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结晶果糖(糖尿病可以吃结晶果糖吗?)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正确认识“果糖”,这六个知识点必须知道

营养行动

很多胃肠功能较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吃水果多了之后,肚子不舒服,非常容易拉肚子,甚至会导致急性肠道炎症发作。除了水果中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过度运动的原因之外,很可能还与果糖摄入过量会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有关。而肠道屏障受损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又与肠道菌群紊乱纠缠在一起,导致人体变得虚弱,并对多种食物发生不耐受反应。

大量果糖还造成肝脏脂肪沉积,出现脂肪肝,同时还产生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过度摄入果糖也会造成内源性嘌呤增加(提示身体分解代谢加强),尿酸升高,增加痛风危险。这些都是此前确认的研究结果了。总之,大量果糖是有害健康的,这一点千真万确。

那么,为什么此前大家都说水果很有益于健康呢?那就要跟大家科普六个知识点了。

知识点1:果糖是指“水果中的糖”吗?

水果中的糖由三部分构成: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果糖只是其中之一。果糖的英文叫fructose,它不是“水果中的糖”这个含糊概念,而是一种结构确定的单糖,一种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一样的糖。

知识点2:哪些水果的糖分里果糖比例高?

有些水果是蔗糖比例大一些,比如枣、桃子;有些水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大一些,比如西瓜和葡萄。一般来说,水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量是基本相当的。

果糖给人以清新爽口的甜味,而且具有低温变甜的特性。而蔗糖就没有这种特性,什么温度下甜度都差不多。凡是冰一下感觉更甜的水果,以及吃起来特别清甜的水果,几乎都是果糖比例较高的水果。

知识点3:吃白糖和蜂蜜,也会增加身体中的果糖

从植物代谢角度来说,光合作用先合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可以异构成为果糖。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结合产生一分子蔗糖,就是日常吃的白糖,而一分子蔗糖在肠道中被蔗糖酶水解之后,又会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日常家里吃的食糖,包括绵白糖、白砂糖、赤砂糖、冰糖、红糖等等,主要成分都是蔗糖。所以,加糖甜食在肠道中消化吸收之后,既带来葡萄糖,也带来果糖。

蜂蜜中也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三种糖。一般来说,越容易结晶沉淀的蜂蜜,里面葡萄糖所占比例越大;冬天越不容易结晶沉淀的蜂蜜,果糖所占比例越大。这是因为果糖的溶解性最高,蔗糖次之,葡萄糖最低。

知识点4:“工业化生产的果糖”是怎么来的?

在现代淀粉糖工业当中,先加工玉米,提取淀粉;再用玉米淀粉水解出葡萄糖,再用葡萄糖果糖异构酶把葡萄糖部分变成果糖,得到高果葡糖浆。工业化制作的果葡糖浆,果糖比例最高可以达到90%。

果葡糖浆味道清甜,冰镇之后更爽口,所以可乐雪碧等各种甜饮料里都以它为主要甜味来源。很多甜品店里也用它来配制饮品。所以,在喜欢喝甜饮料的人群当中,甜饮料才是果糖的最大来源。

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就会有50克左右的添加糖(蔗糖或果葡糖浆)。按一半果糖来算,就有约25克的果糖了。所以,喝甜饮料必然会让身体得到过多的糖,而且会得到相当多的果糖。

喝饮料所获得的果糖,喝酸奶时获得的少量糖,做菜时放的少量糖,再加上正常吃水果时所得到的果糖,加起来的果糖摄入量就难免过量。

知识点5:水果里到底有多少糖?

传统说某种水果糖分少,其实未必准确。因为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都是很久以前的测定结果,也没有涵盖所有的水果新品种,往往并不能代表市场上水果的糖含量。有些水果天然高糖。比如甜葡萄的糖含量可达16%~20%,其中有40%~50%的果糖。按此计算,吃500克18%含糖量的葡萄,可得到90克糖,其中有36~45克果糖。

还有国人爱吃的热带水果,糖分也很可观。看看泰国学者测定的本地水果糖含量吧:山竹17.5%,红毛丹18.5%,芒果13.9%,荔枝17.9%,菠萝蜜19.2%,番荔枝17.2%。

但是,那些原本糖分不那么高的水果,现在也逐渐被高糖品种所替代,所以从水果中摄入的糖分越来越高。冰糖橙、砂糖橙、冰糖心苹果等,无不以“糖多味甜”为卖点。由于果糖口感清甜可口,所以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品种也会更受欢迎,这就使得从水果中吃进来的果糖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我们去年的研究测定发现,某种富士苹果中,含有8.3%的果糖和6.7%的葡萄糖。按这样的含糖量,苹果可真不能叫做低糖水果。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理解了:少量吃水果有益,不等于大量吃水果有益。大量吃水果,或者任性喝果汁,一样会导致果糖过量!

知识点6:多吃果糖有害,少吃会不会有害呢?

少量果糖摄入可能是有益健康的,比如对肝脏的葡萄糖代谢有益。配合淀粉类食物,在不增加碳水化合物总量前提下少量摄入果糖,可帮助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大量摄入就适得其反了。

有研究提示,就预防糖尿病来说,过多或过少的水果都不好,两三百克是合适的数量。

几个方法减少果糖的危害

1.避免喝任何甜饮料。

2.日常家庭膳食中少加糖,喝粥、喝汤尽量不放糖,包括蜂蜜也要严格限量。

3.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酸奶等食物。

4.水果的数量每天200~350克就好(去皮去核量),不要经常吃到1斤以上。

5.吃水果时不要过度迷恋浓烈的甜味,对甜度高的水果,应当酌情减量。

6.不要大量喝果汁,哪怕是100%的果汁。自己榨的果汁也一样。

7.水果可以用来替代甜食,或替代部分凉菜,在用餐时少量食用,这样既能避免过量,又能发挥少量果糖对葡萄糖代谢的促进作用。

8.不要因为果糖血糖代谢低,就购买市面上的家用果糖产品。

文/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

含果糖的食品,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吗?没那么简单

斌姐营养课堂

每期一个短视频

为大家提供科学轻松的喂养心得!

