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老年人合适的运动频率为)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专家建议这些方式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主要受环境、基因、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世界首位,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
但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对运动疗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仅仅是把运动疗法作为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的一部分,且不少医务人员自身对专业运动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开出的运动处方过于模板化,缺乏针对性,没有考虑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合的运动方式
1、快步走 快步走是一项步行运动,旨在促进身心健康,讲究速度、时间和姿势。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洪昭光说“最好的健身方法是步行。每天餐后步行 20~30 分钟,坚持半年以上,血糖、血脂水平均可得到改善。”
2、太极拳 太极拳运动能有效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状况。每周最少锻炼3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运动强度,才可以逐步将糖的分解转化为脂肪分解,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3、八段锦 八段锦能有效地将调身、调息、调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动作的伸展、松紧的结合,可以达到调节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
4、广场舞 全民健身活动中,广场舞以其健身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广场舞步伐快,富有节奏,将传统舞蹈的美感与运动健身相结合。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次以内,运动时间持续1小时。广场舞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不同,对运动形式、运动耐力、运动时间的选择不同,所以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配合药物、饮食一起控制血糖!
把关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郭树彬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责编:邢郑、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疫”期来锻炼|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请查收
“疫”期来锻炼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学校正处于准封闭管理状态,足不出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呢?官微“‘疫’期来锻炼”栏目整合各二级学院“社区运动健康师”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居家体能锻炼、全身整合训练、非遗健身方法等内容,让我们一起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放松心态,减缓压力!本期为您带来运动科学学院推荐的“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
运动具有较好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同时,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但如今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居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那么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在家中运动?运动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居家运动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遵循简单、安全的原则。合并高血压,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要与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
2.尽可能在饭后1小时运动,此时血糖较为稳定。
3.运动前后都需要检测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合运动。
4.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应立刻停止运动,选择就医。
二、居家运动方式
我们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易筋经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
1.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健身气功之一,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实,新编易筋经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适合中老年人群练习。易筋经主要通过一定的姿势和固定动作,调节呼吸,刺激特定的穴位,加快气血的流动,进而加强筋脉和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糖代谢。每次可进行3次易筋经练习,每遍易筋经包括十二式(约13分钟)。
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克服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这种阻力的来源包括自身重量(如蹲起)和借助器械的外部阻力(如弹力带,哑铃)。抗阻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组合练习。借助弹力带,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如下锻炼:
(1)弹力带反向飞鸟
(2)弹力带弓步挺身
(3)弹力带绕膝蹲起
(4)弹力带侧拉
(5)弹力带负重蹲起
三、运动强度和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劳累。适宜的运动强度应为运动后轻微出汗,身体有发热感,肌肉微酸,稍有乏力但心情愉快,休息后即恢复。每次锻炼可在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运动后的恢复整理和拉伸活动5-10分钟。尽量确保每周活动时间能够达到150分钟。此外,对于运动能力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尽可能减少静坐,卧床时间,比如每隔1小时就走动一下。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控制饮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餐次规律,定时定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糖效果。
内容转自:“上体运科研”公众号
图文:蔡妍玮、李婧媛、黄运达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常做四肢保健操 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起来学习这套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四肢保健操吧。
第一节:屈指运动
取站立位,两臂下垂,双手在体侧做握拳练习。双手握拳时要将拳头握紧,松拳时要将指关节松开,反复50次~100次。
第二节:踮脚运动
先将脚后跟抬起,用脚尖着地行走50步~100步,再将脚尖翘起,用脚后跟着地行走50步~100步,接着用足内侧着地行走50步~100步,最后用足外侧着地行走50步~100步。
第三节:屈臂运动
练习者将两臂下垂,保持上臂不动,肘关节用力弯曲,使小臂向上屈,让小臂尽量与上臂贴近,并在小臂上屈的同时双手用力握拳,保持10秒左右。最后将小臂下落恢复原位,同时松拳,手指仍保持自然弯曲,反复做屈伸动作50次~100次。
第四节:转膝运动
将双膝弯曲,上身前倾,双手掌心扶在双膝处做转膝运动,先顺时针转动膝盖50圈,再逆时针转动50圈,然后起立。
第五节:跳跃运动
双脚并拢,双手叉腰,在原地跳跃10次~20次。
上述任何一种运动都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此套保健操适用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常练习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增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利于神经修复。
雷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