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胳膊痒(糖尿病胳膊痒怎么回事)

糖仁健康科技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糖友多年经验告诉你解决办法

血糖对皮肤的影响是如此缓慢和渐进,很容易忘记糖尿病的并发症会出现在身体的这一部分。尤其是高血糖会导致皮肤状况缓慢发展,皮肤发痒是其中一种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糖尿病如何导致皮肤瘙痒以及可用的治疗选择。

糖尿病如何引起皮肤瘙痒?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状况通常是持续高血糖水平的结果。在美国糖尿病协会解释说,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将:

  • 培育和促进真菌的生长
  • 损害和破坏皮肤细胞
  • 减少维持和治愈皮肤所需的氧气流量
  • 严重增加轻微割伤,水泡,擦伤的感染风险

当涉及皮肤瘙痒和糖尿病时,高血糖水平可导致三种原因:

  • 真菌的生长
  • 皮肤严重干燥
  • 血液循环减少
  • 糖尿病性神经病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四个痒的根源。

真菌感染

你可能听说过的酵母菌感染中关于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但糖尿病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可能真菌感染。

与真菌生长相关的瘙痒通常感觉就像极度灼痛和极度痒。

被称为“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是由血液中过量的糖引起的。根据身体的位置,它的不同名称有:

  • 阴道酵母菌感染
  • 股癣
  • 脚气

可能受真菌感染影响的身体部位包括:

  • 皮肤中出现湿褶(例如,人体脂肪之间)
  • 在乳房下部的下方
  • 指甲周围
  • 在手指和脚趾之间
  • 在你的嘴角
  • 未割包皮的男人的包皮下
  • 女性阴道内及其周围
  • 在你的腋下
  • 腹股沟区域及其周围地区

所有这些位置都有一些共同点:它们通常潮湿且较少暴露于新鲜空气下。

当血糖升高时,血液中过量的葡萄糖便成为发痒,无情真菌生长的温床。

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并非会自行消失的。您可能会发现瘙痒和灼热是如此难以忍受,您将绝望地接受治疗。

以下是管理真菌感染的三个准则:

1.改善血糖水平

如果您的血糖仍然持续偏高,那么使用药物治疗受真菌生长影响的区域将无济于事。您需要解决您的血糖问题。如果它们继续居高不下,您可能会继续面临真菌问题。

除非高血糖是您必须忍受的暂时问题(例如,由于生病或因服用类固醇而受伤),否则应立即致电糖尿病医疗团队以调整药物并尽快降低血糖可能。

2.为正确的真菌获得正确的药物

您可能需要咨询皮肤科医生或当地的药剂师,以确保针对所处理的真菌类型使用正确的抗真菌治疗方法。

酵母菌感染的治疗相当明显(例如,Vagisil是一种流行的非处方药),但更严重的酵母菌感染可能需要您的妇科医生和处方强度的治疗方案。

有局部用药膏,可吞服的胶囊,栓剂,洗剂-清单不胜枚举-因此,您需要确保针对正确类型的真菌感染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同样,此药物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应包括调整您的糖尿病药物,以使您的血糖不会继续引起真菌感染。)

3.改善您的自我护理皮肤习惯

对于在乳房下或皮肤褶皱内发展的真菌感染,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您的洗浴和自我护理习惯需要改善。总体而言,目标是减少或防止水分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

例如,您可以:

  • 整天中途更换内衣和/或袜子以减少水分。
  • 运动后彻底清洗和/或擦干身体。
  • 对于运动后持续出汗,请考虑快速冲凉以降低体温并减少运动后出汗。
  • 每天彻底洗手几次。
  • 如果您穿着“日常”内衬,请确保更频繁地更换它。
  • 穿着紧身连衣裤,防止大腿和c部之间积聚水分。
  • 穿胸罩或躯干服装,将乳房彻底从腹部抬起,并用织物将两个区域分开。
  • 如果您穿尿布,则应更频繁地更换尿布-即使它很干净。
  • 减肥将有助于减少可能积聚水分的区域。
皮肤严重干燥

干燥的皮肤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它可能变得足够严重,以至于造成很多不舒服或痛苦的瘙痒和灼热感。

皮肤干燥可能与糖尿病无关,尤其是血糖处于健康范围时。但是,如果您确实要忍受持续的高血糖水平,那很可能会导致或使皮肤干燥。

治疗严重的皮肤干燥

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皮肤干燥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改善血糖水平

最重要的是,与您的医疗团队合作降低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当您的血糖水平持续高涨时,您的血液流动就会受到限制,并且您的皮肤无法获得每天所需的健康养分和氧气。

提高你的整体血糖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将需要奉献,纪律,耐心和决心!

