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没有糖尿病(国外有没有糖尿病痊愈的)
用不起胰岛素,美国人开始当“药神”
作为糖尿病患者眼中的“救命药”,胰岛素在我国已被列入甲类医保。但在美国,这类药品价格近10年来飙升3倍之多,平均下来,用买3瓶10毫升胰岛素的钱,买一台iPhone最新款手机绰绰有余。
药价连年飞涨,美国人的医保也“靠不住”:再有医保的情况下,仍有约25%的患者买不起胰岛素;而美国去年丧失医保人数同比增加了320万,若“奥巴马医改”被取消,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千万级别。
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内出现一个个类似“药神”的故事:有患者偷偷在社交网络共享、在“黑市”上贩卖胰岛素;有人则开始创办“山寨”药厂,自行研制药物……
病友分享多余药物
护士拿药上“黑市”低价贩卖
综合《华尔街日报》、CBS新闻网12月3日消息,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共政策和战略联盟副主席迈耶(Krista Maier)介绍,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医疗开销高出2.3倍。如今每个美国糖尿病患者每月必须在胰岛素上花费500到600美元。
CBS:高额药价迫使糖尿病患者减少胰岛素剂量
即便是在有医保的情况下,4个美国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足够的胰岛素药物。
这也与美国复杂的医保体系有关。
简单来说,美国医保体系呈现商业化趋势,对于自理费用以外的额度,大多数医保会有一个报销比例,超出部分还得自理——最后这部分费用叫做“自付金额(out-of-pocket)”。
而随着近年来胰岛素药价飙涨,各大保险公司对“有病史”客户的投保明细作出调整。《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美媒报道透露,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自理额度被上调,自付金额被扩大;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保险公司发通知,告知客户不再将胰岛素纳入投保范围的情况。
到了今年9月,《商业内幕》指出,“自付金额”超过1000美元的美国人数首次超过总投保人数的50%,部分民众“自付金额”接近5位数。
《华尔街日报》在3日的视频报道中,就采访了一位居住在乔治亚州的糖尿病患者瓦夫德(Karyn Wofford),她每个月需交医保260美元,但需自付的费用高达6800美元。这名患者为了避免“睡着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的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帮助。
瓦夫德以及其医保单 图自华尔街日报
所幸,病友群中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每月会给她免费邮寄药物。由于胰岛素是处方药,这类操作系违法。面对《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这位不愿露面的“好心人”直言,这是因为医生给他开的药,“我不用经常用”。
这种“共享药物”的情况早就有媒体曝料。
ABC新闻网去年9月透露,目前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的“病友群”。除了瓦夫德的例子外,还有人是因为医生本来给他开了一种胰岛素,随后又转开另一种药物,导致前一种出现剩余,可以和其他人分享。
“病友群”聊天记录 图自ABC新闻网
“病友群”中并不是所有的药品物资都是免费,同时也有一个“黑市”在暗中运作,但售价大体要远远低于市面价格。
譬如,售价接近100美元的胰岛素注射器,在“病友群”中用30美元就能买到。
一位接受ABC新闻网采访的病友透露,一些在“病友群”贩卖药品物资的人,就是在医院工作的护士。
“我们要自制胰岛素,不准备注册专利”
另一方面,也有美国人开始自制糖尿病相关药物。加利福尼亚州的迪弗朗哥(Anthony Di Franco)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迪佛朗哥自2015年起创立“公开胰岛素计划(Open Insulin Project)”,开始自制胰岛素。
谈及“是否违法”的话题,“公开胰岛素计划”实验室的一位法裔研究人员表示,不会照抄礼来、诺和诺德等公司的产品成分、制药公式,而是“自己搞”。他强调,等产品研制出来,并不会注册专利,“我们并不是想争第一,而是想研制出一个大家都能使用的药物。”
截止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研制出任何药品成品。迪弗朗哥本人就是该试验的“小白鼠”,任何试验用胰岛素都在他体内进行测试。他表示,“还有几周就能有最终研究成果”。届时,“公开胰岛素计划”生产的胰岛素,将售价20美元。
