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绝育后糖尿病(绝育后糖尿病能治好吗)

雅奇撸猫博士 0
文章目录:

猫咪为什么一绝育就发胖?有没有办法控制一下?

笔者的猫咪在绝育前(左图)和绝育后(右图)的对比,绝育后体重直线上升

为什么绝育后猫咪几乎都会变胖呢?我们来看看科学研究是怎么说的。

研究人员Root等人对绝育和未绝育的猫咪的热系数(heat co-efficient),也就是测量基础代谢率,进行了研究[1]。实验结果发现,未绝育猫咪的基础代谢率要比绝育的猫咪高出30%

也就是说,就算是一动不动,未绝育的猫咪也能比绝育的猫咪消耗更多的热量。生殖系统的热量消耗还是很大的。

研究人员Harper、Stack、Watson和Moxham对49只绝育的猫咪和11只未绝育的猫咪(年龄是1.5岁到11岁)进行了12个月的跟踪调查[2],研究在自由采食的机制下,绝育的猫咪是否一定会变胖。

实验结果是:

(1) 绝育后12个月,自由采食的猫咪平均体重增长高达31%,而绝育前的12个月猫咪平均体重增长仅为3.1%;

(2) 绝育后12个月,猫咪体脂率平均上涨了40%;

(3) 喂食干粮和罐头对猫咪变胖来说没有区别;

(4) 而为了不让猫咪的体重增加,每日摄入的卡路里要降低到每公斤体重40到45 kcal,而传统上建议的每日卡路里摄入需求是70到90Kcal每公斤体重

而Flynn、Hardie和Armstrong的研究[3]发现,未绝育的猫咪更容易控制自己的饮食,而绝育后的猫咪倾向于把所有给它的食物都吃完要维持绝育后猫咪的体重,需要减少30%左右的热量摄入

所以,铲屎官们要知道,猫咪绝育后的一段时期里,猫咪可能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而且会比绝育之前更容易发胖!如果你家之前是碗里永远有粮食,猫咪自己去吃的“无限量自助喂养”,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定时定量喂养了。平时猫咪爱吃的高热量零食,也要收起来尽量不要喂啦

绝育后的猫咪化悲愤为食欲,铲屎官一定要狠下心别多给呀

不少铲屎官觉得猫咪胖乎乎的才可爱,但是肥胖对猫咪的健康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会增加糖尿病、脂肪肝、骨关节疾病、肿瘤、泌尿道疾病、口腔和肠胃道疾病以及皮肤病等发病风险,为了主子的健康快乐,还是要先保持一个好身材哦

那么,如果猫咪已经有肥胖的趋势,怎么样才能及时控制住猫咪的体重,让它们不至于过于肥胖呢?

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猫咪的饮食:

先买一个猫咪体重秤,每周去监测猫咪的体重,如果发现猫咪的体重增加比较多,那就适当地减少每天吃东西的量。

具体的做法,以及猫咪每天到底吃多少才可以减肥,可以参考《如何科学地给猫咪减肥 一》。

其次,增加猫咪的运动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减肥、控制体重的作用。我在《如何科学地给猫咪减肥 二》中给大家介绍过一些让猫咪运动起来的办法。

绝育对猫咪有很多的好处,(具体可以查看《猫咪到底该不该绝育》),但是肥胖问题是绝育可能对猫咪健康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

在绝育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猫咪的体重。当你家猫咪使出十八般卖萌武艺跟你要小鱼干的时候,一定要忍住呀喂!

猫糖尿病的病因、发现以及预防

猫也会得糖尿病么?是真的,在最近的十年里,猫咪得糖尿病的概率已经提高了近20%。和人类一样,猫咪得了糖尿病也会大幅拉低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

猫咪糖尿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今天就来说一说。猫也会得糖尿病么?

1. 猫咪糖尿病的机理是什么?

糖尿病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功能丧失,导致身体内血糖浓度长期高于正常值无法恢复。

胰岛素不仅是人也是猫咪的唯一具有降血糖的激素。当这个激素出现功能异常时,就会出现糖尿病。

除了可以调节血糖,胰岛素还可以储存营养物质和促进合成代谢。所以,糖尿病的猫咪,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

2. 猫得了糖尿病有什么表现?

