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丸糖尿病(糖尿病人能吃脾肾双补丸吗)

奇妙的本草 0
文章目录:

名方归脾丸、健脾丸,有何区别?脾胃不适如何选择?医生为你总结

“老板,给我拿一盒健脾丸。”

“先生,不好意思,健脾丸明天才会到货,要不你试下它的兄弟产品?” 店员给进店的小王拿了一盒归脾丸。

“这个药比健脾丸适应症更广,长期服用不但可以健脾,还能补气养血。”

听着店员“天花乱坠” 的吹捧,小王半信半疑地买了几盒回家,准备尝试下这种药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

然而小王服用了一段时间,也没见到太大的效果,但又好像有点效果,所以小王怀疑这种药没有健脾丸有效。

而真相却是,虽然归脾丸和健脾丸是兄弟产品,名字也差不多,但这两种药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一、同为丸剂,归脾丸和健脾丸有何不同?

两种药虽然都属于补益类丸剂,但是,归脾丸和健脾丸却有很大的不同。

归脾丸

归脾丸由党参、远志、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大枣、木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组成,主要用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所导致的各类病症,如心悸、眩晕、乏力、健忘失眠、月经过多等。

健脾丸

虽然和归脾丸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健脾丸在成分上就跟归脾丸有所不同了,健脾丸是由白术、人参、黄连、木香、甘草、神曲、砂仁、山楂、麦芽、白茯苓、陈皮、山药、肉豆蔻13种药剂组成,具有健胃和脾、消食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难消、饮食不化、倦怠乏力等,尤其是消化不良的小孩,用健脾丸效果十分显著。

由此可见,归脾丸和健脾丸不论是成分还是作用,又或是适用人群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随着对归脾丸的不断深入研究,还发现了它的多种新用途。那么,归脾丸有哪些新用途?

二、归脾丸还有6种新用途

归脾丸是《济生方》中非常经典的方剂,同时作为临床常用到的中成药之一,归脾丸除了传统的用途以外,还能治疗以下六种疾病。

首先,归脾丸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当归、大枣和龙眼肉等补血药,还有远志和酸枣仁等养心安神的药物,所以在治疗气血两虚型的神经衰弱的患者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不论是窦性心动过缓还是阵发性心动过速,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都能有明显减轻的效果,这是因为归脾丸能够调节心律不齐。

此外气血两虚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烦躁等症状,服用归脾丸,更年期综合症能够得到一定的减轻,甚至有些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

第四,一般来说,脑外伤综合征是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归脾丸辅助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更有利于脑外伤综合征的患者恢复。

第五,归脾丸可以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患者在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胸闷和胸痛的症状会渐渐消失,食欲增加的同时身上的淤点也会得到痊愈,甚至有些患者日常生活也可以得到恢复。

第六,归脾丸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也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所以临床上也会用归脾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三、归脾丸虽好,但这几类人别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归脾丸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那么,什么人不适合用归脾丸?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归脾丸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希贵表示,孕妇、小孩、过敏体质的人建议别用。

其次,有感冒、腹泻、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痰湿、淤血、阴虚脉数的人都不适合服用归脾丸。所以服用归脾丸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总的来说,不论是哪种药,在服用之前,都要先了解清楚适应证,千万不要盲目服药,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健康热力计划##谣零零计划##用药科普遇见药师#

参考资料:

[1] 居正.归脾丸与现代应用[J].《家庭中医药》,2015:37-37.

[2] 刘德泉.健脾丸、归脾丸不是一种丸[J].家庭健康,2013:28-28.

[3] 王绪前.健脾丸小儿用,归脾丸大人服[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中),2013:67-6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归脾丸和健脾丸,会有什么区别?能解决哪些问题?一文搞清楚

脾虚是中医上的一个说法,按理说现代人应该很少有脾虚的问题,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如今社会中我国有很多脾虚问题的人,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原因,而深受脾虚困扰的忍,则是想要快点改善,让身体变得舒服。

要知道脾虚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也是挺多的,会是人的整个状态以及身体素质都随之变差,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变差。

为了改善脾虚问题,就会有人通过一些药来帮助解决问题,有人在用药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人用健脾丸,有人则是用归脾丸,到底哪个才是真正改善脾虚的呢?

01

归脾丸和健脾丸,会有什么区别?

