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有结节(糖尿病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胸外科陈振光医生 0
文章目录:

一直有糖尿病,现在又长了个肺结节,这个肺结节是不是“肺癌”?

昨天门诊,30多岁的程先生来到我面前。

“教授好,我很早就被确诊糖尿病,这次体检又发现右上肺长了个6毫米的肺结节,这个肺结节是不是肺癌啊?我非常担心,想请您帮忙看看!”

“哦,其实您面临的问题还挺普遍,很多人来咨询我的时候也常常会问,血糖高有一段时间了,也在吃药控制,有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容易使肺结节长成肺癌?

“是啊是啊!我就是异常纠结,前两天还找了一位教授看过,说我有糖尿病基础,这个结节又到6毫米了,建议我做手术切掉它,您说我怎么办?”

“糖尿病与肺结节的关系,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和数据。曾经有一项大数据研究发现,在4万多名糖尿病患者,共发现超过8000名癌症病例,糖尿病患者中的癌症风险确实是显著增高,而且糖尿病男性发生癌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超过30%,糖尿病女性发生癌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更明显,超过60%。”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长了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就一定要手术切掉。要判断是否要切除肺结节,还是要观察肺结节的直径大小,观察肺结节的形态,有没有接近或者超过8毫米,有没有血液供应,有没有形态不规则和毛刺,有没有磨砂玻璃成分中出现实性成分增多,这些才是判断是否要切除肺结节的主要指标。其次,糖尿病并不是公认的形成恶性肺结节的高风险原因,糖尿病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上升多数可能源于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其实这个可以通过锻炼身体、药物调理等等方式去改变。所以,糖尿病患者长了肺结节就和肺癌划等号,就一定要手术切掉,这种说法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您的这个6毫米肺结节,纯磨砂玻璃成分,没有血液供应,没有形态不规则和毛刺,也出现实性成分,因此不建议手术切除,随访观察就可以了。”

“真是太感谢您了!我的心也踏实了!”

“不过,定期随访复查很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我明白的,谢谢您!”

你绝对想不到,糖尿病竟会导致形成肺结节,且提高恶性概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血液黏度增加、免疫细胞活力下降,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脑、肾的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此时,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则会明显上升,典型的案例就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不仅如此,在糖尿病患者中肺部难治性感染及复发性感染的比例也显著增高,而肺部感染以及肺结核恰恰是肺结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糖尿病会提高发生肺癌的风险,糖尿病患者每增加1岁,其发生肺癌的概率就会增加1.04倍,且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率也是正常人的1.23倍。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应该加强肺癌的相关检查、随访及观察!

所以,糖尿病会导致肺结节形成的机会增加,且恶性概率也会升高!

什么样的肺结节要引起重视

体检发现肺结节,令很多人都很困惑。原因是什么呢?

随着CT筛查的普及,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40岁以上的有5.5亿人中,肺结节患病率大约20%,也就是有1亿人!

这个数量相当大,超过任何一种慢性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肺癌。肺结节中只有5-10%左右才是肺癌。因此,我们不要发现肺结节,就吓得心惊肉跳。

不要将肺结节妖魔化,但也不能忽视。若不重视的话,本来是一个早期的肺癌,变成晚期肺癌,寿命就只有几年时间了,得不偿失。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特别害怕肺结节,比害怕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都害怕,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简单的肺结节分类方法:

在肺结节小于5毫米的时候,绝对没有必要心惊胆战的。5毫米以下,良性的概率更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其中有一部分良性的结节,特别是和感染有关的,过了几个月或者几年慢慢消失的也是大有人在。

最后一点,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没有转移能力,就算是肺癌,观察半年、一年,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建议5毫米以下的结节在社区医院管理就可以了。

一旦结节在5毫米以上,接近7、8毫米的时候要重视。这个阶段如果是肺癌,有可能有了转移能力,最后就会对病人的威胁大。再观察下去有转移风险,可能就得给他干预了,手术治疗。如果能做到这样, 95%以上的病人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治疗,也不会出现过度治疗。

医生怎么样根据不同类型的结节进行处理呢?主要就是根据大小。此外,肺结节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包括密度,我们有的叫实性的、亚实性的,亚实性的还有纯毛玻璃样的和混杂性的,和实性的混在一起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病学专家 白春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