如果猫咪有下面这些表现,就有可能是它患上了糖尿病:

多饮、多尿、多食,特别是食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却在减轻。这就是宠物医学上经常说到的“三多一少”,是从症状甄别糖尿病的基础表现。

除此之外,患病猫咪还会出现嗜睡、精神萎靡、走路异常(一般用后肢中间的一个关节着地行走,学名叫跖骨,跖行)、被毛粗乱等。

3. 什么样的猫咪容易患上糖尿病?

目前确定的能增加糖尿病风险的原因包括:肥胖、老龄、激素类疾病或激素水平异常、以及药物刺激。

把猫养胖快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了,然而猫咪肥胖就会减少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

老龄猫咪也是糖尿病的高发群体,普遍多见于十岁左右的猫咪。这个年纪的猫咪胰岛素的质量逐渐下降,就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激素疾病和水平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比如经常提到的绝育手术,也会因为影响激素水平增加糖尿病风险。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会影响猫咪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增加糖尿病风险。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所以使用药物要慎重。

4. 猫咪糖尿病能不能预防?

目前对于猫咪糖尿病还没有科学系统的预防措施,只能根据多发群体来加以纠正,比如:别把猫养太胖;尽量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定期体检等。尤其是老龄猫咪更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

5.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治疗?

很遗憾,现在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糖尿病的方法,目前有效的支持疗法就是胰岛素治疗。由于每只猫咪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都有所不同,所以治疗糖尿病需要谨遵医嘱。

家长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猫咪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人减肥的道理是一样的“少吃多动”。家长们需要保证猫咪饮食均衡,饮食结构高蛋白低碳水,既不暴饮暴食,也不会让猫咪感到饥饿。

另外,家长需要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猫咪玩耍,保障猫咪有充足的运动。

我们是【优嗅】,一群已经出道的宠物医生。让我们一起成为TA们优嗅,嗯,是优秀的好家长吧~

​猫咪“甜蜜的负担”,当患有糖尿病时,应如何治疗?

猫咪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是超级幸福的,不仅餐食按时送到嘴边不说,还有专人负责铲屎,各样玩具更是应有尽有,令人羡慕极了!

而最近猫咪糖尿病,却逐渐出现在养宠家庭的视线中,日益严重。

没错,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得糖尿病

其实猫咪也是会得糖尿病

今日就为大家介绍一则宠爱国际猫科、内科专家「张英」医生接诊的「糖尿病合并子宫蓄脓感染」病例,一起来了解下。

〖 宠 爱 国 际 病 例 本 〗

图|网络

  • 名字:咔咔
  • 性别:女孩
  • 年龄:7岁
  • 品种:中华田园猫

主诉病史

家长发现家里的中华田园猫阴门处流脓性分泌物,近一段时间饮水多,排尿多。精神食欲未见明显异常,未免疫,驱虫不详。

医院检查

临床检查:腹部皮肤变薄,腹部血管纹理清晰可见,腹部变大,阴门处流脓性分泌物。

系统检查:

1、体型正常

2、听诊心、肺

3、免疫完全,精神状态尚可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生化检查

血气化验

尿检:尿糖 ,尿比重1.008

PCR猫杯状病毒感染阳性

DR检查

B超检查

初步诊断

猫糖尿病、子宫蓄脓感染

合并杯状病毒感染

治疗方案

控制好血糖后绝育手术

猫咪较少发生糖尿病时的慢性并发症,与狗狗不同,猫咪不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

猫糖尿病常见的形式是IDDM,当食物和降糖药物对IDDM无治疗效果时,必须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并防止酮症酸中毒。

患猫需要控制好血糖的后,做子宫病理性摘除术,术后对伤口护理,并控制好血糖,术后第六天,血糖控制良好,伤口愈合良好。

病例讨论

猫咪糖尿病

糖尿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数糖尿病猫在诊断时都大于9岁(平均为10岁)。平均每400只猫即有1只发生。糖尿病确切病因不清,但中年肥胖猫常见。雄性猫发生率是雌性猫的2倍。胰腺先前的疾病、遗传、激素失衡、感染和一些药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发现猫咪患上糖尿病,要及时送医治疗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