改善您的日常皮肤护理

更简单的部分是对您的皮肤护理程序进行简单的更改:

  • 减少淋浴或沐浴的频率,尤其是在冬季干燥的月份。
  • 避免淋浴过度,以免进一步损坏皮肤并使皮肤干燥。
  • 使用“温和”的肥皂-仔细查看肥皂中的成分。
  • 避免使用肥皂和含有芳香剂,色素和其他不利于皮肤健康的商业添加剂的身体产品。
  • 每次洗澡或淋浴后都应涂保湿霜,在干燥的冬季,白天可能要第二次使用。
  • 您是否进行过研究:您用来洗涤和保湿皮肤的产品是否尽可能自然?当涉及到皮肤产品成分的质量时,少即是多!

如果您的瘙痒和干燥皮肤升级到一定程度,而乳液却无法缓解这种情况,并且让您感到非常不舒服,请立即与您的医疗团队联系,以求助皮肤科医生!

血液循环不良:瘀滞性皮炎或静脉曲张性湿疹

瘀血性皮炎(也称为“静脉曲张性湿疹”或“静脉性湿疹”或“重力性湿疹”)是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不良是已知的并发症,尤其是在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人群中。

什么是皮炎?

对于瘀滞性皮炎,由于缺乏血液,静脉内的瓣膜变弱。最终,血液实际上可能从静脉泄漏到腿部的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中。

淤积性皮炎通常在您身体的下部(腿,脚,最后是小腿)发展。它也可以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育,例如手,手臂和面部。

瘀滞性皮炎症状的完整列表包括:

  • 剧烈瘙痒
  • 肿胀在一天结束时会增加,而在睡觉时会减少
  • 非常明显的静脉曲张(皮肤上的紫色和红色粗线)
  • 硬皮,红皮
  • 干裂的皮肤
  • 患处的整体沉重或酸痛,尤其是站立或行走较长时间后
  •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触摸很痛苦

如果不加以理会,情况通常会变得更糟,并且您可能会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皮肤区域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硬,并且变得明显变红和发炎。

治疗瘀滞性皮炎

在国家湿疹机构(NEA)强调,郁积性皮炎不会提高,直到条件的根本原因被解决。

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大的罪魁祸首是持续的高血糖。

改善血糖水平

这意味着您要进行治疗的第一步是与您的糖尿病保健团队联系,并寻求您需要的帮助,以调整您的药物,营养和其他与健康有关的习惯,以提高血糖水平。

请记住,即使是很小的药物剂量变化也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行这些更改时,请随时寻求帮助。即使您还没有准备好改变饮食或运动方式,也有很多选择可以尽快降低血糖水平。

使用局部类固醇或其他处方局部治疗

外用类固醇可以使许多情况下的瘀滞性皮炎迅速缓解,应由医生或皮肤科医生开具处方。

NEO解释说:“有时用湿的或干的包裹物或Unna靴子覆盖类固醇可以在严重情况下提供很大帮助。” “ Unna靴子是其中装有治疗药物的纱布绷带,可提供压力以帮助积聚液体。”

对于不适合使用局部类固醇的情况,或者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医生,您的医生可以禁止使用其他局部用药,例如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

穿压力袜

NEO还建议穿压力袜,以改善血液流动并帮助防止静脉进一步破裂和渗漏。

静脉破裂或渗漏已通过外科手术修复

对于更严重的静脉破裂和渗漏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糖尿病性神经病

糖尿病性神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当高血糖水平会损害神经纤维,尤其是脚和手的神经纤维时,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神经病的最早迹象包括患处发痒,灼痛和刺痛,因此,如果您遇到任何这些症状,请务必与您的医生联系。

可以避免糖尿病相关的瘙痒

在一天结束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血糖管理避免所有这些皮肤状况。您不必完美无缺-每个人都会经历高血糖和低血糖。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将A1c的目标设定为7.0%或更低,以降低发生任何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姜维埃拉

原文地址:https://diabetesstrong.com/diabetes-itching/

四肢麻木、皮肤瘙痒,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这5招可以逆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包括: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所发生的病变,它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被称为“三联病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975年,我被诊断为糖尿病,1978年就发生了周围神经病变,初期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继而肌肉出现刺痛、闪电痛、烧灼痛,四肢冰凉,皮肤瘙痒,有蚁行感,袜套感,走路象踩在棉絮上一样很不踏实,严重影响着我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认真钻究医学知识,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理的办法战胜了周围神经病变。

我的一些方法与读者朋友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1.控制原发病

糖尿病是产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的主要根源。我通过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科学服药、稳定情绪、监测血糖等办法将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控制在“良好”范围之内,从源头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2.讲究卫生,注意安全

我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被子,防止皮肤感染。同时, 注意安全,不给身体造成创伤和感染的机会。

万一创伤或感染立即治疗,将病菌消灭在初期阶段。

3.加强体育锻练

我每天清早醒来在床上对全身进行按摩,下床后习练巜健身功》,早、晚外出散步,每次40分钟左右,下雨天在自家阳台上做体操,从未间断过。

4.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巜黄帝内经》曰:“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则是“通者不病,病者不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说到底就是患者气虚血瘀所致。

