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论文)

北青网 0
文章目录:

老年人糖尿病足如何护理?谨记4个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部分也会悄悄发生变化,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到了老年,拖动我们身体游走四方的脚又有哪些变化呢?如果恰巧老年人又患有糖尿病,足部又该如何护理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老年人的足部特点

1.老年人的脚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足弓部分甚至没有皮脂腺分布,容易导致足部皮肤皲裂、起皮。

2.趾甲通常又脆又硬,易患灰指甲,甲沟炎等病。

3.易拇趾外翻,大脚趾向小趾方向倾斜。

4.部分长期卧床者,维持足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足弓的形状,使足部的跖骨下陷,肌肉萎缩,脚趾变形,出现爪形趾。

中医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法,气比血先行三份,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人到老年身体逐渐衰弱,逐渐气血不足,机体“优先使用”的保护机制会把气血优先供给维持我们生命的重要器官和组织,比如五脏六腑和脑部;多数老年人血管里有斑块、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活动减少所致血管变细,更是增加了血液运行的困难,缺少血运提供营养,足部的皮肤越来越干燥,逐渐形成了我们俗称的“人老先老腿”。

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的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 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WHO的定义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据统计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高达22%,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并发糖尿病足的老年人,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才能降低它的危害?

1.鞋子:外出时选取透气性好、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不宜穿皮鞋或露脚趾的鞋子,如凉鞋、拖鞋等,买鞋子时选择比脚码大一码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造成脚部发胀引起脚趾之间或脚与鞋子摩擦而引起损伤)。

2.袜子:选择浅颜色透气吸汗的棉袜,不宜选择丝袜或尼龙袜或深颜色的其他材质的袜子,因如果脚部损伤而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可能因袜子颜色深不易被发现,丝袜或尼龙袜不吸汗易造成脚部汗渍而引起脚部环境潮湿,从而滋生细菌。

3.脚部皮肤护理:

1)清洗:每日清洗脚部皮肤,水温低于45℃,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根据自身情况,可酌情选择养生类药材,如生姜粉、艾叶粉等。

2)检查皮肤:清洗后用柔软棉毛巾擦拭,包括每个趾缝,擦干后仔细检查脚部皮肤有无异常,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如有破溃请不要自行处理,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如因年龄或疾病问题不能自我检查脚底者,可以让家人协助或者检查时脚前方放一面镜子,通过镜子查看。

3)修剪和按摩:脚指甲定期修剪,修剪时脚指甲与趾尖端平齐为宜,不要过深(容易使指甲在生长时嵌入肉中,引起疼痛或甲沟炎),修剪后脚部涂抹皮肤乳液(防止或改善皮肤干裂),按摩脚部皮肤,疏通各经络。

4)脚部运动:端坐在椅子上(高度为腿正好呈九十度为宜)A:脚跟着地,脚尖上抬至最大范围后停滞5~10秒缓慢放下,脚尖着地, 脚跟上抬至最大范围后停滞5~10秒缓慢放下;B:脚抬起与地平行,脚尖下压至最大范围停滞5~10秒后还原,再脚跟向前至最大范围停滞5~10秒后还原;C:脚部抬离地面并分开少许,双脚顺时针旋转一圈后逆时针旋转一圈。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行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来源:科普中国

配图来源于网络

老年糖尿病患者冬季保健小贴士

上海即将入冬,天气预报提示下周即将有个强冷空气来袭,而最近的气温上上下下犹如过山车,对老年人其实并不友好,特别是老年糖尿病人在冬季应该如何保养呢?

(一)老年糖尿病人冬季如何控糖

根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的老年人口(≥60岁)已占总人口数的18.7%,而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社会老龄化加剧迅速增涨,据调查有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患者对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长,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那么糖尿病患者冬季应注意什么?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都有经验,也很困惑,明明没有减少用药,怎么血糖升高了,比平时更难控制了,那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几个

首先:寒冷刺激会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血糖较升高,难以控制的情况出现。另外处于冬季身体储备需要,需储存更多热量才能御寒,因此冬季时人的本能会促使进食增加,所以要根据个体的情况加强包括饮食、运动的调节以及调整用药的来使血糖达标。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搭配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营养摄入均衡,避免热量摄入过多,血糖升高或过度波动。

第二个原因就是运动减少。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会减少室外运动量,所以会出现体重增加,餐后血糖升高。的确不能小看寒冷对机体的损伤,人体一旦受凉,会造成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机体和器官缺血,病情严重时可诱发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及心绞痛。为避免不良情况发生,糖尿病患者冬季需特别注意保暖。出门时应多穿衣服,减少寒冷对身体造成的刺激。我们给的建议就是每日三餐后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如室内广播体操和肢体拉伸来缓解餐后血糖过高的情况,结合适度的抗阻力运动,如对掌,举重物可帮助老年患者延缓肌肉的衰减,从而预防跌倒,预防骨质。在空气质量好,阳光充足的午后,老年糖尿病人也可进行室外的行走,光照能改善维生素D的缺乏,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或加重。

