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放射痛(糖尿病放者)
心绞痛却不会痛!糖尿病让心脏病无法预警,这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脏健康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当我们谈到心绞痛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明显的疼痛体验。然而,有些患者却会经历一种奇怪的现象——心绞痛却不会痛。这种情况常常让人困惑,尤其是当它与糖尿病的影响相结合时,心脏病的预警信号似乎变得模糊不清。
心绞痛通常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患者常常会感到胸部的压迫感、紧缩感,甚至是放射到肩背部的疼痛。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神经损伤(也称为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意味着,即使心脏出现了问题,患者也可能不会感到任何不适。这种“无痛心绞痛”的现象,实际上是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得患者在面临潜在的心脏病风险时,无法及时获得身体的警报。
想象一下,一个平时活力四射的人,突然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被告知心脏有问题,而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在那些长期与糖尿病作斗争的人群中。由于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失去了对疼痛的敏感性,这就像是一个警报系统失去了电源,无法发出警报。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关怀的问题。患者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困惑,尤其是在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突然被告知心脏存在隐患。这样的心理冲击,往往会让人感到焦虑和恐惧。因此,了解心绞痛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此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因素,往往会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的健康网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及时就医,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了解了心绞痛与糖尿病的关系后,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尤其是在糖尿病的阴影下?首先,定期体检是关键。即使你感觉良好,也不要忽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医生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记住,心脏的健康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定期的“保养”能让它运行得更加顺畅。
其次,饮食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而健康的饮食习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想象一下,吃一碗新鲜的蔬菜沙拉,搭配一些坚果和全谷物,既美味又营养,简直是心脏的“超级食物”!
当然,运动也是心脏健康的“良药”。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不仅能增强心脏功能,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每天至少30分钟的运动,能够让你的心脏像小鹿一样活泼,远离心脏病的阴霾。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压力过大、焦虑不安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试着通过冥想、瑜伽或简单的深呼吸练习来放松自己。记住,心情愉快的你,心脏也会更加健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能够帮助你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避免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血糖监测变得更加便捷,随身携带的小设备就能让你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最后,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就医时,主动向医生询问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心脏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记住,健康管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你和医生都是这个团队的重要成员。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绞痛与糖尿病的挑战,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无论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普通人,关注心脏健康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心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参考文献: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绞痛的症状与治疗》
《健康饮食与心脏病预防》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本声明:本文标题及所用人名均为化名,旨在保护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文章内容为原创,禁止转载和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均视为侵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看法或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您的反馈将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同时,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文章,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与资讯!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处方审核》参考答案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处方审核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单选题)根据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下关于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哪项是错误的?( )A .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0 %
B .血压应小于<130/80 mmHg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应大于1.0mmol/L,女性大于1.3mmol/L
D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小于1.8mmol/L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DPP-4抑制剂( )A .1型糖尿病
B .糖尿病前期