  • 为了补气活血,我经常交替服用复方丹参片、黄芪、三七、人参、银杏片、血塞通、血栓通、谷维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活血化瘀之类的药物。

  • 若气血瘀滞,肌肉、筋骨疼痛就贴云南白药膏或麝香追风膏。

  • 若皮肤瘙痒不用手指抠,也不能用热水洗,否则会越抠越痒,越洗越痒。
  • 我采取的办法是涂擦999皮炎平或郁美净,一涂就灵。

5.饮食调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一般阴虚火旺,我也如此。所以平时我在饮食上不食或少食桂皮、八角、胡椒、葱、姜、辣椒、羊肉、红参等上火食品,多吃木耳、百合、荸荠、莲藕、梨、猕猴桃等滋阴润燥的食品。

我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消除了已经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邓焕新 中国医师协会巜华夏医魂》特邀编委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身体2个部位瘙痒,或是糖尿病信号,别以为是皮肤病

常阿姨今年52岁,平日里身体健康,人也格外开朗,总是笑嘻嘻的。

近段时间,常阿姨觉得身上总是发痒,还以为是湿疹,就自己买了药涂抹,结果过了几天症状却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实在难以忍受的常阿姨,便在女儿的陪同下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却被告知她的瘙痒并不是皮肤病,而是糖尿病引发的。

问诊后才知道,原来常阿姨不光身上痒,最近还总觉得口渴,其实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总是口渴、明显消瘦或者有瘙痒症状,最好及时就诊排查!

一、身上两个部位瘙痒,警惕糖尿病找上门

很多人印象中觉得患了糖尿病后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这些“三多一少”的症状,认为有这些症状才是糖尿病。

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泉峰介绍:糖尿病患者除了上述一些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水疱、化脓、溃烂等一些皮肤问题。

那糖尿病患者为何会皮肤瘙痒呢?

主要原因是血糖高导致了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状况异变,皮肤黏膜总是缺氧、脱水、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变差,皮肤神经末梢痒阈值降低,一些轻微的刺激都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症状。

糖尿病患者如果总是皮肤瘙痒而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症状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周晓博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瘙痒多出现在腋下和大腿根儿两个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易出汗,很容易出现感染,一旦细菌、真菌繁殖就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症状。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陶小华和主治医师丁杨指出:除了瘙痒症状之外,血糖高皮肤还可能会出现褶皱处变黑、皮赘、小腿前长斑、出现水泡、感染及环状丘疹等症状。

二、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癌症信号,别不在意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难免会自己多想,毕竟有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癌症的预警。即使是皮肤瘙痒,都可能是癌症在作祟。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指出:皮肤瘙痒确实可能是癌症引起的,但多数情况下皮肤瘙痒首先考虑是皮肤病或过敏性疾病所致。

当然,皮肤瘙痒也要警惕是这四种癌症在作祟!

1、肝胆胰的恶性肿瘤

肝功能异常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变多,从而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2、脑部恶性肿瘤

脑部患癌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身体脑外部位出现异常瘙痒感。像如果鼻腔无故瘙痒,并伴有呕吐、视力障碍、耳鸣等症状,就要警惕脑部肿瘤。

3、皮肤恶性肿瘤

患有皮肤黑色素瘤、皮肤癌、皮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引发皮肤异常瘙痒,一定要尽快就诊。

4、直肠肛管癌

患上直肠肛管癌后,肛周会有瘙痒症状出现,同时还会有肛肠坠胀感等症状。

那癌症引发的皮肤瘙痒和普通瘙痒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康静波表示,癌症所致的皮肤瘙痒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突然发生的顽固性瘙痒症状;
  2. 皮肤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3. 与气候无关;
  4. 用止痒药物效果不佳。
三、人到老年容易皮肤瘙痒,医生给出实用建议

不少老年人都有全身瘙痒症状,总是感觉胳膊、后背、腿上到处都痒,时不时就得让挠一挠。其实,老年人的皮肤瘙痒症状,预防更为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郝靖欣、刘慧琳提醒:老年人为了预防皮肤瘙痒,要做到下面几点!

  • 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全面,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合理清洁卫生,避免过度清洁、洗澡过于频繁。
  • 做好皮肤保湿,洗完澡后可以用保湿乳来擦拭皮肤。
  • 床品和衣物要用纯棉的,以减少皮肤瘙痒风险。

一提到身上瘙痒,很多人都会想到皮肤病,确实多数的瘙痒考虑是皮肤病,不过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信号。必要时要及时就诊排查,老年人的皮肤瘙痒预防更为重要。

参考资料:

[1]《痒痒痒!!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如何预防?如何治疗?》.丁香园内分泌时间.2022年04月02日

[2]《皮肤瘙痒,竟暗藏肿瘤!这些可能是疾病信号,千万别不当回事》.科普中国.2019年01月07日

[3]《体内有癌,皮肤先知?出现这9种变化重点留意,千万别拖!》.健康时报.2022年10月25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