第三个就是伴随疾病或并发症的原因,比如感染,呼吸道、皮肤、尿路等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因为糖尿病会影响个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冬季室外温差较大,室内通风不佳都容易让老年人罹患呼吸道疾病,而感染易诱发机体的应激机制导致血糖波动,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更感染症状难以控制。对于老年糖尿病人,我们建议尽量不到人多嘈杂、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同时要注意个人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疲劳,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睡眠时间;如果有慢性疾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每年预防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流感的发生。

以上分享的是老年糖尿病人冬季控糖的小贴士,冬季糖尿病的治疗难度增大,如果既往的药物方案降糖疗效变差,则应多加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有异常问题要尽早就医,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二)老年糖尿病人冬季如何泡脚

热水泡脚作为一个简单可行的保养小方法近年非常流行,从购物平台上各式各样的泡脚桶可见一斑,这个方法在老年人群中很受欢迎,晚上睡前双脚泡一泡,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既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老年朋友们反映还能收获更好的睡眠质量,一举两得。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就另当别论,泡脚桶是个双刃剑,泡脚不当会引发很多麻烦。

1.是不是可以泡

不是所有老年糖尿病人都适合泡脚,如何评估呢?因为糖尿病是个慢性疾病,每个病人都是需要定期门诊就医配药,而门诊医生会根据个人的糖尿病诊断时间,病程长短,伴发疾病及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目标。想要泡脚的糖尿病人,都要先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是否达标,如果近阶段在家自测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有着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而这类情况是要劝退的。

2.可以泡但要合理泡

是不是血糖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泡脚呢?当然并不是这样,泡脚时有几个注意点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是水温不能高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高血糖对微血管的损伤,表现就是痛温觉、位置觉和震动觉的减弱和消失。足部对痛觉温觉等感知下降,不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不能超过40摄氏度,建议在下水前以手臂内侧皮肤自测下能否耐受为妥。

第二是时间不能长

糖尿病患者另一个重要并发症--外周血管病变,比如常见的间歇性跛行,缺血的静息痛都由此引发,患者血管的自我防护力弱于普通人,皮肤屏障更为脆弱,泡水过长,足部皮肤会容易出现烫伤破溃等情况。根据《2022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的建议,泡脚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第三皮肤不能破

糖尿病患者每日都要检查足部皮肤,有时会有无症状的皮肤破溃,因为无症状,所以通常不自知,如果在皮肤受损、受伤时是不可继续泡脚的,这会诱发生足部感染,而一旦发生足部感染合并高血糖病理基础,极易进展至溃疡甚至坏疽,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威胁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使用合脚的鞋袜,小心修剪脚趾甲,做好足部的护理,避免皮肤干燥干裂。不能泡脚的时候可以采用电热毯,不太烫的热水袋等以代替泡脚来改善下肢的微循环预防足部的溃疡。如已发生足溃疡合并感染应尽快到足病专科就诊,接受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早期控制感染及损伤,降低截肢风险。

(作者汪思阳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来源: 澎湃新闻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上糖尿病越来越多,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管理、足部护理、定期随诊和心理支持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家庭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饮食管理

饮食控制对于血糖的稳定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关键。长期坚持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确保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符合医学要求。

确保饮食均衡,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控制总热量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糖指数和高纤维的食物,例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分餐次进食,每天分为3餐、加上适量的小食,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避免高糖饮食,限制糖份或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低脂或无脂的食品。

二、血糖监测

定期测量和记录血糖值,每周至少测量2-3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感冒或不适时都需要测量血糖。随诊时,可以带上血糖记录给医生查看。

三、药物管理

按时服药,家庭成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且正确地控制药物剂量。特别是用餐时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注射胰岛素前需要评估老年人胃纳情况,再进行胰岛素注射,如胃纳比往常差,需要评估进食量饭后立即补注射。再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正确地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量。了解药物的性质,注意药物副作用、作用和注意事项,如有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及时咨询医生。

四、管理体重和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减轻糖尿病的负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家庭成员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定期陪伴他们进行锻炼。同时,注意运动时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足部护理

检查足部,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溃疡、创伤、疼痛或肿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或温和的肥皂清洗足部,保持干燥并使用足部保湿霜。注意足部保护,避免赤脚行走、穿不合脚的鞋子,避免受伤和磨擦。

六、心理支持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家庭成员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理解,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定期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有情绪困扰或心理压力,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只有患者、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做好家庭护理,才能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舒适的生活,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海口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黄育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