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乳头炎(糖尿病会不会引起乳房上的病)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女人的坏情绪都“印”在乳房上?想要预防乳腺癌,先做好4件事

阿彩今年32岁,平时生活也还算健康,但就是老生气,在家看老公孩子一个不顺眼,就会大声训斥,发脾气,还总跟婆婆吵架。而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敢跟人吵,就生闷气,把坏情绪都往心底压。别人都说阿彩看起来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每个人都欠她的。

上周阿彩身体不舒服,心气不顺,胸闷得慌,于是到医院检查,发现乳腺内长了好几个乳腺结节,还有乳腺增生。

阿彩瞬间很紧张:“怎么乳腺会突然有这么多毛病?会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医生安慰阿彩:“乳腺结节癌变几率非常小。但是你要多注意情绪控制。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凡事要看开点,坏情绪其实很伤身,要学会调节心态,少与人计较,才能保护自己的乳腺健康。”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似乎妇科疾病与情绪关系密切,还有人说乳腺癌都是被“气”出来的,那么,其中到底有没有关联呢?

一、乳腺疾病都是被“气”出来的吗?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诱发乳腺疾病的因素有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抽烟酗酒、饮食不健康、长期熬夜、情绪不良等。

有人说,乳腺疾病都是被气出来的。那么,生气真的会气出乳腺癌吗?北京朝阳医院乳腺外科李杰医生解释,生气的确有可能诱发乳腺疾病。情绪波动大、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会影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水平不稳定,导致乳腺增生,造成乳腺疼痛。

但是注意,情绪变化并不会直接造成乳腺癌,除非是极端的情绪变化“唤醒”了体内的癌症基因,才可能造成细胞癌变。

临床数据显示,多数乳腺癌病例发病前长期处于劣性刺激导致的抑郁状态。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应激原,会对人造成精神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当这些反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身心疾病以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女性乳腺癌。

因此,对于容易生气、焦虑、抑郁的女性来说,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才能降低乳腺疾病的风险,远离乳腺癌。

二、提醒:5种女人更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其中,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肺癌为220万,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除了坏情绪长期刺激,可能诱发癌症外,乳腺癌还与喜欢吃甜食、家族遗传、晚婚晚育、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较短、频繁流产、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原因有关。

提醒,以下5类女性或更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乳腺癌也是如此。数据显示,约有5%-10%的乳腺癌是遗传性乳腺癌,主要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有关。欧美研究数据表明,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0-20倍。因此,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做好预防工作。

  • 2、长期高糖饮食的女性

女性都喜欢吃甜食,但是吃多了难免会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美国布法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每周喝含糖饮料5次以上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和乳腺癌死亡风险分别比很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的女性高62%和85%。

研究人员指出,含糖饮料和乳腺癌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关联,是因为过量摄入糖时,多余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 3、营养过剩的女性

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运动,会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的时候,全身的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既会增加促炎物质的产生,又会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癌症。

  • 4、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女性

外源性雌激素也是乳腺癌的“杀手”之一,外源性雌激素是指来自外界补充的雌激素,主要包括含有高雌激素的食物、人工合成用药雌激素、农药、工业化学物质。常见的有蜂王浆、雪蛤、高丽参等补品和保健品,以及女性常用的护肤品、化妆品等。研究发现,外源性雌激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还可以通过内分泌干扰途径机制,诱发乳腺癌。

  • 5、长期熬夜的女性

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因为夜间的灯光一方面会抑制褪黑素的形成,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内分泌失调,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三、乳腺癌“看得见、摸得着”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到了晚期就降到了25%左右。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大科主任陈前军教授表示,乳腺癌是可防可治的,关键是及时发现乳腺癌的异常症状。

那么,乳腺癌主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陈前军总结了6个字:看得见、摸得着。

看得见,主要是观察乳房的状态,如果乳房皮肤表面或者乳头出现酒窝状的凹陷,乳头异常红肿、出血、破溃等,应提高警惕,进行排查。

摸得着,主要是用手触摸乳房或腋窝有没有肿块或结节,如果出现了肿块或结节,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就要小心了,可能与乳腺癌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四、预防乳腺癌,牢记4句话

预防乳腺癌,要牢记下面4句话:

1、高危人群早筛查

乳腺癌有较高的遗传风险,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来说,从40岁开始就应该进行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此外,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下、绝经年龄超过55岁、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等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非乳腺癌高危人群也不能忽视定期体检,应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管住嘴,迈开腿

不抽烟、不喝酒,少喝含糖饮料,减少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乱补充雌激素,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乳房别乱按

不要乱按摩乳房,按摩并不能疏通经络,防治乳腺疾病,反而有可能刺激病灶,加速癌细胞的转移扩散。而且,去美容院按摩乳房时使用的精油,成分不明,反而可能会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4、心怀要宽大

情绪不好,真能要命,预防乳腺癌,心态要放宽,不要有怨气,不要生闷气,不要发怒气,不要去赌气,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

现代生活压力很大,我们难免会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但一定要及时走出来,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毕竟经常生气,情绪波动大,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21生机大会##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乳腺疾病都是给气出来的?》.北京青年报.2021-12-03

