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食猪皮(糖尿病病人能吃猪皮吗)

佰年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能吃猪皮吗?猪皮对血糖、血脂、血压都有哪些影响?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猪皮?#

糖尿病人比例越来越高,有些年轻人30岁甚至20岁出头,就查出了糖尿病,给后面几十年的饮食带来很多禁忌。

猪皮也是经常吃的食物,不管是五花肉、炖肘子时候吃到的猪皮,还是肉皮冻、烤猪皮,也会有猪皮的身影。

当糖尿病人,遇到了猪皮,对身体会发生哪些影响呢?如果我们把话题扩大,当高血脂病人、高血压病人,遇到猪皮,身体又会怎么样呢?

今天小爆老师,就跟大家聊聊:糖尿病人,能吃猪皮吗?猪皮对血糖、血脂、血压都有哪些影响?

1、猪皮的升糖指数如何?

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控制食物的升糖指数,以维持血糖水平,升糖指数是糖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的衡量标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升糖食物可能导致血糖水平的升高过快和过高。因此,猪皮的升糖指数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猪皮的升糖指数是低的,意味着猪皮不会快速地升高血糖水平。这是因为猪皮里含有一种叫做胶原蛋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胃里被消化和吸收。

因此,尽管猪皮富含糖分,但是它不会像其他高升糖的食物一样迅速升高血糖水平。

2、猪皮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

猪皮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这使得人们担心它是否对血脂和血压有不良影响,以及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猪皮的脂肪含量高达约20%,但是猪皮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对于人体是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减少胆固醇的积累,从而保护心脏健康。

虽然猪皮的胆固醇含量比鸡皮和牛皮高,但是一份猪皮只含有大约20毫克的胆固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中摄入少量的胆固醇是可以接受的,因此适量的猪皮食用是安全的。

3、猪皮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虽然猪皮的升糖指数较低,但它仍含有大量脂肪。如果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猪皮,他们的身体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脂肪,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食用猪皮,但是要以适量为原则。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建议摄入不超过每天总能量摄入量的30%。

此外,应该选择烹饪方法和调味品来减少猪皮的热量和脂肪含量。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去皮并蒸煮的猪脚,而不是炸制的猪皮。#头条创作挑战赛#

猪皮是糖尿病“刺客”?医生:若要想血糖稳定,不妨多吃这3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大家的餐桌上,有很多美味佳肴,然而,有些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可能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健康

举个例子,猪皮,许多人认为它只是猪肉中的一种辅料,和肉的主要部分比起来,似乎并不引人注目。然而,这种在传统饮食中十分常见的食物,可能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

“猪皮是糖尿病的刺客”?看似荒唐,但其实并不完全是开玩笑。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管理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而食物的选择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猪皮,作为一种高脂肪、高胶原蛋白的食物,虽然看起来并不具有明显的糖分,但它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潜在敌人”。

首先,猪皮的最大特点是其丰富的胶原蛋白,大家可能觉得这对皮肤有好处,事实也确实如此。

胶原蛋白作为一种结构蛋白,在皮肤、关节和骨骼等部位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帮助增强皮肤弹性和关节的润滑性。然而,猪皮的“高脂肪”属性,往往被忽视了。

糖尿病的控制,尤其是血糖的波动,离不开脂肪的管理。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如猪皮中的脂肪),会导致胰岛素的抵抗,进而影响血糖的稳定。

高脂肪食物不仅会加重胰岛的负担,还可能引发脂肪肝、高血脂等并发症。2014年《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表明高脂肪的饮食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尽管猪皮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但这种脂肪会在体内积累,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频繁摄入含有猪皮的食物,可能会加剧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波动。

猪皮通常是通过卤制、炖煮等方式制作的,而这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大量的食盐。盐分的摄入与糖尿病的关系,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密切得多。

许多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还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影响。

高盐摄入会导致体内钠水平增加,从而增加血管的压力,这对本已脆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盐分的过量摄入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得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据201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食用高盐食物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且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

高盐饮食会通过影响血管功能,降低胰岛素的效能,使得血糖更易出现波动。这样,吃了猪皮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盐的摄入,血糖波动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既然猪皮有如此多的隐性危险,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吃什么食物来帮助稳定血糖呢?

