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尿病的人(老糖尿病人恶心吃不了东西怎么办)
患糖尿病35年,如今78岁,无明显并发症,5大控糖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有一个亲戚,他在43岁的时候被查出糖尿病,一眨眼35年过去了,如今已经78岁了,依然没有明显的糖尿病并发症。虽然他本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但是控制都相当好,而且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都达标了。
糖尿病
但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糖尿病病史不足十年就出现多种并发症的,这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痛苦。为了让广大糖友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我来分享一下我这个亲戚的5大控糖经验!
1.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我为何要把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放在首位,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国有一个俗语:无知者无畏,如果对某个事情不了解,那您就没有畏惧之心。
秘方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后,一直都相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然后就去寻找根治的办法,比如某某偏方、某某祖传秘方等,结果不但没有根治糖尿病,还多花了冤枉钱。
还有一些朋友对糖尿病不了解,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控糖的办法,比如饥饿法、低碳饮食法、吃糠咽菜法等。
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可以让你对糖尿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科学地控制血糖,避免走弯路。
我相信,如果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更多的了解,那他们肯定会在开始被确诊糖尿病之后就重视自己的血糖,自然就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2.经常测量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觉得经常测量血糖没有必要,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糖尿病这种疾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我们能做的主要是控制血糖达标,要想知道血糖是否达标,最准确的就是经常测量血糖。
测量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不是太高,那他们多数是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但是需要注意,只要血糖高于正常值,那对人体都是有损害的。
经常测量血糖,可以让我们对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如果血糖偏高,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提前对血糖进行干预。
但是,如果血糖一直不达标,而我们又不知道这个情况,那无疑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3.一定要坚持运动: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体肥胖,稍微运动就气喘、胸闷,所以不少人都不喜欢运动。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坚持运动的话,那不仅会增加糖类的消耗,而且还能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够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我之前认识一个病人,他是农村的,得了糖尿病也有20多年了。自己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每天都很忙碌,平时虽然也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但是饮食不怎么控制,即便这样,人家血糖控制的依然不错,一直也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
当然了,我说这个病人的情况并不是建议大家不控制饮食,而是告诉大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运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就是散步,这种运动方式不仅仅容易坚持,而且还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每周应该至少运动5天,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
4.要严格控制饮食: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做到严格控制饮食,那无疑对控制血糖有比较大的好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吃的太少,否则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血糖偏高,吃的太少容易引起低血糖。
平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喝稀饭,这是因为稀饭的升糖指数很高,喝了稀饭以后,血糖会快速飙升,这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吃米饭和面食的时候,应该统计每天吃的量,保证每顿饭的主食的摄入量控制在75g以内。吃副食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营养均衡,比如每天吃一个鸡蛋、3两瘦肉、1盒纯牛奶、400g蔬菜、300g低糖水果等。如果对乳糖不耐受,也可以换低乳糖牛奶及其奶制品替代。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吃饭以后,血糖会有明显的波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波动。刚出锅的馒头、包子、米饭等食物,不要立刻就吃,而是等凉了再吃,这是因为凉的淀粉变成了抗性淀粉,升糖指数就会有明显的下降。
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吃饭的顺序,尽量先吃升糖指数低的食物,然后再吃相对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比如先吃鸡蛋、喝牛奶,然后吃包子、饺子的馅,最后再吃包子或者饺子的皮。
5.晚餐不适合吃的太饱:根据权威的书籍晚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总能量的35%左右,如果晚餐吃的太饱的话,那就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时候人体为了降低血糖,就会分泌很多得胰岛素。
我们都知道,人在晚上的运动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也是降低的,这个时候多余的能量就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人体内,从而引起肥胖。
大家不要小看肥胖,它会加速糖尿病的进展。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也就是说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胰岛素要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必须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当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时候,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健康明星计划#
也许一两天的超负荷工作,胰岛细胞还能承受得了,但是长期“加班”,它也会有累死的一天。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岛细胞的功能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再有肥胖,那无疑会加速疾病的进展。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年过50,糖尿病还能治愈吗?4个方法坚持一年,医生建议停药
糖尿病的患者多吗?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每年都在增长,患病的人数可谓是一年比一年多。
曾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甚至已经高达了11.2%,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
这么多糖尿病患者,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糖尿病彻底治愈?
“如果真的有办法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多花点钱也可以呀。”
这种论调其实并不罕见,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可是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是无法治愈的,即使查阅大量文献,也没有找到能够治愈的方法。
而糖尿病前期在没有成为糖尿病患者之前是可以逆转的,不过那也只局限于这类患者而已。
总之任何医生和指南都不觉得糖尿病可以有效治愈,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被骗,不要道听途说,而去相信某种治疗方式或者治疗仪器。
可是有没有人经过一系列治疗方案之后,慢慢摆脱药物呢?
