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面包糖尿病(肉松面包糖尿病患者能吃吗)
哪些面包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哪些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绝大部分人准备早餐的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而食用简便、购买便利的面包更符合人们早餐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担心血糖升高而不敢吃面包,其实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面包,但一定要会选择,下面教您3招。
1.选择全面面皮的面包
常见的面包有吐司、餐包、菓子(面团或内馅配方中含较多的糖)、脆皮面包、多样性面包(选用小麦以外的谷物、种子、坚果、果干等)、折压面包(在面团里包折油脂,如新月形面包或可颂面包)、蔬菜面包(如三明治、汉堡)、蒸面包、甜甜圈,虽然种类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影响血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不同面包的GI值差别非常大,既有高达87~90的白面包、棍子面包,也有低至34~52的低升糖指数面包。
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全麦混合面包。
全麦混合面包的升糖指数比常吃的馒头(GI值88)、米饭(83.2)、烙饼(79)、大米粥(69)、小米粥(61)低得多,堪比荞麦面馒头(66.7)、玉米糁粥(51.8)。
2.选择加油少的面包
为了增加面包的风味,面包中会添加很多的糖,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本身可以将麦芽糖和蔗糖水解成单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团的体积增大,产生乙醇、乳酸等,即提高了面包的特有风味,也分解了添加的蔗糖。
但市售的面包,为了提高口感,还添加和组合了不同比例和成分的黄油、奶油、奶酪、火腿、芝士等。在不同种类的面包中,这些面包油脂的比例差别很大。
硬式面包及餐包
糖和油脂用量为面粉用量的4%以下,面包表皮松脆,内部柔软而具韧性,常见如法棍面包、普通乡村面包,但也正由于没有添加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尽管硬质,但仍然升糖指数较高。
总结:法棍面包、普通乡村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软式面包及餐包
糖和油脂用量皆为面粉的4%~10%,特色柔软细腻,常见如:白吐司、餐包等。而吐司面包是面包店最常见的,它的典型特征是用模具做成的长方形,切片,吃的时候可以加上西红柿、黄瓜、煎鸡蛋。
- 白吐司和餐包,主要是精制面粉制作,升糖指数高,不适合糖友吃。
- 全麦吐司面包,成分主要是全麦面粉500克,黄油6克或不加,牛奶1盒、鸡蛋2个,酵母6克,木糖醇20克。自制的吐司面包还可以根据口味添加少量的坚果,把全麦面粉替换成不同比例的燕麦粒、大麦粒等,面包种类中,所有升糖指数低于55的面包大体都是这种配方,适合糖友吃。
羊角面包
油脂用量占面粉的10%~20%。比如油炸面包、还有高达接近1:1比例的面包,比如羊角面包。
羊角面包(也叫可颂面包、新月形面包、牛角面包、裹油面包),配方大约是750克面粉,600克黄油,制作方式是一层黄油、一层面皮,经过三次折叠加工而成,据说可颂的层次有27层。
虽然它的升糖指数(67)属于中等,但脂肪含量太高,糖友可以偶尔为之,大部分时间还需要敬而远之。
3.非含糖馅料的面包
1.含糖馅料的面包。除添加牛奶、鸡蛋外,还添加了各种葡萄干、红豆沙、红枣、巧克力,还有一些新式的玫瑰馅、蔓越莓、栗子奶酪、无花果、酒酿芒果、榴莲、红丝绒面包(含红曲粉)等。
这些含糖馅料占面粉的10%以上,有的面包的馅料(包括內部或外表)占面团的20%以上,此类含糖馅料的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2.咸口馅料面包。比如肉松、坚果(核桃、松子)、全麦大列巴,以及各种不含糖的新式的馅料(麻薯、亚麻籽芝士、抹茶、蛋黄等),当然这些面包的价钱也比较昂贵,一个面包几十元多。 咸口馅料的面包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选择。
为了控制血糖,避免增加脂肪和添加馅料中的能量摄入,糖友尽量选择糖、油比例低于4%、不含糖馅的面包。
推荐食用的面包种类:各种全麦无糖无油的混合面包,发酵后有各种风味,配上少量坚果,吃过后饱腹感很强,恰到好处的粗糙感,是最好的选择。
应远离的面包种类:白面面包、含糖馅料面包、法棍面包等。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面包店内部员工:买面包时,有3种面包尽量少买,我们自己从不吃
很多人都喜欢吃面包,面包的口味也是多种多样。面包店内种类繁多的面包,总能让你挑的眼花缭乱。虽然面包的口感很好,但是仔细查看配料表会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到底哪些面包才是安全放心的呢?
