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木(糖尿病脚麻木吃什么药)

中医庞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4年,双足发麻、发木,像穿了袜子样”警惕神经性病变

刘大哥今年53岁了,发现糖尿病4年。 他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在意,按时吃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所以他的血糖控制得很好。 最近几个月来,他经常感到双足发麻、发木, 就像穿了袜子一样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就要警惕患者是 不是患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检测手段提高,发 现其患病率可达到90%以上。患者常有四肢远端对称的麻、木、蚁走感、发冷等异样感觉 和肢体自发性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难以忍受。

晚期严重病例有神经源性关节、缺血性 坏疽和足部溃疡,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

晚期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主要发生在手足。

表现为感觉减退,如四肢有手套、袜套样麻木感,对冷热不敏感,痛觉迟钝;有的患者会出现皮肤表面烧灼感、深部刺痛、感觉减退、接触性感觉不适以及发作性剧痛,在夜间更明显。

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病变包括累及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胃肠道、调节和 泌汗等功能的广泛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进食或饮水时头面部出汗,或上半身出汗而腰以下不出汗, 足部皮肤干燥无汗,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无汗,可致皮肤干裂,更易促进溃疡的发生。 在胃肠道表现为腹胀、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烧心,也就是医生常说的 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腹泻、便秘,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在泌尿系统表现为尿不尽、排尿无力、尿滞留,少数人可出现尿失禁,也就是"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非都是些恼人的小毛病,仅仅影响生活质量而已。实际上,神经病 变还可能会带来生死攸关的大麻烦,比如无痛性心梗,因为患者神经受损,所以在出现心绞 痛的时候没有征兆,容易被患者及家属疏忽, 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因此对糖尿病患 者来说更危险。

另外,正常人或无神经病变者低血糖时,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眼花、有 饥饿感等,以提醒患者及时补充糖分。而糖尿 病神经病变患者缺乏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应,缺 乏这些预警信号,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为目前发病原因不是很清楚,因此临床上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很确切。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下一篇文章我将会就此做做详细介绍。

有这类症状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我,然后把你的情况说给我听听,我坐诊不忙了,会为你们一一解答辩证。

关注我吧@中医内科庞主任

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最致命;糖尿病足部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发病日久很容易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再发展就会发生糖尿病足,最后可能导致截肢,因此要想预防糖尿病足,就要从出现神经病变开始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展到末期就会发生糖尿病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以疼痛为主,但是临床上以麻木为主要症状者亦不少见。麻木是指患者肌肤感觉异常或知觉障碍的一种症状,麻和木有所不同,“麻”者自觉肌肉之内有虫乱行,按之不止“木”者指皮肤不知痛痒,按之不觉,掐之不痛。

金元时代著名中医学家——朱丹溪

金元时期的著名中医学家朱丹溪认为∶“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所以麻木的病因不是气血不足就是有痰湿瘀血,今天我们来讲一例以麻木为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基础情况:患者杨 x x 男 31岁 身高168cm 体重61kg 糖尿病5年

主诉:手脚麻木,感觉迟钝,走路感觉下肢酸痛

问诊:手足麻木、酸痛夜间加重,乏力易累,经常头晕头痛,小腹疼痛,腰部酸痛,眼睑浮肿,口干而不欲饮,大便偏干 一周一次

舌苔 口唇淡白

望诊:舌淡口唇苔白 面色淡白

辩证:脾肾两虚证 ,

立法:补脾益肾 (赛因赛用)、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理中汤、四神丸、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药干姜,药性辛热,暖脾胃之阳

组成:黄芪 党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陈皮 补骨脂 煨肉豆蔻 吴茱萸 五味子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赤芍 桂枝等

复诊,服用上方加减加减一月,下肢酸痛,手脚麻木大为减轻,大便干消除,诸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患者另诉性功能障碍,希望治疗的时候加强一些,议脾肾阳虚,以右归丸合四逆散、桃红四物加减。

熟地 怀山药 山茱萸 枸杞 菟丝子 鹿角胶(单包)杜仲 肉桂 当归 制黑附子 淫羊藿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桔梗 怀牛膝 枳壳 柴胡 韭菜子 蛇床子 等

复诊,患者服用上方加减一月,手脚麻木消除彻底消除,下肢酸痛、腰痛基本消除,性功能障碍改善,患者因为工作调动,要求改用中成药治疗,嘱其以右归丸、逍遥丸常服善后。

案例解析: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最为常见,但是阳虚患者亦不在少数,本案患者麻木为主证,伴随乏力腰酸大便秘结,可以辨证为脾肾两虚,疼痛辨证为瘀血,合起来就是脾肾两虚、瘀血阻络证。放选理中丸、保元汤补脾阳,四神丸补肾阳,桃红四物活血通络。患者神经病变消除80%以后,因其诉求,改用右归丸为主方治疗。

只有吃的营养,身体才会健康

总结:

1、中医对于麻木的论述颇为详尽和透彻,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和教训,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虽然难治,但是通过仔细辨证找到症结所在,采用对症的中医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2、营养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不应该忽视,很多医生光知道治病,但是不知道营养,殊殊不知营养才是健康的基石,要想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扩展阅读:

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饮食营养经验!

