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停药标准(糖尿病停药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停药,这9种情况下有可能停药

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经常有糖尿病患者和朋友们问:

  • 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生用药?
  • 哪些糖友能停药呢?我这种糖尿病能不能停药?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停药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

笔者归纳了一下,下面9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内分泌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停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1.妊娠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是一类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指妊娠前一切正常,妊娠期发现血糖升高,且达到或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一类型的患者随着妊娠的结束,血糖恢复正常,完全可以停止胰岛素治疗。

要求在妊娠结束后6周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病情的转归,决定下一步的随访要求。

2.继发性糖尿病患者

甲亢、库欣氏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胰腺肿瘤、肾上腺肿瘤等内分泌疾病及胰腺炎等疾病合并的糖尿病叫继发性糖尿病,这一类糖尿病,随着甲亢或肿瘤等原发疾病的治愈,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停用糖尿病治疗用药。

但是,这些患者停药前一定要到内分泌科重新评估血糖代谢情况及胰岛功能。因为在这些继发性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对胰岛功能的消耗,出现胰岛功能耗竭,发生2型糖尿病。

通过评估这些继发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从中鉴别出2型糖尿病患者,避免盲目停药给患者带来危害。

3.新发经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新发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有50%左右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恢复至接近正常,其血糖也恢复正常。

这部分停用降糖药物后血糖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医生的建议,停用降糖药。

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停药5年以上血糖仍正常,所以,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是新发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停药以后一定要坚持控制饮食和适度锻炼,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又升高,需要及时用降糖药。

4.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能将血糖控制良好,但在合并外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时,往往要停掉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手术结束,外科疾病痊愈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胰岛素,恢复原来的口服降糖药治疗。

5.某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肥胖患者合并糖尿病,通过规范的减肥治疗后,体重减少,胰岛素敏感性恢复,降糖药减到很小的剂量、甚至停用后,血糖仍然正常,可以在内分泌科医生的建议下停用降糖药,继续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治疗。

6.采用生活方式治疗的患者

有一部分没有采用饮食控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很高,但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锻炼后,血糖能控制良好,这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内分泌科专家的指导下逐渐停用降糖药。

7.经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患者

肥胖糖尿病患者进行胃旁路手术或缩胃术后,体重明显下降,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正常,血糖恢复正常,可以停药。

停药前一定要到内分泌科做胰岛功能评估,在内分泌专家的指导下逐渐停用降糖药。

停药后要定期监测血糖,注意血糖的变化,接受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

国内开展胃旁路手术数年,经验在逐渐积累,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内分泌专家和普通外科内分泌专家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8.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国内南京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了23例1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70%~80%。

这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技术,给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

9.胰腺移植、胰岛移植、胰岛B细胞移植成功的糖尿病患者

进行了胰腺移植、胰岛移植、胰岛B细胞移植的糖尿病患者,在逐渐停用降糖药物后血糖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在内分泌科专家的指导下逐步停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是慢性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虽然控制好血糖应该是每位糖尿病患者追求的目标,但停用糖尿病药物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梦想。虽然医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停用降糖药,要根据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你的糖尿病属不属于能停用降糖药的那个类型,除了自己对号入座以外,一定要听从内分泌医生和专家的指导,决定何时停药以及停哪种药。

作者:崔家幸 主任医师单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友应该如何停药?

2型糖友停药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减,不能一下子一片都不吃了,通过逐渐减少药量的方式逐渐脱离降糖药才是理智的选择,也给自己的血糖一个适应期,中途出现问题改回原来的药物剂量即可。另外,还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好了伤疤忘了疼,血糖稍微稳定一点,降糖药就不吃了。他们以为糖尿病痊愈了,饮食也开戒了,运动也不坚持了。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病情又反复了,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所以,专家提醒:即便停用了降糖药,饮食和运动方面也不能轻易松懈,还是要坚持下去,这样血糖才能控制的更理想。

另外,患者停药之后需要经常测量血糖,及时发现血糖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不要等到血糖升高身体不舒服才知道血糖失控了,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损伤。#糖尿病##糖友##控糖##降糖药#

糖尿病可“停药”缓解?16种方法告诉您怎么做?

