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夜里喝水(糖尿病夜里喝水尿频怎么办)
糖尿病人晚上喝水,对血糖不利?医生:白开水可以,有3种水少喝
水是我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都有晚上喝水的习惯。可前段时间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晚上喝水等于服毒,尤其是晚上十一点以后,千万不能喝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1500-1700毫升,夏天和露天工作者需要额外增加饮水量。夜晚不能喝水的说法,主要是担心喝水太多会使肾脏不能充分休息,从而增加肾病的发生风险。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根据,对于正常人群来说,夜晚喝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不大量饮水就不会对肾脏以及睡眠造成影响。而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特殊人群,更应该睡觉前适当喝水,这样才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对血糖有利。
这里说的喝水,就是对身体没有任何负担的白开水,而不是下面这三种水:
甜饮料不适合糖尿病人喝:
白开水没有任何味道,很多人都不喜欢喝,虽然甜饮料、雪碧可乐等喝起来有滋有味,但是糖尿病人经常喝,尤其是晚上喝对病情非常不利。因为不管是甜饮料还是各种雪碧、可乐,都是含糖量非常高的饮品。
有人曾对市面上销售的18款饮料做了一次含糖量测评,包括甜饮料、奶茶、茶饮料以及雪碧可乐等,测评结果显示,每10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高达10.6g,奶茶高达9.2g,某口味柠檬茶含糖量高达13g。
就连我们平时经常喝的功能类饮品、乳酸菌类饮品,也都榜上有名。功能类饮料的含糖量普遍在6.3g/100毫升,而乳酸菌饮料不低于11.6g/100毫升。每瓶饮料不只100毫升,如果一不小心都喝了,那么糖含量可能达到60g以上。
果汁不适合糖尿病人喝:
很多人认为鲜榨果汁,比市面上购买的果汁饮料要健康得多。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喝果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水果中原本膳食纤维丰富,榨成果汁之后膳食纤维被破坏,就连各种营养成分也大打折扣。
另外,果汁的含糖量非常高,喝一杯纯果汁的量比吃几个新鲜水果的升糖速度还快,所以不建议糖尿病人饮用。
各种酒不适合糖尿病人喝
酒精会对糖的代谢造成很大影响,而酒类本身属于高热量饮品,大量饮用会升高血糖,如果肝糖原缺失,那么还有可能阻碍糖分产生出现低血糖的现象。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所以血糖高的人尽量不要喝酒。
对于糖尿病人夜晚喝水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糖友要少喝水,以防多尿?医生辟谣:这样喝水,比吃降糖药还有用
上周某三甲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患者林某,来到医院时已出现嗜睡状态,呼吸深快。医生查体发现林某皮肤极度干燥,显然是脱水造成的,最后经过检查诊断为酮症酸中毒。原来林某有糖尿病史3年,平时血糖一直控制欠佳,继而一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特别是喝水多和尿多。
近一个月林某听信了朋友说糖尿病患者少喝水,就能够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特意限制了饮水量,哪怕是非常口渴,这样做的确让林某上厕所小便的次数减少了,但不久林某就逐渐出现疲乏和食欲下降,并且症状逐渐加重,于是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糖友们少喝水,就能缓解糖尿病吗?内分泌科医生说:这样喝水,才有利于血糖平稳。
糖尿病患者少喝水的危害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并不是多喝水引起的,相反正因为多尿导致身体失水过多,才会经常感觉到口渴而需要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糖的升高,使尿糖也相应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而导致的多尿。所以少喝水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多尿症状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少喝水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多尿容易引起体内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另外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由于少喝水引起少尿,体内生成的酮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身体里蓄积,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这样喝水,有益血糖平稳
首先要明确的是,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范围内,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是可以减轻的,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就不需要多喝水,相反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比正常人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使血糖稀释,更容易控制高血糖,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另外,多喝水促使多排尿,体内产生的酮体及时排出,还能够预防酮症酸中毒。
在喝水量、喝水方式和喝水种类方面,根据我国和欧盟推荐的慢性病患者饮水量建议,在没有心功能不全和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2升,或者达到2升以上。在喝水方式上,医生并不提倡把一天的饮水量在短时间内喝完,可以平均分为三个时间段去喝,即早餐后、中餐后和晚餐后,这样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另外在喝水种类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用果汁、碳酸饮料和酒精,这些水会使血糖升高,而应该是纯净水、白开水或矿泉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不仅糖尿病患者需要多喝水,正常人同样也要多喝水,因为有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喝1升水以上,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如果你今天还没喝足够多的水,赶紧行动起来,喝水去吧!
