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像跑步(糖尿病人跑步好还是散步好)
神奇!男子患2型糖尿病,跑步1年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当得知自己患糖尿病后,你会选择怎么办?绝望、自暴自弃、悔恨?
而40岁的乔伊·杨选择了跑步,1年之后瘦了72斤,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乔伊·杨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是某家公司的高管。一年半前,公司组织体检,结果他被医生告知已患有2型糖尿病——当时他的体重达近281斤。
“我从没吃过任何药物,也不想吃,所以我问医生不吃药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她回答,减肥肯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乔伊·杨减肥前后对比
于是,一个月后,乔伊·杨开始尝试走进健身房。不过,他感觉有氧运动太无趣,但看到别的跑步者一圈接一圈地跑,也就想尝试一下。
“沿着跑道仅跑了一圈,我几乎站立不住,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多么的差。最终我开始了室外跑步,并让跑步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乔伊·杨回忆起来,仿佛一切都是在昨日一般。
当然,除了跑步之外,乔伊·杨还在饮食上做出了大幅改变:“我们每天的三餐中加入了更多的绿色蔬菜,减少了糖和油炸食物,同时不吃任何加工类的肉制品。我的妻子认为,这不是节食。”
不过,当真正开始减肥后,乔伊·杨才感觉到,减肥完全就像一场无法预知结果的战斗: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流汗,也许夹在一些泪水,甚至还会不断流血,一切都无法预知……但我知道,如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并用计划和决心坚持它,你就不会遗憾。”
乔伊·杨至今还记得,自己不停歇地跑完1英里的感觉——当时他就认为,自己可能永远不会连续跑3英里以上了。
“但是,我做到了——目前最长的跑步距离是13英里(约21公里)。”乔伊·杨即将参加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并且长期的计划是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
在跑步之余,乔伊·杨还开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打篮球,尤其是在夏天,他们每周都会有两三天晚打篮球。“另外,每周我还进行两次力量训练,有助于我整体的运动表现和健康。”
一年下来,乔伊·杨不仅减了体重,再过半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血糖没有问题,胆固醇含量也低了。
“不仅没有了糖尿病的烦恼,感觉自己更健康了。这不仅仅是跑步的功劳,而是调整所有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最终结果。其实,减肥和健康没有秘密可言,确定目标之后,制定计划,并坚决执行计划。”
无独有偶,国内有个学者也通过长期坚持跑步战胜了糖尿病!
其实在构建中医现代诊疗和健康体系中,天道饮食和合理动息是治疗的辅助手段,是保持健康的基础。
#健康守护者#
糖尿病患者自述:坚持长跑,半年后血糖完全正常
■患者基本信息
【所患疾病】糖尿病
【确诊时间】2013年10月
【治疗情况】胰岛素
01
得糖尿病后,我决定开始自救
第一阶段:病发
2013年10月,本人突然体重剧降、视力降低、尿频、无力、性冷淡。
第二阶段:住院治疗
病发后,入院检查,诊断出糖尿病II型,血糖高达40,马上紧急住院。住院2星期,像兔子一样饮食,挂胰岛素泵,血糖终于控制到12左右(餐后两小时)。
第三阶段:出院治疗
出院后谨遵医嘱,每天两次注射胰岛素笔,加口服药,控制饮食。这段时间出现戏剧性的事情,我是30年的近视,出院后2个月我的视力奇迹般恢复正常,从400度降到50度,开车不用戴眼镜,至今不能解释。后来好景不长,视力慢慢又回到开始400度了。
第四阶段:自救
我不完全相信药物,我更相信人体自身免疫力。我出院后只打了1个月胰岛素,然后彻底停掉,同时停掉其它一切药物。
从出院第一天,就开始每天长跑,一次5.2公里,风雨无阻,坚持至今(一年里面只有不到10天没跑)同时饮食控制,少吃米饭、禁止稀饭、多吃菜、允许多吃肉
02
自救的初步成果
1、坚持长跑加饮食控制,1个月后,没有任何打针、任何药物,血糖都基本正常了(餐后9左右,空腹7),但人还明显憔悴乏力。
2、坚持长跑半年后,血糖完全正常并且稳定(餐后8,空腹6),没有任何打针、任何药物,更可爱的是,不再需要过分的饮食控制,基本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主食一般不多吃)。身体全面恢复正常,精神饱满、性能力强、体重正常。
体重过程记录:
2013年9月----188斤
2013年10月10日----160斤
入院半个月,出院体重168斤
2014年9月13日,体重173斤
03
关于跑步的个人经验
1、同样是运动,长跑和快走也许对降糖效果更好一些。
2、建议天天跑。坚持长跑的意义不仅在于卡路里和血糖,还在于你每天都去做一件不情愿却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获得毅力,然后带给你心理、生理上的积极变化(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日本村上春树、台湾王永庆的跑步心路)。
3、每次不要少于5公里。
4、条件允许的话,不要把跑步距离一分二。
5、每次跑步要一口气跑完。
6、快走也可以!但速度不要低于6公里/小时
当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很多。每个人情况也不同。不是非坚持长跑不可,而且每天长跑,真的很辛苦、真的很难。但是对于有这个时间、还年轻、还跑得动的糖友来说,坚持长跑,也许非常值得一试!
糖尿病患者“过度”运动危害大,赶紧自查!
都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而糖尿病患者很多也是由于缺乏运动导致肥胖而患病的。得了糖尿病之后,如果能适当进行运动的话,可以帮助稳定血糖,对身体也很有好处。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做什么运动都可以的,如果运动不当或是太过激烈,可能会导致失明等一些很严重的问题。
运动不当糖尿病者会失明吗?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的患者,由于身体长时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眼部和身体其他部位都已经受了一定损伤,比如视网膜等,可能已经比较脆弱。如果这时候,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像是跑步速度过快,或者是比较用力的运动,都有可能致使视网膜脱落,从而导致失明。
如何判断是否过度运动
主要看两个指标。
1.自我感觉: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所以自我感觉是判断运动是否过量的最直接指标。
如果运动能使你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周身微热,身上出毛毛汗,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运动使你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一样,运动过后全身沉重得不想再挪步,那一定是运动过度了。
2.心率:运动使心率增快才能达到锻炼效果,但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钟150次以内。
这个心率范围,可以保证心脏的每一次收缩都是有效的,能为运动的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超过这个心率,机体各脏器就会缺氧,锻炼反而变得有害无益,就属运动过度了。
糖尿病的运动原则有哪些?
1.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的运动是全身心的运动和有氧运动,比如慢走、散步和体操、游泳及爬楼梯等,这些运动可以使患者的全身都得到锻炼,增强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可以适当地消耗血糖,对患者身体有益。但在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之前最好先做做热身,以免心脏的负担突然增大导致不适。
2.运动之前吃点东西
一般糖尿病患者都会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如果药物的效果比较好,或者说量稍微大了点,患者再去运动的话,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晕厥等。因此,为了防止在运动时发生低血糖的意外,最好是先吃一点碳水化合物,喝一杯牛奶之后再运动也可以。
3.下午五点之后再运动
很多人觉得晨练对于身体好,其实由于植物晚上会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早上的空气是不新鲜且污染较大的。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上血液的粘稠度比较高,而傍晚的血糖更加稳定,波动较小,比较适合运动锻炼。
4.每星期锻炼三到五次
糖尿病患者锻炼也是需要坚持的,有规律的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比较好的是每星期锻炼三到五次,中间暂停锻炼不要超过四天,不然会影响锻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