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盛京医院糖尿病(盛京医院糖尿病最牛三个医生)

沈阳卫生健康发布 0
文章目录:

九旬老人患Ⅱ型糖尿病高渗昏迷、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垂危,中置盛京医院倾心救治转危为安

7月下旬的一天,90岁高龄的陈老突然出现下肢无力、不能站立的症状,由于身处敬老院,没有医疗条件,要去医院需要给儿女打电话接送自己,想到要麻烦儿女,陈老打算稍作休息后再观察。没想到陈老竟开始意识不清,随之而来的是陷入昏迷状态……

陈老的儿女将其送到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沈阳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此时陈老处于昏迷状态,血糖33.3mmoI/L,血浆呈高渗状态,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明显升高,患者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已经出现异常,而这种并发症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原来,陈老已患糖尿病长达40余年!

面对陈老危重的病情,内分泌科孙丽明主任带领主治医师张明亮积极救治患者,降糖、监护、吸氧、补液、抗感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通过专业的治疗稳定陈老的病情。面对这样一位身患糖尿病多年的高龄患者,治疗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治疗期间,陈老曾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孙丽明主任立即邀请消化科刘凡主任为陈老进行多学科会诊,给予陈老输血等对症治疗,及时、专业、细致的治疗又一次使陈老转危为安。

▲孙丽明主任查房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

专业的治疗和悉心的照顾让陈老的病情逐渐好转,经过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和积极救治,陈老从昏迷状态中走出,高渗状态基本解除,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家属万分感激。陈老的女儿说,多亏了中置盛京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才将陈老一次次救回,这次成功的救治体现了内分泌科救治急危重患者的高超医术和过硬的实力。之后陈老入住了中置颐养老年公寓——它是依托于中置盛京医院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 这一次就医经历让陈老和她的家人看到了中置盛京医疗团队精湛的医术、护理团队贴心的服务,也看到了医养结合的优越性。陈老的女儿对小置说,随着母亲年岁增加,陈老生活上开始需要他人帮助和照顾,所以此前才将母亲送到了敬老院,可是普通的敬老院并不具备医疗条件,一旦老人出现生命危险,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患病老人进行救治。而中置盛京是一家医养结合的老年病医院,拥有医术精湛的医疗专家团队、具备专业先进的医疗设备,服务一流、环境优雅,不但可以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能够在这里颐养天年。她和家人看到了医养结合对于高龄患者的益处,从老年公寓到医院只需乘坐电梯从楼上到楼下,就诊距离大大缩短,避免高龄患者路途奔波,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才是真正地以爱温暖生命!

对于更多糖尿病患者,孙丽明主任有话要说!

不少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的减轻,认为没有这些症状就不是糖尿病人,而事实上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在糖尿病早期阶段,可长期无任何不适或仅感到轻度的身体乏力。有的糖尿病人,直到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才被检查出糖尿病,给机体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如口渴、多饮、消瘦等临床表现,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 mmol/L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如果单次血糖达到糖尿病标准,但患者无任何症状,则需要在不同时间重复一次血糖检查。如果有两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被诊断。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应进一步明确糖尿病的类型和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类型一般分为Ⅰ型、Ⅱ型、妊娠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我国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Ⅱ型糖尿病,且大多合并有多种代谢异常或疾病状态如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等。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影响多个系统或脏器,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脑、眼底等多个系统。

哪些人容易罹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

2.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

3.生过8斤以上的巨大胎儿者;

4.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5.高血粘、高尿酸和高胰岛素血症。

"管住嘴、迈开腿"科学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是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Ⅱ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血糖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Ⅱ型糖尿病。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3.控制体重和血压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好血压,也就等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定期测量血糖

定期测量血糖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成年人每年要进行一次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来源: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


糖尿病患者易患冠心病?盛京医院学者研究提示:或与缺维生素D有关

常常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东一处病变,西一处病变,累及血管较多,为什么?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牛铁生、陈洁等进行的研究对此提供了其中一个可能的答案:体内维生素D少了。

该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少了,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独立相关;维生素D越少,冠状动脉多处病变越多。

这项研究对有糖尿病的156位冠心病患者和71位非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所有人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其25-羟基维生素D 平均水平为11.61ng/ml。

而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尤其低[(10.65±4.72)ng/ml vs (13.71±8.17)ng/ml,P<0.05]。

研究者又对这156位冠心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3个亚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维生素D严重缺乏(25-羟基维生素D≤ 10 ng/ml)和缺乏(10 ng/ml<25-羟基维生素D≤20 ng/ml)的两组患者,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比例较不足亚组(20 ng/ml<25-羟基维生素D<30 ng/ml)明显增高。

维生素D缺乏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有很多研究了,之前有研究也发现,体内缺了维生素D,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支数等相关。

不过补充点市售的维生素D,是不是对心血管好?

