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比作(糖尿病的形象比喻)
透过数据见证胰岛素集采落地近两年成效 让患者更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国有1000万左右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患者负担较重。2021年底,国家组织开展了胰岛素专项集采,平均降价48%,国内胰岛素价格基本回归合理水平,集采结果从2022年5月开始在各地落地实施。近两年来,患者用上了降价后的胰岛素,药品负担大幅减轻。
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患者谭先生正在注射预混胰岛素。2013年3月,谭先生确诊患2型糖尿病,当前主要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谭先生介绍,胰岛素集采降价后,他平均一年可节省近2600元。
胰岛素专项带量采购价格降低、数量增长,当地医疗机构畅通中选产品进院渠道,加强中选产品采购和使用管理,确保在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优先使用中选胰岛素产品。
两年来,湖南省郴州188家医药机构参与集采,第一周期约定采购量24.45万支,完成约定采购量共计42.25万支,完成进度172%,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超850万元。
集采后中选胰岛素平均年用量约3.5亿支
据了解,集采前,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胰岛素年用量约2.5亿支;集采后,中选胰岛素22个月用量达6.5亿支,平均年用量约3.5亿支。
国家医保局表示,随着用药负担降低,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性得到提升。
集采促用药升级 三代胰岛素临床占比70%
三代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类似物,相比之前的动物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在用药时间、依从性、安全性、血糖控制方面有一定长处,临床认可度更高。通过集采降价,三代胰岛素缩小了与二代胰岛素的价差,进一步提升可及性,间接推动了用药结构升级。
记者注意到,三代甘精胰岛素在集采中从原来的每支140—160多元降至70元左右;二代胰岛素普遍从原来的每支50元左右降至30元以内。相较之下,三代胰岛素的降幅更加明显。这两年,综合考虑价格和临床因素,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比例从集采前的58%提升到70%。
专家表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累及多个器官,例如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和下肢神经病变等。关于控制血糖和治疗并发症的成本,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称:“根据我们之前做的统计,如果把所有用于治疗的糖尿病费用比作100块钱,大概只有20块钱花在了糖尿病的控制方面,而百分之八十即80块钱是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集采将开展接续采购:注重稳供应 稳价格 控价差
胰岛素集采2年的协议期将于今年5月份期满。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统一开展胰岛素接续采购的标书,开展接续采购。胰岛素接续采购仍然明确通过竞价方式产生中选企业,鼓励企业以价换量,同时由于首轮集采已较大幅度挤出虚高空间,形成较为合理的价格,接续采购更加注重稳供应、稳价格、控价差。
集采不是唯低价论 在竞争中形成合理价格
集采中选的胰岛素价格大幅度降低,那么集采究竟是不是唯低价论?降价后的中选产品在临床上效果如何呢?
包括胰岛素专项集采在内的各批次集采都采取了竞价模式,由企业自主报价,在竞争中形成合理价格。国家医保局强调,中国市场需求量大,为稳定供应、维持竞争活力,集采既不是独家中标,也不是最低价中标。
记者注意到,目前,各批次集采的竞争强度大致为“4家中3家”“5家中4家”“6家中4家”等,申报企业有很大机会中选,并允许不同企业有适度价差。从胰岛素集采结果看,参与集采投标的主流企业均中选。行业内个别人过度渲染“最低价中标”,让不了解的人误以为集采规则“极端化”。
纪立农称:“从质量上来看,因为集采之后,我们既有进口的胰岛素,也有国产的胰岛素,这些胰岛素在临床上,我们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的疗效方面的差别以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别。”
来源: 央视网
糖尿病最“怕”这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让父母受骗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五种神奇蔬菜可以治愈糖尿病?这个想法听起来是多么诱人啊!想象一下,只需要在餐桌上摆上几样特定的蔬菜,就能让血糖神奇般地降低,再也不用担心糖尿病的困扰。如果真有这样的"神药",那该多好!可惜,现实总是不如幻想那么美好。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流传已久的"健康秘密"的真相吧。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简单地依赖某几种食物就想控制血糖,这种想法不仅天真,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想象一下,如果真有这样神奇的蔬菜,医学界早就沸腾了。科学家们会争相研究,制药公司会竞相开发,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现实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奇迹"发生。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相信这种说法呢?这背后隐藏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也反映了对复杂医学问题过于简单化的倾向。我们总是希望能找到一种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面对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改变。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观点的荒谬之处。如果真的存在能够"吓退"糖尿病的蔬菜,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放肆地享受高糖高脂的美食,只要在餐后吃点这些"神奇"的蔬菜就可以了?这种想法简直就像是认为可以一边吸烟一边吃水果来预防肺癌一样可笑。
事实上,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正确的用药等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单纯依赖某几种食物就想控制血糖,这种想法不仅没有科学依据,更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真的相信了这种说法,neglecting 了必要的医疗措施会怎样?他们可能会忽视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放弃必要的药物治疗,甚至忽视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这无疑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研究对此有何说法。根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的数据,全球有约4.2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如果真的有几种蔬菜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呢?