其实面包配料表上的添加剂,大多为膨松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面包改良剂等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使用,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但如果碰上下面这些面包,面包店的内部人员提醒,尽量擦亮了眼睛再购买:
1、假的全麦面包:
不管你是为了减肥还是控制血糖,好多朋友都会推荐你吃全麦面包。但是全麦面包也并非都健康,因为很可能你买到的是假的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主要使用的是全麦粉,全麦粉跟普通小麦粉相比,营养价值更高,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还能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对于想要减肥和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好的选择。
但是面包店内销售的全麦面包,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全麦粉或全麦粉含量极少。因为在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全谷物或全麦食品的相关标识准则,很多不良商家在产品包装上打着全麦面包,但其实全麦粉的含量非常有限。
还有一些商家使用小面粉加焦糖色素来上色,充当全麦面包。建议大家擦亮眼睛,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真正的全麦面包配料表中会明确标有100%全麦粉,但是如果全麦粉的含量还不及糖分、食用油,那还是不要购买了。
2、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面包:
通常面包食品配料表中写有“起酥油”、“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字样时,都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油脂成本要低于天然黄油、奶油,虽然大品牌的面包厂商明确标有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但是小作坊生产的面包根本没有保障。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对心脑血管健康会造成很大威胁,大家一定要谨慎购买。
3、假肉松面包:
有些所谓的肉松面包中使用的“肉松”很可能根本没有肉的成分,而是一种“粉末调味剂”调和而成,味道虽然很好吃,但是营养价值却大打折扣。
对于面包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糖尿病患者能吃面包吗?又该如何吃才健康?本文详细说清楚
小孙在37岁时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起初,他对糖尿病知之甚少,但他马上就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必须改变。从第一天开始,他就知道我必须更加了解自己在吃什么,以帮助将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后来,他慢慢了解到,自己吃的很多食物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健康。
事实上,让小孙最为疑惑的是,像面包类富含卡路里的食物,将会使自己的血糖管理更具挑战性。尽管如此,小孙非常喜欢香喷喷的面包,尤其是面包中的那种甜味,真的是让他不能拒绝。于是,小孙问到我,糖友能吃面包吗?又该如何吃才是健康的呢?
香喷喷的面包是我的最爱,但大家都说面包会添加很多糖跟油下去制作,不只热量很高,也会影响血糖,害我每次都吃得很不安。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吃太甜不好,但是我们平常已经习惯吃面包这些甜甜的食物,突然要戒掉真的会很不习惯,甚至会因为不吃面包而心情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
在现如今的生活之中,手摇饮料、洋芋片、千层蛋糕、巧克力脆片、面包等高油、高糖、低纤维的精致食物,充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里吗?大家有没有发现吃完这些食物后心情特别愉悦,然而如果一天没吃这些食物,身体竟然出现轻微的情绪低落、焦虑、烦躁不安等戒断症状,让我们忍不住想要赶快再吃甜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可能有糖瘾症。
糖瘾症就像是对毒品上瘾一样,当糖对大脑所产生的愉悦感及舒适感消失时,就会想一再想吃糖,然而摄取过多糖份对身体有许多坏处,比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都与高糖饮食相关。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对糖上瘾时,试着改变高糖的饮食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糖摄取量应少于每日总热量的5-10%,以降低精制糖对身体的危害。
