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白带少(糖尿病下面痒还有白色豆腐渣)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糖尿病病人应该怎么办?

审核专家信息

宁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各类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中,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的病人重症率、病死率较高。

糖尿病病人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下边将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坚持治疗

继续用药

遵医嘱继续使用降糖药、胰岛素等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

如食量减少、运动量增加,则遵医嘱减少相应药物。

如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则遵医嘱增加相应药物。

二、监测指标

自测血糖

自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情况。

空腹血糖为晨起后未进食时的血糖值。

三餐后2小时血糖为进餐第一口后2个小时的血糖。

测量前用酒精消毒手指尖。

用专用道针扎破手指尖。

按照血糖仪使用说明用试纸吸取血液,进行测量。

吸取血液后用医用无菌棉签压迫手指尖,直到血止。

扎手指的针避免扎到他人。

如血糖小于等于3.9mmol/L(毫摩尔/升)或大于等于16.7mmol/L,或超过医生要求的血糖范围,需及时告知医生或就诊。

自测血压

每天测量血压。

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应固定在一个时间。

测量前避免运动、紧张、频繁说话等。

测量前可休息5~10分钟,排除活动对于血压结果的影响。

测量时保持一个姿势,如坐位或平卧位。

测量时只测一个部位,如同为右侧上臂。

测量时袖带绑在肘窝上2厘米处,袖带松紧度可容纳1个手指。

测量时避免活动、说话、攥拳等行为。

收缩压(高压)大于等于180mmHg(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低压)大于等于120mmHg,或超过医生要求的血压范围需及时告知医生或就诊。

三、注意饮食健康

合理膳食

饮食规律

三餐定时、定量。

避免减少或增加食量或进餐次数。

每日食物种类搭配固定。

控制主食,发生感染后不可节食减肥,要保证充足营养

可选择小米、大米等谷物,大豆等豆类,土豆等薯类。

谷物、豆类最好占主食的1/3。

保证蔬菜摄入量。

蔬菜每日摄入量为300~500克。

多选择深色的蔬菜,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紫甘蓝等。

深色蔬菜最好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

最好多食用菠菜等绿叶蔬菜。

适当食用水果。

如血糖控制较好,可以在两餐之间食用适量的水果。

每次水果的食用量为100~200克。

适量食用蛋白类食物

尽量选择鱼肉、鸡肉、鸭肉、豆制品等。

适量食用蛋类、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少吃肥肉。

不吃火腿肠、腌肉、腊肉等加工类肉制品。

如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须遵医嘱选择蛋白类食物的种类,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总摄入量。

用餐顺序

先食用蔬菜,再食用肉类,最后食用主食。

保证饮水量

发热出汗时更要有意识多补充水分,保持尿液清亮,如果尿液发黄提示体内缺水。每日至少饮水1500~2000毫升,相当于3~4瓶矿泉水的量,进餐时饮用的汤、粥也可以计入每天饮水的量。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浓茶、咖啡等。

如有严重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应遵医嘱控制饮水的量。

适量补充维生素

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这对于感染性疾病控制有力。

复合维生素补充产品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按说明书使用,避免乱用。

注意饮食卫生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

处理生肉刀、案板等厨具应和处理熟食、生吃食物的厨具分开使用。

烹饪时各类食物要煮熟。

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尽量去皮。

水要煮开,晾凉后饮用。

每人使用独立的餐具、水杯,避免共用。

四、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做2次肌肉训练。

有氧运动可选择平地快走、打太极拳等;肌肉训练包括深蹲、举哑铃、俯卧撑等,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

尽量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

如需外出运动,需佩戴口罩,选择人少的人行道的区域,尽量远离他人。

避免久坐。

避免餐后立刻运动,最好在餐后60~90分钟后进行运动。

如血糖控制不佳,有严重心、肺、骨骼、肌肉疾病,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运动,避免因运动过度使疾病加重。

五、做好自我防护

尽量在家中,不要外出。

勤洗手

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身体上的分泌物后、烹饪前后都要洗手。

用有灭菌消毒功能的洗手液、肥皂等洗手。

洗手时注意洗到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指甲缝等手的所有部位。

开窗通风

选择白天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

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外出时做好防护

外出时佩戴口罩。

尽量不去或少去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公交地铁、商场、饭店等。

如去超市购物,须距离他人1米以上。

手避免接触口、眼、鼻、口罩外边。

回家后摘口罩时避免接触口罩外边。

摘除口罩后将口罩密封后丢弃。

外套、帽子等应放到通风处。

处理好衣物后应立即洗手。

避免聚会

不要去别人家里、餐厅等地方进行聚会。

尽量避免亲友到家中做客。

六、心理调节

可通过读书、听音乐、电影、与家人聊天,或通过电话、网络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多运动,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尽量不去室内健身房、地下室等空气流通差地方健身。

