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换困(糖尿病换装)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3个原因让糖友老犯困

来源:生命时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袁 扬

在炎热夏季,不少人经常“夏打盹儿”,总觉得休息不够,但机体健康并未受到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犯困却不可大意,有3个常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是肥胖患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打鼾,他们可能频繁觉醒、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嗜睡。如果患者平时不打呼噜,只在偶尔极度劳累时出现,则不用太在意;但如果长期鼾声如雷,尤其呼噜声常突然停止的患者要当心,建议去医院接受检查和评估,看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糖低了。当机体出现低血糖时,大脑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也会想睡觉。如果糖友常在餐前、空腹时犯困,应高度警惕低血糖的可能;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随身备些葡萄糖片、水果糖、饼干等,发生低血糖时可救急。

血糖高了。除了低血糖,糖友老困也要警惕高血糖。人体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但糖友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时,血糖会升高,但此时机体仍然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与能量供应,导致疲乏无力。

因此,患者生活中要及时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波动范围,有助医生调整降糖方案。由于中老年糖友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犯困、头晕、意识丧失等情况,更要做到定期体检,有助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友餐后犯困,小心这两大危险找上门?

最近听到不少糖友反映,一吃饱就浑身疲乏,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赶快躺下来睡一觉。

吃饱就犯困,乍一听没什么,很多糖友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吃饱喝足后,我们的身体正处于消化的高峰期,大量血液跑到胃肠道,这样一来脑供血减少,所以一吃饱就犯困。

但考虑到糖友自身代谢情况,小小的食困现象很可能暗藏玄机,糖友们千万警惕出现以下这两种情况。

01高血糖

很多糖友饮食不规律,在大量摄入糖分后,血糖骤然升高,就经常觉得犯困头晕。

这种情况下,极大可能是发生了高血糖,在血糖持续停留在较高水平下,糖友就容易一吃饱就犯困。

因为糖友本身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者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里的葡萄糖不能被我们身体很好地吸收利用。如此一来就不能为我们机体提供能量,导致糖友出现犯困头晕。

当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仅会加重脑供血不足,而且高糖状态下更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

对于经常餐后犯困的糖友,应定时监测血糖,一旦餐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1mmol/L,尽早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加上平时饮食规律,这时糖友要怎么缓解食困呢?

建议糖友最好不要一吃饱就躺下,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散步等。但像跑步这些中强度运动,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最为适宜。

02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同样会引起糖友餐后犯困。

常听说神经病变更多的表现是蚂蚁感,食困倒是第一次听说,为什么神经病变会引起食困呢?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部位可发生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在周围神经更常见。

而糖友口中的蚂蚁感是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在早期最典型的表现是腿麻,还伴随着踩棉花和无数蚂蚁在上面走的异样感觉。

我们说的食困,无论是哪一类神经病变,都会引起小血管损害,加上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脑供血不稳定或不足,引起食困和头晕。

出现食困,还不能判断是神经病变,在这想给糖友们提个醒:

长期的一个犯困头晕加疲乏,很有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一个信号,会不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有高血压的糖友,更要定时监测血糖、血压,建议每位糖友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才能明确知道自己有没有发生神经病变。

不管是高血糖,还是神经病变引起的食困,说到底都是控糖不到位。

希望看到这的糖友坚持控糖,健康抓在手。

为什么吃饱了就容易犯困?当心糖尿病缠上身

饭后犯困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形,大吃一顿之后,瞌睡虫就会“找上门来”。那么,吃饱饭之后为什么会容易犯困呢?如何才能尽量减少饭后犯困的情况呢?

其实“饭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营养师陆青松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表示,饭后犯困和人体消化的规律有关,当我们摄入食物之后,胃肠道开始消化食物,血液就会集中到胃肠道来,集中力量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脑部的供血就会随之减少,所以饭后会觉得困倦是属于正常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减少饭后犯困的情况呢?据中国经济网介绍,以午饭为例,午饭时应尽量减少白米饭和馒头这种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摄入量,更不要摄入含糖饮料,炒菜等可以不做改变。饭后不要立刻坐下休息,建议慢走20~30分钟。

但是,据《环球时报》介绍,如果经常饭后犯困,吃完就全身疲累,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它在警告你,目前的饮食结构不够健康,很可能会导致患糖尿病。美国杜克大学综合医学研究中心营养学家贝思·里尔顿博士表示,日常饮食中,一次摄入太多的白糖、白面粉和甜饮料等简单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血糖突然升高,使得细胞胰岛素受体停止接收胰岛素,过量的葡萄糖堆积在血液里。与此同时,胰腺则“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如此恶性循环,使得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得不到休息,就会出现昏昏欲睡、疲劳透支等感觉。

因此,面对偶尔的饭后犯困无需恐慌,但如果饭后犯困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那就有必要排查一下糖尿病的可能了。(李蒙蒙)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

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