如前所述,面包为全谷杂粮类制品,吃多了还是造成血糖波动。那么,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还能吃面包吗?答案很显然,我们只要不无限制地狂吃即可。所以吃面包时要多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好每次吃的份量,就能好好享受。想要安心自在的吃面包,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只要好好运用营养标示以及糖类代换就可以了,以下两招快学起来。
第一招,从面包的营养标示找出吃了几克糖。商店、超市常见的面包包装袋上,都会有品项的营养标示,依据卫生部规定,营养标示上需有热量及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信息,而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让我们清楚知道这颗面包含有多少糖及精制糖。 举例来说:我们在超市买了一颗奶酥面包,营养标示总重约107克,热量为424大卡、蛋白质10.7克、脂肪19.7克、碳水化合物50.9克(其中精制糖:24.3克)。
当我们吃完这颗奶酥面包后,总共会吃进50.9克的糖。藉由营养标示的辅助,可以知道自己所选的面包含有多少糖类的份量,当尽情地把一整颗奶酥面包吃进肚子后,难免还是会让人担心等一下晚餐后血糖应该又要爆表了,这时候就可以运用第二个技巧——糖类代换,来缓解血糖的飙升。
第2招,换算成面包含有几份糖,并做好糖类代换。根据食物份量的概念,一份糖含15克的碳水化合物=1/4碗饭=1份水果,我们刚才吃的奶酥面包大约有3.4份的糖量(50.9÷15=3.4份),大约等于8分满碗饭,而我们的晚餐都吃1碗饭,大约4份的糖量,因此建议我们当天的晚餐就不要再吃白饭,也避免再多吃含糖的水果类、乳品类、全谷杂粮类,这样血糖就会比较稳定了。
遇到没有营养标示的面包时,可以用手掌与视觉来去感受重量与大小的差异,再和平时在超商购买的面包进行比较与推算份量。举例来说,左边为超商的奶酥面包,右边则为传统面包店的奶酥面包,重量上超商奶酥面包为116克,传统奶酥面包为76克,但身上没有磅秤时,可以透过手掌的大小来估算。
从视觉及用手秤量,即可很清楚地感受到超商奶酥面包跟传统奶酥面包的差异,超商面包比较大也比较重,传统面包则跟手掌宽度差不多大。当以手掌抓出大小后,再与常吃的超商奶酥面包营养标示进行比对,就能大略抓出传统面包店的糖量。当然,这个方法也适用在其他口味的面包或食物上。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此为简易粗略的测量方式,实际上的份量还是要以每一种面包的重量为主。若使用手掌来估算份量后,记得食用完面包要再验血糖,看看刚刚吃的份量是否恰当,以免产生高血糖。
总结以上的方法,建议喜欢吃面包的人可以先从有营养标示的面包优先选择,当熟悉食物的份量之后,日后面对无营养标示的产品,也能藉由平时拿在手上的手感及外观大小进行评估,若能再搭配血糖监测,就更能精准了解血糖的波动。最后,提醒大家在选择面包时,建议以没有包甜内馅为佳,这样就可以避免吃进来过多的精制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情况比正常人要复杂得多。身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失去了调节血糖水平的能力,因此,血糖水平可能会受到饮食的影响而出现广泛的波动。饮食作为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有着它特殊的地位。总体而言,建议糖友在饮食上做好以下4点。
1、保持正餐均衡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很多糖友总认为,患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尽量少吃,很多食物都应该一律拒绝。实际上,糖友在平时的饮食中,最主要的不是限制,而是调整。因此,我们在饮食上一定要让自己的三餐吃得均衡,而且要适量。当我们做好这些之后,我们就不易肚子饿而想吃点心与零食,从而减少高血糖的风险。
2、利用自然食材来变换风味、提供天然甜味。当我们想喝饮料时,可以使用薄荷叶、柠檬、洋甘菊、玫瑰花等自然食材来变化口味;而洋葱、胡萝卜等,都是能提供天然甜味且适合入菜的食材。当然,我们也可以改喝无糖茶、无糖气泡水,或是购买品质较好的茶自己冲泡。珍珠奶茶、黑糖波霸等手摇饮以及超商的罐装饮料常额外加糖,选择上尽量以无糖茶为优先,而品质好的茶不容易苦涩,不用加糖就很好喝,自行冲泡还能避免喝到多余糖份。
3、避免加工品、罐头、腌制品、酱汁与酱料。在日常生活之中,像鱼丸、肉松、鲭鱼罐头、蜜饯等食品,以及酱汁、酱料都常添加糖来矫正风味或调整咸度,这回让我们更容易摄取到隐形的糖。因此,我们在饮食上,都建议尽量避免。
4、减少高油及高糖的糕饼及零食。糕饼与零食大多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与糖,购买前可以先看看食品营养标示,选择脂肪与糖含量更低的食物。减糖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当压力越大的时候越容易想吃糖。但若能持续地慢慢的改变也是进步,能减少频率、留心替换、聪明选择,就能大步迈向无糖新生活,一起加油吧!
#家庭健康守护官##健康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