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异地就医(糖尿病异地就医门诊报销流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高血压、糖尿病……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启动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全国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关情况,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运行稳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5.95万家。8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62.2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41.13亿元,基金支付83.91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6%、11.5%、11.7%;

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7.28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8.69万家,8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20.7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7.69亿元,基金支付4.49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0.1%、13.4%、9.6%;

280个统筹地区已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此外,为了方便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新增跨省门诊慢特病告知书等查询功能。参保人可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异地备案”栏目。

通过“异地就医更多查询”子栏目中“门慢特告知书”“门慢特资格”查询功能,了解自身具有的门诊慢特病认定资格和参保地门诊慢特病相关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流程等内容。

综合 | 央视新闻客户端 龙视新闻联播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糖尿病、高血压的异地门诊就医也能报销了?真相是——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电话:010-84221520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漫话医保

作者:文:杨梓 图:文卿

人物介绍: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

保妈让保哥去机场把自己的姐姐

接回医保家园的家里暂住

过两天

保妈和大姨去医院检查回来

保哥询问检查结果如何

保哥解释说,就在上个月,国家医保局刚挂网公布了《关于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底前,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至少选择一个统筹地区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这意味着试点地区的参保人将能够在异地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的治疗费用,会给广大参保人带来很多实惠~

结算时,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的医疗保障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有关规定。

就医地有相应门诊慢特病病种限定支付范围的,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没有相应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定点医疗机构及接诊医师要遵循相关病种诊疗规范及用药规定合理诊疗。参保人员同时享受多个门诊慢特病待遇的,由参保地根据本地规定确定待遇计算规则。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国务院: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明年底前覆盖所有统筹地区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实习记者:李明明 每经编辑:陈旭

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措施,进一步便利群众就近看病用药。

会议指出,今年前10个月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过1000万人次。下一步,要完善相关政策,简化手续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备案,同时要扩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地区覆盖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对接,系统运行平稳有序,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数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已享受到这项政策带来的便利。

图片来源:新华社

前10个月跨省直接结算超千万人次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今年前10个月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过1000万人次。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之前是很难达到的。

史立臣认为,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前提是要打通数据。而且跨省异地门诊就医直接结算原则上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的支付范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政策。而每个省份的报销比例不尽相同,发达地区的省份相对高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省份报销相对要低一些。

“所以在复杂的情况下执行难度很高,超过1000万人次说明跨省直接结算在此前几个省份的试点工作很成功。” 史立臣说。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哪些人群,这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朱世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人群在他的患者里占大约十分之一的比例,其中约有一半是跨省到子女家居住、由子女照顾或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人,以及跨省旅居养老和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另外一半是慕名而来的外省市异地就医者,这部分人群以退休人员为主。

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结算试点扩围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下一步,要拓展这项惠民改革成果,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会议强调,要完善相关政策,简化手续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备案,稳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力争“十四五”末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要扩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地区覆盖面,明年实现全国每个县都至少开通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朱世杰对记者表示,他接诊的病人中,只要在外地是有医保的,在他们医院门诊和住院都可以跨省直接结算,但是跨省结算人员在他的患者里比例还是比较低,可能患者对相关程序和政策不够清楚,也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开通、哪些定点机构可以结算以及具体怎么结算,尤其跨省异地就医主要是老年人,为此他呼吁相关流程和环节还可以更加优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要有序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明年底前覆盖所有统筹地区。

与此同时,要加快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跨省直接结算规则和流程,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和跨区域业务协同,逐步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都能跨省通办。

此外,要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守护好医保资金这个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史立臣对记者表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相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结算更容易产生漏洞,也给监管带来更大挑战,需要全国监管部门协同作战。

此前,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