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男性(糖尿病男性可以怀孕生孩子吗)

张垒医生 0
文章目录:

35岁小伙体检查出糖尿病!医生:其实都是吃出来的

小赵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老员工,大学刚毕业就进入这家公司工作,至今也有十来个年头了。35岁的小赵没有别的爱好,就好一口美食,可以说是地道老饕了。

就在今年,小赵升职成为部门经理,他十分高兴,本来打算像平时一样吃一顿大餐庆祝一下,但是想到第二天一早还要去体检,就暂时按捺住了激动地心情,想着体检结束以后再去大吃一顿。谁承想,第二天检查完准备回去,等过几天才会拿到提交报告,却被医生叫住了。

原来医生看到小赵有些肥胖,并且似乎有些疲乏无力,当下上了心,叫住他并让他再做一个血糖检测。结果就是医生担心的那样,小赵的空腹血糖达到9.4mmol/l,确诊患上了2型糖尿病。

事业有成的年轻高管,竟查出患有糖尿病!医生叹息:这么吃就是“自毁”血管。

这对小赵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刚刚升职的好心情一下烟消云散。医生向小赵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小赵这么年轻就患上糖尿病,全是因为他的那个小爱好。

小赵平时喜欢吃美食,下班之后到处走街串巷寻找美食,尤其是烤肉、火锅、高热量菜式是他的最爱。而这也是引发小赵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了。

医生提示:这些动物肉类食物中饱含脂肪、胆固醇、蛋白质还有可食用酸。这些营养成分是在我们人体所需范围内的,适当摄入是有益的。但是当这些营养成分被过量摄入到人体内时,就会出现有害物质的产生,再加上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结果就是诱发糖尿病。

不要以为脂肪只会产生胆固醇,它们出了会堆积附着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和高血脂外,也会导致2型糖尿病,甚至加重、加速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患者都是吃出来的吗?医生:一般有这3个高风险因素。

第一,饮食因素

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糖尿病只跟高糖食物有关。

很明显这是不全面的。事实上,糖尿病和饮食是有多种关联的,比如患者吃过多高热量、高糖分、油腻食物和进食量过大等等,都会导致肥胖出现,而这就是2型糖尿病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遗传倾向,约1/4~1/2的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有至少60种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第三,长期久坐不运动

现在社会很多工作都是一坐一天,根本没有时间做运动。看似这与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热量消耗减少,脂肪也就更容易堆积、包裹在细胞周围。而这也就导致了细胞会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更易患上糖尿病。

生活中做到这2点,或能恢复健康的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低碳低脂肪饮食,营养均衡

现在糖尿病仍然是2型糖尿病为主,占了所有糖尿病患者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我国近年来的糖尿病高发和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及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人只知道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糖,少吃油,其实我们的主食也是糖的一种,在体内会转变成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少吃点主食尤其是精制主食,少吃一些油腻的东西,不但可以减少体重改善肥胖,同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很多患者通过控制饮食 增加运动就可以吧血糖控制非常平稳。

2、坚持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对于血糖比较高的人来说,更应该保持运动,可以选择一些强度适中的运动。比如:散步,练太极,慢跑等。

运动对于血糖有调节作用,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糖分,帮助控制血糖,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还有益于养护胰岛功能,加强血糖的稳定性,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中年男子查出糖尿病,通过4个方法有效降低血糖,1年后医生让停药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抗拒使用降糖药治疗。问其原因,都说一旦用了降糖药,就必须终身使用停不了,就好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笔者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误区之一。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的确需要终身治疗,但并不代表需要终身用药。上周,内分泌科门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停用了降糖药。

这名患者林某,今年47岁,1年前体检时被查出患了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高达23mmol/L。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连医生也吓坏了,幸亏发现及时,不然什么时候发生意外都说不定。林某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这1年里开始了包括服用降糖药物在内的降糖治疗。就在上周,在连续多次复查血糖都达标的情况下,医生建议林某把降糖药停了。林某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4个方法降血糖,不亚于降糖药的功效

1. 控制饮食

由于日常从事体力工作的缘故,林某在发现糖尿病之前饭量相当大,几乎每顿都要吃三两饭,而且特别喜欢喝粥。医生告诉他,首先要在饮食方面做出改变,例如食物宜粗不宜细,饮食宜少不宜多。具体来说首先是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就是以荞麦、玉米、红薯和芋头等粗粮来代替米饭、面包等细粮,而米粥由于经过熬制更容易被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也会上升过快,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同时在饮食量上也要控制,可以升高血糖的主食如米饭,最好不要超过二两,而可以多吃蔬菜来增加饱腹感。

