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蛹虫草(糖尿病蛹虫草的功效与作用)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涉及所谓“降血糖”“减肥”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市场监管总局今天公布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

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周某非法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3年2月21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周某销售非法添加降糖物质的压片糖果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022年10月31日,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其购买的压片糖果含有西药成分。执法人员立即对该产品抽样送检,在该压片糖果中检出盐酸二甲双胍成分。经查,周某就职于绍兴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其向糖尿病患者推销标示为杭州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参蛹虫草压片糖果”,宣称有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的功效。自2022年6月起,举报人在当事人指导下服用此产品,分5次累计购买8瓶,货值1.2万余元。当事人无法提供涉案产品的进货票据、合格证明等资料。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柯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食用非法添加降糖物质的普通食品,不仅会干扰糖尿病患者的正常治疗,而且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办力度,强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李某等人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2年7月30日,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李某等人生产销售含新型降压药物的压片糖果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023年4月23日,铜陵市人民检察院对李某等5人提起公诉。

2022年2月8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对铜陵市郊区博春堂大药房进行检查,发现该药房宣称其销售的普通食品“参杞压片糖果”具有控制血压的功能。经检测,上述压片糖果中含有美托拉宗、阿齐沙坦等5种新型化学降压药物。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与公安机关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开展调查。经查,案涉压片糖果系李某等人组织生产销售。2023年1月11日,联合专案组分赴河南南阳、河北石家庄、安徽亳州等地进行侦办,捣毁窝点1处,对李某等涉案人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2023年3月24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借助检验检测技术,及时发现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新型降压药物,锁定其违法犯罪事实,并快速联合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有力打击了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

三、山东省莱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丁某某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3年6月12日,山东省莱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丁某某经营的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023年4月7日,莱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公安机关的线索通报,对丁某某经营的“健康降糖馆”进行检查,现场发现“中华糖康参芪胶囊”“三清降糖王”两种产品,执法人员立即对上述产品采取强制措施并送检。经检验,上述产品中含有药品成分“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属于非法添加药品的食品。经查,当事人在其经营场所秘密销售上述产品,同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宣传其经营的降糖产品“纯中药、无副作用”。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莱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均是降血糖化学药品,属于处方药,并非所有患者均适用,糖尿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会出现不良后果,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化行刑衔接,对降糖、降压领域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四、广东省仁化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龚某某等3人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3年3月30日,广东省仁化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龚某某等3人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023年2月6日,仁化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机关对位于周田镇周田村委麻坑村的一处场所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大量标称“慈福堂牌荷叶左旋肉碱胶囊”“佳立秀牌曲俪胶囊”的产品和散装胶囊,以及包装材料。当事人龚某某等无法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等证照信息,也未能提供上述产品的检验报告、供货商资料等。经查,当事人分别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名称为“俏佳人So”(店铺编号:967327688)、“美女小蛮腰SO”(店铺编号:991001371)、“窈窕淑女soo”(店铺编号:648032101)的网店,并在上述网店销售上述减肥产品。执法人员对涉案的11批次产品抽样送检,经检测,其中6批次含有药品成分西布曲明。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仁化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西布曲明是被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药品,也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查处此类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

五、四川省中江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刘某某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案

2023年2月8日,四川省中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刘某某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没收违法工具和违法所得2.7万元,罚款163.2万元,注销《四川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餐饮服务)》,并禁止五年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2022年2月17日,中江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机关对“某小火锅”实施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刘某某回收使用“老油”加工火锅底油,并将其销售给顾客食用。经查,2021年9月起,当事人用回收的废弃火锅油(老油)按照1∶1混合的方式与新油配比,添加香料再次熬制,制成火锅底油,在当事人店内供顾客食用。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中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该案中,市场监管部门对当事人从重处罚,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六、贵州省普定县市场监管局查处何某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3年5月6日,贵州省普定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何某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违法行为,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023年4月10日,普定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机关对某快递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快递公司经营场所内存放有“PARIS COFFEE减肥咖啡”(规格:10g*25袋;生产日期:2023年2月01日)67盒、“益生元小仙冻果味型果冻”[净含量:300g(15g*20袋);生产日期:2022.09.13]11盒、“7DAY固体饮料”[净含量:210克(30g*7袋);生产日期:2022.12.30]15盒。经查,上述三种产品由何某销售,存放于快递公司以便于发货。经普定县市场监管局抽样送检,当事人销售的“PARIS COFFEE减肥咖啡”检出西布曲明成分,属已被国家禁用的药物。经查,检出西布曲明成分的食品货值金额1.94万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普定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协同作战,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保障民生为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铁拳”行动,查办了一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降脂等物质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铁拳”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医生紧急提醒:不要吃!

