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动态监测(糖尿病动态监测仪好还是测手指头好)
【糖尿病护理】拒绝疼痛,“瞬感”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作者简介 /Profile/
徐家宜
徐家宜(1990—),女,护师,本科,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全科护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ous glucose monitor system,CGMS)是糖尿病管理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
CGMS是什么?
CGMS是一种通过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从而反映血糖水平的先进技术。它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相比传统的指尖血糖测量,CGMS减少了患者的针刺次数和痛苦且具有更高的连续性和精确度,能够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问题。
图源:作者提供
适用人群
- 血糖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
- 血糖居高不下者或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 需要明确空腹高血糖原因的患者;
- 需要排除“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
- 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
数据记录与分析
传感器可佩戴14天,监测血糖范围为2.2~22.2 mmol/L。CGMS每5分钟自动记录1次血糖值,全天可记录288个血糖值。患者应详细记录生活事件日志,包括进餐、运动、用药等情况,以便医生分析血糖变化的原因。医生通过数据处理能绘制出精确的每日血糖变化曲线,为合理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图源:作者提供
佩戴与安装后注意事项
日常
避免进行MRI等强磁场影像学检查。传感器防水,可以淋浴、游泳,但建议浸在水中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禁止汗蒸。
饮食
饮食的种类、数量和性状对血糖的影响明显。可以使用食品交换法分配一日三餐,即在总热量范围内,等量热卡的食品互相置换,以达到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且易于控制总热能的目的。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工作性质决定摄入的热卡。建议选择升糖指数相对低的粗粮、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利于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畅。
运动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血糖也会产生影响。建议每天饭后进行20~40分钟的活动,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在运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尽量保持每日运动量相对稳定。
CGMS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预防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同时提升生活质量,享受更加自由、安心的生活状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周颖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全科行政主任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吴紫薇
从血糖监测到全球拓展:三诺生物的糖尿病管理之路
来源:环球网
摘要:三诺生物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自2002年初创以来,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健康管理。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实现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并建立了覆盖家庭医疗与基层医疗的全方位检测体系。其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作为新一代血糖仪产品,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使用体验。同时,三诺生物在糖尿病逆转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功能慢病管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市场方面,三诺生物取得了显著进展,CGM产品成功获批多个国际认证,并积极推进美国市场的认证工作。
在糖尿病日益成为全球性健康挑战的今天,每一个细微的创新与进步都可能为全球数亿患者的生活带来深刻改变。从2002年的初创,到如今成为全球血糖监测市场的领军企业,三诺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便捷地监测自己的血糖,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这一过程中,三诺不仅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更建立了覆盖家庭医疗与基层医疗的全方位检测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病程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三诺官网
坚守初心,拓展多指标检测与全周期管理
在发展过程中,三诺的产品线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检测到多指标检测的跨越。如今,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血糖、尿酸、血脂、血酮、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检测。同时,三诺建立了以家庭医疗和基层医疗为单元的指标检测体系,实现了等级医院院内外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并打造出先进的全院数字化糖尿病管理系统。
不仅如此,三诺还推出了互联网医疗 健康管理服务,形成了覆盖门诊初诊、住院治疗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病程数据的互联互通。目前,三诺在全球拥有超过 2500 万用户,业务遍布 135 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超过 50% 的糖尿病自我监测人群使用三诺的产品,覆盖了 40 万家以上药店、3500 家以上的等级医院和 9000 家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全球,三诺及其全资和参股子公司拥有 7 大研发中心、8 大生产基地,实现了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血糖监测市场的布局和领先地位。