以下三种食物,可能是比猪皮更好的选择,它们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其他营养成分。

1.鳄梨(牛油果)

鳄梨被誉为“超级食品”,它富含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鳄梨具有很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研究显示,鳄梨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在2019年一项发表于《营养学期刊》的研究中,发现每天食用鳄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而鳄梨中的膳食纤维则有助于血糖的稳定,延缓胃排空时间,减少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

2.坚果类食物

坚果,如杏仁、核桃、腰果等,富含健康的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果类食物不仅能提供饱腹感,还能够帮助稳定血糖。

坚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能够改善血脂水平,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助于血糖控制。

2015年《营养与糖尿病》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食用适量坚果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低,且血脂水平得到改善。

此外,坚果中的镁元素对血糖的调节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管理。

3.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甘蓝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并且富含抗氧化剂,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糖的吸收,帮助保持血糖稳定。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植物化学物质,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根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绿叶蔬菜能够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这些蔬菜的高纤维成分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的健康,从而有效避免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

猪皮作为一种传统的食材,它的营养价值不可否认,尤其是它的胶原蛋白含量非常丰富,能够对皮肤和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猪皮的高脂肪和高盐特性,确实给血糖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猪皮,但必须控制摄入量,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盐分影响血糖。

同时,在日常饮食中,优先选择那些有助于血糖稳定的食物,如鳄梨、坚果和绿叶蔬菜,能够帮助平衡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首先要做到合理搭配,注重食物的营养平衡,避免单一食物的摄入。

优先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绿叶蔬菜等,它们能缓慢释放糖分,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同时,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坚果、果蔬,可以帮助延缓食物消化,保持血糖的平稳。

其次,要注意脂肪摄入的种类,尽量选择健康的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坚果、鱼类等,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此外,定期小餐多餐的方式有助于保持饱腹感并避免餐后血糖飙升。

最后,合理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血糖更好地调节,从而实现口味与血糖的双重满足。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玫瑰][玫瑰]

参考资料

[1]高静.合理膳食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降糖效果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2,(23):120-122.

糖尿病人注意了!专家教你用“吃”来控糖

指导专家

唐建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日常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手段。 如何正确、健康的饮食呢?

关于主食

首选:燕麦、荞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首选红豆和黑豆。

谨慎选择:精米、精面,以及各种粥类,消化快,容易转化成糖。

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6-7两。主食一定要少吃多餐。

关于蔬菜

首选:苦瓜、魔芋、紫菜、洋葱、黑木耳、南瓜、藕、山药(淮山),以及各种叶类蔬菜。

不宜多吃的蔬菜:胡萝卜、豆芽、西葫芦。

关于肉类

首选:鱼肉、鸡肉、瘦猪肉、鸭肉、兔肉、驴肉。这些肉类虽然适合食用,但还是建议是要控制摄入量。

不适宜吃: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等。

关于烹饪方式

最好清炖 、水煮 凉拌;尽量少放盐,放酱油就不放盐,以淡为主。

忌辛辣、忌咸食。

关于水果

请优先选择:桃子、李子、杏、枇杷、橙子、柚子、柠檬、菠萝、草莓。

谨慎选择: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

禁止食用:红枣、红果(山楂)、桂圆、西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干枣、蜜枣、黄桃。

这些零食也尽量少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柿饼、葡萄干、杏干等果脯。

每日水果的数量不超过250克即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饭后一个小时(两餐之间)。

正确饮食原则

1、适量进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一味减少,而是以“适量”为宜。长期进食过少,糖尿病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应该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来控制血糖。

进食规定饮食量后仍觉饥饿,可食南瓜、荞麦片、玉米粉、新鲜蔬菜、豆制品等充饥,不可擅自增加米、面等主食。

2、多吃粗粮

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细粮均可。忌食芋头、甜薯、藕、马铃薯等含淀粉量多的食物。

3、吃水果请适量

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用为宜,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而言之,就是要减少主食。

4、限制盐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大多进盐过多(平均每日10g左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量。

5、忌辛辣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6、戒酒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7、戒烟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

(编辑:香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