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闭经和糖尿病(闭经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云南中医 0
文章目录:

“大姨妈”不来了,闭经!这可如何是好?

都说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月经的正常与否,都关系着女性的身体健康。但“大姨妈”终归是个难伺候的“小主”,时而性子急躁,还没到点儿便早早地就来报到,时而又矫情做作,千呼万唤迟迟不愿露面,更有甚者,直接耍性子不来了,闭经!这可如何是好?且看正文!

一、基本概念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古称“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经闭”等。妊娠期、哺乳期或更年期的月经停闭属生理现象,不作闭经论。有的少女初潮2年内偶尔出现月经停闭现象,可不予治疗。

二、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根据病程、病因、症状分清虚实。

治疗原则:虚者,补而通之。补肾、健脾、养血以滋养冲任;实者,泻而通之。活血、理气、化痰以疏通冲任;他病致闭经者,治病调经。闭经者虚多实少,勿滥用攻破,宜寓攻于补,寓补于攻。

1肝肾不足

证候: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鸡血藤15g,何首乌10g。

归肾丸:菟丝子15g,杜仲15g,枸杞15g,山茱萸10g,当归10g,熟地黄20g,山药20g,茯苓15g。

随症加减:若出现烘热汗出、烦热胸闷、夜寐不安者,可酌加紫河车、龟甲胶、鹿角胶、墨旱莲、知母、黄连等。

2气血虚弱

证候:月经停闭数月;舌淡,苔少,脉沉缓或虚数。

治法:补气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荣汤。

人参10g,黄芪20g,煨白术10g,茯苓15g,远志10g,陈皮10g,五味子10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50g,桂心5g,炙甘草10g。

随症加减:若兼见心悸怔忡者,加柏子仁、丹参、阿胶;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闭经,除见气血虚弱的症状外,更见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等症,乃精血亏败、肾气虚惫、冲任虚衰之证,可加鹿茸、鹿角霜、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

3阴虚血燥

证候:月经停闭数月;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加减-阴煎加黄精15g,丹参15g,枳壳10g。

加减-阴煎:生地黄20g,芍药15g,麦冬10g,熟地黄10g,知母10g,地骨皮10g,甘草6g。

随症加减:若虚烦潮热甚者,加青蒿、鳖甲;兼咳嗽咯血者,酌加五味子、百合、川贝母、阿胶;虚烦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夜交藤;若因实火灼阴津,导致血燥闭经者,宜加玄参、黄柏等。

4气滞血瘀

证候:月经停闭数月;舌紫暗,有瘀点,脉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黄20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0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

随症加减:若气滞明显者,可酌加木香、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理气之品。

5痰湿阻滞

证候:月经停闭数月;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普济本事方》)。

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10g,甘草10g,苍术10g,香附10g,胆南星10g,枳壳10g,生姜10g,神曲10g,当归10g,川芎10g。

随症加减:若脾虚湿胜者,可加党参、白术、山药、白扁豆等健脾之品。

三、中医适宜技术

1针灸疗法

(1)毫针

虚证闭经取穴:脾俞、气海、血海、足三里。

方法:行补法,针刺并灸。

实证闭经取穴:次髎、中极、三阴交、行间、合谷。

方法:针刺行泻法,不灸。

(2)电针

取穴:关元配三阴交,归来配足三里,中极配血海。

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3)皮内针

取穴:血海、足三里。

方法: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皮内针的埋藏处要保持干燥、清洁,不能着水。

(4)皮肤针

取穴:腰骶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脐下任、冲脉循行路线,归来,血海,足三里。

方法: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5)耳针

取穴:内分泌、卵巢、子宫、皮质下、肝、肾、神门。

(6)灸法

①隔药灸

取穴:关元。

方法:在关元穴上放置胡椒饼加丁香粉、肉桂粉,取艾炷灸6壮,或用艾条灸,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实寒型、虚寒型闭经。

②隔姜灸

取穴:中脘、关元、气海、归来、命门、肾俞、三阴交。

方法:每次选取3~4穴,取0.2cm厚鲜姜片,用针穿刺数个小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然后放置艾炷(黄豆大小)于姜片上点燃。以施灸处皮肤红晕、湿润为宜,可以连续灸4~5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日。

2中药注射法

(1)肌肉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由当归、川芎、红花配制而成),每日1次,每次2~4mL。适用于闭经、经量过少者。

(2)穴位注射

取穴: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中都。

方法:5%当归注射液或10%红花注射液1mL,选用肾俞、气海加一下肢穴,每穴注射1mL,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3推拿按摩疗法