3瓶胰岛素=1台新iPhone
12月3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出的一篇论文指出,如今1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而该国糖尿病监测、治疗、药物递送市场目前主要由3大公司垄断: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赛诺菲(Sanofi)、礼来(Eli Lilly)。
三者的胰岛素类药品在2007年至2017年间,药价平均翻了三倍。
例如,截止去年5月2日,一瓶10毫升的礼来Humalog售价已经飙升至274.7美元,同比上涨7.8个百分点;同等计量的诺和诺德售价达275.58美元,相比2016年的价格贵了7.9%。
药价逐年变化 图自商业内幕
同时,这两家药商的胰岛素在美销售价格,超出一些其他国家4倍还多。
加拿大、英国、韩国、美国甘精胰岛素(一种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药价对比 图自华尔街日报
目前苹果网站(美国)最新型号手机iPhone XR售价为749美元,在价格上比3瓶10毫升的胰岛素便宜。
而根据英国医学杂志《BMJ Global Health》在今年9月的研究,一小瓶人胰岛素的生产成本在2.28到3.42美元之间;胰岛素类似物的生产成本仅在3.69到6.16美元之间浮动。
为此,《商业内幕》曾报道,这三家药厂在去年被美国糖尿病患者协会告上法庭。前者做出妥协,承诺未来每年胰岛素药价涨幅不会超过10%。
美国内分泌医生特里格尔(David Tridgell)曾于去年6月22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署名文章,称自己给一些患者开胰岛素处方,但由于药价过高,患者出现“少用”、“不用”等情况,加重了病情,甚至出现患者死亡。
他指出,胰岛素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是“三巨头”已经注册了该药物的专利,并不断地推动胰岛素的更迭换代,随意左右药价。“胰岛素是必需品,是时候让我们回到‘1美元专利时代’了,(应该)把人放在利润之前,这些利欲熏心、毫无公正的行为,应该适可而止了。”
“我为我的国家骄傲
但这种情况几乎让我想离开美国”
《人民日报》曾在今年1月发文指出,美国药贵是一种“顽疾”。
新的药物出来之后,医生能否及时接受,保险公司能否列入报销名录,都是患者选择便宜药物的障碍。弗吉尼亚医学中心医生罗查娜•伯特鲁说,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对药品价格并不熟悉,并且选择范围有限,对患者保险又了解不多,因此药品价格一般不是医生开处方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复杂,药品中间环节多。美国媒体报道,药价约1/3是保险公司、医药福利管理机构、药店等中间人的利润。
而在流通环节,美国CVS、沃尔格林、来德爱等药店,以及沃尔玛、塔吉特等超市药品专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3家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控制了近80%的市场份额,他们代表制药商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再加上反垄断监管机构不作为,让价格像脱了缰的野马。
同月(1月16日),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调查结果说,2017年美国没有医保的人数增加了320万,去年第四季度美国有12.2%、约39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而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随着共和党政府废除《平价医疗法案》中强制购买医保的条款,可能导致1300万人失去医保。
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胰岛素危机”。ABC新闻网指出,一些医生甚至已经透露,部分患者因为国内的胰岛素价格太高,产生了“移民加拿大”的念头。
“胰岛素对于我们(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如同水、空气一样,” 瓦夫德对《华尔街日报》记者说道,“我为我的国家骄傲,但这种情况几乎让我想离开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微信公号)
美国唯一没有新冠病毒的地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已经超过7万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增病例。但美国仍有一个地区未发现一例确诊病例,也没有死亡病例:美属萨摩亚。
