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咋减肥(糖尿病人咋减肥)
适合糖友的减肥之道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针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这意味着我国有1亿多的糖尿病患病人口。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至20015年的十年中,我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医疗支出将达到5577亿美元,可以说糖尿病防治已刻不容缓。糖尿病与肥胖的相关性很高,我们发现肥胖与超重的人群常伴有胰岛素分泌紊乱。合理减重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大有好处。
什么情况才需要减肥
现今社会以瘦为美,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减肥的时代,然而从健康角度来讲并不是什么人都需要减肥的,体重是否超标要与身高结合起来考虑。常用的体型判定标准是体质指数(BMI),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28以上的人就要被判定为肥胖了。例如有人1米7的身高,体重为83公斤,即83÷(1.7)2=28.7,那么他就属于肥胖。同样的大于等于24我们认为是超重,在18~23.9之间的为正常体型。但是人的体型千差万别,计算公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肌肉与脂肪含量特殊的人群(如肌肉特别发达的运动员)就需要依靠专用的人体成分分析设备去评估是否有脂肪超标了。
减肥的目标与误区
一旦被判定为脂肪超标就应该开始控制体重。我们都知道减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饮食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增加运动要挨累的,减肥就是要与人性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但是减肥所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论对于控制血糖还是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肥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建议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在3到6个月内减轻体重的5%~10%,逐渐达到理想体重,并长期保持。
提到减肥,人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吃饭,于是开始不吃东西或是只吃少量水果、蔬菜。这些方法其实都不可取。首先我们说不吃东西,也就是禁食,的确可以减少能量摄入。但是这种极端的饥饿不能长期保持,想想看,身上的肥肉是日积月累攒下的,会有一下子减掉这种好事吗?在饥饿初期维持身体能量的是肝脏中的糖原,糖原的储备量比较有限,机体全面动员脂肪提供能量还要有一个过程。这个时候难以避免的要消耗一部分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肌肉,肌肉的重量远大于同等体积的脂肪。所以我们忍饥挨饿一整天,虽然体重是减轻了,但是损失的却是对人体有用的肌肉和水分。只要我们恢复原来的饮食模式,身体就会积累更多的脂肪以备下次饥饿的来临,于是就“越减越肥”了。只吃蔬菜、水果貌似降低了能量,但缺乏优质蛋白的摄入,长期采用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
健康减肥金钥匙
其实最适合糖尿病患者采用的减肥方法仍然是最经典的低能量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以达到能量的负平衡,并使体重逐渐降低。
例如,一个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体型肥胖,我们通常会按照20~25千卡尔每公斤标准体重来计算全天的总能量。也可以通过减少某一类能量较高的食物摄入,来达到控制总能量的目的。总体饮食原则就是保证适当的主食,足够的瘦肉、蛋、奶类,适当增加叶类蔬菜,少量水果,严格控制油脂与坚果。另外建议在容易发生饥饿的时间点之前适当加餐,避免过度饥饿,以至于报复性增加进食量。当然,加餐吃的食物要计算在总的食物量中。加餐的食物可以选择酸奶、苏打饼干、水果、蔬菜等。但是应注意避免油炸、膨化食品和甜饮料。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减重的基础
除了控制饮食,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熬夜是减肥的大敌,现代人睡得越来越晚,夜间零食、加餐增加,能量摄入增加。这个时候往往活动较少,更容易积蓄脂肪。第二天起床困难,因不吃早餐导致午餐吃的更多,全天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减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想要减肥就要规律进餐、规律作息,还要规律运动。糖友们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保护关节。
另外,每日监测体重,即使有短时间的反弹,或持续几天体重没什么变化也一定不要放弃。我们关注的主要是人体肌肉与脂肪比例的变化,必要时做个人体成分分析就可以观察到是否达到了减肥目标。说到不如做到,饮食与运动缺一不可,健康减肥要从一点点做起,希望能对想要减肥的糖友们有所帮助。(李世阳)
血糖高怎么办?一日三餐照着糖尿病食谱吃,有人21天瘦了10斤
这是发生在我们21天血糖管理营养服务营的真实案例,用户经过管理血糖21天,不仅血糖稳定了,还意外瘦了10斤!