当然有。
隔壁有一个邻居年过50岁了,查出糖尿病已经一年多了,因为发现的时候血糖非常高,当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了糖尿病相关药物:口服二甲双胍,再加上胰岛素治疗。
但是在患者及时努力之下,圆满完成了医生给的4个建议,今年再去复查的时候,医生已经觉得他可以暂时不用药物了,如果能继续保持,可以摆脱药物。
当时医生给了哪4个建议呢?
@康复Therapy
一、减轻体重。本来体重挺大,特别是人过中年啤酒肚不知不觉就出现了,即使不太喝啤酒,腹部的脂肪也比以前厚了很多。
可是这和糖尿病的关系也很大,会让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所以,在其他治疗之前,一定要告诉患者保持体重,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最好把体重减轻5%~10%。
这对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让血糖控制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吃出来的疾病,所有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最后都会慢慢变成血糖,让血液中的葡萄糖慢慢升高。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是必修课,一定要好好掌握自己的饭量。
每次吃饭不要吃得太多,八分饱就够主食,一定要控制好,三两米饭刚刚好。
另外也不要喝粥,这会让血糖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波动。
吃饭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蔬菜,也不要忽视肉类,均衡饮食很关键。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暴饮暴食,每样食物都少吃一点,每顿饭都不要吃饱。
运动,其实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
每天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很重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之后不但可以控制体重,也可以让身体中的细胞慢慢作出改善。
一点一点,对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就会有效好转,这样也可以缓解胰岛素的不足,让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慢慢恢复。
而且有研究显示只要规律地运动8周以上,就可以把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66%。
只要坚持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会相应延长。
成年患者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保持中等强度运动就够了,即使是散步也可以。
无论以前多喜欢抽烟,戒烟都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生活方式。
除了糖尿病以外,烟草和肿瘤以及其他微血管病变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本来血糖就不好,而且还抽烟,心血管肯定就越来越差了,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出现。
所以在积极控制血糖以外也要控制烟草,这样会有效地改善自己身体的代谢,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降低血压,控制白蛋白尿。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邻居的血糖越来越好,即使不吃药不打胰岛素,血糖也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不吃药不打胰岛素,真的就结束了吗?
还差得远呢,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很健康,而且可以把药物暂停下来,但是要知道他的病依然存在,依然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这种生活方式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别越界,不要让自己的努力前功尽弃。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健康明星计划##谣谣零计划#
工人搬重物后肚子痛,去医院发现肠道缺血?医生:心脏大血管破了
老人跌倒不严重?医生辟谣:15%需要住院,经历过才真的明白
用「激素」的医生都没良心?医生辟谣:医院里,这5个科室经常用
头疼要去医院吗?医生盘点:分情况讨论,有4种情况要拨120
我患糖尿病7年,从不吃药,血糖稳定无并发症,就靠这“五不”
#秋日生活打卡季#
我有一位患者,7年的糖尿病史,从不吃药,但血糖控制的很好,也没有发展并发症,院里的一些病友会经常去请教他是怎么做到,今天,就请以患者自己的视角跟我们讲述一下他的控糖故事吧!
我是在7年前体检后发现空腹血糖8.4mmol/L,餐二血糖14.8mmol/L,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了糖尿病,我想,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高热量、高油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度)、过度肥胖是导致高糖的主要原因。
当时确诊后医生要求我注射胰岛素降糖,并建议我住院,但我拒绝了,我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大量的学习控糖知识,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跟医生提出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在7年的坚持与努力下,我的血糖状况越来越好,各项指标也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的主治医师曾说“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你身上都发生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7年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常有病友问我,这7年的时间里我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在没有服药和打针的情况下,我一直坚持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控糖,做到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控制碳水、坚持运动、保证良好心态、定期进行复查,虽说偶尔也会出现高血糖情况,但我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坚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到现在,并且努力认真的去做?
控糖七年多,一路走来,控糖关键在于多学习、多听、多问、多思考、多运动。
以下是我的5个控糖心得分享:
1、不断学习控糖知识,摆正心态。
2、管住嘴,按时按点按顺序进食。
3、迈开腿,坚持并合理进行运动。
4、按医嘱定时复查。
5、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面对高糖,其实我在此收获了很多,比如说让我养成了勤勤恳恳做事,不偷懒不拖延的习惯;遇事积极处理,不躲事的态度;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小变化,比以前更懂得了珍惜。
如果你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都可以评论区咨询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