2. 增加运动量

林某工作之余特地坚持每天锻炼,通过持续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组织动员起来,哪怕只是轻运动的散步,都能够在消耗热量的同时,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增加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提高身体里分泌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研究显示,肥胖者降低5%的体重,可以降低70%的糖尿病发病率,所以控制体重也是有效降低血糖的方法之一。

3.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林某以前很少吃蔬菜水果,生病后开始注意多吃新鲜蔬果了。通过改善饮食,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其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血管硬化,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什么食物维生素含量丰富?其实就是蔬菜水果类食物,适当增加蔬菜的摄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有限度地添加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

4. 多喝水

平常应多喝水,这里说的水是指白开水或者纯净水,而不是饮料或者酒精。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中糖分,同时多喝水多排尿也可以使糖分从尿中多排出,从而可以降低血糖,所以每天最好摄入1.5-2L水,但这个方法不适合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有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如果你也不想吃药,可以坚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或许能够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没有糖尿病,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科普有料##南方健康#

男人得了糖尿病,一定会“不行”吗?糖尿病阳痿,怎么办?

日前有网友咨询,糖尿病到底会不会影响性功能,有家族糖尿病史,还能不能结婚。

具体如何,我们先来看看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我今年24岁,刚谈了女朋友。家里有糖尿病史,爸爸一直要我锻炼身体,而且不让我吃太甜太腻的东西说是怕得糖尿病。他总说你要是得了糖尿病就别结婚了,结了就是害人害己,我觉得他可能是指性功能方面的问题。我想问一下,糖尿病会影响性功能吗?如果引起了阳痿,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ED——最羞于启齿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可以引起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大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可引起一百多种并发症。而除了常见的心脑血管、眼底和足部的并发症以外,糖尿病还能引起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即阳痿),显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但对于这一并发症,很多人都羞于启齿,对其了解不足,并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应对。

糖尿病ED,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也可以理解为糖尿病导致的阳痿,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属于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的一种,主要由血管病变引起。

糖尿病ED,是怎么形成的?

正常阴茎的生理勃起需要有充分的血流和神经刺激。男性阴茎受刺激后,在短时间内松弛开来,然后快速的充血,将血液灌注到海绵体内的静脉血管直到压力上升到一定的限度才停止。充满血液的阴茎海绵体会将阴茎撑起,从而令阴茎变硬变长,完成勃起过程。

而糖尿病最常引起的就是血管神经病变,尤其是中等和小的血管产生的动脉粥样硬化。

而随着高血糖的影响,海绵体内血管、神经均发生了病变,血管反应性变差,流入阴茎的血流量减少,海绵体充血受阻,就会导致阳痿的发生与发展,使得患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恶化,中枢自主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也会加重阴茎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同时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也会加剧ED的发展。

调查表明:血管和神经病变占糖尿病人中ED患者的89%,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占39%。也就是说,血管和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阳痿的重要因素。

此外,除了高血糖以外,嗜烟、饮酒、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也可以导致血管病变。

糖尿病ED,如何自行判断?

对于糖尿病ED,很多人可能羞于启齿,那么可以自行根据近6个月内的情况,通过勃起功能国际问卷(ⅡEF-5)评分来评估,如下表。

总分>21分为正常,总分≤21分诊断存在ED。

国际上,ⅡEF-5诊断ED的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8%,因此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国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ⅡEF-5在国人中的有效性评价正在进行中,以后可能根据国人情况进行修订。

糖尿病ED,怎么办?

1、预防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该名咨询的网友还未发展到糖尿病阶段。因此目前针对他来说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预防,通过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积极调控血糖,避免发展为糖尿病,从而也就消除了糖尿病ED的可能。

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也无需恐慌。只要科学地遵医嘱用药降糖,通过生活方式改善积极配合治疗,平时生活中做好血糖监测,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那么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维护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2、治疗

如果已经发生了糖尿病ED的状况,那么除了在遵照医嘱应用治疗ED的常规药物之外,还需要重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性激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配套治疗。

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可致血管、神经病变,一方面血流减少使得海绵体充血受阻,一方面神经功能障碍使得神经传导受阻,从而降低性兴奋性,这是导致糖尿病ED的根本原因之二。

控制血压:糖尿病往往伴随和加剧高血压,而长期高血糖并高血压可加速血管病变,尤其许多降压药物本身也会影响性功能。

控制血脂:糖尿病本身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若合并高血脂会加快加剧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一旦波及阴茎动脉,便会使血管狭窄,供血量锐减,从而造成阳痿。

调整心态:一般ED的发生或多或少都跟精神因素相关。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承担了较高的思想压力,也会导致ED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