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国糖尿病地区(中国糖尿病哪里最多)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调查发现:北方糖尿病发病率高,南方却比较少,差距体现在哪?

曾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作为一种基础代谢性疾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都不相同。在中国的成年人中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为12.8%左右,现有糖尿病患者约1.3亿人。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出现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国内近50%的人都存在血糖异常的情况。

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在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同。在南方地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北方。在全国范围内最低的糖尿病发病率为贵州,只有6.2%。而患病率最高的是内蒙古高达19.9%

为什么北方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南方却比较少?差距体现在哪?或许一些生活的习惯上能看出端倪,不妨多了解。

中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是不同的。北方人的食量大多是高出南方人不少。在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地三鲜、乱炖、大碴子粥等食物中含有的脂肪碳水等物质是比较多的,可能给人们带来的代谢负担是相对比较大的。这些食物中的淀粉、高碳水等成分都会在人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最终诱发血糖升高

人体内的营养代谢等也是相互牵制的。油脂多了、盐分多了或者淀粉等多了,对于代谢类疾病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北方人长时间吃口味比较重的食物,饭量也比较大,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诱发糖尿病的风险,或许这就是北方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北方人和南方人分在一组内,很明显能看出北方人的骨架大、体重比较大。而南方人更小巧纤细一些。从调查上来看,北方人体重超重肥胖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北方一到秋冬季节,外面的温度比较低,很少能有机会进行运动,宅在家里久了就可能引发肥胖

而肥胖人群出现糖尿病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在体型比较胖的人身上,糖分代谢、血脂代谢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人体内的胰岛素的活性对于稳定血糖的作用也会产生影响,从而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北方人的酒桌文化和南方人的茶文化相比,自然也是增大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因素之一。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由来已久,而这样的习惯对于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慢性代谢性的疾病在北方高发的诱因之一。

相比之下,南方人更喜欢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能够帮助改善身体内的循环,帮助消化吸收,分解脂肪,对健康比较有好处。得益于这样的差别,南方人比较不容易引发糖尿病

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南方比较少出现糖尿病。如果你想预防糖尿病,或许可以从这些角度来着手。避免饮食口味过重,增加日常的运动量,避免长期饮酒这样的习惯都是人们可以做到的。

调查发现北方地区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而南方却比较少,分析后差距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如果你能都避开,或许也能预防糖尿病,降低患病风险。

中印糖尿病患者数量对比:印度有超2亿糖尿病人,中国多少呢?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全球性疾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史书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西汉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长期为消渴症所苦,这就是典型糖尿病征象。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24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报告,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30余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8.2亿,且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两个国家,占到了全球糖尿患者的4成以上。

印度糖尿病患者数量超2亿人

虽然印度是一个以素食为主的国家,但是在印度的文化中,似乎没有什么比挺着大肚子更能象征一个人的富态,因为大肚子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财富与食物。另一方面,肥胖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2到5倍。

2011年,一项名为“印度两种常见病筛查”全国性研究显示,在八个邦接受调查的1.6万名成年人中,有超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患有糖尿病,46%的人患有高血压,有两成人同时患上这两种病症。

根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发表在2024年《柳叶刀》上的最新研究报告,2022年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2.12亿人患有糖尿病,占全球8.28亿病例的四分之一以上。

印度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如此之高,与遗传基、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与欧洲白人相比,印度男性的BMI更低,腰臀比更高,躯干皮褶厚度更高,胰岛素抵抗更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是白人的2倍以上。

另外,印度是全球食糖第一大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较多,每年要消费掉3000万吨的蔗糖。吃糖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患上糖尿病,但是长期大量摄入糖分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在印度,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很多人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和糖尿病筛查。这导致许多糖尿病患者未能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和治疗,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超1亿

《柳叶刀》杂志认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在1.48亿,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8%。这1.48亿患者中,九成以上是2型糖尿病,约一半的人在确诊前并未察觉任何症状。去年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团队发布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突破1.18亿。无论哪一种结果,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当无太大争议。

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只有1%。此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条件的改善,到如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呈年轻化趋势。

超重和肥胖是近年来国人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增加相关的重要因素。约有超过六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了超重或肥胖,每5个肥胖者中就有一个糖友。

从糖尿病的患病率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均在20%以上,排名全国前三。河南、江苏、广东、山东、河北、四川这六个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均在800万人以上,占到了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半壁江山。

庞大的患者数量,使得我国每年在糖尿病方面的相关健康支出总额超1.2万亿人民币,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我国每9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专家:不少患者诊断时已出现器官损伤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的增长率大约为2%,且糖尿病并发症的增长拐点并没有出现,我国糖尿病面临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达标率低和并发症筛查率低这四大问题。”3月25日,在“先见·先行0伤害-蓝手环·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区域路演”-北京站上,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郭立新教授指出,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降低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并且让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拐点早日到来。

3月25日,蓝手环·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区域路演-北京站举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出的《全球糖尿病契约》显示,随着肥胖的大流行,全球糖尿病负担日益加重,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预计将达到6.43亿,到2045年将增加到7.83亿。

“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治的整体情况还在逐渐提高,但是在边远地区,治疗改善率还非常欠缺。”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马立萍教授也指出,除此之外,糖尿病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对于器官、肾脏的损害引起的死亡风险非常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有1.25亿,即每9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1。较欧美国家,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损伤的问题更严重2,其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高达39.7%2。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宣传组指导、健康报社组织拍摄的糖尿病科普公益视频。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钟历勇教授指出,“高血糖只是糖尿病程的开始,不少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出现器官损伤,所以高血糖引起的器官损伤、血管并发症等慢性并发症需引起大家的注意。”

“如果一个人血糖水平异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应该开始关注糖尿病的并发症,这些患者我们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危人群,在这个阶段这些患者就很有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郭立新教授也提醒,这一阶段即使不能诊断糖尿病,也建议患者施加干预因素,比如改变进餐方式,减少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药物的应用,进而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各方面损害。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 Liu Y, Ning X, Zh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 a nationwide tertiary hospital-based study.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22;10(3):e002720. doi:10.1136/bmjdrc-2021-002720

3. Tomic D, Shaw JE, Magliano DJ. The burden and risks of emerging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Nat Rev Endocrinol. 2022;18(9):525-539. doi:10.1038/s41574-022-00690-7

责编:朱晓娜

主编:邱越

校对:杨晓露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