美国公共卫生官员说,美属萨摩亚的成功抗疫并非偶然。在新冠病毒传播初期,这个岛屿就迅速采取行动,几乎停止了所有入境航班,迅速提高了检测能力,并利用了去年年底为应对麻疹疫情而采取的社交距离措施。如今,这个棕榈树环绕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已经与外界隔绝了近两个月。
△当地海滩关闭 图据《纽约时报》
美属萨摩亚一共有5.5万居民,疫情期间他们被允许进入酒吧、夜总会和餐馆,但过去一个月里,进出这些公共场合的人数有所减少,因为店里每次最多只能有10名顾客。这里的公务员工作时间虽然从全职变为兼职,但也没有停止进入办公室办公。当地最大的私营雇主是一家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金枪鱼罐头工厂,疫情期间,该工厂仍在继续运转。
美属萨摩亚罗马天主教会领袖彼得·布朗说:“美属萨摩亚的生活还算正常,但由于运输受到限制,物资供应有些不足。”
无力应对就笨鸟先飞:初期就隔离
美属萨摩亚距离新西兰约2575公里,距离夏威夷约3541公里。在接受《纽约时报》电话、短信采访和社交媒体帖子中,当地人描述了一种感觉——对现在自己的情况既宽慰,又觉得孤独,并担心这片土地的未来,因为这里大部分人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的情况,这些可能会增加死于新冠病毒的风险。
“自从3月份航班停飞以来,天空一片寂静,令人毛骨悚然,”当地一家电台的新闻总监莫妮卡·米勒(Monica Miller)说。
看到病毒在亚洲部分地区的蔓延,总督洛洛·莫利加(Lolo M. Moliga)比美国其他州提前几周采取了果断措施。
3月初,莫利加叫停了该地区每周两次往返夏威夷的航班,随后又取消了飞往邻近的萨摩亚首都阿皮亚的航班。从那以后,该地区仅有的对外航线是一架每周从夏威夷运送医疗物资和食物的货运飞机。
今年3月,美属萨摩亚政府还迅速成立了一个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除了关闭教堂和学校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温和的社会疏离措施。例如,游戏厅和剧院的公众聚集被暂停,惩教所暂停了探视。
△当地教堂关闭 图据《纽约时报》
该地区缺乏医务人员,而且只有一家医院——林登·约翰逊热带医学中心(Lyndon B. Johnson Tropical medical Center),一次只能收治大约10名新冠肺炎患者。除了将疑似病例采集的样本提交给数千英里外的夏威夷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等待结果之外,他们自己没有检测和分析的能力。
美属萨摩亚议会Fono的成员、“希望之家”养老院的主席拉里·萨尼托(Larry Sanitoa)说,“那是一段非常可怕的时期,就像在暴风雨中盲目飞行一样。”
1918年大流感的收获: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莫利加在今年3月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封信中表示,美属萨摩亚需要援助。同时,他们也在尽其所能帮助其他人,包括挪威“宝石号”邮轮上的数百名美国人。这艘邮轮在斐济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港口被拒后,获准在美属萨摩亚补给燃料。
从那时起,美属萨摩亚获得了至少3500万美元的联邦援助,以及1000多个试剂盒和一台分析检测结果机器,来应对新冠大流行。
美属萨摩亚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负责人佩雷拉(Iulogologo Joseph Pereira)说,自4月中旬收到这台机器以来,他们所做的数十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美属萨摩亚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负责人佩雷拉 图据《纽约时报》
由于上述检测结果和没有病毒在当地传播的迹象,该地区仍然是美国唯一没有被宣布为重大灾难的地区。佩雷拉说,最近几次病毒的爆发,如2016年的寨卡病毒、2017年和2018年的登革热以及2019年的麻疹,影响着美属萨摩亚在危机初期的决定。
“我们已经为一次大的灾难准备了一段时间,”他说,去年12月这里麻疹爆发后,卫生官员已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因为邻国萨摩亚已经有83人死于麻疹,其中绝大多数是5岁以下的儿童。
1918年大流感夺取了邻国萨摩亚8500人的生命。但美属萨摩亚采取了隔离措施,就像现在一样,这让美属萨摩亚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在当时流感大流行中没有任何人死亡的地区。
在美属萨摩亚社区学院任教的作家Tamari Mulitalo-Cheung说:“当时严格的措施使美属萨摩亚人免于死亡,我们今天也不能偏离这一原则。”
红星新闻记者 蒋伊晋
编辑 彭怡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可乐比水便宜,糖尿病发病率世界第一,墨西哥怎么回事儿?
