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多久测一次血糖(糖尿病多久测一次生化指标)

浮屠新知堂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何时测量血糖?多久查1次?医生提醒,抓住这5个时间

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血糖稳定情况,曾有患者给我说过,有时候自己都不敢去检测血糖,因为每次看到血糖指标不好,就会感觉很郁闷,一下子人就不好了,经常一天都会这样,而且如果一次测得高,还经常不相信,往往连续测了好几次都高才罢休,这样下去搞的心里很累。

确实,血糖值的高低牵动着糖尿病患者的心情,很多人担心测血糖,但也有人怕麻烦,怕疼,毕竟需要扎手指,那么有没有一种说法,糖尿病患者多久查一次血糖就可以,或者说只要在特定的时间查血糖就行呢?

这个确实有,不过需要因人而异!今天,就跟大家谈谈检查血糖的重要性、检查频率以及何时应该检查血糖,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为什么血糖测量很重要?

血糖检测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有血糖异常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当下的血糖情况,有利于血糖控制,通过了解血糖的变化,可以对自己的饮食、运动、服药,以及使用胰岛素等进行调整,以便让自己的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且稳定的水平。

那么,有患者问了,血糖检查高了或者低了会影响心情,所以自己不想检测。

实际上血糖检查是自我控制的一部分,这个数字高或者低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为血糖异常的患者提供下一步需要做什么的一种反馈,如果数字太高(最适合自己的数字应该咨询医生了解,每个人可能都不同),它会告诉患者是否应该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也可能只是通过增加运动就可以改善;但如果数字太低,可能就需要吃点东西来补充糖分,而用量取决于具体情况。

因此,患者测量血糖更应该把它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负担,通过定时测量血糖,不但可以提供服药、运动、饮食的反馈,还能了解某些特定的食物或者运动对于血糖的影响。因为人体对于不用的运动、饮食、药物随着年龄等因素会有变化,测量血糖有助于了解这种变化。

更重要的是测量血糖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达标也有帮助。

应该多久检查一次血糖?

很多人会问自己应该多久测量一次血糖,实际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测量的频率也应该跟自己特定的体质和生活方式有关,最好的方式是咨询医生,以便正确了解每天测定血糖的次数。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应该检查4-10次,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每天只需要检查4次左右,但如果需要胰岛素则可能会跟1型糖尿病相同。

以下我们举例说明:

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没有使用胰岛素,那么他一般需要测量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每天4次左右;如果其餐前后血糖变化较大,那么可能还需要检测餐前的血糖;如果患者需要打胰岛素,初期则需要测定空腹血糖加餐前餐后血糖,每天需要6次左右。

如果是糖尿病前期患者,他可能需要间隔测定,周一测定空腹和早餐前后血糖,周二测定午餐前后血糖,周三测定空腹和晚餐前后血糖,以此类推,那么他每天可能需要测定1-3次而已,如果长期血糖稳定,甚至可以一周测定1-3次血糖。

而1型糖尿病,尤其血糖变化较大,受胰岛素影响也较大,所以测定血糖的频率应该更高,除了三餐前后,睡觉前外,可能还需要半夜测定,如果受胰岛素影响较大,可能在注射胰岛素短时间内就进行测定。当然,现在有家用的连续血糖监测,这种血糖仪更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不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比较好?

虽然每个人的糖尿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人应该遵循以下的测量时间,以便更好地了解血糖情况:

早晨醒来时

糖尿病患者开始新一天的最佳方式是检查血糖,这可以帮助患者在吃任何食物、完成锻炼或开始工作之前了解血糖情况,避免血糖高或者低,能够帮助自己调整好血糖,保持稳定。

因为,在不知道血糖的情况下开始新的一天,有点像蒙着眼睛走路或者开车一样!

饭前、饭后以及吃零食后

餐后血糖以及进食零食后的血糖,是了解食物对于血糖的变化情况,如果血糖偏高,可能需要服药或者加注胰岛素,如果没有服用药物的患者,则需要通过运动来调整。并且在以后的饮食中注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一般来说餐后血糖情况是在餐后2个小时进行(从吃第一口食物来算),之所以在2个小时候进行,因为到那时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已经被身体吸收,药物性胰岛素也已经达到峰值,起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不过有些患者可能处于餐后两小时血糖较好,但餐后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甚至餐后2小时后血糖不稳定的情况。如果有这种现象,首先多测量几次,看看是不是偶然发生,如果经常性的话,那么可以调整测定的时间,如果餐后1个小时较高,可以在1个小时候加测1次血糖,并做好记录,未来去医院复查的时候,提供给医生参考。

在每顿饭和零食前检查,是结合餐后的血糖指标,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一般认为餐前餐后血糖波动最好不要超过3.33mmol/L,这样能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而且有助于避免突发性的高血糖和低血糖情况

