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静丙(静丙糖尿病人可打吗?)
一文详细介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丙球、静丙)
ph4),西药名。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人免疫球蛋白。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可带轻微乳光。
适应症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规格(1)1.25g/瓶,5%;(2)2.5g/瓶,5%;(3)5g/瓶,5%;(4)10g/瓶,5%。
用法用量1、用法:
(1)静脉滴注或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
(2)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分(约60滴/分)。
(3)儿童滴速酌情减慢。
2、用量:遵医嘱。推荐剂量: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剂量:400mg/kg体重;维持剂量:200-400mg/kg体重,给药间隔时间视病人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
(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日400mg/kg体重,连续5日;维持剂量每次400mg/kg体重,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一次。
(3)重症感染:每日200-300mg/kg体重,连续2-3日。
(4)川崎病:发病10日内应用,儿童治疗剂量2.0g/kg体重,一次输注。
不良反应1、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病人在输注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
2、上述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个别病人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禁忌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2、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注意事项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用。
2、如需要,可以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本品,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3、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过期失效,不得使用。
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5、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病人应慎用。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或可能怀孕妇女的用药应慎重,如有必要应用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7、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8、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9、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应单独输注,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
药理作用本品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另外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药代动力学本品是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制成,经静脉注射后,血浆中IgG水平迅速达到峰值(15分钟),半衰期3-4周。
贮藏方法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
有效期36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
历经23天抢救,十堰首例危重症“白肺”患者成功脱险!
历经23天的抢救,近日,我市首例危重症新冠“白肺”患者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脱险!
患者肺部病变50%
生死边缘徘徊20余天
1月4日下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中心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主治医生刘杰正在对患者陈女士进行转出ICU评估。
患者 陈女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病情好转后,陈女士已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然而20多天前,她还在生死边缘徘徊……
据了解,陈女士是郧阳区人,今年52岁,因“胸闷、气促4天,加重伴发热1天”到当地医院治疗。入院后,胸部CT提示陈女士肺部病变50%左右,已呈“白肺”,同时还伴有呼吸衰竭,病情进一步加重。2022年12月13日,陈女士转入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
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刘杰:患者刚来的时候,考虑是危重型的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嗜睡昏睡,呼吸急促困难,且氧合指数较差,基本小于200毫米汞柱(正常值为400~500毫米汞柱)。
专家会诊,紧急救治
首例危重症“白肺”患者脱险
医院对陈女士的病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MDT多学科专家会诊,并启动救治紧急预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镇痛镇静。
陈黎介绍,该患者是全市报告的首例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医院对其进行了多项对症支持治疗,插管、救治、俯卧位通气、控制感染、纤支镜灌洗……救治过程中,陈女士病情多次反复,救治专班全力以赴争抢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副书记 陈黎:除常规治疗外,我们第一时间给予患者辉瑞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激素、静丙等治疗,病程中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
患者病情逐步好转
将进行后续对症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一步深入,陈女士肺部感染逐渐吸收。2022年12月30日,在使用呼吸机支持17天后,陈女士得以脱机。经后续对症监护治疗,其病情进一步好转。
1月5日,太和医院中心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介绍,陈女士恢复比较理想,精神状态比较好,转入普通病房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营养膳食辅助等,争取让患者早日达到出院标准。
医生提醒
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太和医院为新冠病毒感染病人设立了20个专收病区,确保前来就诊的患者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作为重症救治单元,太和医院ICU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
陈黎表示,一般而言,患有肾病、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危重症情况,但陈女士并无基础疾病,因此千万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以免因就诊不及时而耽误病情。他提醒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若只是低热、咳嗽、咽痛、全身轻度乏力,可以居家观察,一旦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喘息加重、神志变差,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一定要及时就医。
救死扶伤,创造生命奇迹!为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点赞!
国内首家第四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正式获批上市
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企业天坛生物所属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蓉生”)自主研发生产的第四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简称“蓉生静丙® 10%”)成功获批。这是国内首个用层析法研制的丙种球蛋白,该产品多项质量指标高于欧洲药典和中国药典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也标志着我国静丙产业水平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捐献的血浆中分离得到的浓缩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等超过百万种类型的IgG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具有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等重要治疗作用。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说,它可以被视为外界支援免疫系统的“主力军”。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适应症已有十余种,超适应症有几十种,其中很多适应症为罕见病。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关系国家医药卫生安全的重要储备物资,在重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对治疗重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四代“蓉生静丙® 10%”的特点
上世纪60年代,欧洲率先推出了浓度为3%的第一代静丙;上世纪90年代,成都蓉生在国内首家推出浓度为5%的第三代静丙后,一直在该领域引领行业发展。
第四代“蓉生静丙® 10%”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 该产品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总有效率达到87.0%,与国际同类产品类似;
- 平均起效时间为1.7天,而第三代静丙平均起效时间为3~5天,第四代静丙由于浓度高,可以更快提升血小板,降低患者自发性出血风险;
- 临床试验安全性较好,未观察到溶血、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
第四代“蓉生静丙® 10%”较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源于成都蓉生在生产工艺、病毒灭活、配方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
1
蛋白浓度由5%升级为10%,更适用于大剂量冲击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60%
2
三步层析纯化产品纯度更高,IgA、FXIa等杂蛋白含量更低,过敏、血栓风险降低,采用亲和层析降低抗A/抗B含量,大剂量使用溶血风险更低
3
国际领先的20nm除病毒过滤工艺,B19病毒感染风险极低,更加适合孕妇和儿童等高风险人群使用
4
产品采用无糖配方,糖尿病和肾病患者使用更友好
(来源:中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