用户基本信息
男,广州人,32岁,身高173cm,体重145斤,BMI24.2,超重,腰围93。高血糖病史半年,每天大量运动,不知如何调整饮食。
21天血糖管理营养服务体验营结束后:体重和血糖变化情况:
1、体重131斤,减轻14斤,BMI减到21.89,达到更健康理想的体重;
2、血糖非常稳定,空腹餐后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3、比较适应和喜欢现在的饮食方式;
4、患者本人和家里爱人也因此而开展更深入的营养学习。
既往饮食习惯
(1)喜好重口味,饮食整体重盐重油,过于油腻。 几乎一日三餐饮食口味都比较重,全家人都是这样的饮食习惯。
(2)饮食结构不稳定:有时担心主食升血糖快,又不敢吃太多主食,甚至偶尔一餐不吃主食。有时又清汤寡水过于清淡,整体能量和营养不能满足身体需要,餐后血糖不稳定。
几乎不敢吃主食
日常饮食过于油腻
三餐过于单调
21天体验营饮食状况记录及总结
通过21天营养师提供标准食谱,示范营养餐,日常饮食点评,陪伴指导,在21天血糖管理营养服务体验结束时:
(1)能够保证每餐食物种类,丰富多样;
(2)控油控盐,努力清淡健康饮食;
(3)能够保证每餐食物摄入数量和进餐时间;
(4)慢慢习惯健康饮食模式,重口味的人慢慢爱上原汁原味的饭菜。
血糖管理期间的饮食记录
血糖管理期间的饮食记录
中国有超过一个亿的糖尿病患者,饮食对血糖管理的作用向来不容忽视,但对于普通百姓这似乎很难落实,我们的血糖管理营养服务体验营以“标准食谱”为核心,重视营养餐落地,通过营养师的演示、示范、饮食点评、跟踪指导、同伴影响等方式,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科学饮食的技能,边吃边学,最终实现管理血糖的目标。
示范食谱:
作者:姜丹,注册营养师,糖尿病饮食管理营养服务营营长
#营养百事通超能团#
糖尿病患者怎么减肥?饮食、运动、中药三管齐下!
那天,我在诊室里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一位大妈走进了我的诊室。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又透着一股期待。还没等我开口,大妈就说道:“医生啊,我大老远来找您,就是想让您帮我想想办法,我这一身肥肉,还得了糖尿病,太难受了。”
在中医的理念中,“医者仁心” 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准则。我立刻起身,为大妈倒了一杯温水,让她先坐下缓缓神,“您别着急,咱们慢慢聊。” 我深知,对于患者来说,耐心倾听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开始运用中医传统的 “望闻问切” 四诊法为她诊断。她面色发黄且略显浮肿,这在中医里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询问病情时,我不仅聚焦于她的体重问题和糖尿病症状,还详细了解她的日常饮食、睡眠情况以及情绪状态。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生活细节,实则与她的内分泌问题紧密相连。大妈告诉我,她特别爱吃甜食,而且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经常半夜醒来。
切脉时,我全神贯注地感受脉象的变化。根据脉象,我判断大妈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体内痰湿积聚,这不仅是导致她肥胖的原因,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诊断之后。我告诉她,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 “消渴病” 范畴,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有关,而她的肥胖则是痰湿内生的外在表现。在治疗上,不能单纯地追求减重,而是要从整体调理入手。
我为她制定了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首先是中药调理,我用了一些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滋阴清热的中药,每一味药都经过仔细斟酌,旨在恢复她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除了中药,我还为其制定了饮食和运动计划。在饮食方面,我建议她减少甜食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粗粮、蔬菜以及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这符合中医 “药食同源” 的理念,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来辅助治疗疾病。运动上,我推荐她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这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大妈对治疗方案提出了不少疑问,比如中药的味道会不会太苦,饮食上的改变会不会很难坚持。我都一一耐心解答,给她加油打气,让她相信只要坚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