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糖尿病(糖尿招蚂蚁)
26岁程序员尿液招引蚂蚁,尝了之后是甜的,糖尿病如何侵袭人体?
12月23日消息,今日,据广州日报报道,26岁的小林是深圳的一名资深程序员,工作6年来,除了和同事聚餐外,一日三餐便是外卖,同时他还特别爱喝各种甜饮料。两年间,小林体重从160斤涨到了180斤。
报道称,有一次在老家外面小便后,发现尿液吸引来很多蚂蚁,好奇之下小林用手指沾了一点尿液,尝了之后发现尿液有点甜。这让小林疑心,回到深圳后进行了相关检查,结果发现患了糖尿病。据称:“比绿茶的甜度还甜一点。”
迫于无奈,小林进行了减重的手术,也开始主动地控制体重,主要是通过合理饮食的方式控制糖分的摄入,结果一个月就减了26斤。小林就是因为长期吃高脂、高油、高盐的外卖,加上把甜饮料当水喝才导致肥胖症和糖尿病、高血压的。
糖尿病这个东西在现代人类之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简单说就是因为血液中的糖分过高,而胰岛素不能完全降解那么多糖分,葡萄糖等物质在血液中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在医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检查,主要是查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数,一般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会超过6.5%,这会引起微循环灌注的损伤,进而造成眼底病变、末梢循环障碍等。
在糖尿病的患者中,遗传占一部分,有些人天生的胰腺薄弱,因此会由Ⅰ型的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通过免疫介导胰腺β细胞的破坏而导致。这类患者的家属尤其是直系亲属,如果患有糖尿病的话,其患病几率也会高一些。
第二种是自身因素引起的代谢问题,一部分是因为糖类营养过剩,加上自身组织的功能缺陷。人类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降低血糖无非是促进血糖的消耗和血糖向唐元、脂肪的转化,血糖太高的话,胰岛素就会处于高水平。部分人会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意思大概是组织中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只能更多分泌胰岛素,最终造成胰岛受损,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不足。
还有一种则是情绪的问题,可能很多人觉得情绪没啥大不了的,但情绪在慢性病的演变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时候,比如物理或者生物因素的应激都会导致糖的分泌增加,比如发烧的时候,发烧其实是人体对抗体内外致病因素的一种常见反应,而发烧的时候血糖水平会增加,这就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也增加。
激动、紧张的情绪也会造成胰岛素水平的提升,当人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的情绪之中,人体分泌的血糖和胰岛素都会增加。一方面人体需要更多的血糖促进人体的活动,一方面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水平。这两种作用处于拮抗的状态,长此以往,人体的血管等处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就造成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
糖尿病说白了就是血糖过高,而肾脏对血糖的过滤效果也有限,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的功能,就会导致尿液中混杂有较多的葡萄糖,这也造成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味道特殊,会引来蚂蚁等昆虫,如果发生酮症酸尿症的话,还会具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情绪的作用就是通过应激等反应,使血糖升高,人体需要糖分去维持接下来的“战斗”,胰岛又必须分泌胰岛素去降糖,两者矛盾了。
不管怎么说,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能吸引蚂蚁也不是很常见,一般在这么严重之前就有其它的症状,比如典型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体重降低。它的危害主要就是并发症,由于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功能下降,容易造成患者末梢神经或者血管的坏死,所以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眼底、肾脏的病变(毛细血管学运丰富),也会出现手足指端的坏死等。
现代人营养条件更好,容易造成营养旺盛,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又使得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部分人就容易处于紧张、压力的情绪中难以释怀,其中部分就会因为长期的应激出现糖尿病的相关症状,甚至最后罹患糖尿病。不过相关的药物也很成熟,能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血糖,但是作为慢性病,糖尿病对人生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警惕!26岁程序员查出糖尿病:一日三餐是外卖,还酷爱甜饮料
每经编辑:李泽东
据广州日报微博12月24日消息,26岁的小林是深圳的一名资深程序员,工作6年来,除了和同事聚餐外,一日三餐便是外卖,他还酷爱喝各种甜饮料。
两年间,小林体重从160斤涨到了180斤。有一次在老家外面小便后,他的尿迹周围竟然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蚂蚁!小林用手沾了点尿液舔了一下,发现果然是甜的,“比绿茶的甜度还甜一点。”
回深圳一查,竟被确诊为糖尿病。之后由于不规律服药,小林还发生了一次酮症酸中毒,险些危及生命。上个月,小林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杨景哥主任医师为小林进行减重手术减肥。术后,小林恢复正常饮食,一个月后成功瘦了26斤,血糖恢复正常。
那么,是不是无糖食品就能避免糖尿病呢?
据央视网12月24日报道,长期食用无糖食品同样可引发糖尿病,甚至,无糖饮料可能比含糖饮料危害更大。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接受采访表示:“代糖食品尤其是很多的无糖饮料,所谓的零糖、零脂、零卡、零卡路里的饮料,其实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
“最近有很多的研究发现,长期喝这个无糖饮料,比如说像含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含代糖的饮料。最近的研究发现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现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相反这些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比我们喝这个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专家表示,糖尿病的病因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糖分的摄入并不会直接导致胰岛的功能紊乱,即便偶尔摄入过量,通过身体的调节也能稳定血糖的浓度。 专家提醒,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就要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不要加重病情。而防控糖尿病,关键在于早防早治,平时要合理膳食,按时作息,多参加户外运动。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广州日报、央视网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
脚部出现3个症状 当心糖尿病足
1.肤色改变
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很常见的现象,这部分患者早期都会出现肤色改变的症状,特别是抬起双脚时足部皮肤会变得苍白,而长期站立或者垂下双脚时,皮肤则会发紫发红。如果观察到脚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颜色改变,需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可能。
2.脚部麻木疼痛
患者常会感到双脚麻木,走路时仿佛踩在棉花上,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导致容易摔跤。另外足部还会有蚁行感,即感觉到仿佛有蚂蚁在脚上爬,严重的脚部还会有疼痛的感觉,这也是糖尿病足的一个明显信号。
3.脚部形状改变
随着患者运动神经受损,脚部的肌肉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变得无力,进而容易导致弓形足、鸡爪趾等症状,或者走路时脚部无力、容易摔倒,有时候还会出现脚部痉挛,这些都可能预示着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很多病人对糖尿病足不以为意,认为是小病,但其实糖尿病足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控制,很可能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生活中要重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
1.避免烫水洗脚泡脚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受损,脚部对于水温的感知受到影响,如果使用太烫的水泡脚,而足部又不能及时感知,很容易被烫伤。所以平时洗脚最好用38-40℃的温水,最好不要长时间泡脚,洗完脚后要及时擦干。
2.鞋子要宽松透气
太紧的鞋子不利于脚部的活动,不透气的鞋子容易闷汗,这些都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因摩擦而发生破损,进而导致溃疡等情况,因此经常走路的糖友最好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
3.勤剪指甲
指甲太长太深,容易导致发炎、出血,慢慢地会形成甲沟炎,如果不及时清理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溃疡。
4.预防外伤
每天查看一下脚部是不是有水疱、擦伤、裂口,如果出现了伤口,最好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避免伤口进一步溃烂。
5.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坚持有氧运动还可以帮助控制血糖,糖友可以做一些抬高下肢的动作,避免久站久坐,身体允许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散步等活动,但是时间不宜太久。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根本的还是要控制好血糖,糖友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适当运动,再配合以上几点预防措施,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