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雾视(糖尿病视物模糊的护理措施)

潇湘晨报•晨视频 0
文章目录:

69岁老人视线雾蒙蒙,原来是糖尿病导致

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因为症状隐蔽,糖尿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298亿(男性为7040万,女性为59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专家表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血糖升高,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危及心、肾、眼睛、足等部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69岁老人视线雾蒙蒙

69岁的杨爹爹在社区内体检时,医生告诉他血糖过高,建议他到医院进一步诊疗。老人并没有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认为在饮食上注意些就可以。

大约十天后,杨爹爹四肢麻木,下肢疼痛,眼睛看远处物体模糊,像是隔着一层雾。在家人的劝说和陪伴下,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经过空腹查血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原来,2019年底,杨爹爹就出现了多尿、口干多饮的情况,新冠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状态是多吃不动,对医院就医有抗拒心理。医生表示,视力下降是血糖长期过高导致的,建议老人立即入院接受治疗。老人入院后通过降糖,营养神经、改善下肢循环等治疗,病情趋于好转。

“患者对于糖尿病前期发出的信号没有重视,导致血糖逐步升高,病情进展加快。”该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解释,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由于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缺乏,糖尿病患者增多,糖尿病高危人群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邵挥戈提醒,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才不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31岁男子三个月暴瘦十余斤

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出4至8倍,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给结核病的防控也带来了挑战,近三年来,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数达7000余例。

31岁的张兵来自益阳,工作十分卖力,经常忙起来就忘了吃饭。今年6月份开始,张兵莫名消瘦,出现乏力的症状。他以为是工作劳累所致,没有特别在意。两三个月过去了,张兵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体重下降了十多斤。9月份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表示考虑肺结核和糖尿病。10月12日,张兵来到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三科接受治疗。入院后,内三科为张兵做了相关检查,他被确诊为肺结核和糖尿病。

该院内三科医护团队在梁珍主任的带领下,从抗结核用药、血糖控制、饮食结构及营养等方面对其针对性治疗,目前张兵的病情逐渐好转。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二科主任李芳白介绍,糖尿病和肺结核属于“姐妹病”,糖尿病患者体内含糖量高,代谢紊乱,可为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生长、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

李芳白介绍,糖尿病患者本就抵抗力差,因此,当血糖控制不好时,容易感染肺结核。

专家:八段锦等可加强心血管系统功能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尿有甜味、消瘦为特征,其基本病机为内生燥热、耗伤阴精,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内分泌老干科)主任袁春云教授介绍,治疗糖尿病需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监测与药物、中医治疗这“五驾马车”配合治疗。

一是饮食治疗。无论年龄大小,均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及钙质,以保证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需戒烟限酒限盐,特别是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可根据自身血糖水平和喜好选择一些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菜肴、药膳和茶饮等,如玉米须煲瘦猪肉、清蒸鲫鱼等,同时宜进食素菜,少摄入动物内脏及油脂类食物。

二是运动治疗。利用八段锦、太极、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和游泳等运动可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血压和血脂的调节亦有一定的作用,但运动应适量、循序渐进和个体化,每天以30分钟左右为宜。

三是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糖友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的办法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保证治疗方案的长期严格执行。

四是监测血糖联合用药。建议糖友配备便携式血糖监测仪,并养成检测记录血糖的好习惯,每2至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情况,指导药物的调整;无论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治疗,均应按时按量进行。

五是中医特色治疗。中医治疗疾病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辨别为不同证型,再选用不同的辨证中药治疗;结合传统的预防保健操,常见的是揉腹部、按揉腰背、通调脾肾、推擦涌泉和拳扣胃经等,还可配合耳穴压豆、针灸等特色疗法。

