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肠胃镜糖尿病(肠胃镜糖尿病人能做吗)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一文解答关于胃肠镜检查的所有知识,赶紧收藏

目前,我国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方法中,内镜是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手段,胃镜、肠镜、无痛胃镜等。那么,这些检查都适合哪些人群?哪些人群又不适合去做呢?检查前、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胃肠镜检查!

胃 镜

胃镜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粘膜,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并取活体组织做检查,协助诊断上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

适应症:

1、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胀、嗳气),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2、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病史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不明原因的消瘦、慢性贫血者。

5、有肝硬化病史。

6、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粘膜病变者,或者需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者。

7、有黑便史。

8、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9、需长期使用非甾体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需先行胃镜检查。

10、上消化道异物,如枣核、鱼刺或者其他异物嵌顿,可做胃镜检查或治疗。

11、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早癌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等。

12、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禁忌症:

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不能配合者、内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感染和内脏穿孔者。

相对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伴血红蛋白低于50g/L,食管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脊柱高度畸形等。

检查前准备:

1.请于检查前一天晚上10:00开始禁食、禁饮至次日检查时。

2.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

3.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请术前告知医护人员。

4.吸烟者,请检查前1天起戒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操作,同时,禁烟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

5.有感冒、咳嗽咳痰、咽痛、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禁行胃镜检查。

6.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鼾症等需进一步评估。

7.哺乳期和孕妇请慎重考虑胃肠镜,禁止无痛麻醉。

8.检查当天请勿涂口红、指甲油,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及运动鞋。

9.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心电图等检查;年龄大者还需要完善胸片或者肺部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内镜检查。

结肠镜

结肠镜可以观察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粘膜,主要用于诊断结、直肠炎症、良恶性肿瘤、息肉、下消化道出血及憩室等疾病。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反复黑便或大便隐血,上消化道检查未发现病变的患者。

2.存在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括等可疑结直肠病变者。

3.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交替出现。

4.大便性状改变者,如出现黏液便或脓性便。

5.钡剂灌肠、X线或CT等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不能定性的,需进一步确诊者。

6.炎症性肠病患者,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等以及治疗后的复查。

7.大肠癌术后或大肠息肉切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随访

8.大于45周岁健康检查时可行结肠镜检查。

9.有大肠肿瘤家族史或家族性息肉病史者,需要定期复查、随访。

禁忌症

除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外,还包括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对肠道清洁剂成分过敏、女性月经期等情况。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1天请食用易消化温软食物如(稀饭、面条、面包、鸡蛋羹等),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长期便秘者请提前三天开始进食少渣易消化温软食物。

忌以下食物:

①肉类:猪肉、牛肉、鸡鸭肉等;

②高纤维及带籽水果蔬菜:西瓜、火龙果、芹菜、辣椒等;

③有色素的饮料:酱油、醋、红酒及葡萄汁等;

④药物:铁剂、中药、果胶铋等。

2.检查前有感冒、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禁行肠镜检查。

3.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同胃镜检查要求。

4.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鼾症等患者需进一步评估。

5. 便秘患者建议在检查前3天酌情使用通便药物。

7. 检查当天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暂停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

8. 高血压患者当日用少量水送服降压药。

9.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患者,需告知医护人员。

10.检查当天请勿涂口红、指甲油,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及运动鞋;

11.女性月经期禁结肠镜检查,请于月经干净3天以上再行检查;若月经突然提前,请及时与内镜中心联系改期。

12.肠道准备:成功的肠镜检查开始于良好的肠道准备,由于过多的肠道残留物会影响医生的操作及判断,因此肠道准备的目的在于清除肠道内容物,充分暴露肠道粘膜以便观察。目前国内多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甘露醇、磷酸钠盐等导泻。请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泻药及饮用足量的水,服药后不能静坐或卧躺,应来回走动,否则会影响清肠效果。服用泻药后需要排出4-6次以上大便,直至排出清水样无渣液体即为肠道准备佳。

无痛胃肠镜

传统胃肠镜检查,时间长、痛苦多、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给胃肠镜检查带来困难,或者病人一听到胃肠检查就恐惧或拒绝检查,约半数人不愿意接受检查,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有恐惧心理,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无痛胃肠镜是采用一种新的无痛技术,使受检者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整个过程胃镜检查一般2至5分钟,结肠镜检查一般10-30分钟。检查和治疗后,一般只需要休息5-10分钟就可离院。