七、合理就医

复诊开药:

尽量选择离家较近的、可以步行到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开药。

如去较远的医院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尽量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可提前了解就诊流程和医院各区域分布。

就诊时应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医院的设施或物品。

如接触了医院设施或物品,可使用含75%酒精的消毒剂清洁双手,同时避免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等部位。

感觉不适:

如感觉症状比平时加重,或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可先电话咨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如需到医院就诊,按照复诊开药的要求前往医院。

如出现严重情况,如言语不清、剧烈头痛、意识不清、胸部压榨性疼痛等感觉,本人或家人需要立即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在等待救护车过程中,本人和家人都要佩戴口罩,提前做好防护。

有疑似表现:

如糖尿病病人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闷等症状,或接触了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考虑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

前往医院的过程中须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打喷嚏、咳嗽时按紧口罩,之后立刻洗手,或用含75%酒精的消毒液消毒。

避免接触他人。

如出现呼吸困难,或病情严重不能自行前往医院,需要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拨打“120”时应明确告知调度员病人的情况,以便医务人员做好准备。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前,本人和家人都应佩戴好口罩。

如有发热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就诊时如实告知医生患病经过及表现,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如需隔离,应遵医嘱进行隔离。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2020.2.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https://mp.weixin.qq.com/s/k4XC9OKy4YfhI7MJRohpcQ

糖尿病患者谨防“花儿”惹的祸

别把过敏误当成感冒

花粉症属于呼吸道变态反应,以鼻咽部和眼部的症状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连续发作、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有的患者还可发生眼痒、流泪、结膜充血、哮喘等,有些人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全身或局部性的荨麻疹。有资料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正常人群花粉症的发生率约为1%,以蒿粉为主,其次为向日葵、大麻、蓖麻、苋属、藜属、杨、榆等。春天引起花粉症的过敏原主要来自树木而不是花粉,借助春风,它们能四处飘扬。

当花粉症仅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鼻咽部症状时,不少人误认为自己患了感冒,如果错误地服用感冒药,不仅对过敏症没有帮助,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哮喘等。其实,过敏和感冒是有区别的。(1)过敏引起鼻黏膜水肿,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感冒的鼻腔分泌物一般较黏稠,不透明。(2)过敏引起的喷嚏一般为“机关枪”式的,可连续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鼻腔发痒;感冒不一定打喷嚏,而且常常伴随咽喉肿痛及发烧、咳嗽等症状。(3)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机体能够清除感冒病毒,症状好转,而过敏却没有自愈倾向,不过当脱离过敏原后会有好转,但极易反复,常伴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如眼痒、眼红、流泪等。当您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时,建议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帮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治疗花粉症的药物选择

抗组织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对花粉症很有效,能显著改善鼻部和眼部症状。常见药物有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敏)、氯雷他定(开瑞坦),每日1次,每次10毫克;特非那丁(敏迪)每日2次,每次60毫克。这类药物主要是阻断组胺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常见有嗜睡等副作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可明显控制鼻部和眼部症状,对支气管哮喘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一般采用色甘酸钠支气管内或鼻内气雾吸入,每日3次,每次20毫克;或者选用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毫克,但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药。此外,还有肌注的药物,比如得宝松或康宁克通(曲安奈德注射液),其疗效大约可维持1个月左右,发病季节注射1~2次即可,副作用也较小。

皮质激素类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但是长期全身用药可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与糖尿病患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影响糖代谢,升高血糖。不过治疗花粉症时,激素类药物一般是局部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用法为抗组织胺类药物口服 皮质激素类药物鼻部喷雾。激素类用的比较多的是:丙酸培氯松气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后两种喷雾剂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在大医院用的比较多,内舒拿甚至可以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因为是小剂量使用,都不太强调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问题。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过敏阶段还是需要谨慎用药,告诉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将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说清楚,便于医生开具适合您的抗过敏药物。同时最好询问内分泌科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糖尿病用药,减少其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加强血糖监测,以期平稳度过过敏期。

饮食防治花粉过敏症

研究发现,花粉与食物过敏原具有交叉反应性,如桃、龙眼、葵花籽、核桃、花生、大豆、葡萄、西红柿与蒿属花粉、葎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苹果与蒿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因此,花粉过敏症患者在预防花粉过敏的同时,还需注意留意上述食物引起过敏。

患有花粉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食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精加工的食物,以防加重过敏症状。多吃胡萝卜、金针菇、香蕉、酸奶,适量食用大枣、蜂蜜等具有防治花粉过敏症食物。

