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外卖餐厅(糖尿病点外卖可以吃什么)

新福建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怎么点外卖?

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除了发病率高,近年来,多项医学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甚至青少年儿童都成为糖尿病患者。

而中青年是外出就餐或点外卖的主要群体,糖尿病患者在外出就餐或点外卖时如何控糖?福建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郑凯林告诉大家八个膳食原则。

外出就餐的原则:

(1)选择蒸、烩、煮、拌、炖的食物,用油少;

(2)油炸肉类,须去皮后食用;

(3)不选择黏粉或勾芡黏稠的菜式;

(4)不要选择糖醋类菜式;

(5)不宜食用肉丸、肉饼、火腿肠等不明成分的食物;

(6)多吃青菜增加饱腹感,尽量选择上汤蔬菜或凉拌蔬菜,营养又控油;

(7)少吃菜汤、菜汁;

(8)选清汤代替浓汤,撇去汤面上的油脂。

平时降糖有招儿:

(1)每餐主食都应包含粗粮,但粗粮不要细作:

(2)蔬菜不要切太小:

(3)薯类、蔬菜不要切太小或碾成泥状;

(4)红薯、南瓜虽然甜,当主食吃却能控糖;

(5)煮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急火煮、少加水:

(6)做菜时可加点醋;

(7)高低搭配:吃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时可搭配低GI食物,以平衡食物的GI值。如,高GI大米和低GI红豆一起蒸煮,降低GI值,帮助控制血糖。

(8)吃饭速度宜慢不宜快,每口咀嚼20下,血糖自然就降下来。

来源:福建卫生报

糖尿病患者怎么点外卖?

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除了发病率高,近年来,多项医学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甚至青少年儿童都成为糖尿病患者。

而中青年是外出就餐或点外卖的主要群体,糖尿病患者在外出就餐或点外卖时如何控糖?福建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郑凯林告诉大家八个膳食原则。

外出就餐的原则:

(1)选择蒸、烩、煮、拌、炖的食物,用油少;

(2)油炸肉类,须去皮后食用;

(3)不选择黏粉或勾芡黏稠的菜式;

(4)不要选择糖醋类菜式;

(5)不宜食用肉丸、肉饼、火腿肠等不明成分的食物;

(6)多吃青菜增加饱腹感,尽量选择上汤蔬菜或凉拌蔬菜,营养又控油;

(7)少吃菜汤、菜汁;

(8)选清汤代替浓汤,撇去汤面上的油脂。

平时降糖有招儿:

(1)每餐主食都应包含粗粮,但粗粮不要细作:

(2)蔬菜不要切太小:

(3)薯类、蔬菜不要切太小或碾成泥状;

(4)红薯、南瓜虽然甜,当主食吃却能控糖;

(5)煮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急火煮、少加水:

(6)做菜时可加点醋;

(7)高低搭配:吃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时可搭配低GI食物,以平衡食物的GI值。如,高GI大米和低GI红豆一起蒸煮,降低GI值,帮助控制血糖。

(8)吃饭速度宜慢不宜快,每口咀嚼20下,血糖自然就降下来。

记者 邓剑云

编辑 杨小懒

湖南长沙雨花区:助老餐厅 送饭到家

光明日报记者 赵嘉伟

“社区有了中央厨房,一日伙食再不用愁。”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营山佳园小区的林智荣老人,前段时间摔伤了腿,无法下床做饭。正愁时,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告知,街道有了中央厨房,可以送饭上门,三菜一汤搭配合理,想吃什么还可以自己挑。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林智荣加入了社区助餐点的微信群,点了餐,留下地址、电话。不消30分钟,鸡肉、青菜、豆腐,打包得妥妥当当,送上了门。

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辖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却是长沙内城区中老旧社区面积最大、老人数量最多的街道,60岁以上的老人有2万多名。为了解决空巢、留守、独居,特别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街道决定搭建老年人“中央厨房”,并以此为辐射点,为老年助餐点和有需要的居家老人配餐送餐。

“依托‘街道级中央厨房 社区助餐点’,采取统一制餐、集中配送服务方式,我们为辖区2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助餐点配送中晚餐。”左家塘街道民生事务办主任周楚巍介绍,餐食由外卖员或者社区志愿者、楼栋长、党员等进行配送,以无偿或者低偿的服务,实现“最后一米”服务到家。

除了配餐送餐外,中央厨房还专门设立了助老餐厅,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就餐,助老餐厅每天都会提供16至18样菜,荤素搭配,可自由选择。

“每天步行七八分钟,就可以享受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有肉有菜、有饭有汤,凑在一起唠唠家常,比吃饭本身更开心。”自从有了助老餐厅,住在湘粮宿舍的蒋正宜成了这里的常客,“好吃不贵,分量还足,省去了买菜做饭的麻烦。”

左家塘街道老年人中央厨房负责人王雅表示,为了全链条全方位为老人提供营养服务,餐厅还联合医疗机构,为糖尿病、“三高”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营养膳食套餐,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方案。

目前,该中央厨房覆盖包括街道和21个社区在内的总计22个助餐点、近100个小区,目前,在此就餐、点餐的社区老人共千余人,日均堂食100人次,每日送餐到社区、家庭120余份。

“为避免出现老年餐桌因‘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出现运营困境,我们正积极探索‘公益 市场化’运营方式,利用错时用餐、差别定价的方式,向周边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开放就餐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良性运营。”周楚巍表示。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29日 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