每逢夏秋交替,温差比较大、雨水丰沛,沈城野生蘑菇迅速繁殖,一些市民开始采摘野生蘑菇。然而,人们对其相关知识了解有限,不时出现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那么,沈阳地区有哪些蘑菇?市民采摘时需要注意什么?毒蘑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8月17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园艺学教授和中国医大附属一院感染科医生。

讲解:沈阳地区蘑菇种类多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范文丽教授介绍,沈阳地区的蘑菇种类包括榛蘑、‌松伞蘑、‌香菇、‌美味牛肝菌、‌滑子菇、‌鸡油菌、‌羊肚菌、‌灰蘑等。‌‌桓仁地处辽宁东部,‌拥有丰富的阔叶林资源,‌‌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了优质食用菌的理想产地,生长的蘑菇繁多,是很多人采蘑菇的重要区域。

范文丽表示,蘑菇的营养成分很高很丰富,它介于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之间,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有氨基酸种类多;还有很多活性成分,能够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里面的多糖成分很高(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产品在销售),非常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此外,蘑菇还有很多其他活性成分,比如蛹虫草中含虫草素,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范文丽说,蘑菇种类很多,栽培模式多样,建议多食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很好的配餐方式是“一荤一素一菇”。市场中销售的蘑菇大多是从野生菌中驯化来的(可以在人工可控的环境下栽培出来的品种),比如香菇、杏鲍菇、木耳、虫草、‌羊肚菌等,不但栽培成功了,且规模化生产了,是非常安全的,市民可以放心吃。

谨慎:采摘野生蘑菇注意4点

范文丽说,每年夏秋交替季节,温差比较大、雨水丰沛,正是野生蘑菇繁殖旺盛的时候,也是市民采摘野生蘑菇的最佳时期,提醒市民需要注意4个问题:

1.很多野生蘑菇藏在林木茂盛的林地,比如枯树上、草丛中、树干上,市民一定要结伴而行,注意蛇,注意蚊蝇叮咬,强调安全。

2.现在正是虫子很多的时候,不能光脚、穿裙子,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3.在识别野生蘑菇的时候,不认识的不能采更不能吃,有些新鲜蘑菇能吃,但与有毒蘑菇长得特别像,非专业人士很难区分,要把食用安全放在第一位,谨防风险。

4.有一种野生蘑菇“胶陀螺”,有小毒但是好吃,在民间也被称作“猪拱嘴”,处理不好时吃了嘴会肿得像猪嘴一样。刚采回的“胶陀螺”,一定要处理好了以后才能吃,即焯水后要浸泡,换几遍水再吃。

危害:蘑菇中毒可致肝肾衰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二科邓宝成教授告诉记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布一篇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域(PLAD)的505起蘑菇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303名患者,死亡16例,病死率为1.23%。据此成功鉴定出97种毒蘑菇。

邓宝成说,截至2023年底,中国累计已知约220种蘑菇可导致中毒。蘑菇中毒可以引起肝衰竭、肾衰竭、横纹肌溶解、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紊乱和光敏性皮炎等不同临床表现。在所有蘑菇中毒致死亡病例中,高达72.63%的患者死于急性肝损害型中毒。在蘑菇中毒引起死亡的患者中,90%以上食用了含有鹅膏毒肽的蕈类,其可致肝功能衰竭,致死率高达79.1%。

案例:抚顺女子吃野蘑菇险丧命

邓宝成向记者讲述了一年前发生的蘑菇中毒的病例。56岁的王女士家住抚顺农村,中午食用在家附近山上采摘的蘑菇,晚上出现了剧烈的腹泻呕吐,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急诊治疗。在当地医院输液止泻止吐对症治疗一天后腹泻呕吐缓解,但是,王女士肝功能却急速恶化,由120转至中国医大附属一院急诊救治。急诊化验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超过5000U/L,总胆红素368μmol/L,凝血时间延长到33秒(正常不超过13.5秒),王女士已经出现蘑菇中毒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同时化验发现王女士已经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症状,肌酐达到200多μmol/L,CT发现王女士出现了双侧胸腔积液。

王女士被转进急诊监护室进行抢救,经过解毒、护肝、血液净化和人工肝等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进一步救治。进入病房后医生对王女士实施了5次人工肝,3次透析治疗,各项指标稳步好转。住院期间,王女士又出现了肝性脑病,发烧,肺炎,呼吸衰竭,经过医生的专业救治,王女士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鬼门关,最终顺利出院。

省疾控中心:野生蘑菇最好别摘别吃

随着雨季的到来,误食毒蘑菇而造成中毒的事件极易发生。今年8月5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谨慎食用野生蘑菇,尤其不要自行采摘野外蘑菇食用,一旦误食,立即就医。市民,特别是家长带着孩子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强

来源: 沈阳日报

不要摘!不要吃!沈阳医生紧急提醒!