#生命摆渡人# #谣零零计划#
糖尿病病人应该是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医生一文说清楚
“医生,我糖尿病十多年了,不喝水容易感觉到口渴,喝水后小便次数增多,那我到底是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
糖尿病
今天门诊来了一个病人,他糖尿病十多年了,由于之前没有把糖尿病当回事,也没有按时吃药,所以血糖控制得并不太理想。血糖控制得不好,那小便次数就会增多,再喝水小便次数会更多,因此这位病人对自己到底是否应该多喝水比较疑惑,所以就发出了开头的疑问。那糖尿病患者到底是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如何科学喝水呢?今天医者良言跟您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1.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太敢多喝水:消瘦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估计都知道,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不少糖尿病患者觉得自己本身小便次数就多,如果这个时候再多喝水,那小便次数肯定会更多,这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而且还会把多喝的水排出体外,因此多喝水也是白喝。
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小便次数增多就是多喝水引起的,为了减轻小便次数增多的情况,他们就选择尽量少喝水。
脑梗死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糖尿病患者尿液增多的话,就会造成体内丢失水分的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那肯定对身体是不利的。尿液增多、喝水减少,就会使得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这不仅仅会引起血糖的升高,而且还会增加栓塞性疾病(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和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等)的风险。
根据权威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之中因为饮水不当而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的比例高达15%。
2.糖尿病患者适合多喝水吗?喝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地多喝水是有好处的。至于具体为什么,下面且听我细细解释。
人体内存在着三种体液,即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正常情况下这三种体液之间的渗透压是一样的。大家可能不知道,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渗透压一样有何意义,学过高中生物的朋友估计都知道,液体流动的方向是从低渗向高渗。如果这三种体液的渗透压不同,那就有可能会造成细胞的脱水或者吸水胀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血液中的葡糖糖含量是偏高的,这就会使得血浆中的渗透压升高,当血糖以及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肾脏进行代谢的时候,就会造成肾脏小管液得渗透压升高。这样的话肾脏对水和氯化钠的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形成渗透性利尿。
细胞
当血糖很高的时候,就会造成血浆中的渗透压明显升高,根据液体从渗透压低的地方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的理论,细胞内液和组织间液的部分水分就会向血浆移动,这会造成细胞脱水,可引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如果糖尿病患者喝水喝得少的话,那就会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加,而这不仅会增加小便的次数,还会增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样的话人体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葡糖糖。但是人的日常活动是需要能量的,那这些能量只能从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取。然而,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如果喝水少的话,那就会增加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这对于人体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的。适当多喝水不仅仅能降低血糖的数值,而且还能避免血液粘稠、增强新陈代谢。#健康明星计划#
3.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喝水?对于正常人来说,每天应该喝1600ml左右的水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点饮水量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对水的需求量是大于正常人的。具体每天要喝多少水,这个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变化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小便的次数很少或者尿量很少、小便发黄,基本就可以断定喝水的量不足,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不过需要注意,一定要排除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否则这个判断的不准。
可能糖尿病患者想知道应该喝什么水为好,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可以优先选择白开水,因为它不含有任何糖类,而且还容易获得。如果喝不惯白开水,也可以在里面放点茶叶,当然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豆浆、矿泉水、纯牛奶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尽量不要在水里面加入糖类,而且也不要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否则的话不仅仅会引起血糖的升高,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尿频
在喝水的时候,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何糖尿病病人为何少量多次喝水,其实这个是因为一次性喝的水太多,那就会造成尿液量明显增加,这不仅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而且还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与此同时,一次性喝水喝水的太多,人体来不及吸收,这些被喝进去的水分就被排出体外了,压根就起不到补水的作用。
最后总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增加饮水量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因为多喝水造成多尿就减少喝水的量。只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喝水也不能喝的太多,而且尽量要采取多次少量喝水的方式!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