另外铲屎官需要正确的方法去照顾它,要让猫咪补充足够营养直至身体状况稳定之后,要细心照顾,定期注射胰岛素,日常饮食可选择处方粮或者低碳水化合物,并定期回诊,记录好猫咪的食欲、体重及喝水等情况,与医生进行沟通讨论。

除此之外,需要监控体重,超重而患病的猫咪需要减肥,并随着猫咪体重的变化,调节胰岛素注射量。

猫咪的糖尿病和人类一样,都属于慢性疾病,铲屎官必须遵照医生制定的饮食量,时间及食物等,来维持猫咪的健康,切记不要擅自更改饮食量或剂量哦。

更多治疗实例

宠爱国际猫咪友好医院,让猫咪看病不再恐惧↓

17岁,雄性。猫咪已绝育、频繁呕吐,没精神有一周的病程 家长发现情况后,带来来就诊 有2级肾衰病史。经综合检查诊断为:4级肾衰 结石 肝损伤 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和慢性炎症 脱水10%{病危} 结膜黄染 触诊单侧肾萎缩。24小时特护,纠正脱水调整体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恢复良好。

宠爱国际内分泌科

该科室承担内分泌代谢病的诊疗、保健任务,拥有日本富士AU10V动物内分泌分析仪等设备。宠爱国际是国内较早设立小动物内科专科门诊的医院,在小动物内科诊疗领域享有盛名。特色门诊包括内分泌腺体肿瘤摘除手术,肾上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副甲状腺肿瘤,胰脏肿瘤摘除,内分泌疾病药物调控,生长激素不足/过多,甲状腺功能低下/亢进,库兴氏症/爱迪生氏症,糖尿病调理,肾上腺脑积水门诊等,同时充分发挥医院的综合优势,组建“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团队”,如与普外科、内镜中心、麻醉科、ICU等多团队合作开展了外科治疗糖尿病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并发症;与康复理疗科合作开展肥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的营养治疗;与泌尿外科多团队合作,在肾上腺病变的筛查及内分泌高血压的诊治方面成效明显;与超声诊断科、磁共振与CT影像中心、病理科合作,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方面进一步形成特色;与神经外科合作, 提高了垂体疾病的诊治水平;与普外科合作,联合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等。联合我院外科(胃肠道内分泌肿瘤、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泌尿外科(肾上腺肿瘤)、脑外科(垂体肿瘤)的综合优势,建立 “内分泌肿瘤学科群”,提高了临床处理内分泌疾病的能力。在各项疾病诊疗的过程中,良好的疗效显示出宠爱国际内分泌诊疗中心的诊治特色优势

宠爱国际猫科

该科室得益于医院专业的猫病诊断及照护能力,包括猫的慢性口炎及慢性肾衰竭、异物手术、血球血液及气体分析、预防医学及老年猫医学等,给爱猫提供完善的医疗照顾,致力于猫科医疗质量与福利,并针对猫咪特质来教育猫咪家长对于看诊流程的配合,让猫咪能快乐上医院并将紧迫性降至更低

预防方案及康复后保健措施

猫咪的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经常口渴,饮水量异常增多

❗️日渐消瘦,体重大幅下降

❗️尿量增加

❗️食欲良好,食量增加

❗️精神不济,活动量下降

❗️毛发失去光泽,呈现蓬乱状

❗️步行困难,呈现跖行状态

❗️一般跳跃或攀爬有难度

什么样的猫咪会更容易患有糖尿病呢?

❗️肥胖猫咪:拥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活动量少,会导致猫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老年猫咪:9岁以上猫咪更常见,因为猫咪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下降;

❗️去势的公猫: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肥胖、以及增加胰岛素的抵抗。

当发现猫咪患有糖尿病,家长可以做什么?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维持合理的范围的血糖值、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目的。

日常做好药物治疗 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

❗️维持饮食平衡:科学喂养,为猫咪选择合适的食物。

❗️保持适量活动:多陪伴猫咪,鼓励和引导猫咪活动。

❗️监控体重:定期监测体重,了解猫咪近段时间体重变化。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最好选择。

好的,谢谢医生。

主治医师

大部分糖尿病猫咪是需要终生治疗,但也有部分猫咪经药物治疗和良好生活管理后,依旧可以拥有和普通猫咪同样幸福的喵生。

各位家长们还需摆正心态,给予猫咪格外的关心和爱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