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与糖尿病
柔性机械假肢可减轻使用者痛苦
每30秒,世界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腿因病被迫截肢。这些患者经常患有神经病变,下肢感觉丧失,因此无法检测到由不合适假体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截肢。加拿大科学家近日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生物微流体》上,展示了他们使用支持微流体的柔性机器人技术开发的新型假肢,有望大大减少脚踝和膝关节截肢患者的皮肤溃疡和疼痛。
通常糖尿病患者截肢后使用的假体包括织物和硅胶衬垫,可添加或移除以改善贴合性。截肢者需要手动更换衬垫,但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不佳,使这一切变得困难,并可能对剩余肢体造成更多损伤。
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说,典型的硅/织物肢体衬垫不是创造一种新型的假肢窝,而是被单层衬垫取代,该衬垫集成了软流体执行器作为接口层。这些执行器的设计目的是根据残肢的解剖结构将其充气至不同的压力,以减轻疼痛并防止压疮。
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使执行器小型化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个带有10个集成气动阀的微流控芯片来控制每个执行器。整个系统由一个微型气泵和两个向微流控芯片提供空气的电磁阀控制。控制箱小而轻,可以作为假肢的一部分佩戴。
研究小组中包括在假肢装置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他们提供了假肢窝所需压力的详细数据。该小组对每个执行器提供的接触压力进行了广泛的测量,并将这些与工作假体的所需压力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所有10个执行器都能产生所需范围内的压力,这表明新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将运行良好。研究小组计划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将压力传感器直接集成到假肢衬垫中,还可能使用新推出的包含压力传感材料的针织柔软织物。(记者张梦然)
来源: 科技日报
钙片和大理石成分一样,吃大理石补钙吗?医生:钙片的15个秘密
骨质疏松的人非常多,特别是上了岁数之后的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是身体钙流失导致的,那么补钙就对这些人非常重要。
除了健康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吃钙片俨然成为了治疗骨质疏松首选方案之一。
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补钙还有很多小窍门。不知道关于钙片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
一、钙片和大理石的成分是一样的。虽然这种说法有一点太绝对了,但是他们的主要成分确实都是碳酸钙。
只不过钙片中除了碳酸钙,还有维生素D。
而大理石中除了碳酸钙以外,还有一些有毒成分和杂质。
所以吃钙片可以有效增加骨质中钙离子含量,因为通过维生素D的作用可以增加钙离子吸收,减少破骨。
而想通过吃大理石补钙就有点困难了,首先你要能咬得动大理石,另外大理石中的有毒成分非常多,而且很复杂。在吃大理石之后可能导致中毒的发生。
二、钙片中的玉米淀粉。虽然市面上的钙片有很多,但是大家要注意区分保健品还是药物,二者的区别从称呼上看就能略知一二啦。
我们这里看一下常用的药物:钙尔奇D。
可能你觉得我是在这里打广告,但其实并不是因为我的家属也在吃这种药物。
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维生素D,这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两个是补钙最有用的两种东西。
但除了主要成分之外,还有一些辅料,包括可压缩糖,橘子香精,山梨醇。
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吃钙片的时候感觉还有一点甜甜的香味。
此外还有玉米淀粉,二氧化硅,甘露醇等。
虽然不知道二氧化硅在里面充当什么作用,但确实在说明书中可以找到二氧化硅的身影。
0.75克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相当于含有钙离子300毫克。
而除了食物中可以获得的钙离子之外,建议大家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补充钙离子1000-1200毫克。
所以,每天吃四片钙片绝对够量。
四、钙片每天能多吃吗?这个问题显然就有一点抬杠了,虽然建议吃四片,但其实要是愿意吃,多吃几片也还行。
但是吃多了没有治疗效果,所以不建议吃的太多。
还有,再怎么说,钙片也是花钱买来的,多吃还浪费钱啦。
弱弱的问一句,吃得太多不怕肚子不舒服吗?