取穴:关元、气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法:患者仰卧,术者用摩法施于小腹部,同时配合按揉关元、气海。患者仰卧,术者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再施一指禅推法于腰部脊柱两侧的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或用滚法在腰脊柱两侧治疗;然后再按揉上述穴位2~3次,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

四、饮食调理

1加减归肾膏(《百病饮食自疗》)

组成:熟地黄、枸杞、山药、百合各200g,杜仲、菟丝子、当归、茯苓、淫羊藿各150g,枣皮、仙茅、阿胶、龟胶、鹿胶、大枣各100g,乌鸡1只(约重1000g)。

用法:先常规整理乌鸡,去内脏及头足,除阿胶、鹿胶、龟胶外的其他药均洗净与乌鸡同炖至乌鸡熟烂,去骨及药渣,取汁约5000mL,入胶,文火煎熬成膏,入防腐剂(枸橼酸或尼泊金)贮藏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1汤匙(约30g)。

适应证:肾虚型闭经。

2黄芪杞子炖乳鸽(《百病饮食疗法》)

组成:黄芪30g,枸杞30g,乳鸽1只。

用法:先将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放大炖盅内,再将黄芪、枸杞洗净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吃肉饮汤。每日2次,宜常服。

适应证:气血虚弱型闭经。

五、情志疗法

本病治疗疗程通常较长,需有耐心,坚持治疗,并配合情志疏导和饮食调理。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暴怒、过度紧张及压力过大。

六、预防与保健

经期尽量避免过食生冷、涉水感寒;加强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流、刮宫;哺乳期不宜过长;不宜过分节食减肥;注意及时治疗某些可能导致致闭经的疾病,如炎症、结核、糖尿病、肾上腺及甲状腺疾病;对服避孕药致闭经的患者,建议改用其他避孕措施;调整情绪,不急不躁,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及锻炼,增强体质。

【本文摘自《社区中医药文化推广丛书:社区妇科常见病中医诊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慧颖主编)。来源于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以案说医】黄笑芝:滋肾养肝通经汤治疗糖尿病性闭经经验

黄笑芝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中医学会理事 、广州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科学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州分会专家人才库专家。2007、2008年广东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评委,2009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中医 ,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参与和指导多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自1994年起,黄笑芝在糖尿病专科门诊中应用自拟方滋肾养肝通经汤治疗糖尿病性闭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整理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选择糖尿病合并有闭经的患者。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闭经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闭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排除因妊娠期哺乳期暂时停经、自然绝经、刮宫术创伤、药物影响、结核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溢乳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引起的闭经。

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2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39岁,均为已婚。I型糖尿病患者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3例。糖尿病病史最短4年,最长11年。闭经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3年。合并有高血压病5例,高脂血症12例,周围神经炎14例。全部病例均正在分别接受糖尿病中西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曾使用过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效。

3、临床症状

面色无华,疲倦乏力,气短懒言,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多饮,四肢麻痹,腰膝痠软,下腹重坠,或有隐痛,夜尿频多。月经多见初起稀少、不定期,渐至闭止不潮。舌淡红、少苔,脉细弱。空腹血糖均超过7.8mmol/L,最高达18.6mmol/L。

二、治疗方法

1、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并根据血糖、尿糖控制饮食。患者原已使用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如胰岛素、美吡达、达美康、迪化糖锭、消渴丸等均继续使用,视病情逐步减少用量至维持量。

2、给予自拟滋肾养肝通经汤治疗。药物组成:熟地黄、鸡血藤各30g,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各15g,龟板(先煎)、山药各20g,牛膝当归、桃仁、白芍各12g。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虚烦少寐者加柏子仁、酸枣仁;腹胀重坠者改用当归尾,加赤芍、红花;月经初通后视经水情况,酌情增减补肝肾及通经祛瘀药。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3~6个疗程统计疗效。

三、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本组病例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药新药治疗闭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消失,大部分时间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2mmol/L;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停药后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月经恢复来潮,周期尚未正常。无效:治疗3~6个疗程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月经未见来潮。

2、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临床治愈病例中治疗2个疗程6例、3个疗程2例,4个疗程1例,5个疗程2例。

四、病案举例

【基本资料】

卢某,女性,时年36岁,已婚,孕2育1。1996年5月21日诊。

患Ⅱ型糖尿病10年,闭经1年。患者于10年前逐渐出现疲倦乏力,消瘦,口干多饮症状,某医院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不规则间断服消渴丸、降糖灵、美吡达、达美康等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2年前出现月经延后,2-3个月1次,色偏暗、量少,渐至完全闭止已1年。曾使用过黄体酮治疗也未见效。空腹血糖曾达19.8mmol/L,需使用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在7.6-11.2mmol/L。