根据医学界资深人士经验体会,无痛胃肠镜与传统胃肠镜检查对比观察,无痛胃肠镜的优点是:高清晰度、高分辨率、胃镜内检查无死角、无损伤、高诊断率。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安全、时间短、诊断率高。

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1.术前请安排一位陪人。

2.检查后需在恢复室休息,无头晕、嗜睡等不适症状时,并经得麻醉医生同意后方可在家属陪同下离开内镜中心。

3.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小时后可进温软食物;如同时行无痛内镜下活检或内镜下治疗,请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进食。

4.检查后24小时内不得单独外出,不得骑车,驾驶车辆以及高空作业,当天不能做重大决策和签署重要文件。

5.检查后1-2天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

6.检查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与检查时注入空气等操作有关,无需紧张。

7.若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或便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有关胃肠镜检查的内容,能否做内镜检查,选择做何种检查,需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由专科医师判断,做好充分的沟通及准备。

温馨小提示:咱们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内镜中心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开诊了,您可选择以下方式预约

1、通过门诊挂号开单;

2、门诊三楼3B区内镜中心前台直接预约0731-82107815(工作日08:00-17:00);3、体检客户请在健康管理中心开单。

胃肠镜检查时,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胃肠镜检查是一项有创的检查,检查前的准备需要更加的谨慎,并且内镜检查不仅仅是起到一个检查的作用,另外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胃肠镜镜检查--应注意提前禁食禁水

1、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在前一天晚上开始就禁食禁水,实际上有少量的饮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做的是麻醉胃镜,要求麻醉治疗前4到6小时是严格禁食禁水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证严格的禁食禁水,防止麻醉意外的产生。

有一些患者,他本身是因为腹胀,胃肠功能不好来做检查的,这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胃肠功能不好,有一些梗阻或者是胃主动脉发生一些胃储留,对于有这样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的禁食禁水,可能禁食的时间要更长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会下胃管,把胃里东西吸干净了,然后才开始做检查。

2、对于肠镜检查来讲,可能相对来说讲准备就要更严格一点,一般检查前一天就要多喝粥、粉,少吃一些纤维、含纤维高的东西。

有一些专家可能会建议,麻醉前在检查前两三天,都要控制饮食,过度的控制饮食对身体也不好。

胃肠镜检查前,宜跟医生详细沟通药物服用问题

内镜检查,不仅有检查的作用,还有治疗的作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取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取病理以便检查是不是有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老年人,有的时候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小的息肉,可能直接就处理了。

如果患者他用了一些像高血压、糖尿病的药,基本上没有影响,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用药,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这一类药物,它都对凝血功能有影响,所以如果进行胃肠镜检查,考虑到可能有息肉处理需求的患者,这类药物至少要停7到10天,否则一般在检查过程中,是不会进行有创处理的,因为这样的患者,往往他凝血功能不好,会造成出血。

胃肠镜检查后,需多留心身体情况

胃镜反复的牵拉,患者做完检查之后在2-3天之内,都会觉得咽喉部有异物感,自己总想做吞咽的动作,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

肠镜也是一样,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充气、牵拉,但是这种疼痛、牵拉痛,往往在检查结束之后,它就缓解了。

另外有一些情况,如果在进行胃肠镜检查之后,突然有剧烈的腹痛,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毕竟要防止一些穿孔情况的出现,一旦出现剧烈的腹痛、便血、呕血,就要及时到医院。

一月之内发现4个早癌——胃肠镜检查,你做了没有?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这句话是每个内镜医生的座右铭。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国民健康头号杀手,全球半数左右的消化道肿瘤发生在中国!

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病例约100万!

近85%的患者在确诊时即为中晚期,治疗费用巨大,社会和家庭负担沉重。

#清风医生说##生命召集令超能团##清风健康说#@中医汇@桃花岛@生命召集令

我国消化道癌的现状是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

其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其中始发阶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并根治,甚至不用住院,10年生存率可达100%。

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治疗效果差、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目前,我国早期消化道早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0%。

因此,消化道癌的早期、及时、准确检出,对于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准确检查是精确治疗的关键,胃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消化道肿瘤最有效方法。

近一个月以来,我院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发现多例早癌患者,其中包括2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例胃粘膜内癌。

以下是这四例病例资料。

病例一

患者朱**,男,51岁。主诉:上腹不适1月余。

既往史:当地医院胃镜结果示食管炎、胃溃疡病史。

胃镜检查:

