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坏疽吧(糖尿病坏疽属于什么坏疽)
有小伤口没重视,糖尿病爹爹脚部发黑坏疽只得截肢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彭夏丽 喻锎
脚上有伤口没重视,75岁的糖尿病患者甄其(化名)爹爹的右脚发展到发黑、坏疽,后来他还出现心衰、肾衰的情况,被送医后无奈只得通过截肢来保命。8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经过医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目前甄爹爹的康复状况良好。
甄爹爹家住武汉汉阳,是名糖尿病患者,多年来一直未规范治疗。一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的右脚趾上有个小伤口,他也没有多想,还依旧泡脚。谁知,几天后他突然发烧,右脚背及下肢肿胀,伴剧烈疼痛,不久后他的右脚还出现发黑、坏疽的情况,他这才让家人带自己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就医。
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主治医师任君文接诊了爹爹,检查发现爹爹的精神状态很差,有重度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肾衰情况,下肢高度肿胀,大片皮肤肌肉和多个脚趾坏死,伤口伴有一股恶臭味。任君文诊断,爹爹是患上了重型糖尿病足坏疽,需要赶紧治疗,否则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任君文医生立即进行了急诊手术清创,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时间。然而在治疗期间,医生发现爹爹感染的是一种多重耐药菌,治疗较为困难,由于老人的身体条件差,原来濒临坏死的组织又出现新的坏死,为彻底阻断感染源,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医生团队经反复研究,并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决定为爹爹进行右下肢截肢术。
截肢手术成功进行,然而,刘爹爹在术后当晚却突然出现应激性溃疡,这是指在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胃炎,多伴有出血症状。爹爹出现反复、大量的血便,还有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高热等,这让大家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爹爹住院治疗期间,好几位周围血管科的医护们彻夜不眠守在老人的病床前。该院消化内科、骨科、药学部的专家们共同为刘爹爹制定了最佳的诊疗方案,经调整抗生素、输血补液、护胃抑酸、防止多重耐药、压疮护理、负压引流等一系列积极治疗,爹爹的病情终于逐步稳定下来。“感谢医护人员,感谢你们千万万苦将我的命抢了回来!”日前,医护人员查房时,甄爹爹拉着医生的手感激表示。8日,极目新闻记者得知,目前爹爹的康复状况良好。
该院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是所有治疗方案的基础,同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足部护理,对任何微小的皮肤损伤都不可大意,一旦发现伤口难以愈合,要及早就医治疗,千万不要拖,以免出现糖尿病足。此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敏感度较差,因此,冬天要谨慎使用暖宝宝和热水袋,洗脚时最好让身体健康的家人帮试一下水温,水温不宜超过40℃,洗脚5到10分钟即可,洗脚后应注意擦干,特别是足趾缝间要用柔软的毛巾轻柔擦干。脚上有伤口时千万别泡脚。一旦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治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近半患者不知自己有糖尿病,隐匿性强或引发截肢等严重后果
近日,一项数据表明,上海市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在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很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团队通过调查全国7.59万名成年受试者发现,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3.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主要有以下危害:第一,严重的高血糖,可以导致体重骤然下降,引起消瘦,还可以引起乏力,口干口渴,视物模糊等一些临床表现,长期慢性高血糖,可以累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系统等引起各个系统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脑血管病变。第三,如果说严重了,糖尿病可以导致一些致死致残性的疾病,比如失明,比如糖尿病足坏疽,截肢等等。所以说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大。
糖尿病典型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表现。
2、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容易饥饿、口干、疲乏、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是因为血糖升高较快时,房水、晶状体的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所导致,另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等情况。。
3、糖尿病病程日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大疱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
当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时,需要注意监测血糖。且有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仅仅是在体检或者是其他疾病就诊化验时才发现血糖升高,因此建议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时体检。
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故需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如果你的一级或者二级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的预防。此外,糖尿病与遗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肥胖等因素都有关,其主要预防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积极锻炼、控制血脂和血压、定期体检等。
1、调整饮食:建议三餐要规律,保持健康体重,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糖分,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积极锻炼: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比较好,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要避免久坐不动,最好坐1个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
3、控制血脂和血压: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生活干预和用药,积极控制血脂、血压。
4、定期体检:要有意识的了解自己的血糖含量,一旦发现有增高的趋势,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血糖含量进一步增加。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超重等高危因素者,更应该重视血糖监测。
坏疽、致残、致死,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太大!教你3招预防
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危险性
· 行走不便
所谓糖尿病足呢,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结果,严重可致残废。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糖友致残率高于非糖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的症状,主要为间歇跛行。间歇跛行,就是因为下肢缺血走路感觉疼痛,不得不一瘸一拐,严重的不能继续走路,得停下来休息。休息时,下肢因为缺血同样会感觉疼痛。
· 双足坏疽
病情如若继续恶化,糖友还会出现皮肤溃疡,双足坏疽。早期体检可以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问题,比如双足皮肤“苍白无血色”(下垂时又变为紫红色),冰凉、发麻,相关足动脉搏动减弱等。
· 导致截肢
事实上,糖友身上一旦产生伤口,便很难痊愈。比如脚上出现坏疽,那么伤口久不痊愈,期间可能发生感染,严重的导致脚趾脱落,皮开肉绽,疼痛加剧,甚至发展为截肢。
· 增加死亡率
截肢有风险,且截且谨慎。事实上,糖友即便做了截肢手术,依旧容易出现感染。所以有的糖友需要三番两次做手术,术后护理不当,身体支撑不住,是可能致死的。近年来,糖尿病足的致死率逐渐上升,需引起注意。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首先,糖友如有糖尿病足,一定要引起重视。为防病情加重,必须做好日常护理。这里介绍几个护理措施,大家不妨试试。
1、脚部保护
不论春夏秋冬,最好每天都用温热水洗脚,注意脚部的清洁。并且,要定期修剪脚趾甲,剪的时候,不要破坏了甲床,更不要挖掘相关软组织。不然很容易造成感染。
2、选对鞋子
像高跟鞋这种不舒适的鞋子,糖友还是少穿为妙。选鞋子应当以舒适、合脚为标准,穿上不会感觉脚趾受到了挤压。比如运动鞋、布鞋。另外,如果发现新鞋会磨脚,最好在相应部位放一些棉花或贴上防磨贴,别让脚出现磨损。
3、及时治脚病
有些糖友患有足癣,有脚气。这种问题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对足部皮肤造成不良刺激。有鸡眼、胼胝等多出来的部分,也不要自己解决,最好请专科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