2、手脚麻木,针刺疼痛,糖尿病神经病变;老中医带你治疗神经病变

3、 《伤寒论》经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芍药甘草汤经典案例

4、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经验

有这5种表现的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糖尿病足,10个方法帮你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截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病变早期,由于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患者往往难以察觉或引不起重视,但这恰恰又是糖尿病足防治的最佳时期。

糖尿病足的早期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呢?

糖尿病足早期的5个表现

1.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

伴有下肢皮肤麻木、刺痛、感觉迟钝者,因感觉神经受损,即便是皮肤出现擦伤、磨破或烫伤起疱往往浑然不知,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2.足部皮肤干裂或浸渍发白

由于自主神经受损,有的糖尿病患者出汗少,下肢尤其是足部皮肤容易干燥皲裂;

有的糖尿病患者的鞋既挤脚又不透气,脚趾缝间皮肤浸渍发白,容易引起足部溃疡。

3.足部胼胝(老茧

足部胼胝(俗称老茧)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独立高危因素,可增加足底局部的压力,胼胝下正常组织由于过度持续的挤压而发生足溃疡。

4.下肢发凉、疼痛

下肢发凉是血运不好的早期表现,随后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者走一段路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被迫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缓解,往往被迫走走停停。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下肢“静息痛”,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这是下肢血管严重阻塞的标志,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5.足部的轻微损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足部轻微的擦伤、浸渍或小水疱不重视、处理不及时或太随意,导致伤口迅速恶化,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脸一样,爱护自己的双足,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控制血糖,综合管理

血糖不能达标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截肢的最主要诱因。

另外,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影响伤口的愈合,因为血糖增高时,炎症细胞受损,不能及时促进伤口愈合。

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各项指标管理好,争取全面达标,以避免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2.保持足部清洁

足部卫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用温水和中性香皂洗脚。

由于脚部感觉迟钝,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或者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水温,水太热容易烫伤皮肤,水太凉又不利于血液循环,一般以37-40℃为宜,浸泡5-10分钟即可。

洗脚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干毛巾擦拭干净,尤其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

3.检查足部状况

每天都要检查双足状况,了解足部皮肤有无皲裂、水疱、红肿、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也可请家人帮忙完成;

皮肤干燥者,及时涂上润肤膏,以保持皮肤柔润,防止皮肤皲裂,注意不要将护理霜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

4.正确修除胼胝、鸡眼

胼胝(反复受摩擦和压迫部位发生的表浅局限性的角化过度,俗称“老茧”)是导致足部溃疡的重要隐患,应及时修除。

修除胼胝时,先用温水洗脚使之软化,然后用木砂纸磨去角化层,最好不要用锐器去削割,应循序渐进,每天一点点修除,然后在表面涂以润滑剂。

鸡眼应请专科医生治疗,不要自行用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药物去处理,以免发生皮肤溃疡,更不要购买街头的“偏方”去治疗。

5.正确修剪趾甲

修剪趾甲应在洗完脚后进行,此时趾甲软化可避免趾甲劈裂。

使用指甲刀应横向直剪,然后用趾甲锉将趾甲两边锉钝,不要斜剪,以免伤及甲沟、继发感染;

切勿将趾甲剪得太短,与趾尖齐平即可,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感染,视力不好时,可以让家人帮忙修剪。

6.预防外伤、烫伤、冻伤

不要赤脚走路,在家里最好穿软底布鞋,不要穿塑料拖鞋(容易磨脚);

外出不宜穿露趾的凉鞋,以免足部皮肤受损;

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火炉给足部取暖;

不用温热型的家庭用理疗仪,以免因感觉迟钝而被烫伤。

同时也应预防冻伤,天冷时可多穿一双袜子,睡觉时若脚发凉可穿护脚套。

7.及时处理破溃的皮肤

皮肤破溃容易引发感染,即使是小的水疱、伤口也要重视,及时到医院由医生正确处理。

8.选择合适的鞋袜

鞋子要舒适,保证鞋子宽松、透气、合脚,让足趾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选择透气性好、质地柔软的布鞋或软皮鞋为佳。

  • 不能穿高跟鞋或尖头鞋,以免挤压脚趾;

  • 购鞋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因为此时脚的大小比较适中,脚有明显肿胀时不宜去买鞋;

  • 穿新鞋时应逐渐适应,开始时间不要过长,第一天穿新鞋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要注意观察穿新鞋后足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等改变,若无问题,每日可增加1小时。

袜子要选择纯棉、浅色、宽松的袜子,既吸汗又能早期发现足部破溃,避免穿透气性差的尼龙丝袜、过紧的或毛边的袜子,不穿有破洞或带补丁的袜子,袜子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好习惯:穿鞋时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以免对足部造成损伤。

9.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每天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从足尖开始做双足及下肢的按摩,双侧足部和小腿各按摩3~5分钟;

同时也要坚持下肢及足部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运动方法有:提脚尖运动、抬脚跟运动、弯腰-下蹲运动、甩腿运动、上楼梯运动等。

10.戒烟

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容易造成下肢血管病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为非吸烟者的2倍。

作者:济源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郭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