[2]《“看得见,摸得着”六字箴言早期发现乳腺癌》.广州日报.2021-04-21

[3]《WHAT?初潮早 、绝经晚的人都要小心乳腺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9-06-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舌头上长泡,就是溃疡了?提醒:或是3种疾病在作怪,建议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舌头上长泡的情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第一反应往往是口腔溃疡又犯了。然而,事实可能远非如此简单。舌头上长泡,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

一、口腔溃疡的迷雾:别把所有泡都归咎于它

提到舌头上长泡,口腔溃疡无疑是最常被提及的词汇。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它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大小从米粒至黄豆不等,溃疡面呈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然而,口腔溃疡并非舌头上长泡的唯一原因。许多中老年朋友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往往自行诊断为口腔溃疡,并采取一些常规的自我治疗方法。这种做法虽然有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也可能掩盖了真正的病因,从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舌头上长泡,不一定就是口腔溃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仔细观察泡的形态、颜色和位置,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可能的原因。

二、维生素B2缺乏:舌尖上的营养警钟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它在维持皮肤、黏膜和视觉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口腔黏膜(包括舌头)可能会出现炎症、溃疡或长泡等症状。这是因为维生素B2参与了口腔黏膜细胞的代谢过程,缺乏时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

除了舌头上长泡外,维生素B2缺乏还可能表现为口角炎、唇炎、舌炎等。这些炎症通常伴随着疼痛、灼热感或瘙痒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长期维生素B2缺乏还可能导致皮肤粗糙、毛发干燥、视力下降等全身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口腔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绿叶蔬菜等;二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2补充剂;三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漱口,减少口腔内有害菌的滋生。

三、舌乳头炎:舌尖上的敏感话题

舌乳头是舌体背面黏膜上的一种微小突起物,它们负责感受味觉和触觉。当舌乳头受到细菌、病毒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时,可能会引发舌乳头炎。舌乳头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舌头上长泡、疼痛、红肿等。这些泡通常位于舌体的前端或侧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舌乳头炎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齿磨损、刺激性食物摄入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舌乳头炎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舌乳头炎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舌乳头炎的治疗,一方面要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如改善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结构、治疗全身性疾病等;另一方面要采取局部治疗措施,如使用漱口水、涂抹药膏等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四、口腔癌前病变:舌尖上的隐形威胁

提到舌头上长泡,我们不得不警惕口腔癌前病变的可能性。口腔癌前病变是指一系列可能发展为口腔癌的口腔黏膜病变。虽然并非所有口腔癌前病变都会发展为癌症,但它们确实增加了患者罹患口腔癌的风险。

舌头上长泡作为口腔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可能伴随着疼痛、出血、溃疡等症状。这些泡通常较大且不易愈合,边缘不规则,表面可能覆盖有伪膜或坏死组织。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口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为了预防口腔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病变;二是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减少有害菌的滋生;三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四是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对于已经确诊为口腔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和治疗。这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放疗、化疗等手段。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新的病变。

舌头上长泡看似小事一桩,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健康问题。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仔细观察泡的形态和位置。同时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综合判断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我们才能确保舌尖上的健康与安全。

什么是糖尿病乳腺增生?

糖尿病乳腺增生病(Diabetic mastopathy ,DMP)在1984年首先被Soler和Khardori描述。他们是良性的,但可以被误为肿瘤。糖尿病乳腺病特点是坚韧的团块,是在糖尿病乳房发展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13%的绝经前1型糖尿病妇女可能会碰到糖尿病乳腺增生病。2型糖尿病妇女根据一个实验假设推测高血糖是糖尿病乳腺增生病的主要发病病因。高血糖加速糖基化和糖化终产物含量超标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淋巴细胞浸润和乳腺增生纤维化。但是真正的发病原因至2015年为止仍未明确。

糖尿病乳腺增,生病有时也称为淋巴细胞性乳腺炎。有时摸起来像乳腺癌,这种情况感觉就像在乳房组织中有个触痛小硬块。在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乳腺增,生病是不痛不胀的。糖尿病乳腺增生病常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但它也可能无症状,有时乳房摄影筛检或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它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结节,从乳房中多个肿块或乳房中一个孤立肿块,有时是两个乳房都有或只有一个乳房发现肿块。以往认为1型糖尿病女性在更年期发生这毛病比较多,随着自费健康检查的普及,近年来发现其实年龄不是糖尿病乳腺病的必要条件,只是糖尿病病程的一个时间因素。

年轻成人的1型糖尿病患因为发病自幼年,已经受够了很多年血糖不稳困扰者,纵使年轻也应该知道他们也可能有患病的危险。

糖尿病性乳腺增生病,通过触摸是难以和乳腺癌区分的。X光乳房摄影成像技术的巡回车筛检也不一定能检测乳腺癌和糖尿病性乳腺增生病的差异。事实上,它往往与乳腺癌混淆,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乳房切除手术。比较实际的方法是找乳房外科医师处理。一个核心切片检查通常能确定它是否是一个恶性肿块。这种程序允许医生判断乳房需不需要大手术,还是使用创伤小的手术选择(尽管需要局部麻醉)除去异常组织。甚至只需要定期乳房追踪检查,而无需外科手术去除乳房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