其中,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作为新一代血糖仪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它通过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波动曲线,相比传统 BGM(血糖仪),无需指尖采血,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抗拒。记者亲身体验了 CGM 的使用过程,在酒精消毒后,自行使用组装好的植入装置在腹部佩戴 CGM,轻轻一按植入按钮,一个直径约 3 厘米的 “三诺爱看” 就稳稳地贴在了皮肤上。在接下来的 15 天里,“三诺爱看” 将每 3 分钟测得一个血糖值,并发送到手机 APP 端,系统将血糖点位连成线再与日常行为挂钩,患者实时血糖波动就简单直接地呈现出来。通过长期佩戴 “三诺爱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饮食、用药、运动等带来的血糖波动规律,更好地控制血糖。
今年联糖日主题是 “糖尿病与幸福感”,这与 CGM 产品的特性不谋而合。无痛、即时的检测模式和对生活行为的准确反馈,无疑将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生活的掌控感。基于 CGM 高频数据的支持,医疗机构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餐饮习惯,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血糖对多器官的影响可能导致心血管、神经、眼部、肾脏等一系列并发疾病。国家卫健委在防治行动中呼吁,要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CGM 的应用推广,无疑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由于 CGM 在临床上相比 BGM 指尖采血能够更好地辅助医学治疗以实现高效的血糖管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管理市场的核心增长产品。国金证券分析师袁维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介绍,CGM 产品在全球糖尿病器械市场中的占比,从 2015 年的 9.5% 快速提升到 2023 年的 30.4%,全年 CGM 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50 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根据 Precedence 预计,到 2033 年 CGM 产品将超过百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 7.1%。
打造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在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诺健康糖尿病门诊作为三诺生物旗下专注于医疗健康服务的专科门诊,为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慢性疾病系统评估、规范治疗、全病程院内外健康管理以及心理咨询等。其中,心理咨询服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幸福感似乎遥不可及,但三诺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不仅能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更能关注到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并积极提供帮助。三诺鼓励各方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宽容、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助力他们重拾健康与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三诺在二十余年深耕糖尿病领域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逆转这一行业热点趋势,探索出了行业新模式。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整合三诺自身研发和团队优势以及多家权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力量,形成了一个以多学科强化干预逆转糖尿病为特色、以个性化管理为特点、以对疾病追根溯源为根本、以切实落实糖尿病逆转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导向的多功能慢病管理中心。
在竞争激烈的 CGM 市场中,三诺以创新进化积极应对。国内 CGM 市场规模巨大,竞争也日益激烈。正如郑霁耘博士分析,市场已远不止某些财报所显示的规模,可能达到百亿美元。近两年,国内 CGM 市场越来越 “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格的下降。今年双 11 期间,有些企业的 CGM 产品甚至在百元以内就能买到,而去年同样产品的电商价格还在 200 元。在郑霁耘博士看来,竞争胜利的关键要回到商业本质,如今在国内拿证不再是准入门槛,具备持续迭代和原创能力仍是壁垒。国内市场即将面临 “拿了证卖不好,想卖好却不赚钱” 的洗牌阶段,最终会形成头部品牌集中、优势集中的格局。
作为国内最早的血糖仪生产商之一,三诺生物基于 “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的愿景,将产品和服务覆盖到了全球 135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用户超过 2500 万,成为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同时,也形成了覆盖门诊初诊、住院治疗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病程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新一轮血糖监测仪器的竞争中,三诺的优势不仅来自产品端,更来自整个慢病管理生态系统的助力加持。三诺并不追求无底线的价格竞争,而更希望患者能够更理性看待价格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关系。单纯以低价逻辑频繁更换不同厂商的 CGM 虽然表面上可能解决短期需求,但这种切换会导致 AGP 图谱的差异性,不仅使得血糖管理数据难以对比,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就医决策,从长期效果来看,对糖尿病的有效管理帮助有限。真正有效的糖尿病管理不仅依赖于单一设备的精准性,更需要一个完善的血糖管理生态系统的支持。
基于年均营收占比超 8% 的研发投入,三诺生物的 CGM 产品仍将进一步进化升级。据悉,三诺生物的新一代产品有望在明年完成上市。公司新一代的 CGM 产品仍将坚持业内唯一的第三代电化学检测技术路线展开,并进一步向着便捷化、舒适化的方向演进。例如,第一代产品中由植入装置、发射器两部件组成的 CGM 容易产生误操作,新一代产品就把它们合二为一,进一步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第二代产品的体积将是第一代的 40%,更小更薄,同时产品的工艺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