链接

150个城市开设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

本报长沙讯糖尿病并发症不容小觑,特别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严重可致盲。11月14日,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启动会暨爱尔眼科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发布会举行,爱尔眼科将在150个城市开设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从整个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中进行眼健康的终身动态服务管理,将糖尿病眼病的预防、管理、治疗、控制深植其中,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视觉质量,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的致盲率。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20至79岁)数量已高达1.164亿人,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肌麻痹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底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为24.7%至37.5%。按此估算,我国糖网患者在3200万至4800万人,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表示,一般而言,糖网到了晚期,会让患者失明,且无法挽回。由于糖网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工作年龄段(20至64岁)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爱尔眼科此次发布的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将覆盖150个城市,以倡导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长期随诊为核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眼底检查、糖网筛查、手术治疗等专业诊疗服务。

该门诊会为进入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建立眼健康档案,由专科护士担任眼健康慢病管理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长期复查、治疗管理。对于疑难病例还有成熟的疑难眼病会诊、转诊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糖尿病眼病急症患者,可直接进入48小时手术绿色通道,开展紧急救助。记者张树波通讯员李青霞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糖尿病患者,你的眼睛还好吗?

血糖控制不好会让眼睛受伤!担心糖尿病眼病找上你?这4项测试帮你预测患病风险到底有多大!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会对全身很多器官造成严重影响。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这个进程会更快,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眼睛。专家通过以下4项测试帮你预测患上糖尿病眼病的风险。

测试一

糖尿病病程时间测试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谢疾病,病程时间越长、血糖控制得越不稳定,发生糖尿病眼病的风险就会越大。

测试二

阿姆斯勒方格表测试

阿姆斯勒方格表就像围棋的棋盘,测试时,把它放在前面30厘米的位置,挡住一只眼,用测试眼盯着中间的黑点,观察格子是否横平竖直,是否发生倾斜、扭曲等变化。如果发现表中的小方格变形成了梯形小格,或者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线条也扭曲了,那么可以肯定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为什么会发生视物变形?

我们的眼底有一个部位叫黄斑,它的直径只有1.5毫米,但它的健康与否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视力情况。当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发生病变时,眼底会有血液渗出,血管受损,黄斑就会缺血、缺氧,造成黄斑水肿、增厚,看东西就会有变形的情况发生。

测试三

眼压测试

通过专业设备测试眼压,可以判断糖尿病是否引起了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发生。一般来说,如果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测试四

眼底测试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看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眼底会有大片出血,视神经也模糊不清。患者的视野范围会突然出现黑点、黑影,或类似乌云的东西,有的患者的整个视野会变成一片鲜红的遮挡,像下了一层红色的雾一样,同时视力会极度下降。

专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自己觉得眼睛没有感觉、视力没有下降,就忽视了糖尿病对眼睛带来的伤害。一旦确诊糖尿病,就要立刻去眼科做一次眼底检查,从眼底检查的情况,能大致推断出患上糖尿病的时间。

结膜出血并不可怕

有的人的白眼珠上会出现鲜红的一片血,专家解释,这是结膜出血,不是眼底出血。揉眼睛、洗脸水太烫、使劲咳嗽等腹压增高的动作都有可能造成结膜上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但这种出血并不可怕。糖尿病是慢性病,它带来的并发症也有一个长期缓慢变化的过程。

要想降低糖尿病眼病发生的风险,专家给出3条健康忠告↓↓↓。

(CCTV健康之路)

眼睛雾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办?

雾视是指看东西时像雾一样模糊不清。那么眼睛雾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引起眼睛雾视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屈光不正: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这些情况下,光线在进入眼睛后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白内障:白内障是眼睛内的晶状体变混浊,导致视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眼部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等,这些炎症可能导致眼睛分泌物增多,影响视力。

干眼症: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导致眼睛干燥,出现干眼症状,也会引起视力模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

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过度,如长时间看书、使用电脑等,可能导致眼部疲劳,出现视力模糊。

那么,眼睛雾视怎么办呢?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雾视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炎症引起的雾视,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看手机和电脑屏幕,多进行户外活动等,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

饮食调理: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合理用眼:长时间用眼时要注意适当休息,可以看看远处绿色植物,或者做些眼部保健操来缓解眼部疲劳。

佩戴合适的眼镜:对于屈光不正引起的雾视,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改善视力。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预防眼部感染。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雾视,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眼睛雾视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旦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同时要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等方面来维护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