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症状(糖尿病肾病症状有哪些症状女性会肚皮痛吗)

贴心敢言吴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一旦并发肾病,这些症状就少不了,千万不能拖!!

最近门诊接诊了一个38岁的青年男性,因为浑身乏力,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等表现,过来看病,在检查完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血常规、腹部超声后,竟是肾功能衰竭,确诊为尿毒症。

38岁的青年男性,为什么会出现尿毒症呢?

后续经过检查和问询,明确是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告诉我,十年前就血糖偏高,但没有什么症状,也就没当一回事,更没有定期复查,监测血糖,没想到十年后双肾就”报废“了...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肾衰竭?

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血糖控制不佳,末梢循环受到影响,形成大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影响肾脏血供,最终导致肾脏损害。

二、 血糖控制不佳,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或者氧化应激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影响肾脏对蛋白的屏障功能,最后形成大量蛋白尿,影响肾功能。

三、 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引起肾脏氧化应激和各种炎性因子反应,炎性因子对肾脏毛细血管和整个肾脏组织损害,加重肾脏破坏,加重尿蛋白排泄,最终导致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

预防糖尿病肾病,首先要了解它的早期信号,以下六个信号,可能是你的肾在向你求救,千万别忽视了!

一、 出现泡沫尿

小便泡沫≠糖尿病肾病,但糖尿病肾病会有小便泡沫,如果出现了小而密的尿泡沫,并且小便泡沫久久不散,伴随夜尿增多、尿量异常等,要及时去医院做肾脏筛查。

二、 眼底异常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都是属于微血管并发症,眼睛有问题,肾脏往往也“逃不掉”,肾脏是个“哑巴器官”,出现轻度受损也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就去查查肾吧。

三、 异常水肿

血液中大量蛋白丢失,久而久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通常会出现水肿,常见于小腿、大腿、臀部及眼睑、面部等部位。

四、血压偏高

糖尿病肾病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症状,因为肾脏动脉血管的狭窄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水钠潴留的出现,血压会逐渐升高。

五、 出现贫血

肾脏受损后,红细胞生成不足,就会出现肾性贫血,外在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以及嘴唇、指甲白无光泽等症状。

六、 胃肠道不适

肾功能减退后,代谢废物排除较少,留在体内蓄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刺激胃肠道粘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肾衰竭?

一、糖尿病患者预防肾病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降糖药物等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尿毒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低盐饮食、适当的运动和降压、降脂药物等措施控制血压和血脂。

3.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4.合理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科普吧医生#​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你都了解吗?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进展在中医理论中可归结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瘀血阻络的病理变化过程。

以下是从中医视角,对糖尿病肾病各期症状进行总结,分享给大家!

初期:起病隐匿,脾肾初损

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往往不甚明显,呈现出隐匿性特点。中医认为,此阶段乃脾肾功能渐衰之始,正气尚存而邪气未盛,故外在表现不明显。患者可能仅觉体倦乏力,精神稍减,或伴有轻微口干、夜尿略增,这在中医看来是脾失健运,肾气不固的表现。此时,若能及早发现,通过中医调理,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或可遏制病情发展。

中期:水湿泛滥,气血瘀阻

进入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症状逐渐显现,水肿成为主要标志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此期脾肾两脏功能进一步受损,水液代谢失常,水湿泛滥肌肤,故见水肿。同时,肾气不足,腰府失养,则表现为腰酸乏力;水湿下注膀胱,尿液浑浊,泡沫增多,夜尿频繁。此外,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可加重水肿及全身症状,如面色晦暗、肢体沉重等。此时中医治疗当以健脾益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为法,旨在恢复脾肾功能,促进水液代谢,消除瘀血阻滞。

晚期:正气虚衰,多脏受累

晚期糖尿病肾病,病情已趋严重,正气虚衰,多脏受累。呼吸困难、重度水肿是此期常见症状,在中医看来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极度低下,水气凌心射肺所致。尿量减少,表明肾之气化功能几近衰竭,水液潴留体内。肢体麻木、面色苍白,则是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四肢百骸之象。此期治疗极为棘手,需以扶正固本、益气养血、利水消肿为主,同时兼顾他脏病变,综合施治,力求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终末期:阴阳离决,生命垂危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已处于生命垂危之境,全身重度水肿,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周身散发出尿味,肌肤甲错,麻木不仁,全身骨痛,面色晄白如纸。中医认为,此期表现为阴阳气血俱虚,脏腑功能极度衰竭,正气不支,邪气嚣张之极。治疗此期患者,重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但往往疗效有限,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全力救治。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从初期到终末期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健脾益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治法,旨在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气血阴阳平衡,从而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强调了早期干预、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以期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糖尿病友有6个症状,说明肾病来了,要警惕!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早查早治的,因此,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关重要。

以下这6种信号,病友们要小心警惕:

1、泡沫尿

患者发现排尿时尿液中出现大量细腻、丰富且不易消散的泡沫。这主要是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从血液中漏出到尿液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少,当肾脏出现病变,蛋白质漏出增多,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改变,就容易形成泡沫。

泡沫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意味着肾病。患者可以在小便后观察下:马桶内的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且经过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完全消散。

2、身体水肿

水肿通常先从身体较为低垂的部位开始出现,比如下肢,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后,其对水、钠的排泄能力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于体内,引起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增多,从而出现水肿。

比如这种情况:早上起床时发现自己的脚踝变得肿胀,按压后会出现凹陷,且凹陷恢复缓慢;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腿前面的皮肤,会留下明显的压痕。

3、血压升高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高血压症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肾脏受损后,体内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水钠潴留也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血压升高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症状,同时也是加重肾脏病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高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脏的小动脉,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夜尿增多

通常夜间排尿次数超过 2 次以上,且尿量超过白天尿量的 1/3。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将水分重新吸收回体内,导致尿液生成增多。

夜尿增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一个信号,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睡前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仍出现夜尿增多的症状,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

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患者会感到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看到食物就有恶心的感觉,严重时会出现呕吐。这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后,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及时排出,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虽然不是糖尿病肾病特有的症状,但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考虑到肾脏病变的可能。

6、贫血

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糖尿病肾病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肾脏受损后其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患者原本面色红润,逐渐变得苍白无血色,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倦,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

贫血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除了考虑常见的营养性贫血等原因外,还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