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口疼(糖尿病患者胃痛)
简说内分泌 | 糖尿病胃口不好,需要担心吗?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食欲通常较好,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胃口不好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和诱因,胃口不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突然胃口不好(短期出现)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几天或几周内突然出现食欲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这种情况可能与隐匿的感染有关,比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胃肠型感冒等。这些感染在老年人中往往表现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发热或其他症状,但会导致食欲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2 调整后出现胃口不好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更换降糖药物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常见的药物包括:
二甲双胍:这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恶心、食欲下降等副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这类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来控制血糖,从而可能导致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在脾胃虚弱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如果怀疑是药物导致的胃口不好,可以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或剂量。
3 长期胃口不好
长期食欲不振的患者需要更加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这种情况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胃肠疾病:需要排查是否存在胃病或消化道肿瘤,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如果伴有大便潜血阳性、贫血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
糖尿病胃轻瘫:这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餐后胃胀、消化不良、早饱等症状。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后,糖尿病胃轻瘫应作为考虑的重点。
4 中医视角下的胃口不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的胃口不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法:
感染后胃口不好(偏热性):如果伴有口苦、咽干、头晕等症状,可以选择小柴胡颗粒来缓解。
寒湿型胃口不好:如果伴有恶心呕吐、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可尝试喝生姜葱白水,或使用藿香正气丸。
长期胃口不好(偏虚寒型):对于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果表现为胃胀、消化不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同时日常可以饮用陈皮水来调理脾胃。
温馨提示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的选择,尤其是中成药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持续的胃口不好,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以免耽误治疗。
- 简说内分泌 | 得了甲亢,除了海带,还有什么食物不能吃?
- 简说内分泌 | 反复高热查不出原因,中医药辨证论治解决难题
- 简说内分泌 | 糖尿病人便秘怎么办?推荐这些中医特色疗法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专家简介
刘振杰 主任医师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痛风、多囊卵巢、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病代谢疾病。
供稿: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糖尿病患者,出现突然性腹痛,或是这4种并发症在作怪,需重视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逐渐的下降,这也给许多疾病带来了可乘之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会经常性地表现出腹痛的症状。
每每遇到这种症状的时候,不少糖尿病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的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然后会拿一些促消化的药物来吃。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突然性腹痛的时候,有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在作怪。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一般情况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初期,患者一般会表现出恶心、烦躁,且伴有强烈腹痛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糖尿病人在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都会误以为是患上了肠胃炎,如果采取治疗肠胃炎的方式来予以应对的话,势必会耽误病情。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的发病概率较高,因为老年人本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就处于衰退期,再加上糖尿病的影响,所以很容易会导致胰腺出现问题。
而且胰腺这一腺体平时可能默不作声的,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比较严重了。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腹痛的同时还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的话,也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慢性胰腺炎出现了。
3、降糖药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时候服用一些降糖的药物,而有一部分降糖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致使患者出现腹痛的不良反应。
这主要是药物使得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受到了抑制,由此而致使肠道内糖分过多而出现气体,这个时候就会引发腹胀腹痛等不良副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说明书进行阅读,看看是不是存在一些不良的反应,这个时候才能够在自己出现相同反应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停药,并抓紧时间就医治疗。
4、植物神经病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由于体内血糖的水平长时间超标,所以也容易引发植物神经病变的问题。
我们的肠胃是由植物神经所支配的,所以当植物神经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使肠胃的植物神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由此而引发胃轻瘫这一并发症。
当出现胃轻瘫的时候,食物就容易在胃内长期滞留,由此也容易产生呕吐、腹胀以及腹痛的症状。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平时不仅要着重调整饮食习惯,使自己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去观察自己身上是不是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
比如说当出现腹痛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肯定是肠胃道的疾病,然后就吃一些应对肠胃道疾病的药。
这个时候最好是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只有确定好病因之后,才能够针对性的予以治疗,避免由于误诊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糖友出现肠胃不适的几种解决方案#糖尿病科普
糖友出现肠胃不适的几种解决方案。
·糖尿病患者由于胃排空缓慢,食欲减退,上腹部饱满,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腹泻或便秘交替,或顽固性的恶逆、大便干结等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
·临床上,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使用营养神经、调节肠道菌群、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对症治疗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针灸理疗或粪菌移植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