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健康

有的花粉过敏症患者,在看到仿真花卉时就会出现哮喘等过敏症状,再得知真相后症状会立即缓解。可见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忧虑等不良心态也会促使花粉过敏症的发生。因此,有花粉过敏症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可以选择适当运动转移消极的心境,或多与意志坚强的病友交谈吸取经验,逐渐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从容面对疾病。

此外,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诱发花粉过敏症的发生与加重。因此,防治花粉过敏症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当然也要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疲劳,可以根据季节“顺势而为”,如夏季早睡早起,中午午休片刻,冬季早睡晚起等。

“糖尿病天地”感谢您的关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邮发代号80-225

《糖尿病文摘》邮发代号80-741

《糖尿病临床》邮发代号80-742

详情请咨询010-51260912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糖友一侧耳朵闷塞,小心是霉菌入耳,你的耳朵该洗洗了

#糖尿病##耳朵健康##真菌感染#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张宏征

前一阵子,春雨下不停,空气湿漉漉的,正是霉菌滋生的好时机,糖友陈伯一不小心,被真菌折磨得不轻。原来,前段时间,陈伯突然感到一侧耳朵有闷胀感,刚开始他没有重视,逐渐地还出现了听力下降。陈伯就医检查后,医生告知他耳朵的不适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所致,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宏征表示,在潮湿的季节,糖尿病患者要谨防外耳道真菌感染,如果出现耳朵的不适要尽早就医,否则会影响听力。

潮湿环境,真菌易长耳朵里

张宏征介绍,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可以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会引起大小血管的病变、神经系统的病变等。其中,外耳道有许多小血管和微细血管,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差,就会使得真菌容易在外耳道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出现外耳道真菌感染等问题。

“外耳道真菌感染,与耳朵处于一个潮湿的环境有关,因为外耳道是一个细小狭长的通道,是一个盲管,不通风,若里面潮湿,就容易让霉菌等真菌滋生,造成外耳道真菌病。”张宏征表示,除了潮湿的环境外,一些不良习惯也会让糖友的外耳道容易有真菌感染,如常用不干净的器械去掏耳朵,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就很容易损伤皮肤导致真菌感染。

其次,因为潮湿是产生真菌常见的诱因,如果糖友在洗澡或洗头后,耳道入水了而没有及时吸干,也会使得外耳道变成真菌的“温床”。因此,糖友在洗澡或洗头后,应该用棉签在外耳道、耳廓处吸干水分,切记不要伸进耳道里面,以免损伤耳道。

一侧耳朵有闷塞感要警惕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外耳道真菌感染,但很多糖友早期没有留意相关的症状,等到感染严重了,长期不处理,就会产生豆腐渣样的分泌物,进而损伤耳朵的健康。张宏征表示,外耳道真菌感染通常有一些典型的症状,如常常是一侧耳朵出现堵塞,这是因为耳朵被分泌物堵住了而产生闷塞感;其次,耳朵还会在短期内出现听力下降。“早期外耳道真菌感染,分泌物会较少,以耳朵的闷塞感等不适为主要症状,如果感觉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出来,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

张宏征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会容易有外耳道真菌感染外,还要注意另外一种严重的外耳道炎——坏死性外耳道炎,这种耳疾虽然发病率低,但80%以上的患者都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因为老年糖友抵抗力差,血管循环不好,患了坏死性外耳道炎后,还破坏耳朵周围的组织,如破坏耳廓、颅内等,会引起面瘫、颅内感染或大出血等严重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一侧的耳痛不适,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能及时就医检查。

对抗真菌,从科学清洗耳朵开始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有外耳道真菌感染,但很多糖友都不重视,认为是“小病”。对此,张宏征表示,外耳道真菌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让真菌在耳朵里面形成真菌的孢子,产生豆渣一样的分泌物,还会慢慢地侵犯鼓膜,导致中耳炎而损伤听力。因此,糖友一定要重视外耳道真菌感染的处理。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要在内窥镜下仔细清理外耳道的分泌物,再把抗真菌药膏涂抹在皮肤的表面才能有效清除真菌。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分泌物,或涂抹了一些激素类的药膏,会破坏抗感染的能力,反而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差和组织修复能力也差,因而,外耳道感染有可能会反复发作,一般需要2~3周的治疗时间。此外,要治愈外耳道感染,关键还是要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的平稳,饮食上要注意膳食平衡。

对于如何预防外耳道真菌感染,张宏征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错误地掏耳朵,要注意用耳卫生。平时可以用一些硼酸酒精等滴耳,尤其是在耳朵潮湿、瘙痒等情况下,可以自行使用硼酸酒精等药物来清理外耳道,保持外耳道的干爽,能帮助抵抗真菌的入侵。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胡琼珍 伍晓丹

图/来源网络

编辑/殷鑫

#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