C .老年2型糖尿病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 (单选题)下列哪种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SGLT-2抑制剂( )A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50ml/min的2型糖尿病患者
B .透析的糖尿病患者
C .1型糖尿病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 . (单选题)下列关于二甲双胍的描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A .目前在中国已经获批用于糖尿病前期患者
B .因为存在肝、肾毒性,所以在患者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应避免使用
C .年龄方面:可用于10岁及以上患儿;应用于老年人群,在使用上没有具体年龄限制,但65岁以上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D .当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 · min-1·(1.73 m2)-1时禁用
5 . (多选题)患者女性,78岁,冠心病。5年前患者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于外院住院治疗。植入2枚支架。患者术后再未出现过胸前区的不适症状。术后5年,她一直每日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及硫酸氢氯吡咯雷片75mg。患者一周前体检,生化检查:空腹血糖3mmol/L,血肌酐 120mmol/L,门诊处方如下:盐酸二甲双胍片 0.5g 三餐后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早餐后 硫酸氢氯吡咯雷片75mg 早餐后 请问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因为患者属于高龄老年人,所有不宜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
B .建议请心内科医生进行评估。冠心病情况稳定,可以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C .长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出血风险增加。
D .如在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发挥肠溶片的作用
6 . (多选题)患者女性,78岁,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近半月在炎热天气时间断出现胸闷,伴背部放射痛。入院拟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情况。患者生化检查:血糖5mmol/L,血肌酐51umol/L,ALT 45U/L,AST 60U/L,LDL-C 0.75 mmol/L。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如下:福辛普利片 10mg 早餐前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睡前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早餐前 盐酸二甲双胍片 0.5g 三餐后 请问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LDL-C为0.75mmol/L,远低于冠心病患者小于1.4~1.8mmol/L的要求,建议减少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剂量
B .可以减少阿托伐他汀片的剂量至10mg。1~2个月后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 .患者需要评估肾脏功能。根据eGFR,调整盐酸二甲双胍片剂量
D .阿托伐他汀钙片半衰期较长,一天任何时间服用都可以
7 . (单选题)二甲双胍在体内不经过肝脏代谢。常见代谢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与二甲双胍不存在相互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8 . (单选题)长效胰岛素及含中效胰岛素的制剂均不能静脉滴注。( )A .正确
B .错误
9 . (单选题)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可供孕妇使用的口服降糖药。( )A .正确
B .错误
10 . (单选题)在我国上市的DPP-4抑制剂中,仅有西格列汀需要每天2次给药。( )A .正确
B .错误
血糖忽高忽低,降糖药无效,一查竟是胰腺癌!胰腺癌引起高血糖?
老王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近日血糖忽高忽低,降糖药也吃了不少,但效果总是不理想,所以去医院检查,然而检查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老王竟然被检查出胰腺癌!引起血糖变化的不是糖尿病吗?怎么又出现了一个胰腺癌?
血糖变化可能是胰腺癌在作祟
胰腺癌被称为癌王,约有8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糖代谢改变,研究显示糖尿病有可能是胰腺癌初期表现,究其原因可能与胰腺癌所致胰岛素抵抗、肿瘤组织释放过多胰岛淀粉多肽、胰腺癌破坏胰岛素等因素相关。
当然,糖尿病也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且糖尿病时间越长,胰腺癌患病率越高。
长期高血糖状态对胰腺形成慢性刺激,可能导致胰腺细胞癌变。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也易诱发恶性肿瘤。胰腺癌本身也可通过破坏胰岛组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史越长,发生胰腺癌概率越高。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病率比正常人高1.5~7倍。
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情况在胰腺癌患者里面并不少见,且均是2型糖尿病。但几乎没有人因为高血糖去筛查诊断胰腺癌。
以下五类高血糖人群,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二、病程较长,一直控制满意,无其他原因突然血糖升高,需要改用胰岛素者;
三、新发现的糖尿病,消化道症状和体重下降明显者(特别是无家族史、55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3年内胰腺癌发生率更高);
四、年龄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
五、无糖尿病家族史,不肥胖,未用过激素类药物,原因不明的糖尿病患者。
如果生活中,血糖忽高忽低,并伴有以下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胰腺癌,马上到医院肝胆外科就诊,及时进行B超、CT、核磁及血液检查。
1、不明原因的上腹隐痛、左腰部放射性疼痛,前曲位可稍有缓解;
2、消瘦、出现无法的解释体重下降超过10%;
3、肿瘤发生在胰头部,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一天天很快加深,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却只是轻度升高。
4、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是胰腺癌的常见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生长与进展导致胰腺、胆汁分泌不足,帮助消化的多种酶明显减少,患者出现厌食、消化功能减退现象。
5、胰腺癌在晚期的时候可能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现象。
6、短期内出现脂肪泻或糖尿病加重,也应警惕胰腺癌前兆。
胰腺癌的病情凶险,生存期短,平均病程仅3~6个月,1年以上的生存率6.8%,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当务之急,尤其是不典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对双胍类药物不敏感者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