与 AI 的结合,则是未来三诺生物在后端慢病管理生态的进化方向。以前每个患者最高频次就是测 7 次血糖 —— 三餐饭前后和睡觉之前,但是如今的 CGM 产品每天生产 480 个数据,如果扩大到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将形成每天以亿、十亿计的巨大数据量。AI 技术无疑是处理这些数据并基于数据提供可行可靠解决方案的一大利器。这不止意味着 AI 算法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拥有足够数据和用户画像足够丰富的时候,AI 才能更精准地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这就意味着三诺需要加速市场拓展,收集更多的用户数据,更好更快地升级产品。
2025年:海外市场加速跑,全球布局显成效
2024年,作为三诺生物向“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目标迈进的第二年,也是其CGM产品销售的首个完整年份,公司正积极筹备,为下一步的产品放量蓄势待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的销售表现有望在2025年迎来显著加速。
从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来看,三诺生物前三季度营收规模达到31.82亿元,保持了近5%的稳定增长,尽管利润指标同比下降约两成,但这主要归因于公司主动的战略选择——加大了市场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投入。特别是在CGM产品领域,公司不惜成本,加大对“双十一”等关键节点的市场推广力度,并积极推进海外认证,为产品出海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公司对BGM产品的费用投入则保持相对稳健,没有显著变化。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三诺生物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其CGM产品成功获批欧盟MDR认证,成为国产首个获此殊荣的CGM品牌,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雅培、德康、美敦力等传统巨头。截至2024年7月,三诺生物的CGM产品已在中国、印尼、欧盟、英国等多个海外市场获批,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CGM领域准入门槛最高、市场价值最大的美国市场,三诺生物作为首个获得FDA认可开展临床试验的中国CGM厂商,其临床试验已接近尾声。一旦成功获批iCGM认证,三诺生物将成为继德康、雅培之后的全球第三家传统CGM巨头,这将为其产品在医保准入、医生患者认可和渠道销售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iCGM标准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对CGM准确性的最严格标准,满足该标准的产品可以与胰岛素输注设备集成,用于手动控制或与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连用,从而更精确地调整胰岛素剂量。三诺生物对产品高阶标准的挑战,不仅有利于其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将对国内市场的拓展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对iCGM分类标准的修订,国内市场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为三诺生物等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三诺生物biaoshi ,将适应各国的监管要求,发力商业化网络的搭建,通过海外子公司、有实力的经销商、本土精耕团队、国际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CGM的全球销售布局。
得了糖尿病,平时该怎么监测血糖?
得了糖尿病,平时该怎么测血糖?
哪个时间段测血糖比较好?
多长时间测一次血糖比较好?
这是糖友们问的相对比较多的2个问题,那么今天把 2 个疑问统统解决掉吧~
问题一:哪个时间段测血糖比较好[1]?
理论上讲,包括 5 个重要时间段,分别是:三餐前测血糖、三餐后 2 小时测血糖、睡前测血糖、夜间 3 点测血糖,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严格要求这个时间段来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拿大家最常用的指尖血来举例,比如:
餐前血糖:适合平时血糖水平很高,或者有低血糖风险的糖友
(平时不吃药的情况下,<2.8mmol/L属于低血糖,平时长期用药的糖友,<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
餐后 2 h:适合平时空腹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值 4.4~7.0 mmol/L 范围内,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仍然高于 7% 的糖友,或者想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的糖友也可以餐后 2 h 测一个血糖。
睡前:适合注射胰岛素的糖友,尤其是晚餐前就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最好在睡前监测血糖,避免发生夜间低血糖;
夜间:适合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已接近达标,但是空腹血糖仍然很高的糖友最好在夜间加测血糖,或者怀疑有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夜间定时,加测血糖;
其他:尤其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剧烈运动前后,都可以测一个血糖监测一下。
问题二:多长时间测一次血糖比较好[1]?
很多糖友抱怨只要住院,都要每天扎好几次血糖,太疼了,于是出院后就很抵抗测血糖这件事,但其实,出院后大部分情况都不需要每天扎手指,不同的治疗方案,测的频率也是不一样的,像注射胰岛素的糖友监测频率要高于口服药的糖友,又比如:
平时不用药,仅仅依靠饮食调整 运动来管理血糖的患者,可以定期测血糖,来检测运动或者饮食调整的结果,血糖高了,那就再调整各种方案,血糖正常,可继续维持;
平时吃口服降糖药,每周测 2~4 次的空腹血糖或者餐后 2 h 血糖就够了;
注射基础胰岛素的糖友:每天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注射预混胰岛素的糖友: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
由于工作、出行等各种各位的原因,很多糖友都说无法做到每天定时定点监测多次血糖,那么无论是口服药还是胰岛素,血糖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每周监测 1~2 次,可以选择在休息的那天,测空腹血 餐后 2 h,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对自己的血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方便医生做剂量的调整。如果平时血糖不达标,那就要保持高频率的监测了,不可以偷懒哦~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科普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