第六十期

《含果糖的食品,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文字版

闺蜜刚才向我咨询:

她买了瓶饮料,以为是无糖的,结果喝了一口发现是甜的。仔细看了一下配料表,上面写着“结晶果糖”这几个字儿。这种成分是不是和蔗糖一样不适合糖尿病人群来食用呢?

还真不是!

结晶果糖大多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成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属于低GI的食物,GI值是19-21。

什么是GI?

GI即血糖生成指数,是指摄入含有50g碳水化合物的该食物后,身体2小时后的血糖上升水平。

具体计算方法是:

GI=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某食物餐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服用等量葡萄糖餐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100%。

GI大于75为高GI,小于55为低GI,在55和75之间为中GI。

它与葡萄糖,蔗糖等糖分相比,结晶果糖在胃肠道中吸收慢,主要是在肝脏中代谢,不依赖胰岛素介入,进入细胞内代谢,因此它引起的血糖反应就比较小。结晶果糖一般就被广泛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当中。

虽然说是结晶果糖升血糖比较慢,但是饱腹感是比较低的,促进脂肪合成比葡萄糖还要厉害,并且它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超重者每天吃大量的果糖,会增加内脏脂肪的量,并且会增加内源性尿酸的合成等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一些慢性病的发生的几率。所以也是要控制摄入量。

总之啊,甜蜜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能少喝就少喝吧!

你爱吃甜食吗?

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控糖吗?

欢迎来留言区分享


作者简介:儿童营养师王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于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科学喂养孩子!

西王果糖:让人们吃上健康糖 放心糖

食糖作为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饮料、糖果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的原料。然后不知从何时起,现代很多人对糖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到了谈糖色变的地步。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三高”人群越来越多,并且“糖人”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类慢性病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有没有一种让广大消费者都可以食用的健康糖、放心糖呢?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糖都,西王集团以研发生产健康营养产品为己任,致力于促进人民大众的健康营养水平。企业投入10亿多元,历时十一年研发的结晶果糖,年产量5万吨,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垄断。甜度是蔗糖的1.8倍,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安全吃。生产成本降到了蔗糖以下,弥补我国蔗糖的供给不足。结晶果糖甜度高,有水果香味,热值低,代谢快,易吸收,不依赖胰岛素,血糖生成指数低,有降低血脂、改善肠胃功能的保健功能,同时可消除疲劳、增强体力耐力,保健、护肝、解酒以及延长食品货架期。具有口感好、甜度高、升糖指数低血糖无负担、减少口腔酸形成有效抑制龋齿产生和有效控制热量摄入塑造纤美身形等优点,是目前已知的健康新型糖源,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生产和使用。

2017年6月,世界顶级营养学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与摄入蔗糖及葡萄糖的食品或饮料相比,摄入等量果糖的食品及饮料,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峰值,同时不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提高。研究还表明,摄入含果糖的食品及饮料会使餐后血糖峰值保持在较低水平,减缓或避免了糖元及脂肪的堆积,这一发现为肥胖患者减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因此,该研究指出,果糖在替代蔗糖等糖类方面具有多重健康优势,无论对正常人群、肥胖患者还是糖尿病患者均是有益的。

从调查机构的数据来看,我国国内食糖需求大约每年1500万吨,还有600万吨的市场缺口,只能靠进口等途径弥补。而且由于国外蔗糖价格低于国内,只能通过提高税率避免伤害国内蔗农。

目前,西王集团已建成年产5万吨的结晶果糖生产线,并且通过技术攻关,生产的果糖成本低于蔗糖,为大众化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有效弥补蔗糖消费缺口,替代进口,协调国内蔗糖的供求关系。同时依托西王集团玉米全产业链规模优势,企业正积极建设年产50万吨的果糖生产线,持续扩大果糖规模。西王果糖项目符合健康中国、科技兴粮的发展要求,符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范畴,得到了中央农工办、国家粮食局领导及 “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考察团及“粮食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暨玉米果糖产业发展研讨会”行业权威专家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西王果糖的原料来自世界黄金玉米带——中国黄河流域的非转基因玉米,企业每年300万吨的玉米加工规模为西王果糖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保障,采用西王集团先进的专利技术精制而成的高纯度结晶果糖,顺利通过了国际食品安全体系FSSC 22000认证。企业与国家粮科院合建了国内唯一的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果糖的应用研究,同时企业拥有中国葡萄糖质量检测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产环境达到GMP药品标准,并拿到了药字号,为果糖的深度研发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拥有果糖的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上市以来,西王果糖大力开拓和深耕全国市场,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渠道铺货,弥补蔗糖市场不足,带动食糖行业转型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甜更健康的食糖新选择,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的健康糖,同时进一步普及健康用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打造中国健康糖民族品牌。

西王集团始建于1986年,是一家村企一体的全国大型民营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形成了玉米深加工和特钢两大主业,控股西王食品、西王特钢等三家上市公司和西王集团财务公司。目前企业年加工玉米300万吨,集约化全国单区域最大,年产葡萄糖18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50%,带动了葡萄糖产业发展;年产玉米油6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60%,并将玉米油发展成为全国第四大油种;年产药用无水葡萄糖20万吨,占全国市场的85%。

(彭福新、时唐山)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