其实有很多研究人员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大家的结论还是没有定下来,不过有一项研究值得参考。
每天摄入2000-2500毫克钙离子是不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什么问题的,只是一些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的患者不太适合罢了。
所以说每天吃7-8片钙片的人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不过补充的钙离子太多,对身体也没什么用,反倒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而已。
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
其实正确的用法用量应该是建议成人每天吃1-2次,每次吃2片。
所以想吃两片的人群可以考虑每天吃一次。
而对于想吃四片的人群,建议一次吃两片,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但是如果是儿童补钙的话,一次最好只吃一片。
六、钙片能嚼吗?划重点,这个很重要。
一定不要直接咽下去,在嘴里嚼碎之后再吞咽,事半功倍。
只有一些缓释类的药物才不应该咀嚼,对于这么硬的钙片还是应该咀嚼碎了再吞咽比较好,毕竟胃不是铁打的。
七、吃钙片有不良反应吗?吃钙片确实是有不良反应的,毕竟是药三分毒,没有毒副作用的东西我还真没听说过。
可能只有空气吧?但是空气被污染了。
喝水没毒?还有“水中毒”这种说法呢。
我们先不讨论这些,先说说钙片如果吃多了有什么问题呢?
最主要的就是消化系统的问题,比如便秘,腹胀,腹痛,都是很常见的。
在一些严重的患者中会出现恶心,呕吐的不适症状。
出现了也不要怕,下次吃钙片的时候嚼碎了就可以。
如果问题很严重,那就暂停吃药,通过其他方式控制骨质疏松症。
八、钙片吃多了会怎样?上面说了,即使每天吃很多片,也不会造成心血管系统的风险。这是有据可查的。
但是吃多了钙片有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的发生,毕竟钙离子太多涌入到血液当中也不是什么好事。
有一种高钙血症同时伴有碱中毒和肾功不全,就会出现奶碱综合征。
这种综合征特别容易出现在吃碳酸钙的同时喝牛奶。
所以补钙虽好,但是量也别太多,不要太为难自己。
九、虽然很罕见,但是也有过敏的人。毕竟也是一种药物,所以也有一些人对该片过敏。所以过敏体质的人应该小心使用。
强调一下。过敏的人群要注意不要再吃钙片了。
虽然看上去这句话是废话,但是不说出来还是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会选择吃钙片。
十、能和洋地黄类药物同时应用吗?不能!说明书上写得很明白,不宜和洋地黄类药物一起使用。
洋地黄类药物在临床上很常用,心血管内科用得比较多,可以有效地对抗心力衰竭。
比如西地兰和地高辛,一定要小心。
十一、吃钙片可以喝酒或者咖啡吗?这个可不行,因为酒精和咖啡这类饮料可以抑制钙剂吸收,钙片就白吃了。
特别是大量饮酒或者喝咖啡的人,对骨质疏松症没什么好处。
十二、吸烟影响吃钙片吗?吸烟也会影响吃钙片,特别是大量吸烟的人群,最好不要在补钙的同时大量抽烟,这对钙剂吸收十分不利。
这些坏习惯也要尽早摒弃。
确实有一定影响,因为大量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是可以导致钙离子吸收被抑制的。
因为纤维素可以和钙离子相结合,形成一种不容易被吸收的化合物,导致钙离子吸收障碍。
所以补钙的时候不要吃太多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包括:芹菜,红薯,白薯,水蜜桃,苦瓜这类。
但是,更多见的是玉米和大豆这类五谷杂粮,含有纤维素也很多。
十四、有药物能增加钙离子吸收吗?当然有这类药物。
比如维生素D,避孕药以及雌激素都可以增加钙离子吸收。
所以吃钙片的时候往往都建议同时吃维生素D。
最好不要吃,因为噻嗪类利尿药可以增加肾小管对钙离子重吸收。
说的其实很晦涩。
简单来说,同时吃噻嗪类利尿药可以导致高钙血症的发生。
总结。补钙固然很重要,但是随便吃也会造成一些麻烦的后果。
所以在补钙的同时更要讲求科学有据。
这里分享的就是钙片的一些技术知识,当然我们所提到的是推荐的补钙的药物,而不是补钙类的保健品。
请注意,药物和保健品是两种东西。
而且往往保健品的价格比药物的价格要贵。
价格贵就算了,还没用。
所以买的时候要看准了,一定要买药品,千万别买保健品。
这么重要的知识我说好几遍了,希望有人能看到。
#哆咖医生超能团##成就健康幸福家##慢病防治知识#@头条健康
同样是软骨,半月板和耳朵有什么区别?从人体中三类软骨谈起
肥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请注意,如何预防脂肪肝,医生教您4步走
