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茶(糖尿病人能喝枸杞茶吗)

懂茶帝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可以喝茶吗?怎么喝?

很多糖尿病人有喝茶的习惯,一般规律是春夏喝绿茶、白茶,秋冬喝花茶,不知道这样合适?糖尿病人四季喝什么样的茶好?喝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其实,糖尿病人可以喝茶,这也是很多专家的研究结论。茶,它不仅给人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其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茶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而且茶有提神、健脑、利尿、降压、降脂等多种功效,但睡前最好不要喝浓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高,口干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白茶是最佳的选择。这是因为白茶在加工中未经炒、揉,茶中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基本未被破坏,而茶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功效。尤其是陈年的老白茶,其药用价值更高,降糖效果更佳。

动物实验表明,白茶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对动物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人体试食观察结果表明,5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饮用白茶30天,口渴、多饮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上升,说明白茶有降血糖的辅助作用。

有道君平时也是嗜茶如命之人,什么茶都喝。有时与朋友聊天饮白茶,或泡或煮,都是一种享受。会很快就有饥饿感,当饮到一定量时,有时甚至手还会微微颤抖,这其实就是血糖降低的体现。这是有道君的亲身感受。可见白茶在降糖方面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

糖尿病患者喝绿茶,也是不错的。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很多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离子,对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绿茶,经过长期的科学试验证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预防恶性肿瘤与心脏疾病,并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喝茶有道”自媒体个人微信:hyn365,茶叶爱好者可交流切磋

医生发现:经常喝茶的糖尿病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5个变化

“老李头,这段时间血糖怎么控制得这么稳?”

——这是我前段时间在门诊里对一位老糖尿病患者说的话。当他憨厚一笑说“医生,我最近天天喝茶”,我心里还真是一惊。喝茶?难道真有这么神?

茶叶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但你知道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茶不仅是解渴的饮品,可能还是调节血糖的“好帮手”之一。

很多人以为得了糖尿病,日子就得过得战战兢兢,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但合理生活方式的选择,能让血糖控制得更轻松。而在这些选择里,喝茶,正悄悄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那经常喝茶的糖尿病患者,身体到底会有哪些“看得见”的变化呢?往下看,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

喝茶后,血糖真的会降?可别想太简单了

先说个真实的事儿。我有一个朋友,姓王,55岁,基层公务员,查出2型糖尿病已经4年了。他这人嘴馋,饭桌上少不了小酒和重口味,血糖一直忽上忽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像坐过山车一样”。后来有次单位组织体检,他的糖化血红蛋白从原来的8.5%降到了6.9%,连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你是不是偷偷吃药加量了?”
“没有,我就是开始喝乌龙茶了。”他笑得挺得意。

这可不是个例。2022年《营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系统性回顾分析,汇总了19项临床试验,发现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特别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这可不是说明书上写的“可能有用”,而是多个实打实的人体研究得出的结论。不过要提醒一句:喝茶不是吃降糖药,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身体可能出现的5个变化,有好也有“坑”

变化之一:血糖波动更平稳
喝茶后,尤其是长期坚持喝,人体在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会减缓。这背后是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在起作用。它们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飙升的风险。

变化之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有研究指出,每天饮用3杯以上绿茶的人,胰岛素敏感性提升达15%。这就意味着,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好了,不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变化之三:体重悄悄下降


很多糖友都有肥胖问题,尤其是腹型肥胖。而一杯清茶,热量几乎为零,还能促进脂肪代谢。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可以轻微增加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

变化之四:心血管风险降低
糖尿病并发症中,心脑血管病是首要杀手。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动脉硬化,降低坏胆固醇,减少心梗、脑卒中的风险。

变化之五:肠道菌群改善
你可能没想到吧?茶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多个研究已发现,茶多酚能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繁殖,进而影响葡萄糖代谢。

但注意,并不是所有人喝茶都能“好上加好”。

这些“坑”,糖友们可得躲着点

茶虽好,可别喝错。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以下几点可得牢牢记住:

空腹喝茶,血糖可能更难控。
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空腹喝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影响餐后血糖稳定性。

浓茶、隔夜茶,反而有害。
很多人喜欢泡一壶大浓茶,甚至喝上一整天。但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高,可能诱发心慌、失眠,还会影响药物吸收。隔夜茶则可能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