首诊证候

诊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眩晕耳鸣,口干多饮,肢麻,下肢轻度浮肿,腰膝痠软,下腹胀坠,舌淡暗、少苔,脉沉细涩。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消渴、闭经。

证属:肾肝不足,气虚血瘀,冲任失常。

治法:补肝肾,益气血,祛瘀通经。

处方:

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各30g,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益母草各15g,龟板(先煎)、山药各20g、牛膝、当归、桃仁、艾叶各12g。水煎,分早晚服,每天1剂。原使用胰岛素减量,美吡达继续应用。服药14剂,浮肿消退,诸症有所好转,下腹胀坠未减,小腹仍隐痛。

照原方牛膝、桃仁加至15g,以增强祛瘀通经之力。再服21剂,月经来潮,色暗量少,经行3天即净,小腹痛随减。空腹血糖维持在8.2mmol/L左右,停用胰岛素,美吡达仍用原量。续上方去益母草、牛膝,加杜仲、续断,连续治疗2个月,月经周期、色、量渐趋正常。空腹血糖为7.6mmol/L,腹胀痛消失。仍用上方加减化裁调治2个月,月经按期而至,色、量正常,临床治愈。

五、讨论

1、中医学认为,月经由精血所化生,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产生月经的基本物质。对闭经病因,《金匮要略》认为是“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首次提出了因虚致闭的理论。《傅青主女科》更明确指出了闭经与肾水的关系,指出“经水出诸肾”,“经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肾水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为从肾的角度探讨闭经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司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了肝在月经的化生和期、量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早期多见气阴两虚,肺胃燥热。但罹病日久,穷必及肾,肝肾亏损,五脏皆虚,阴精暗耗,气血郁滞,冲任不能正常充盈溢泄,冲脉不盛,任脉不通,从而导致月经闭止不行。由此可见,糖尿病性闭经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患者气阴两虚,进一步损伤肝肾,气血郁滞发展而成。

2、基于以上对糖尿病性闭经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虚者补之,实者通之”,“先补后攻,催经下行”;“勿以通经见血为快”等治疗闭经的原则制定以滋养肝肾为主,活血通经为辅的治疗大法。滋肾养肝通经汤是在临床上经多年验证总结而成。本方以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龟板滋补肝肾、充养冲任;以牛膝、当归、桃仁、鸡血藤活血养血,化瘀通经;白芍、山药舒肝健脾以资化源。诸药合用,使肾精填,肝阴充,瘀滞化,冲脉盛,任脉通,血海满则经水复潮。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作者:黄笑芝 主任中医师】

健康自测:你已经被糖尿病盯上了吗?

李时珍曾经提醒人们,要尽早发现自己身体的不适,才能尽早对症治疗。对于糖尿病更是如此,在没有患上糖尿病之前,有很多早期信号就已经对人体发出了预警征兆,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这些早期信号不了解,以致错过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其实,除了“三多一少”这个我们都知道的症状外,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信号知多少?

1.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有时还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引起急性视力下降。如果你突然出现眼睛发痒,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等情况时一定要警惕是不是糖尿病的征兆。

2.皮肤瘙痒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往往使人难以入睡,特别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

3.手足麻木

四肢、身体感到麻木、刺痛,对冷或热的东西感觉迟钝、不灵敏。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使人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也有的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4.小便次数增多

小便次数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或是遗尿和排尿无力,以及长期反复发作的尿急,尿频,尿痛等。

5.排尿困难

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为21.7%~42.3%。因此,中老年人若发线排尿困难,除前列腺肥大外,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6.腹泻与便秘

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的功能失调,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

7.阳痿

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最多见。

8.女性上体肥胖

女性腰围与臀围之比大于0.7(不论体重多少)者中糖耐量试验异常者达60%,故有这种体型的女性需要注意。

9.性欲减退,月经不调

男性对性欲的需求无故减退,女性患者有时月经周期不规律或闭经。

健康自测:你已经被糖尿病盯上了吗?

1.下列几种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如超过两种符合的情况,就应每年至少监测1次血糖,以警惕糖尿病的发生:年龄超过40岁;肥胖;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痛风;女性分娩时婴儿体重大于4千克,或曾反复流产;低出生体重儿。

2.如果身体有下列几种情况同时出现,就应到医院多次检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食欲增强,体重反而下降,全身无力;长疮长疖,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皮肤瘙痒或会阴部瘙痒,排除其他病因者;反复尿路感染,抗感染疗效不佳;顽固性腹泻,经久不愈;40岁以上便患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不明原因的双下肢发麻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