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无针(糖尿病无针注射怎么样)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我国首个《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无针注射操作指引》发布,无针注射技术正式进入临床诊疗序列

来源:环球网

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受限于药物特殊性,目前只能注射给药,针头引起的身心不适让众多糖尿病患者抵触甚至放弃胰岛素治疗,这使得大部分患者错过黄金治疗期,加剧并发症到来,拉低生活质量,减少寿命。为改善应用胰岛素患者的生存现状,无针注射器顺势而生,经历众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实验论证后,我国首个《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无针注射操作指引》在京发布。

2020年8月5日,由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制订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无针注射操作指引》正式发布,近百年历史沿袭胰岛素用针扎的老方法已经落伍。

由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牵头,发表于BMJ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1.298亿,成人患病率约占12.8%,而血糖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仅有25.9%,长期血糖不达标者,抵抗力明显下降,极易成为易感人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又成为高致死率人群。而胰岛素的适时和及时介入,能使糖尿病患者迅速平稳血糖,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传统胰岛素注射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患者的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也是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有超过两千万的中国成人患者,每天必须承受胰岛素注射所带来的痛苦,但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并不理想。证据表明,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51.3%的患者会因为恐惧、疼痛等原因抗拒治疗,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也会因各种原因导致中途放弃,或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我国胰岛素应用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主委赵芳主任介绍,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可以减轻患者注射痛苦,并经大样本量的多项研究证实,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同等剂量胰岛素下,较更换为无针注射器前更平稳。

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告诉记者,无针注射器利用压力射流的原理来完成药液的皮下注射,进入皮下后较有针明显弥散,有助于吸收,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缓解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指引”的推出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操作指导,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胰岛素注射选择。

针对无针注射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联合国内十余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 “FREE研究”结果显示,无针注射胰岛素组较有针注射组,获得了更好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数值;注射疼痛感及不良反应更低;胰岛素注射剂量减少;无新发硬结产生,综合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有针胰岛素注射组。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一系列相关研究的无针注射器具,均采用我国一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相关无针产品斩获德国红点奖、日本Gmark奖、中国红星特别奖等诸多国际大奖;无针研发和科技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

此次《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无针注射操作指引》的制订,依托民族医疗科技产品,汇聚国内顶尖的内分泌和护理领域专家,依靠殷实的中国证据,标志着无针注射胰岛素正式进入中国糖尿病临床诊疗序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大范围开展无针注射胰岛素临床应用的国家。期待中国的无针注射技术可以早日更广泛地应用在其它医疗领域,从而造福更多承受针头之痛的患者。

无针注射,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来源:经济日报

不良反应降低 治疗效果更优

无针注射,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当前,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流行最为广泛的国家,成年糖尿病(20岁至79岁)患病人数已达到1.14亿。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能够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注射感受和治疗效果,且没有出现胰岛素注射后皮下硬结,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也没有增加。”前不久,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7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一项由他领衔的被称为“FREE研究”的研究结论。

据悉,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分组,以有针胰岛素笔为对照,评价新型胰岛素无针注射器作为施药载体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是首个将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主要疗效指标,探讨无针注射胰岛素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也是按照国际标准临床研究方法开展的世界最大规模比较无针注射胰岛素治疗和有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研究。我国共有10家三甲医院参与,入组患者427例,跨度112天。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需使用胰岛素。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甚至是必须的控制血糖措施。

“但是,传统有针胰岛素注射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问题。”纪立农举例说,传统有针注射方式对患者心理存在影响。一些患者因恐针或惧怕疼痛而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或因不能按照医嘱按时注射胰岛素导致血糖控制差,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增加。

注射针头重复使用也会影响胰岛素注射准确性并增加皮下硬结发生机会。而无针注射利用压力射流的原理来完成药液皮下注射,即通过无针注射器内部的压力装置产生压力,使药液瞬间穿透人体表皮到达皮下,并呈3.5厘米直径的弥散状被吸收。这种方式明显减轻了注射的痛感。

对于患者而言,除了疼痛感,有针与无针注射还有哪些不同?相关研究证实:与有针注射相比,无针注射提高了速效胰岛素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且吸收更快。

在我国开展的“FREE研究”中,研究人员共选出427位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有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和无针胰岛素注射组。最终研究结果显示: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无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非劣效于有针胰岛素治疗组,并具有统计学优效和临床优效;与胰岛素笔注射相比,胰岛素使用剂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与胰岛素笔注射无差异;无针注射胰岛素患者疼痛感更低,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如划伤、硬结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纪立农强调,我国在无针注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可以说,目前无针注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技术的安全性与实际效果也得到了临床证实。未来仍需全社会共同推动,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经济日报 记者 吴佳佳)

解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恐惧”,我国无针给药技术取得新突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在一家餐厅,一位老先生在座位上忽然把裤腰带解开,“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可能认为他的行为不正常,但是对我来说,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他要打胰岛素了。”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在首届“科技×爱 快舒尔无针给药技术创新峰会”说。

纪立农说,这位老先生拿出针来,犹豫了下,开始注射胰岛素,打了四次才打进去。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一天要注射多次胰岛素。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纪立农表示,在门诊中,给患者加药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告诉患者需要注射治疗,患者就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纪立农说,对注射的恐惧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导致患者反复推迟使用胰岛素的时间。在此次峰会上,快舒尔“X无针给药技术平台”发布,该平台整合快舒尔无针递送最新科技,实现不同药物特性精准匹配给药参数,可以为药物研发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给药解决方案并量产。据了解,自2005年起,快舒尔医疗专注无针递送技术研发,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将药物以极细液体流注入皮下,0.3秒内即可抵达预定深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快舒尔的临床实验单位之一。纪立农强调,药物生产因规模化成本优势显著,而在给药成本核算上,无针注射有着巨大潜力,若能进一步优化,将对整体药品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关键作用。

“当前全球的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监督处副处长于浪摆在峰会上表示,医疗器械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不断涌现的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动力,正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预期。

北京市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副局长郭萌表示,作为经开区内的优秀企业代表,快舒尔填补了我国在无针注射领域的技术空白,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是经开区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未来,经开区还将持续优化经开区内对医疗器械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药制造产业高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