答案让人失望:一项对21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的分析表明:维生素D并无心血管保护作用,补充是种浪费。

这也不是唯一对此泼凉水的研究,近来很多研究对补充膳食维生素D直摇头,认为对心血管病没什么好处,甚至有研究显示,体内不缺维生素D却去补,还会增加死亡风险。

也许平衡的膳食和规律的户外运动,才是补充维生素D保护心血管健康的正途。

来源:

[1] 陈洁,杨天贵,付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64-668.

[2] Barbarawi M, Kheiri B,Zayed Y, 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s in More Than 83000 Individuals in 2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A Meta-analysis. JAMA Cardiol,2019 Jun 19.

[3]Chen F, Du M, Blumberg JB,et al. Association Among Dietary Supplement Use, Nutrient Intake, and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A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19,170(9):604-613.

正大量上市!医大一院医生提醒!不要同时吃!严重可引发猝死!

柚子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在秋冬季节,柚子更是被奉为“养生明星”,其不仅水分充足、热量低,还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铁、钾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

然而,柚子虽好,却不可与某些药物同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猝死。记者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二科邓宝成教授和李承博医生,听他们详细解析如何科学吃柚子。

连吃几天柚子血压骤降

今年11月初,50岁的林女士遇到了一件怪事:每到下午她就开始犯晕,只能躺在床上,但白天和晚上都是好好的。林女士就医后,通过动态血压检查发现她的情况属于低血压。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问诊,林女士透露自己每天吃地平类降压药,最近一周每天下午吃一个柚子,由于柚子本身有降压功能,再与降压药合用后导致出现了血压骤降的情况。医生建议林女士停止吃柚子,结果第二天血压就恢复了正常。

类似的患者,邓宝成的诊室也遇到过。刘先生以前患高血压,但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不过在喝了一杯鲜榨的西柚汁后感觉头晕,后来到急诊室。医生排查并没有发现其他血压降低的原因,最后确认是西柚影响了药物代谢。

柚子具有广泛利用价值

邓宝成介绍,柚子味甘酸,性凉,具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的功效。柚子还能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是慢性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的首选水果之一。不仅如此,柚子还是一种美容佳品,它能够有效淡化色斑,让皮肤更加丰满和平滑。而且,柚子中的柚皮素还能辅助治疗糖尿病,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说,从果肉到果皮,柚子全身都是宝,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营养科教授孔娟认为,柚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果肉比较香甜,可以起到消食以及解酒毒的效果。柚子中含有丰富的硬脂酸、亚油酸以及亚麻油酸等成分,营养相对比较丰富,酸甜度适度,但是包含的营养物质会对药物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在服药的情况下吃了柚子,会导致药物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甚至还会导致病情加重。

苹果汁和橙汁与药物同服需谨慎

李承博表示,柚子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素、柚皮素、佛手柑素等活性成分能够抑制人体内一种代谢酶的活性,提高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进而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和排除体外。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药物在体内大量蓄积,加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

李承博指出,生活中很多食物和药物不能一起吃。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地平类药物用于降压,一些抗焦虑药物、镇静药物和柚子同食的话会减缓药物代谢的速度,过量蓄积之后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其他不可与柚子同服的还有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丸、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和氯米帕明)、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的环孢菌素、抗疟疾药物(奎宁)等。

李承博介绍,除了柚子,苹果汁和橙汁也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这两种果汁在体内常与药物呈敌对状态,相互竞争着被人体吸收,可能导致药物被吸收的水平下降,例如非索那定(一种抗组织胺)、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等其他抗组织胺类药物。

每人每天食用柚子不要超过200克

邓宝成表示,对于柚子也不必因噎废食,只要科学食用就可以避免上述风险,享受柚子带来的美味与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柚子的量不要超过200克,特别是空腹时最好不要食用。对于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来说,最好在用药两小时后再食用柚子,并严格控制食用量。如果发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指尖客户端、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强

来源: 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