提起墨西哥,观众老爷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是毒枭、龙舌兰酒,还是墨西哥卷饼呢?虽然说这些几乎都是墨西哥的“名片”,但它还有一张“名片”,就是肥胖。
根据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墨西哥20岁以上成人的肥胖率高达32.8%,稳居世界第一!最关键的是,这个肥胖指标可不是那么好达到的,要BMI指数超过30才算,打个比方吧,如果你的身高是1.7米,那么你的体重要超过173斤才能算肥胖。这么说来,一般的国家还真比不过。
墨西哥这么多大胖子,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墨西哥你要是口渴了,那么最解渴的办法,不是喝水,而是喝可乐。因为在墨西哥,可乐反而比水还便宜!那么拿可乐当水喝的后果是什么呢?根据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墨西哥是世界上含糖饮料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其中糖尿病发病率就高达15.8%。所以说墨西哥人是现实版的“饮鸩止渴”,那真不算夸张。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墨西哥人能猛到连命都不要的喝可乐呢?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撵着他们喝吗?
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可乐比水便宜,老百姓喝可乐喝得一身是病的国家,墨西哥。长按点赞,马上发车!
墨西哥是个北美国家,从地图上看就在美国的下边。面积19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28亿。分别是解密狗的老家山西省的12.5倍和3.6倍。墨西哥这地儿非常缺水,全国七成土地的气候非常干燥,干旱地区占28.3%,极干旱地区占20.8%。在旱季要是能下一场雨,那完全称得上是祖坟冒青烟了。那么,是不是因为墨西哥缺水,所以导致水卖得比可乐贵呢?
墨西哥有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的水资源储备非常丰富,在相对来讲干旱的墨西哥大陆来说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可是,当地的居民几乎不怎么喝水,如果要是渴了,那就直接喝可乐。而且这地儿的可乐不仅成为了供给神明的贡品,而且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更奇葩的是,这个小镇的可乐已经成为了一种“通货”,就是说可乐已经可以换一些等价的商品啦!
墨西哥老百姓就这么没日没夜地喝可乐导致的结果就是糖尿病是墨西哥国内第一大病,而这个小镇所在的州更是“冠绝群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了21.5%,就是说,每5个人里就有至少1个人有糖尿病。那为什么墨西哥的老百姓这么爱喝可乐呢?在墨西哥,一瓶500毫升的饮用水卖0.48美元,而一桶1500毫升的可乐只卖0.88美元,换算下来居然比水还便宜。放着便宜的不买,为啥要买贵的呢?长此以往,老百姓就都开始不喝水只喝可乐了,哪怕是糖尿病这么高发,还是照喝不误。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个小镇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水却卖得比可乐还贵呢?
这个问题,得分三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当地的卫生观念比较落后,老百姓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到河里,而且垃圾也是随意倾倒,这就导致地表水污染严重。有检测机构专门检测过当地的水质,发现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谁要是敢喝一顿,那肯定肚子疼得要命不说,还得蹲半天厕所。水都被污染了,那么可不是就变成了肮脏的没人喝,干净的没钱喝了呗!
第二个方面,当地政府也不重视环保和民生。老百姓倾倒的大量垃圾,政府不怎么处理这件事儿咱们先不提。老百姓要求政府给打两口井用来喝水,这样的要求总没毛病了吧?可是政府就是不给打。当地的老百姓也感到十分无奈啊!