食管距门齿35-36cm左前壁见一2.0*1.0cm片状粘膜发红,NBI观察可见茶褐色区域,IPCL:B1型,卢戈氏液染色后,可见不染区,延迟观察可见银粉征,取活检组织1块。

病理结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这位患者并没有食管症状

病例二

患者石**,男,63岁,住院病号,主诉:近期感咽部不适。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胃镜检查:

食管距门齿28-30cm见粘膜发红,局部覆薄白苔,行卢戈氏液染色后食管后壁可见四处小片状粘膜不着色,取活检组织2块,质软,出血可。

病理结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局灶微浸润。

食道早癌很容易被发现

病例三

患者任**,女,80岁,门诊病号,主诉:近期未感明显不适,偶有腹胀,本次检查目的是复查萎缩情况。

既往史:2015年行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嘱其定期复查,未遵医嘱)。既往直肠癌病史,直肠癌术后10年。

胃镜检查:

胃体远端前壁近胃角见片状粘膜糜烂,边缘轻度环堤样隆起,直径约0.6cm,取活检组织2块,质软,出血可。

病理结果:粘膜内癌。

这么小的早癌也能发现

病例四

患者李**,男,76岁,门诊病号,主诉:近期感上腹不适,伴反酸、烧心、腹胀。

既往史:既往未行过内镜检查。"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

胃镜检查:

胃体小弯近胃角见不规则片状粘膜糜烂,直径约1.5-2.0cm,表面覆少许污苔及血痂,边缘轻度环堤样隆起,取活检组织5块,质脆,易出血。

病理结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消化道早癌没有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大于90%!

这些病人都处于早期,没有粘膜下浸润,没有淋巴、脉管浸润,只需要内镜下切除即可根治。

内镜下ESD切除术示意

如果再等个一年半载,就很可能失去内镜下治疗的机会,甚至会发生转移扩散,不仅给治疗带来巨大困难,患者预后也不好,而且还要承受开刀、化疗、巨额金钱的花费等。

所谓消化道早癌,是指病变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这种病变就像是苹果外皮上的一个黑斑,大家都知道,虽然苹果外皮上的黑斑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此时下面的果肉是好的,只要把这块皮削掉一样可以吃。

但如果放着不管,这个苹果就可能慢慢烂掉,消化道早癌也是如此。

内镜下ESD切除术,目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1、治疗胃早癌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

2、食管ESD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0%~100%和87.9%~97.4%;病变局限于上皮或黏膜固有层者以及病变浸润深度超过黏膜固有层者,在接受ESD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

3、结直肠ESD的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2.8% 和75.5%。

比如结直肠癌,约有90%以上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我们只要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哪怕只有一次,就能发现息肉,切掉它,就能杜绝其继续长大、变坏,就这么简单!

重要的是,所有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除非你主动发现他,否则,等到症状明显时候再去检查,大部分已经是进展期了,有的甚至是晚期了。

有句话叫做“未雨绸缪”,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检查我们的房子是否漏水,别等到下大雨了,才知道屋顶早已经坏掉了,此时,后悔晚矣!

哪些人群应该进行早癌筛查呢?

有家庭癌症史、高危因素的人及40-45岁以上人群,在健康体检时,应进行电子胃肠镜专项检查筛查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如下:

1、食管癌高危人群有:

①有消化系统症状;

②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③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

④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⑤抽烟、抽烟加饮酒,长期大量食用发酵霉变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

⑥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2、胃癌高危人群有:

①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3、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有:

①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

②结直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以下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血便;大便潜血多次阳性;痔疮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食欲下降;消瘦。

③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

④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息肉就是肠壁上生长的凸向肠腔的增生物。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样的息肉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防止病变成为大肠癌。

在我国,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5、6位,死亡率位居全国恶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4、5位。

而恶性肿瘤必须早期发现,才能有较好的预后,一旦出现症状,多已是中晚期,失去治疗时机,预后差,发现1例早癌,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欧美及日本因重视胃肠镜体检,其消化道早癌诊断率高,而中国早癌诊断率极低,因此对高危人群行电子胃肠镜检查,筛查消化道早癌,刻不容缓。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内镜是发现和治疗早癌的"利器"。

感谢关注@胃肠病科普 每天获取最靠谱的医学知识!

病例提供: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消化中心,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