运动前和运动后

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实际上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事情,而低血糖状态下运动可能很危险。

这就需要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选择一个合适的血糖水平,如果运动前血糖较低,那么就需要吃一些食物来提高血糖,让血糖比正常水平略高一些,以防止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但有些人的血糖在运动时却会升高,尤其是当进行举重或进行会刺激体内肾上腺素水平的运动时,这种现象会更明显,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前的血糖不能过高,而是在正常水平左右较好。

血糖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是非常个性化的,不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在运动前特别高,超过了13.8mmol/L的话,则最好不要进行锻炼。这是因为如果身体在运动时血液中没有足够的胰岛素,肝脏会在不经意间向体内释放更多的糖分,从而增加整体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会面临脱水、酮体急速升高的风险,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而导致生命危险。

运动后测定血糖,主要是了解之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可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血糖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需要补充少部分糖分来调节。

晚上入睡前

睡前检查血糖也很重要,如果睡前血糖低于正常值,还有些患者睡前需要注射胰岛素的话,那么就很危险,可能在睡觉的时候出现低血糖。

而如果睡前血糖过高,那么有可能让患者出现各种不适,比如会频繁的口渴或者去洗手间,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而睡眠不好进一步影响内分泌,血糖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睡前应该保持在5.6mmol/L左右,睡前2个小时内尽量不吃东西,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

此外,如果有晨起高血糖,要区分黎明现象和索莫吉效应(低血糖反应性高血糖),这时候为了判断,需要半夜加测一次血糖,看看是否有低血糖的情况出现。

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

当糖尿病患者感染普通感冒、流感,身体感染、天气变化较大时,这时候血糖不容易控制,这时候更需要测量血糖。

有医疗机构,认为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在有感染的情况下,最好能够每4个小时进行一次血糖检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尽快送医治疗:

1、血糖较长时间超过了13.8mmol/L,并且有酮体出现

2、血糖较长时间低于3.8mmol/L

3、身体有脱水症状,出现了腹泻和呕吐情况

4、体温超过了38.5摄氏度以上

其他需要及时检测血糖的时间

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中,还有一些时间需要定时检测血糖,以便了解身体情况:

1、调整药物,或者由口服药换成胰岛素时,需要较为频繁的测定血糖,直到稳定后。

2、外出旅行,尤其是需要较长时间徒步旅行时

3、怀孕期间,以及生产后

4、生活出现改变,比如生活环境、工作改变,以及生活习惯调整等

5、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较为严重的慢性病

6、饮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或者体重变化较大时

7、近期精神等压力过大,比如分手、考试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不能把测血糖当成一种生活负担,而是个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证短期血糖以及长期血糖的平稳,避免并发症,实现跟正常人同样的健康和寿命。

#健康明星计划# #糖尿病# #健康一夏# @头条健康

别浪费“子弹”:糖尿病人多久测一次血糖比较好?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糖友都在抱怨,测血糖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觉得测血糖这个事情简直就跟战士上战场一样,硬着头皮克服心理障碍和十指连心的痛苦每天都要扎手指。但是糖友们又不得不测血糖,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检查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不过,测血糖并不是越多越好哦,测的太多不仅浪费“子弹”,同时会让血糖的自我管理变得非常痛苦,那么,糖尿病人多久测一次血糖比较好?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血糖的自我监测频率主要取决于您的治疗目标和方式

1、若您的血糖控制较差或病情危重时,则应每天监测4-7次(三餐前后 睡前),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当您的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4-7次(三餐前后 睡前)。

2、若您使用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空腹 三餐后 睡前),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空腹 餐后血糖)。

3、若您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或生活方式干预时,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空腹 餐后血糖)。

第二:具体监测哪几点血糖呢?

1、 餐前血糖监测

当您的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若您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三餐前血糖。

2、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若您的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是整个血糖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应关注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3、 睡前血糖监测

若您是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睡前(晚上10点左右)血糖监测。

4、 夜间血糖监测

若您进行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水平已接近治疗目标,但空腹血糖仍然较高或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时,应监测凌晨3点左右的血糖。

5、 平时

当您平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6、 运动

若您参加较剧烈运动,应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尤其是运动以后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您应该增加监测血糖的频率。

7、 其他情况

当您尝试新的饮食、不能规律进餐、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等情况时,均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希望通过以上的讲解,您能灵活的安排适合自己的血糖监测频率,这样更有利于您血糖的达标哦!

我国糖尿病患者过亿 健康人群应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我国糖尿病患者过亿 健康人群应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过亿,糖尿病前期人群1.72亿。2020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呼吁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度重视糖尿病管理,需驱动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五驾马车”。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提示,健康人群应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新华社;LX)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