事实上,虽然某些蔬菜确实对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例如,一些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缓糖分的吸收,从而有助于稳定血糖。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这些蔬菜就可以不管不顾地大吃大喝。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血糖就像是城市的交通流量。某些蔬菜可能像是交通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交通流量。但如果城市里的车辆(食物中的糖分)持续增加,仅仅依靠几个交通灯是无法解决拥堵问题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合理的道路规划(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车流量控制(控制总热量摄入)、以及必要的交通规则(医疗指导和药物治疗)。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宣传这种misleading 的信息呢?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善意的误解。他们可能观察到某些人在食用特定蔬菜后血糖有所改善,就简单地将因果关系误解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故意夸大某些食物的效果。
无论如何,我们要明白,健康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免费午餐"。它需要我们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确实很重要,但它只是全面管理方案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期望仅仅通过吃几种特定的蔬菜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没有任何单一食物可以"治愈"糖尿病。健康的饮食模式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包括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蛋白等。其次,饮食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个方面,它需要与适度运动、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等其他措施相结合。
让我们来看一个更符合科学的饮食建议。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盘子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方法建议,在每餐中,一半盘子应该是非淀粉类蔬菜,四分之一是全谷物或淀粉类食物,另外四分之一是蛋白质食物。这种均衡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同时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被认为对血糖控制有益的食物,如某些低GI的蔬菜,也需要适量食用。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可能导致热量过剩,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饮食多样性才是关键。
回到我们开始时提到的那个诱人的想法:仅仅通过食用几种特定的蔬菜就能控制血糖。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说法不仅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可能带来危险。它可能会让人忽视糖尿病管理的复杂性,从而延误治疗。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否定蔬菜对血糖控制的积极作用。很多研究都表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确实可以帮助稳定血糖。例如,西兰花、菠菜、青椒等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糖分的吸收。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将这种辅助作用夸大为"治愈"效果。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将这些有益的蔬菜纳入整体的健康饮食计划中,作为糖尿病全面管理的一部分。
让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总结这个问题。如果把糖尿病管理比作一场马拉松,那么健康的饮食就像是跑步时穿的鞋子。好的鞋子确实能让你跑得更轻松,但不可能单靠一双好鞋就完成马拉松。你还需要系统的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科学的补给(合理用药)、以及定期的体检(血糖监测)等。只有这样,你才能顺利地完成这场健康马拉松。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类似"某些蔬菜能治愈糖尿病"的说法时,请保持警惕。健康的获得需要全面的努力,而不是简单的"灵丹妙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定期监测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健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健康,用全面的方法管理糖尿病。记住,健康的道路可能漫长而艰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收获美好的成果。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去珍惜和维护。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糖尿病是个什么东东?
可以把胰岛素比喻成是打开血糖通往细胞的大门的第一大钥匙。血里面的糖要到细胞里面才能被消耗,当胰腺的胰岛素钥匙无法生产,或/和产量不够,导致血里面的糖不能被充分消耗而慢慢地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形成高血糖状态,这种状态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的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另外还有妊娠糖尿病和特殊性糖尿病。
1型是因为人体生产胰岛素的工厂——胰岛β细胞遭到攻击,使得胰岛素的产量下降,也就是钥匙不够了,甚至是缺乏这个钥匙,必须需要外部补充胰岛素;
2型一开始胰岛素的产量并不少,但是由于身体器官不那么愿意接受胰岛素的命令了,胰岛素就发挥不了作用,也就是说钥匙不好使了,于是就需要药物促进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或者外部补充胰岛素。
具体您的分型和治疗方式,就要跟您的医生商量,结合相关检查再做出判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