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血(糖尿病脚血管堵塞了可以手术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龚会军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需要了解“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警惕“糖尿病足”病变。

龚会军介绍,“糖尿病足”,指的是患者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出现溃烂、感染的症状。患者罹患糖尿病足时,足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溃烂,脚上会感觉像蚂蚁爬一样痒痒的,行走时有脚踩棉花感,严重者甚至会有刺痛或电击痛的感觉。

造成糖尿病足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其中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末端保护性感觉的丧失或丧失,这使得脚缺乏对有害刺激的保护,从而容易造成机械或热损伤;糖分会为入侵的病原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使伤口不易愈合,细菌在感染发生时会迅速繁殖,如果感染扩散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据了解,“糖尿病足疼痛”在疼痛领域又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通常表现为无法描述的静息痛,且夜间疼痛尤为剧烈,严重形象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前期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对症的药物治疗;随着溃疡、疼痛的加剧,一种疼痛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能够在帮助糖尿病足患者缓解疼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足部症状的恶化,为保住肢体带来积极的作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俗称“镇痛起搏器”,是微创可逆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采用电刺激方式,将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从而中断疼痛信号发送至大脑,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肢端血供、溃疡或坏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在疼痛治疗领域一直努力不断创新和发现,力争为患者提供最优诊断和科学方案。龚会军提醒,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干预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拥抱美好人生。(记者 黄榆)

来源: 工人日报

糖尿病为什么会诱发糖尿病足?医生:双脚出现4大信号,需警惕!

糖尿病,这个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常见的疾病,正如同一个隐匿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它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属于一类代谢性疾病,至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治愈。一旦不幸患上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踏上一条漫长且艰难的终生控制血糖之路。

许多人可能会觉得,糖尿病本身似乎并不可怕,不就是血糖高一些吗?只要平时多注意饮食,按时吃药,应该就能控制住。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简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 “恶魔”,随时可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在众多的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就是一个尤为令人担忧的存在。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行走的能力,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那么,糖尿病究竟是如何诱发糖尿病足的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糖尿病足发生之前,身体又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一旦患上糖尿病足,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糖尿病为何会诱发糖尿病足?

在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就像是一座遭受暴风雨侵袭的城市,各个系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周围神经和血管系统首当其冲,遭受着严重的损伤。随着病情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逐渐加重,血管疾病也开始过度聚集。这就好比城市中的交通要道和通信线路都出现了故障,导致整个城市的运转陷入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足部就成为了重灾区。由于神经损伤,足部对压力的感知变得迟钝,无法及时调整姿势来减轻压力。而血管疾病的聚集则使得足部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营养物质和氧气无法正常供应到足部的各个组织和细胞。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就会产生机械性压力,使得足部的各种软组织,甚至骨关节都受到了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伤不断积累,足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最终导致足部病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足。

如果患者在这个阶段不及时进行充分的治疗,任由病情发展,那么严重的并发症和下肢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患者可能会面临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问题,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来保全生命。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帮助患者抵御糖尿病足的侵袭,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足发生前的预警信号

1. 脚后跟干燥:不容忽视的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脚后跟的皮肤状况。然而,脚后跟的皮肤干燥,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脚后跟干燥只是普通的皮肤病,或者是因为天气干燥、缺乏水分引起的。但如果排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我们就一定要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足的产生会对人体的皮肤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使得皮肤的正常代谢功能受到抑制。同时,血糖浓度的升高也会影响局部营养的供给,导致双脚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就像一棵缺乏水分和养分的植物,双脚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皮的现象。这种干燥脱皮的情况如果持续存在,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很可能是糖尿病足即将发生的前兆。

2. 麻木感:身体的无声警告

糖尿病足患者的双脚常常会出现麻木感,这种麻木感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双脚,让患者感到不适和不安。那么,这种麻木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双脚麻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血糖升高时,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增加,这就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顺畅性。在循环过程中,局部的血供会不足,使得身体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双脚作为身体的末梢部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双脚的神经和肌肉就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麻木感的出现。

此外,血糖持续升高还会对局部神经造成损伤,引发神经病变。当神经发炎后,它就会通过麻木的形式向我们发出警告。这种麻木感可能会逐渐加重,从偶尔出现到频繁发生,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行走和日常生活。因此,如果频繁出现双脚麻木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是否是糖尿病足形成的预兆。

3. 溃疡性伤口:疾病发展的标志

在糖尿病足的发展过程中,双足出现溃疡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削弱脚部皮肤的抵抗力,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感染。

一旦感染发生,脚部的皮肤状况就会变得更加糟糕。原本健康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形成溃疡伤口。这些溃疡伤口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增加感染扩散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溃疡伤口可能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甚至会侵蚀到骨头,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发现双脚出现溃疡性伤口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4. 皮肤瘙痒:不可轻视的症状