药茶搭配,必须慎重。
比如有些人喜欢在茶中加决明子、桑叶,说是“降糖茶”。但这些草药成分容易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甚至出现低血糖。

喝茶的方式,也藏着大学问

说白了,喝茶降糖不是靠量堆出来的,关键看怎么喝。

建议用温水冲泡,不要超过80℃,避免破坏茶多酚。绿茶、乌龙、黑茶都可以,但注意要因人而异。胃寒的人不适合喝绿茶,肠胃功能差的可以选择发酵度较高的普洱茶、黑茶。

每次冲泡时间控制在2~3分钟为宜,避免茶汤过浓。每日饮茶量不宜超过3杯(每杯约250毫升),避免过量摄入咖啡碱。

糖尿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更要注意茶叶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作用。

喝茶能不能“治好”糖尿病?别做梦了

我在门诊碰到太多糖友上来就问:“医生,我天天喝茶,是不是就不用吃药了?”

我只能苦笑着说:“真要这么简单,我们医院早就变茶馆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核心在于胰岛素功能异常。治疗上要靠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三管齐下。喝茶只是辅助措施,不能替代药物,也不能取代运动和饮食控制。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坚持每天喝适量的好茶,配合科学饮食、规律运动,确实比单靠药物要强得多。

最后的那点“悬念”:喝茶降糖会有副作用吗?

这事儿得看你怎么喝。如果你本身有失眠、胃溃疡、焦虑等问题,喝茶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茶叶来源不明、掺假严重,也可能带来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风险。所以喝茶不是越便宜越好,更不是越贵越灵,关键是安全、稳定、适合自己。

说到底,“喝茶”只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颗小棋子,想赢得这盘大棋,还得靠整体战略。

身边有糖友通过喝茶调理出了好状态?你自己有没有尝试过?喝茶究竟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还是“自我安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和经历。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张丽,王春燕.茶多酚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2,30(4):301-305.

[2]王涛,陈晓红.绿茶摄入与糖尿病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2):198-203.

[3]刘志宏,李娜,杨文.不同种类茶饮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11):91-97.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辟谣:糖尿病患者不能喝茶?喝茶原来还有好处,但切记11点事项

最近,很多条友在后台私信咨询,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茶这个问题?

其实,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喝茶的,而且喝茶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血管弹性,消除动脉痉挛等。糖尿病患者长期饮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喝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不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鞣酸,如果长期大量引用高浓度茶水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而且饮浓茶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2、不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会冲淡胃液,降低消化功能。

3、不在睡前喝茶

茶叶中含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在睡前饮用会引起失眠,从而升高血糖。

4、不喝隔夜茶

茶叶浸泡过久,茶叶中的某些物质会被氧化,失去茶叶的保健功能。放置8小时以上的茶水鞣酸等成分相对增加。

5、不用茶叶服药

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容易与某些物品发生化学反应。

6、选择合适的茶叶

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绿茶。

7、选择合适的茶具

泡茶最好用紫砂壶或陶瓷茶具冲泡,然后再饮用,如果使用保温杯等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中,就如同煮茶一样,不仅会降低茶香味,还会使茶叶中的芳香油物质过多挥发。

8、注意泡茶,洗茶的温度

泡茶的水温宜高,研究表明茶多酚溶出的最适温度为 90~100℃,而洗茶的过程会造成茶多酚物质大量丢失,因此最好不要洗,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和灰尘,洗茶采用60℃的水温为宜。

9、冲泡次数不宜多

一般建议茶叶最多冲泡4次

10、新茶不要急喝

新茶炒制好之后,最好放半个月到1个月以上再喝。因为新茶中各种醇类、醛类物质含量较高,这类物质容易对胃肠黏膜造成影响。

11、肾结石患者少喝茶

结石体质不建议患者喝茶,茶水里的鞣酸和可可碱物质会增加机体形成草酸盐结石的机会。

#糖尿病蓝光行动##关注糖尿病##每日医聊# @头条健康 @头条养生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官@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中国

“甜蜜雅医防控糖尿病”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所属学科为首批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内两家之一)。致力于糖尿病的防控,尤其是年轻起病糖尿病患者的照护、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此头条号旨在传播专业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科普知识、糖尿病相关研究的前沿技术和资讯,希望用专业知识武装的广大糖友能拥有美好的甜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