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多特瑞糖尿病(多特瑞是传销吗)

健康导报 0
文章目录:

华广瑞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糖尿病管理领域迈上全新台阶

在追求卓越与创新的道路上,华广瑞特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近日,华广瑞特全方位血糖管理系统成功获得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验证了华广瑞特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华广瑞特基于二十余年的战略深耕,在血糖管理技术的创新性、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等层面迈上新台阶。

华广瑞特由华广生技创立于2003年,始终秉持着“创造让人安心使用的医疗量测器材”的发展愿景,专注血糖管理领域,自主研发智能血糖监控管理系统及血糖监测产品,致力于打造从医院糖尿病人专业照护到个人自我管理监控的智能闭环管理。近年来,华广瑞特凭借专业的研发精神成功整合了最先进的医疗、化学、电子与精密智能制造,获得多项的血糖检测专利技术,开发出具备高准确度与稳定性的血糖测试系统与设备,获得了业内外的高度认可。经过20年的发展,华广瑞特成功销售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全球取得超过80个国家的权威认证,国内500 医院使用华广瑞特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3000 医院使用瑞特血糖仪。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达5.37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占 1/4以上,达1.4亿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及早发现和进行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早死率。因此,持续向患者提供医疗支持、教育,鼓励其长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除运动、饮食、药物等治疗外,血糖监测管理也非常重要,准确的监测结果和精细化的治疗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医院及医保管理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优势。

在传统糖尿病管理模式中,院内血糖监测管理数据准确性差,个性化方案少,非内分泌 科高血糖频发,会诊率低,全院缺乏专业规范的血糖管理;院外患者较多且自我血糖管理意识差,医师一对多,管理难度增大,难以实现有效的追踪管理,所以糖尿病等慢病一经诊断亟需科学且持续的规范管理。但院内外数据割裂、医患互动缺失等因素阻碍了医师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与服务。

华广瑞特积极思考应对临床血糖监测管理的现状问题,在“全院血糖管理中心”临床实践中,以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为糖尿病防控的抓手,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从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3个维度,深度融合门诊、住院、出院、居家全场景全流程血糖管理,完成诊前、诊中、诊后场景全覆盖。通过全院血糖管理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打通科室壁垒,建立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全院血糖异常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血糖控制目标及随访计划,使每位住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以减少住院患者因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相关疾病死亡率、感染等,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使广大患者获益。

此外,华广瑞特还将院内血糖管理的成功经验延伸至院外,通过其血糖仪与瑞特健康APP或小程序的无缝对接,为患者与主治医生搭建起远程照护的桥梁。出院后,患者可通过绑定主治医生的照护区域,使医生能够远程查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在线提供控糖指导和随访提醒,实现院内外血糖闭环管理。

华广瑞特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能够打通市县级主体医院、辖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链路,构建慢病管理信息化的“六个一”,即“一张网、一套标准、一朵云、一个中心、一池数据、一体化”服务,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目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为县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打下基础。运用系统的优势,乡镇卫生院可在系统内查看对应的病患血糖数据、波动趋势、近期医嘱,上级医院内分泌科室亦可即时看到各家卫生院的病患数据,可在系统上实现跨医疗机构的血糖远程会诊,并实现区域内患者血糖数据的分析、统计等功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通过全院管理小程序分级管理转院;便于上下级医院主治医生沟通,即时跟进病程做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赋能医共体诊疗一体化。让广大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医疗器械产业伴随人类健康需求增长而不断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是全球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领域。华广瑞特此次成功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官方层面对其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生产质量以及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权威认可,也将为华广瑞特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未来,华广瑞特将持续深耕糖尿病检测防控管理领域,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糖尿病标准化、智慧化管理进程,助力更多患者拥抱健康。

医药研发动态|口服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文|界面医药

本周医药研发资讯如下:君实生物宣布全球首个BTLA单抗在美国申请临床试验获受理;Avanir公司阿兹海默病新药Ⅲ期结果积极;Jazz制药公司针对白天嗜睡成人患者的新药已获美FDA批准;合肥天麦生物的口服胰岛素胶囊获中国药监局批准,即将在国内展开临床试验。

君实生物BTLA单抗在美临床试验获受理

3月25日,君实生物宣布开发出全球首个(First in human, FIH)特异性针对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重组人源化IgG4κ单克隆抗体(TAB004,或JS004)。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于3月22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拟适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包括PD-1抗体耐药患者。

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JS004可以促进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淋巴细胞功能,在BTLA人源化小鼠的肿瘤模型里减轻肿瘤负荷并提高存活率。

BTLA是2003年发现的表达于活化T、B淋巴细胞的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BTLA与其配体HVEM结合后,可以抑制体内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损伤。

从黑色素瘤患者来源的细胞体外试验中发现,BTLA通路在肿瘤微环境的激活是PD-1抗体的潜在耐药机制之一。这些结果显示,对于BTLA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阻断,可以进一步改善淋巴细胞功能,尤其是和抗PD-1单抗联合使用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疗效,扩大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