【成分不同】

健脾丸由人参、白术、木香、黄连、陈皮、麦芽、甘草、白茯苓、神曲、砂仁、山楂、山药、枳实、肉豆蔻等药物配伍而成;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白茯苓、黄芪、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甘草等药物配伍而成;

归脾丸的药物组成中包含人参、白术、茯神、当归、黄芪、远志、甘草、木香、龙眼肉、酸枣仁等成分,而健脾丸的主要成分则是白术、人参、茯苓、山药、神曲、麦芽、山楂、砂仁、陈皮、黄连、木香、甘草、肉豆蔻等。

与健脾丸服用时略微苦中带酸的口感相比,归脾丸除了微苦以外,还略微有一些辛辣。

【主治症候不同】

归脾丸主治:心脾两虚:如心季怔忡,健忘失眠,盗汗,食少体倦,面色痿黄,舌质淡,台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如便血以及妇女崩漏等。

健脾丸的主治:脾虚食积症,如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象虚弱。

由于其用药的不同决定上述两种药的功用也不同,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所以,人参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参健脾丸偏重于健脾理气,而人参归脾丸偏重于补气养血。

02

服用健脾丸和归脾丸的注意事项

1、在服用健脾丸或归脾丸的时候一定要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这样就很容易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2、孕妇或者是在哺乳期的妇女,是不建议吃这样的药物的,因为这类药物虽然是由中药组成,但是服用的时候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3、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患有感冒的人不能服用,归脾丸能滋补身体,让身体里湿寒风邪长期堆在体内,不利于感冒恢复,而且感冒时会服用一些感冒药物,归脾丸和别的药一起服用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导致患者加重症状。

03

4个按摩法赶走脾虚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

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揉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3 分钟,每日1~2次。

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的所在位置是在肚脐整上方约4寸左右的位置,它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点击按摩中脘穴的话,是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起到调节脾胃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脾虚症状。

我们在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手指点按或者是揉按,每次按摩3分钟左右,按到有局部发热即可。

健脾丸和归脾丸,都能调理脾胃,到底怎么选?医生给您讲清楚

健脾丸和归脾丸是很常用的调理脾胃的药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疗效却不尽相同。

一、先说健脾丸

健脾丸,是依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方药组成为:

山楂肉、山药、肉豆蔻、炒白术、木香(研制)、黄连、炒神曲、陈皮、麦芽甘草、白茯苓、人参(党参)。

主治脾虚食停证,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本方证的关键词是‘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所以会消化不良;食物停留胃脘,所以会腹胀痞满;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会有大便溏薄、不成形;

脾虚食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闷;

所以组方以健脾、补气、祛湿为主,兼用开胃理气、去除积食的药物。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为君药。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消食积,共为臣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畅中消痞;稍用黄连清热燥湿以治湿热,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消补兼施,使脾虚得健,食积得消,湿祛热清,诸证自除。

健脾丸主要用在这一类人群:脾胃虚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人群!

这类人群主要有:小孩、老人、长期身体虚弱的成人。

切记: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不能服用一些单纯的促消化的药,比如:山楂丸、鸡内金等等;必须要以补为主,把脾胃补足,让脾胃动力十足,自然就不会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了!

二、归脾丸

归脾丸的前身是南宋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中的”济生肾气丸“,明朝太医薛立斋又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丸了。

它的方药组成是: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注意,这个方子主治的是”心脾两虚“,既有脾虚,又有心血不足的一组症状。

归脾丸顾名思义,归结于脾,而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归脾丸以补脾养心,使得脾气获得补益,血行得到统摄,血气旺盛心自养。

因此,归脾丸可以治疗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诸多病症,可用于因思虑过重,造成心脾损伤,耗伤气血的症状,对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胃溃疡等多种症状均有效果。

归脾丸虽然是常用于补脾胃的药物,但要注意不适合外感、上火、体内有实热的人群服用,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服用需要慎重,最好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三、二者的不同

健脾丸和归脾丸都是能够健脾、补气的药物,如果是脾虚气虚导致的症状,两者都可服用,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健脾丸主治和胃止泻,补益脾气;

归脾丸主要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脾不统血引起的症状。虽然两种中成药一起服用并没有太明显的副作用,但具体要服用哪一种,能不能一起服用,都应该先咨询专业医师,在自己的病理基础上,结合两个药物各自的特点,选择更加合适的药物进行服用。

1、功效侧重不同

归脾丸的药理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或缓解因心脾两虚、气短心悸、肢倦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便血、崩漏、失眠多梦、头昏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健脾丸的药理是健脾开胃,多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体弱疲倦、少行懒言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2、临床病证应用有区别

归脾丸临床病症应用

⑴ 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头晕,而劳神、劳累、激动等均可引发加重病情;

⑵ 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面色黄白,动则心慌心跳,疲倦无力,喜卧;

⑶ 年期综合征;

⑷ 心律失常;

⑸ 高血压等。

健脾丸临床病症应用

⑴ 性胃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舌苔厚;

⑵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节,致胃脘胀满,食后症状加重,大便溏薄。

温馨提示:中成药虽好,还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对症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