在家晒太阳要不要开窗?抗骨质疏松,医生给你讲讲晒太阳的秘诀
骨质增生就不需要补钙?医生总结对抗骨质疏松道路上的5类误区
治脑梗、糖尿病、皮肤病......“量子神鞋”又出江湖,千万别信
“穿太赫兹量子鞋,改善亚健康和慢性病……”大姑在家庭群转载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杨羽的注意。因为怕家人被这种“假概念”欺骗,一向不掺和群内事的杨羽,私下给大姑讲了半天道理,才打消了她买鞋的念头。
除了被假概念迷惑,老人还容易被擦边球式的虚假宣传所蒙蔽,最终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有些商家抓住了老人辨别能力差的弱点,甚至还以招商为名发展下线,老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遭受损失。
造概念
称“神鞋”能治病 量子产品皆假
对于家里的微信大群,杨羽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辈们不时转来的养生文、鸡汤文,她几乎从不点开,偶尔才会回复一个点赞的表情。但前两天,大姑转发了一篇介绍“太赫兹量子鞋”的文章,言语中还表露出想给家人买鞋的意思,这引起了杨羽的注意。
太赫兹量子鞋宣传图
以“太赫兹”“量子”来命名,听起来就像是骗子产品。文章关于鞋子的介绍更是十分夸张,这双鞋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治疗“脑梗、糖尿病、皮肤病、肩周炎、咽喉炎、鼻炎”等十多种疾病。在杨羽看来,一般的健步鞋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好理解,但治疗肩周炎、鼻炎什么的,又从何说起呢?
文章称,鞋子之所以能达到治病的效果,是因为它安装了“太赫兹芯片”,能够产生量子能量,使人体细胞每秒发生上亿次的振动,剥离垃圾和毒垢。为了证明这些说法的谬误,杨羽特意查了科普文章。关于太赫兹,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曾公开辟过谣,称太赫兹技术一般应用于检测、雷达和通讯方面,说它能治病“完全是胡闹”。关于量子的辟谣文章就更多了,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范桁表示,量子是一种特性,并不是一种成分,只有在非常极端的科研环境下才能观测到量子效应。目前量子科技尚未走进日常生活,所有打着“量子”旗号进行营销的日常生活产品都属于虚假宣传。
但即使把辟谣文章发给了大姑,她依然对量子鞋的功效半信半疑。后来,杨羽终于找到一篇海淀法院的判决报道,其中提到,有不法商家虚构“太赫兹能量鞋”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事实,高价售卖产品,诈骗金额近5万元。商家所卖上千元一双的“治病神鞋”,其实只是售价60元的普通鞋。看到量子鞋的宣传被定性为诈骗,杨羽的大姑这才恍然大悟,打消了买鞋的念头。
法院已有公开判决,太赫兹能量鞋能治病实为诈骗
扯虎皮
蹭大医院名头 实则毫无关系
除了被假概念迷惑,老人还容易被擦边球式的虚假宣传所蒙蔽,最终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小段前两天回家看望妈妈,临走时,妈妈特意嘱咐小段带上几瓶“协和医院生产”的维e乳。一问才知,妈妈之前看到小区团购群有卖维e乳的广告,卖家称是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因为觉得协和医院的名气大,妈妈一口气买了十瓶。
小段印象中曾看过“协和医院从未生产过维e乳”的辟谣文章,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一查才发现,辟谣声明已经追溯到了2019年。当时,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打着协和医院旗号的维e乳产品,协和医院为此特意发了声明,表示医院从未生产过维e乳产品,只有硅e乳,并且产品名不是“协和”,而是“精心”。
小段看了看妈妈所买的维e乳产品,瓶身上的品牌名字也并非协和,而是“八韵草”。产品能跟“协和”二字产生联系的,是瓶身底部的研制厂家“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网上一查,有不少“八韵草维e乳”的宣传文章称,该公司是隶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下级企业单位,产品也是公司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研发的。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网上,小段找到了“院校所属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其中的企业包括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等,但并未找到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名字。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院校所属高新技术企业中,没有北京协和医药的名字
