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怀孕会得糖尿病嘛(怎么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产科医生提醒:符合这5个条件的孕妇,易得妊娠糖尿病

很多人怀孕之前并没有糖尿病,但是在怀孕之后反倒检查出糖尿病,这就是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因为怀孕而导致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如果严重的话,对孕妇和肚子里面的胎儿都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很多人怀孕之前就很担心,很害怕自己会得妊娠糖尿病。那么,哪些孕妇更容易得糖尿病?

1、身体比较肥胖的准妈妈。

如果是肥胖的人,哪怕没有怀孕都有得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在血孕之前,对于一些身体比较胖的女性朋友,最好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肥,只有把体重降下来,在怀孕后才会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

2、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史的孕妇。

如果家里面的亲戚有得糖尿病,而且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那么孕妇得糖尿病人机率也会高很多。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比没有家族糖尿病的人的风险高2.89倍。因此,这一类孕妇如果怀孕,要尽早去医院进行血糖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通过运动来降低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另外,一些在上一次怀孕也有妊娠糖尿病史的人,那么也有可能在这一次怀孕也会导糖尿病。这一类人,相对以前没有妊娠糖尿病的人来放讲,风险也会越大。

3、高龄产妇。

调查总结出,35岁怀孕比25岁的孕妇得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很多,差不多是25岁孕妇的2倍。这是因为,人的年纪越大,其体内胰岛素下降,胰动脉硬化,这些都会增加孕妇患糖尿病的风险。

4、怀孕后迅速变胖的人。

有一些人担心孕期营养不够,所以在怀孕后就大吃特吃,造成体重增加过快,体内的胰岛素就会产生抵抗,从而导致发生妊娠糖尿病。

5、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一类孕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本身就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现象。怀孕后更容易发生胰岛细胞失代偿,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平时血糖不高,怀孕了就高了,怎么还会得个糖尿病呢?

每个孕妇妈妈,都想生个健康的宝宝,自怀孕开始,初期的抽血检查,查孕酮,雌激素,做B超,看宝宝的生长发育,一系列的检查,到24周,有个叫糖耐测试的检查,抽血前喝一定量的无水葡萄糖(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分别检查空腹时,喝了糖水一小时,二小时的血糖值,这个是确诊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有些妈妈就会疑惑,为什么我平时血糖不高的,怀孕了就高了,还会得了个糖尿病呢?

孕妇怀孕的时期,是一个培育胎儿的时期,胎儿的营养供给主要来源于母亲,这些物质其中一项就是葡萄糖,在整个怀孕时期,孕妇的血浆葡萄糖会随着整个孕期进程逐渐降低,所以空腹时的血糖含量也会降低,但是胎儿在整个生长期间是要不断吸收糖分的,为了满足胎儿的需要,孕妇自身会不断增加自己的排糖量,为了维持体内正常糖代谢水平,孕妇在孕期胰岛素需求量就必须相应的增加,但如果某个孕妇不能够代偿胰岛素的生理变化,就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糖尿病的现象,或者原来的糖尿病会加重。

那孕期得了糖尿病要怎样治疗呢?

饮食与运动

饮食上,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尤其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能帮助她们缓解妊娠期间糖尿病病症,相反,不合理的饮食会加重病情。在进行烹调食物时,尽量少油,少盐,少糖,不吃油炸,烟熏,煎制的食物。如果孕妇喜欢喝汤,可以煲一些素汤少喝排骨汤,肉汤等肉汤;在水果方面,少吃含糖分高的水果,如葡萄,龙眼,荔枝;可以吃含糖分少的,如苹果,番石榴。蛋白质的摄入来源主要以鱼,肉,蛋,牛奶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肉类物质的摄入应当适量控制,减少猪肉的摄入量,可以适当鸡肉,牛肉的比重。主食方面,少喝粥,米饭含糖量高的食物,可以吃面,小麦,玉米含粗纤维的食物,少吃多餐,饭后可以做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药物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足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时,需启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首选注射胰岛素。

可用于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的胰岛素有:常规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胰岛素控制血糖较好的选择,通常开始使用总剂量为每天0.3-0.8U/KG,分次注射,后续可根据孕妇各时间点的血糖值情况进行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已经较为成熟,只要每个孕妈按照医生要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使用药物,即可在生产之前将身体状态恢复至理想状态,不用担心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谭敏霞

一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韦璐

二审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罗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