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糖尿病多少(糖尿病血糖多高才算高)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发现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吗?

偶然发现的血糖升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血中葡萄糖浓度通过许多激素特别是胰腺激素的控制维持在狭窄的范围内。而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糖尿病,其他疾病如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肾衰或者肝脏疾病也会引起血糖水平升高。此外情绪因素、饮食过量、各种应激反应、药物因素等也可引起血糖的暂时升高。如果有这些因素,应该在因素消除后进行复查。(via 北京华信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HbA1c——糖尿病检测金标准(手把手教你读化验报告之5)

#血糖##糖尿病##检验化验单#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老糖尿病人肯定不陌生,医生让糖尿病人化验最多的是血糖,其次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三大件之红细胞(手把手教你读化验报告之2)

在神经科,遇见最多的疾病就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其中有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伴有糖尿病,因此我们也会经常性的给患者化验糖化血红蛋白。以检测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HbA1c 其实就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形成的一种物质

如果人体内的血糖高,那么血糖就会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生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糖尿病的最新标准。糖尿病人必查项目——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之1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参考值:3.8%~6.4%。

我们血液中的血红蛋含量是固定的,所以HbA1c的水平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HbA1c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测试到糖尿病患者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浓度,且检测结果不会因为进食、注射胰岛素等因素而有太大变化。

针对糖尿病门特患者,确诊糖尿病的必需检测项目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因为这个化验指标是不能造假的。很多糖尿病(假)人,为了骗取医保资金,会伪装成糖尿病患者,例如在抽血之前大量的喝葡萄糖等,已达到血糖短暂升高的目的。

糖尿病人建议3-6月检测一次HbA1c

HbA1c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患者监控的“金标准”,能很好地反映采血前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通过检测HbA1c可以很好的了解患者最近3月左右血糖平均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对照表

  • 如果HbA1c<7%,往往说明血糖控制的比较好;
  • 如果HbA1c明显升高,则说明近2到3个月血糖水平控制的不够理想;
  • HbA1c水平越高,其血糖水平越高,说明血糖控制的越不好。
HbA1c越高,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因为HbA1c反应的是最近3月的平均血糖,因此如果HbA1c长期过高的话,说明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达标,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高。例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

某些疾病引起血红蛋白异常可能会导致HbA1c检查不准确
  • 失血过多造成的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
  • 患缺铁性贫血者,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高;
  • 最近有输血史或溶血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结果过低;
  • 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后期,血容量增大,血红蛋白被稀释,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

我国糖尿病HbA1c控制指南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关注今日头条魏向阳医生。

日拱一卒,健康一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高于这个值可怀疑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来正伤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就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病情不同具体症状也会有所区别,但血糖值升高乃至超标则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多高,什么情况下应该怀疑是糖尿病呢?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

测血糖理所当然需要抽血,这里的血又分为指尖血和静脉血,其中以静脉血的血糖值更为准确,以下的数据指的都是静脉血的数值。

其中,测量血糖又必须测算两个数据,分别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就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应该在6.1mmol/L以下,高于7.0mmol/L可认为是糖尿病。但血糖值又不能太低,如果低于3.9mmol/L则可能是低血糖症。

如果空腹血糖值超标,则需考虑测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一步确诊。这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在7.7mmol/L以下,若高于11.1mmol/L则是糖尿病的表现。

当然,人体的血糖值可能受到饮食、疾病、输液或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次测算发现血糖超标时,应该注意排除这些影响。

哪些人需要测算血糖?

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高危人群,就糖尿病而言,越早发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其调控的效果就会越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

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议女性在怀孕24~27周时进行“糖筛查”,口服50克葡萄糖一小时后测算血糖。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血糖值回归正常,也就是说餐后血糖值在7.7mmol/L以下。当然,现在还比较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欧美相关协会认为餐后血糖能控制在10mmol/L,具体控制的目标,还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