前段时间,《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系统介绍了中国2型糖尿病的缓解的定义,提出了16条缓解2型糖尿病的方法。今天借此时机带大家解读一下这份共识的核心内容。

中国2型糖尿病的

缓解的定义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2型糖尿病缓解。

《共识》推荐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既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缓解并非治愈,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者方法被证实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共识》推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所有T2DM缓解的基本方案,并推荐一些相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核心思想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缓解?

一、食欲管理:

(1)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每进食一口食物咀嚼20~40 次;餐间停顿,减小每一口食物的体积,用非优势手持筷或用叉。

(2)餐前饮水加餐前吃少量坚果,如10 个杏仁、20 粒花生: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进食后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通过迷走神经和非迷走神经途径降低食欲。

(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①餐前喝汤,容易产生饱腹感。②蔬菜、低糖水果,体积大,能量低,减慢吸收速度,诱导饱腹感。③荤菜与肉类能量偏高,放在第三位吃,进一步增加饱腹感。④进餐最后吃少量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4)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内排空速度慢,易产生饱腹感。可增加燕麦、去除80% 淀粉的代餐粉制成的全麦面包、绿叶蔬菜、低糖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二、运动干预

(1)评价健康:

①了解病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程度及心血管疾病情况和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

②评估运动能力的方法:a 耐力:选择一条固定的线路,记录自己每次走完需要多长时间?b上肢力量:2 min 内能做几次推举?c 下肢力量:坐在椅子上站起再坐下,2 min 内能完成几次?d 平衡能力:单脚站立(建议有扶手处练习)坚持几分钟?e 柔韧性:坐在稳固的椅子上,伸出一条腿放在对面的椅子上,脚跟朝地,用手够伸展的腿部,看能伸多远?

③评估运动安全性和心肺耐力:通常采用运动负荷试验即可,评估运动中最严重的心血管缺血性危害,避免猝死的发生。在进行负荷运动试验的同时,可以计算有氧运动强度对应的适宜心率范围,指导运动处方的制定。

(2)制定目标:周一至周五及周末的运动计划安排,多长时间做运动?想做哪种运动?

(3)选择运动项目:选择喜欢的、合适的项目最好,可以考虑散步、慢跑、游泳、园艺、球类、跳舞、健身、哑铃等。

(4)设定强度:尽量坚持每天至少30 min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每天抽不出整段的30 min,可以每次做10 min,每天锻炼3 次。每周做2 次以上的力量训练,每次持续30 min。运动过程中需避免受伤、适时调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适的强度、适宜的运动环境和装备,及时监测效果,可避免运动损伤。当体质量下降过快,身体疲劳和机能下降时,应适当减少运动负荷,体质量变化不明显时,应增加运动负荷,加速减脂。

以下为《共识》中推荐的临床治疗方式,我们建议所有的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方案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后,由主治医生进行判断。

三、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短暂应用(12~24 周)作为BMI ≥ 27 kg/m2合并T2DM 缓解的辅助方法。奥利司他为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阻止三酰甘油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酯,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三酰甘油)的吸收,促使脂肪排除体外。奥利司他是我国唯一被批准用于体质量管理的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变成“喷射战士”。此外,1 年以上长期服用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及β 胡萝卜素的吸收,罕见有肝功能损伤的报告。推荐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体质量改善不理想的肥胖伴T2DM患者中短期(半年)应用奥利司他。

四、代谢手术

对于BMI ≥ 32.5 kg/m2的T2DM 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质量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T2DM。手术内容包括: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术(LRY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BPD)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代谢手术相对极端,不推荐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合进行手术疾病的病人。

《共识》最后总结说道: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疾病,本共识推荐的缓解方案不可能将每一位早期T2DM 患者的药物治疗停掉,但通过缓解方案的实施可以让更多的T2DM 患者重获健康生活,提高其生命质量。帮助患者缓解T2DM,不仅是减药、停药、平稳控制血糖,更是教会患者健康长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并终身获益,也使患者的家庭受益,使国家受益。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