有老百姓是这么说的:“过去12年,我们一直在要求政府给我们打口深井,我们为此询问了市政府、州政府、甚至联邦政府,但他们无动于衷。现在人们每天必须步行2小时,才能打到水,要不然就是等水车(装满水桶的卡车)来,掏钱买水。”你看看,政府不作为,那老百姓为了喝口水都得步行俩小时,长此以往,可不就是都跑去买可乐了吗?
第三个方面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就在这个小镇,恰好就有一家可口可乐公司的工厂。这家工厂因为能雇佣几百名当地工人,还能每年创收2亿美元,所以是小镇求爷爷告奶奶才请工厂落户到这个小镇的。
那么作为交换,小镇政府不仅给可口可乐公司打的井有130米深,而且还让这家公司在小镇的地位如同“国王一样”。俄罗斯一家新闻媒体就评论过,说这是“资本主义裙带关系露出了最糟糕的一面”。你看,老百姓没水喝,可口可乐工厂却有深达130米的井用来取水,再加上可口可乐公司出色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可乐的成本就可以压到相当低。再加上前两方面的原因,终于造就了可乐卖得比水便宜的奇葩景象。可是最令人感到可恶的是,当地的可口可乐公司完全清楚自己是造成墨西哥老百姓肥胖和糖尿病的罪魁之一,但是他们却说,墨西哥人身体不咋地,天生就有“糖尿病基因”,这是他们咎由自取,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拒绝为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负责。
说到这儿,问题又来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固然是政府的一项职责,但是老百姓都胖成这样病成这样了,政府也该管一管了吧?毕竟病人也是要占用医疗资源的呀!但是,你能想象该国总统跟可口可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吗?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曾经担任过墨西哥的总统。他在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当推销员,5年以后成为了墨西哥城的销售经理,后来更是出任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总裁。你看看,人家本来就是可口可乐这个巨头里的顶层,那你说吧,他当了总统,能管可口可乐的这些事儿吗?
不过,墨西哥也不是什么都没管,它们也拿出过解决办法。就是对使用包括糖在内的进口甜味剂制成的饮料额外征收20%税。听着好像挺有效的是吧?但是,这就让美国人不高兴了。因为墨西哥的很多甜味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所以相当于这税钱得美国人出,于是美国人就不干了,把这事儿告到了WTO,WTO很快就作出了认定,认定墨西哥对进口甜味剂制成的饮料征税这件事违规了!你就说气人不气人吧!
在墨西哥这个人均消耗含糖饮料世界第一,含糖饮料死亡率宇宙第一的国家,原本可乐是比水还便宜的,但是现在,可乐比水便宜已经成为了历史。这是因为墨西哥新出台了一项法案,对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征收特别税,根据这一法案,政府将对每百克含有超过275卡路里热量的“垃圾食品”征收8%的特别税,并对每升含糖饮料征收1比索,也就是差不多人民币5毛钱的特别税。
政策开始实施以后,墨西哥可乐的价钱涨了一倍,终于比水贵了。老百姓终于有更多的理由不选择喝可乐,而是去喝水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因为可乐含糖量过高,所以当水喝确实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这件事儿,难道墨西哥的老百姓不知道吗?
在获取信息方便到只要掏出口袋里的电疙瘩,对着屏幕点几下就行的现代社会,终归还是有人知道并传播把可乐当水喝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吧?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要喝可乐呢?原因不就是因为可乐卖得比水便宜嘛!
这说明墨西哥老百姓普遍都挺穷,至少会穷得因为可乐比水便宜就不喝水。那么单纯依靠收税把可乐的价格涨起来,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去买水吗?如果把对可乐征收的税拿来补贴水的价格,让水变得更便宜,岂不是更好的办法吗?或者是把这部分税钱拿来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用水条件,并且教育和鼓励当地老百姓自发地保护水资源,不也是好办法吗?用此消彼长和釜底抽薪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解密狗认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不过收的这部分含糖饮料的税钱究竟去了哪儿,能说清楚的人估计也没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