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发麻(糖尿病 下肢麻木)
糖尿病人下肢有这些信号要注意得了神经病变,防治方法给您了!
糖尿病已经悄然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慢病,慢慢的到来,让人防不胜防,但了糖尿病的人,首先的问题就是防并发症,怎么防呢?当然就要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今天我们讲一讲糖尿病人周围神经病并的预防知识!
今年59岁的李先生,糖尿病史10余年,期间一直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年前出现双下肢麻、凉、痛,他一直没有太在意,血糖也控制的忽高忽低,半年前症状加重,最后因一次剪指甲而引发了感染,导致了足足大面积溃烂,成了糖尿病足病。
一、糖尿病人为何会出现双下肢麻凉痛?
首先要提醒广大糖尿病友,如果已出现肢麻凉痛,就要注意了这就是所说的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为什么会有这种症状发生呢?因为在身体的表层皮肤,充满着神经末梢的感应器,如触觉、温度、痛感等外来的刺激,就会由神经网络把信号传到大脑来诠释。如果把神经比喻成一条电线,那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常是外层的电线皮破损。这时候就会出现异常的神经感觉,典型的症状是四肢远端的麻木、疼痛、发凉和感觉异!
当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光会让下肢受损,严重者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还可出现体温调节、泌汗异常及神经内分泌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受损神经类型,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分为四类:
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影响周围神经的感知能力,如温度觉和触觉。周围神经病变通常会影响手臂、手、腿、足和足趾,造成疼痛或失去知觉。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近端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导致髋部、大腿、骨盆和臀部疼痛。肌无力和腿部疼痛也是近端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
局部神经病变:对某一特定神经或神经群的损伤。局部神经病变通常会导致强烈的、突然的肌无力、疼痛和感觉丧失。
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一系列关键的人体机能,如心脏和呼吸频率、胃肠活动、性功能和血压。很多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无法感知其血糖下降至危险的低水平。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了还能治好吗?
糖尿病人如果出现早期的下肢发麻或发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就能逆转,但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疗程,如果不及时治疗,一不小心碰破了,就引发足病了,这样不但治起来费事,而且还有可能引发截肢的风险。
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因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
营养神经:常用药有甲钴胺等。
抗氧化应激 :如α-硫辛酸等
改善微循环 :常用药如胰激肽原酶、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碱、山莨菪碱、西洛他唑、活血化瘀类中药等。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等。
2、对症止痛治疗 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
3、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药汤剂、针灸、中药熏洗等治疗。
4、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或者采用动脉微灌注直治,这两种治疗目前效果最好,见效也最快。
三、得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饮食怎么吃?
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得了糖尿病或相关并发症后,更要加强饮食管理,在饮食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要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为原则,主食以疏糖营养馒头为主,副食肉、蛋、奶、油要适量,一日1个鸡蛋、半斤牛奶(脱脂)、100克瘦肉、各种蔬菜500克,烹调食物油25克,以保证机体营养供;
糖尿病人除了饮食,还要注意三餐后的运动,以步行为主,餐后行走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糖尿病友得了神经病变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降糖药:无论使用胰岛素还是其它药物治疗,稳定性和监测对保证药物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减少饮酒:酒精会导致血糖波动,且常常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还含有可导致超重的无营养热量。
如有必要需减肥:超重可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升高,还会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概率。
选择健康脂肪:坚果、豆类、植物油、低脂乳制品、瘦肉和家禽产品所含的脂肪可被人体加工、利用和清除。人工或添加脂肪,通常被称为反式脂肪,会被人体储存而非利用,通常会导致高胆固醇和体重增加。
避免摄入过多糖:高度精炼或加工的糖如含高浓度葡萄糖或果糖的甜味剂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和下降。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是合理控制血糖并防止进一步神经损伤的关键。
治疗其他并发症:影响血糖、血压和血流或神经控制的健康状况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疾病,均可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概率。
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胆固醇,改善肌肉效率和耐力,改善血流。建议每周运动150分钟,最好分为5个30分钟来实施。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要怎么预防?
因此我们糖尿病患者应加倍重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同时保证血脂、血压等指标达标,从而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该在保持上述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达标的情况下,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理应用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尿病人出现腿脚麻木,应该怎么办?
你应该知道,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一些急性的,一些慢性的,慢性的并发症往往是早期症状的发生,如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的脚最初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但患者应该保持警惕,不要等到严重的溃疡出现后才接受治疗。
有些人看医生迟到,可能是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不知道这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所以忽视这种病情,导致越来越严重。所以这就要求病人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以便在得病的时候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脚疼的原因是什么呢?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原因,会导致部分患者足部出现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进而可以导致糖尿病人出现脚麻的症状。同样需要长期的糖尿病还可能会导致一些患者之间发生神经系统病变,这些神经病变进而导致很多患者生活中发生手脚麻木的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脚麻疼痛后应该做什么?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就要及时地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辩证患者属于哪种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如果发现有血管疾病或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血管闭塞等现象,应积极治疗,来益气补血,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等,以避免严重疾病。
另外,糖尿病患者手脚麻木,说明血糖出现问题。因此,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正常和稳定,也是控制和治疗疾病的关键。同时,平时应注意足部的检查和保护,一旦出现溃疡、坏疽等严重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最后要提醒大家,出现脚麻、脚疼千万不要自己认为无关紧要,忽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一不小心可能就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所以,建议大家平时需要注意观察足部的变化,控制好血糖,如果他们一旦发生了糖尿病足,也不要慌,寻求帮助进行专业的治疗及时就诊,千万不要盲目就医,以免延误了病情。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脚麻的相关知识,可关注头条号:中医殷世荣。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并发症的出现?医生表示:最好先明确这2点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是可以长期正常生活。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不注意控制血糖,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容易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长期血糖增高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引起失明。
另外糖尿病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引起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而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糖尿病的患者还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都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并发症的出现?医生表示:最好先明确这2点有一部分糖尿病病人,确实可以出现腿麻这些情况,除了他出现其它并发症以外,他可以出现腿麻,那么,腿麻要看它的原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杨宝钟表示:出现腿麻,要先明确2件事!
1、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腿麻是因为神经病变引起的。
2、当然还有一部分,确实是由于血管缺血造成的,那么血管缺血既可以引起主干的血管,就是大的血管,或者中等血管堵塞,也可以引起末梢的血管堵塞,那么在缺血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病人就可以出现麻木甚至发凉,甚至出现腿疼这些情况。
1、首先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手脚麻木。只要身体的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胀、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
2、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腹泻,服用小檗碱或痢患会导致手脚麻木;在环境中含有氢的、砷、二硫化碳很长一段时间会出现手脚麻木。
3、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是手脚麻木、肌肉萎缩、肢体无力。如果腹泻或感冒半个月,它可能会导致神经炎。
4、四肢分散的麻木。四肢不是同时麻木而是分散,这种情况是局部神经受到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头部神经刺激引起的昏迷、老人对手上肢麻木引起的颈椎病、腿部麻木引起的腰间神经刺激等等。
所以一旦病人出现了麻木,就一定要注意,是不是有并发症的出现了,也就是说有没有是单纯神经性的,还是说是包括血管方面的并发症,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糖尿病并发症快速检测方法# #糖尿病答疑##健康科普排位賽#
关注@妙手医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