夏秋交替,

温差比较大、雨水丰沛,

野生蘑菇迅速繁殖,

一些人开始采摘野生蘑菇。

然而,

人们对其相关知识了解有限,

不时出现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

那么,

√采摘时需要注意什么?

√毒蘑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附近地区蘑菇种类多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范文丽教授介绍,沈阳地区的蘑菇种类包括榛蘑、‌松伞蘑、‌香菇、‌美味牛肝菌、‌滑子菇、‌鸡油菌、‌羊肚菌、‌灰蘑等。‌‌桓仁地处辽宁东部,‌拥有丰富的阔叶林资源,‌‌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了优质食用菌的理想产地,生长的蘑菇繁多,是很多人采蘑菇的重要区域。

范文丽表示,蘑菇的营养成分很高很丰富,它介于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之间,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有氨基酸种类多;还有很多活性成分,能够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里面的多糖成分很高(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产品在销售),非常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此外,蘑菇还有很多其他活性成分,比如蛹虫草中含虫草素,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范文丽说,蘑菇种类很多,栽培模式多样,建议多食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很好的配餐方式是“一荤一素一菇”。市场中销售的蘑菇大多是从野生菌中驯化来的(可以在人工可控的环境下栽培出来的品种),比如香菇、杏鲍菇、木耳、虫草、‌羊肚菌等,不但栽培成功了,且规模化生产了,是非常安全的,市民可以放心吃。

采摘野生蘑菇注意4点

范文丽说,每年夏秋交替季节,温差比较大、雨水丰沛,正是野生蘑菇繁殖旺盛的时候,也是人们采摘野生蘑菇的最佳时期,提醒大家需要注意4个问题:

1.很多野生蘑菇藏在林木茂盛的林地,比如枯树上、草丛中、树干上,市民一定要结伴而行,注意蛇,注意蚊蝇叮咬,强调安全。

2.现在正是虫子很多的时候,不能光脚、穿裙子,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3.在识别野生蘑菇的时候,不认识的不能采更不能吃,有些新鲜蘑菇能吃,但与有毒蘑菇长得特别像,非专业人士很难区分,要把食用安全放在第一位,谨防风险。

4.有一种野生蘑菇“胶陀螺”,有小毒但是好吃,在民间也被称作“猪拱嘴”,处理不好时吃了嘴会肿得像猪嘴一样。刚采回的“胶陀螺”,一定要处理好了以后才能吃,即焯水后要浸泡,换几遍水再吃。

蘑菇中毒可致肝肾衰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二科邓宝成教授告诉记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布一篇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域(PLAD)的505起蘑菇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303名患者,死亡16例,病死率为1.23%。据此成功鉴定出97种毒蘑菇。

邓宝成说,截至2023年底,中国累计已知约220种蘑菇可导致中毒。蘑菇中毒可以引起肝衰竭、肾衰竭、横纹肌溶解、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紊乱和光敏性皮炎等不同临床表现。在所有蘑菇中毒致死亡病例中,高达72.63%的患者死于急性肝损害型中毒。在蘑菇中毒引起死亡的患者中,90%以上食用了含有鹅膏毒肽的蕈类,其可致肝功能衰竭,致死率高达79.1%。

抚顺女子吃野蘑菇险丧命

邓宝成向记者讲述了一年前发生的蘑菇中毒的病例。56岁的王女士家住抚顺农村,中午食用在家附近山上采摘的蘑菇,晚上出现了剧烈的腹泻呕吐,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急诊治疗。在当地医院输液止泻止吐对症治疗一天后腹泻呕吐缓解,但是,王女士肝功能却急速恶化,由120转至中国医大附属一院急诊救治。急诊化验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超过5000U/L,总胆红素368μmol/L,凝血时间延长到33秒(正常不超过13.5秒),王女士已经出现蘑菇中毒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同时化验发现王女士已经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症状,肌酐达到200多μmol/L,CT发现王女士出现了双侧胸腔积液。

王女士被转进急诊监护室进行抢救,经过解毒、护肝、血液净化和人工肝等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进一步救治。进入病房后医生对王女士实施了5次人工肝,3次透析治疗,各项指标稳步好转。住院期间,王女士又出现了肝性脑病,发烧,肺炎,呼吸衰竭,经过医生的专业救治,王女士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鬼门关,最终顺利出院。

省疾控中心:野生蘑菇最好别摘别吃

随着雨季的到来,

误食毒蘑菇而造成中毒的事件极易发生。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

谨慎食用野生蘑菇,

尤其不要自行采摘野外蘑菇食用,

一旦误食,立即就医。

不摘

特别是家长带着孩子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我们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

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

不吃

在家庭就餐时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一旦中毒怎么办

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二、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蘑菇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三、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转自:沈阳网

来源: 辽阳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