君实生物计划在PD-1抗体耐药的实体瘤病人里展开JS004 I期爬坡试验,并在I期扩展组进行与特瑞普利单抗(抗PD-1单抗)的联合治疗的尝试。

Avanir公司阿兹海默病新药Ⅲ期结果积极

3月26日,Avanir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其在研第二代Nuedexta(氢溴酸右美沙芬20毫克/硫酸奎尼丁10毫克)AVP-786,在治疗由阿兹海默病失智症引发的中重度情绪激动的III期试验中达主要终点指标,同时对次要终点有显著改善。

本次研究为期12周,采用序贯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SPCD),评估两种不同剂量的AVP-786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前6周为第一阶段,41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AVP-786和安慰剂治疗。后六周,安慰剂组中无反应者被重新随机分配,接受AVP-786或安慰剂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其中一个AVP-786剂量组达到了主要终点CMAI(Cohen-Mansfield情绪激动问卷)的显著改善。

近年来,阿兹海默病的复杂性导致数个新药陆续在大型III期研究遭遇失败,10多天前,Biogen百健和Eisai卫材刚宣布终止阿兹海默病药物aducanumab的两项全球III期研究。此次Avanir公司的III期试验结果或将为各大制药企业在阿兹海默病药物的研发带来希望。

白天嗜睡患者或迎新药

近日,Jazz制药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新药Sunosi。对于患有与发作性嗜睡病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的白天过度嗜睡的成年患者来说,Sunosi可以改善他们白天的清醒状态。

Sunosi的主要成分为solriamfetol,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FDA的批准是基于该药的III期临床项目TONES(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Narcolepsy Excessive Sleepiness,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发作性睡病的过度嗜睡)的数据。该项目包括4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数据表明,Sunosi治疗与发作性睡病和OSA相关的EDS效果优于安慰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暂停中的最常见形式,由上呼气道受阻所引起的,通常会伴随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发作性睡病是长期的神经失调,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且随时可能发生。此病患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与没有此病症的人相同,但睡眠质量往往更差。

发作性嗜睡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无法治愈,但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所用药物包括莫达非尼、Γ-羟基丁酸钠和哌甲酯。虽然用药初期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药的耐受度可能会提高

Sunosi预计将在美国缉毒局(DEA)作出最终调度后在美上市,通常是在获得FDA批准后的90天内。

口服胰岛素胶囊将在中国开启临床试验

3月27日,合肥天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布口服胰岛素胶囊(ORMD-0801)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即将展开中国地区临床试验。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高达11.6%,患者人数超过1.14亿,然而治疗率只占25.8%。其中,多数患有的是二型糖尿病,这是由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是胰岛素无法有效工作造成的。

为控制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胰岛素治疗,但世界各国临床上胰岛素均为注射液形式:长期、频繁的皮下注射不仅存在种种不便,还为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

口服胰岛素胶囊是胰岛素领域的划时代新药,目前该领域研究较成熟的是以色列的Oramed医药公司。目前,Oramed研发的口服胰岛素软胶囊已在美国完成IIb临床研究,正计划向FDA申请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合肥天麦生物和以色列Oramed医药公司在此方面的联合研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并将在中国开启临床试验。

天麦生物总裁包幼甫认为,“口服胰岛素胶囊一旦上市,可以鼓励糖尿病患者尽早选择胰岛素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并改善血糖,减少糖尿病患者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他同时表示,“如何在有效治疗糖尿病前提下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制药企业的职责所在。”

@广西人:在门诊用这些高价抗癌药也能报销了 | 附详细名单

抗癌药高昂的价格,是许多癌症患者求生路上的拦路虎。5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包括多款高价抗癌药在内的43种国家谈判药品,5月1日起纳入广西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门慢患者在门诊使用这些药品也能获得医保报销,负担大为减轻。

43种国家谈判药品详细名单。

据自治区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将部分谈判药品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的通知》,此次纳入门慢药品目录的谈判药品有43种,涉及各种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银屑病等12个病种。其中,有16种是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高价抗癌药品。

比如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这3种PD-1(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药物,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后,填补了罕见病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的治疗空缺。特别是其中的卡瑞利珠单抗,可联合其他靶向药物用于治疗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高价抗癌药进入医保目录,大幅减轻患者负担。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例,在未进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前,患者使用它需自费支付医疗费用近12万元/年。通过谈判降价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后,卡瑞利珠单抗的价格降下降80%以上,按医保报销比例70%计算,每年每名患者使用它实际需自费支付医疗费用约1.5万元。

一名供职于广西某驻邕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说,在药品进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但尚未纳入门慢药品目录前,患者只有在住院时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才能获得医保报销。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或根据病情判断不需长期住院治疗,会选择出院并定期到医院门诊取药、做治疗。纳入门慢药品目录,患者在门诊使用这些药品就能获得医保报销,便民利民。目前,她所在的医院已有患者受益于这一政策。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21个国家谈判药品进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3月,全区有24万人次在治疗时使用了国家谈判药品,涉及费用11384万元,其中医保报销费用7332万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