许多人在发现双脚的皮肤瘙痒明显时,往往会首先想到是皮肤病等原因导致的。然而,频繁的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信号。当血糖持续升高时,糖类物质会在体内大量堆积,这些糖类物质会刺激皮肤粘膜和神经,从而引起瘙痒的症状。

这种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患者可能会忍不住搔抓皮肤,这不仅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加重瘙痒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频繁的双脚皮肤瘙痒,且经过常规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就应该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糖尿病足发生后的护理方法

1. 每天洗脚:保持清洁的关键

保持双脚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糖尿病足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每天洗脚不仅可以清除双脚上的污垢和细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洗脚的方法也需要格外注意。

在秋冬时节,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喜欢用热水浸泡双脚来改善血液循环。但糖尿病患者的脚感知温度的能力会变弱,对热水的敏感度降低。如果水温过高,很容易烫伤双脚,而一旦脚部受伤,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加重糖尿病足的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洗脚时,水温一定要控制在 40℃以下。可以先用手试一下水温,确保水温适宜后再将双脚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 10-15 分钟即可。

2. 每天做足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

每天进行足部检查,就像是给双脚做一次全面的 “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在洗澡后,是进行足部检查的最佳时机。此时,双脚的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更容易发现一些细微的损伤。

我们可以仔细检查脚底和脚趾之间是否有擦伤、水泡、裂口等损伤。同时,还要观察脚的肤色是否变暗,脚趾甲是否变形,是否有局部溃疡等情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千万不要擅自处理伤口,以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加重。

3. 掌握剪指甲技巧:避免感染的关键

用正确的方法修剪指甲,对于预防足部感染至关重要。在剪脚趾甲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弄坏指甲床,引起感染。指甲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剪得太深,要保持指甲的自然形状。修剪后,还要用锉刀将指甲的锐边或突出物锉削光滑,以避免刺伤相邻的脚趾。

4. 足部经常使用保湿霜:呵护皮肤的关键

冬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较低,这会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更容易出现干燥、皲裂等问题,从而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因此,在冬季,我们要特别注意足部皮肤的护理。

每天洗脚之后,建议将润肤霜均匀涂抹在脚部皮肤上。润肤霜可以滋润皮肤,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如果患有更严重的脚跟皲裂,可以使用含有尿素的龟裂霜进行治疗。尿素具有保湿和软化角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脚跟皲裂的情况。

5. 鞋子和袜子保证舒适:提供保护的关键

合适的鞋和袜子,可以为脚提供更多的保护,减少外界对脚部的伤害。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选择穿旅游鞋或布鞋。这些鞋子的材质柔软,透气性好,能够给双脚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舒适感。同时,袜子也要选择棉质、宽松的,避免过紧的袜子影响血液循环。

糖尿病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糖尿病足则是这场战争中最为棘手的敌人之一。了解糖尿病诱发糖尿病足的原因,及时发现糖尿病足发生前的预警信号,并掌握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与疾病的斗争中占据主动,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糖尿病脚开始发黑了,怎么回事?

近日,有网友发来咨询:患糖尿病多年,通过吃药、控制饮食等手段,血糖一直控制地不错,之前一直没注意,这几天洗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脚大拇指有发黑现象,在网上查了资料后,怀疑是糖尿病足,于是发来咨询。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 足部或下肢皮肤干燥、瘙痒: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血糖升高又会影响身体局部营养物质的供给,更应比常人警惕下肢皮肤的干燥和瘙痒现象,以免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

2. 足部麻木,感觉神经减退: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浓度升高,在循环的过程中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易造成足部的麻木感。此外,还可能伴有局部神经受损,具体的足部表现即足部触觉灵敏度下降、足部温度感觉减退等。

3. 足部出现破溃伤口:糖尿病足发展期间,病人双脚出现溃疡伤口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血糖高皮肤抵抗力薄弱,容易受感染等原因,患者在感染后皮肤状态变差,局部形成溃疡伤口,常伴随着疼痛感,且经久不愈,形成糖尿病足。

4. 足部皮肤颜色异常:糖尿病会影响患者正常血供,血供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患者侧肢体局部缺血,从而患者的脚部会呈现出紫色或发黑等情况。

以上就是早期糖尿病足的一些典型症状,很多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患者只要平时多注意留心观察,一般都能及时发现。这里提醒广大糖友,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时治疗并且控制血糖,这样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读了本篇文章你对糖尿病足有没有更了解了呢?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糖尿病足”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金冠骨科张大夫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联系,金冠医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