多方搜索之下,小段终于找到了八韵草产品的官方销售公众号。拨打其中的客服电话之后,小段原本是想让客服在言语中“自露马脚”,但客服人员的回应却让小段有些惊讶。客服表示,八韵草维e乳的生产厂家确实是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公司,但公司只是名字里有“协和”二字,跟协和医院以及协和医学院都没有关系。
“那市面上有微商打着协和医院的名字卖你们的产品,你们也不管吗?”面对小段的质疑,客服表示,这种个人的宣传行为公司也无法管理,只能由消费者自行判断。
设骗局
声称免费加盟一问还要花钱
记者调查发现,“量子鞋”和“维e乳”的卖家在宣传时造概念蹭名头,不仅仅是为了卖货。有的商家还会把这些产品包装成一种赚钱的新手段,把买家忽悠成下线继续扩大宣传,甚至让人花大价钱“批量拿货”。
“近来火爆朋友圈的量子鞋好做吗?今天我们抛开它的功效,单从赚钱的模式来分析一下……”在一篇宣传文章中,卖家自称量子鞋的“新零售团长”,面向全国“火热招商”。团长强调,成为品牌代理后可以售卖商城里的所有产品,无需加盟费,不用投资就可以开启创业模式。
事实真的如文章所说,不用投资就能卖货赚钱?记者添加了这名团长的微信,询问成为代理的方式。这才知道,加盟其实并非免费,必须要首先购买一双鞋才可以。团长还“贴心”地建议,不用买商城里最贵的300多元的鞋,买便宜的一样算作加盟。“加盟之后,我会发给你一个二维码,其他人扫你这个二维码买鞋,就算是你卖出去的,每双鞋提成百分之20。”
“如果我成为了代理,要怎么去给别人宣传呢?”这时,团长又发来了一长串量子鞋的介绍,称“转发即可”。记者看到,宣传语里又是各种伪科学理论,比如 “量子微粒子进入细胞高频振动”之类。
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标题为“量子鞋火爆招商”的视频。配文写到,“买一双鞋去推广,不开体验店,全力以赴拼命干,一年至少赚30万以上。不敢给别人说赚100万,怕把别人吓着了。”从视频博主的其他动态来看,这名博主很有可能是成为了量子鞋代理下线的中老年人。但她所发布的量子鞋视频既没人点赞,也没人回复,宣传效果不佳。离“一年赚几十万”目标,看起来还差得远。
成为量子鞋的代理,只需要花一双鞋的钱。而想要代理维e乳,代价就有些高昂了。记者咨询了多名招代理的“医美护肤”商家,商家均表示有协和八韵草的产品可以代理,但需要一次性付一笔拿货款。根据拿货量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档次的优惠。“39800元可以享受全国零售价的4.2折,69800元是3.8折,98000元是3.5折。”
建议
子女多关爱 平台应监督
“老人会被这些虚假宣传所骗,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老人之所以会相信这些声称能治病的产品,是因为老人对健康有需求,而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的还很难治愈。这时不良商家用虚假宣传给他们营造出一种希望,老人就很容易掉进陷阱。”
在张昕看来,老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有时被骗了还不自知。这时候,子女更应该去关心老人,尝试用另外的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给老人买一些正规的保健品,给他们提出一些锻炼和饮食的建议等等。”
为了让家人不要受骗,杨羽自行找了一些辟谣信息发给了家人,但效果并不好。张昕认为,年轻人在与长辈打交道时,最好不要直接指出长辈认知上的错误,而应该采用迂回的方式,旁敲侧击地将道理告诉老人。“现在的一些辟谣公众号,也应该多琢磨老人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话容易让老人听进去,有时候光讲道理是没用的。”
除此之外,张昕也建议网络信息平台尽到一定的监管责任,对于发布虚假宣传内容的用户和卖家,应该作出下架和封号的处罚。
(原标题:“量子神鞋”又出江湖!别让虚假宣传迷了老人的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莫凡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