消渴病,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糖尿病。由于司马相如的文名太盛,就连折磨他的消渴病也跟着出了名,后世不少文人在提到此病时,都以“相如病”、“长卿病”(司马相如字长卿)、“临邛渴”(临邛曾为其居住地)等来代替。
论起疾病冠名,司马相如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而且往往生活条件不错,属于“富贵病”。如果《西京杂记》所记属实,司马相如的消渴病从中年起开始发作,一直到60岁去世,病魔足足折磨了他二十多年。
关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可导致各种人体组织损伤,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
据柳叶刀数据显示
中国目前超过1亿的人口患有糖尿病
在全世界1/4的糖尿病患者为中国人
约11%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50%处于糖尿病前期
这些患者同时处于罹患其他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肿瘤等主要健康问题的高危风险之中。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者、早发冠心病者、高血压(多140/90mmHg)者、高脂血症者、空腹血糖受损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者、年龄45岁以上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儿史、饮酒过多者、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者)、高收入人群者。
糖尿病的并发症
●感染: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断或存在应激情况时。
●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
●心脏病变: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
●眼部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自体SVF活细胞对胰岛细胞的修复/再生
哈佛干细胞研究所于2014年底在《细胞》杂志(Cell)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可以成功地在人体外利用干细胞培养正常功能的人类胰腺细胞。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细胞错误地认为产生胰岛素的beta胰腺细胞属于异常侵入者而予以消灭,这致使人体缺乏了正常消化分解糖类的胰岛素。
治疗机理
● 改善功能:提供外源性胰岛细胞,刺激内源性胰岛细胞再生
● 有强大再生修复再造功能,改善内环境,促进血管再生,修复损伤的胰腺
● 高效激活休眠前体细胞,即让95%休眠的干细胞,焕发活力,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
● 调节免疫系统,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
精准干预糖尿病典型案例
2015年9月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43岁的女性患者Wendy Peacock和她的主治医生一起宣布,在实施干细胞移植手术之后,她将不再需要每天服用已持续使用长达26年时间的胰岛素了。这对I型糖尿病患者将是极大的福音。医生说,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简单,而且术后恢复迅速。手术过后,Wendy的身体可以正常地产生胰岛素了。
男,42岁,I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均控制不佳,干细胞1个疗程(六个月)。治疗前,空腹血糖7.6毫摩尔/升。长期患病导致精神较差容易疲倦,客户自诉打半场高尔夫就会很疲乏。需要不断休息在能完成。治疗后空腹血糖5.0毫摩尔/升,精神和体力有明显改善,能持续坚持打一场高尔夫。
所以说,假如科学发展能超前2000年,用干细胞给司马相如治疗糖尿病,没准他就好了呢。
希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早日摆脱这种甜蜜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