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横向骨搬移(横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护理)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让糖尿病足患者免遭一截

通讯员 孙峰松 王新建

患者王女士受糖尿病影响,脚趾溃烂,趾骨外露,面临截肢。危急时刻,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二科团队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不仅保住了左腿,还慢慢恢复了行走。

王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不久前,左脚出现麻木、水肿、溃烂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Wagner4期)和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因为溃烂严重,医生告诉王女士说小脚趾已经坏死,最好截趾处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整个左脚保留的几率就很小。

听到要截趾,王女士的心一下子跌倒了谷底,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最终她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截掉小脚趾,并采取消炎、消肿、改善循环等保守治疗,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可是,好景不长,王女士的病情再次恶化,短短2个月的时间,王女士左脚其他3个脚趾相继出现不同程度溃烂,如果继续发展,将面临截肢的危险。

王女士和家人心急如焚,经过多方打听,听朋友介绍说,宁阳县一院开展的骨搬运手术,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避免截肢的风险。

王女士和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手足外二科主任王新建,王新建向她们详细介绍了医院开展的“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听了王主任的介绍后,王女士压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对治疗充满了希望。

王新建明确诊断后,将她收治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王新建发现王女士的糖尿病足溃烂非常严重,已经有四个脚趾严重坏死,影像检查发现下肢动脉多发钙化斑块,小腿有数条动脉完全闭塞,供血严重不足。如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加重坏死,感染,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考虑到王女士强烈的保肢需求,团队研究决定,为她切除坏死部分,同时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确定手术方案,经家属同意后,手术便提上了日程。

在麻醉科和手术室护士的协助下,手足外二科团队在王女士小腿胫骨上截断了一块7CM*1.5CM左右的骨块,并利用一种特制的外固定架,远近段各拧入一枚固定针,骨块上拧入两枚牵拉针,调整截断骨块至合适位置并缝合切口。

经过两个小时的共同努力,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顺利完成。

此外,医生还对王女士的糖尿病足进行清创术和截趾术,清理溃烂处并切除皮下已经坏死的脚趾。手术进展顺利,王女士很快回到病房进行对症治疗。

术后,王女士通过小腿处佩戴的外固定持续调整截断骨块位置,每天将骨头向上提升1毫米,在持续缓慢的牵张力作用下,王女士左腿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皮肤等组织得到再生。20天后,王女士的创面逐步闭合并且不再溃烂。

经过2个月的休养,王女士再次回到医院,手足外二科团队将截断的骨块搬移回去。并为她摘除了外固定架。如今,王女士不仅保住了左腿,还可以慢慢走路了。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就是在患者腿骨上制造一处微小、可控的骨创伤,通过微损伤和修复机制,刺激骨骼、血管、皮肤等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特别是微血管的再生,可以实现微循环重建,为缺血肢体再生一套侧枝循环系统,使足部溃疡处重新获得血供,使感染得到控制至修复,从而解决缺血性坏死的根本问题,让患者免去截肢风险。

糖尿病足之所以会溃烂,是因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壁硬化、闭塞,出现血液障碍,进而出现坏死,如皮肤的破损,很可能就发展成严重的感染。

重度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烂脚”的发生,在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控制血糖,“管住嘴、迈开腿”,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二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团队,能够运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腕及足踝部疾病和创伤。

科室诊疗范围包括断指(肢、耳、鼻)再植、身体各种离断组织块的再植修复、各类神经卡压综合征、躯体慢性创面的修复手术、四肢及躯干部位烧烫伤的修复治疗、手足先天畸形的矫正、手足部外伤晚期功能重建、各种瘢痕挛缩、褥疮、糖尿病足、拇外翻、跟痛症、跖痛症、扁平足、高弓足及各种韧带的损伤修复重建。

州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横向骨搬运手术治疗糖尿病足

来源:湘西网

湘西网7月16日讯(记者 周楚怡 通讯员 彭 婷)近日,州人民医院骨二科顺利完成首例横向骨搬运手术,避免了患者截肢的痛苦,有效缓解了患者患肢缺血疼痛的痛苦,同时也为我州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我爸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伴有糖尿病足并发症,两年前在长沙检查,医生说要至小腿甚至大腿部截肢,考虑到还年轻,截肢后自由行走和生活不方便,就一直拖着。”患者女儿彭晶说道。经入院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诉求,骨二科为患者彭某制定了横向骨搬运手术治疗方案。

“胫骨横向搬移术”作为一项临床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技术,通过微损伤和修复机制,采用小切口、小骨窗、利用小型骨横搬架,便于医生和病人术后护理,促进血管网再生,实现微循环重建,为缺血的肢体再生一套侧枝循环系统,从而使患者的肢体缺血性疼痛得以缓解,感染坏死的创面容易愈合,让患者免去截肢的风险。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文题释义: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为Ilizarov 技术的临床应用之一, 其在不延长肢体的条件下实现张力-应力法则,即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

糖尿病足: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3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

目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是近年来治疗糖尿病足的新兴疗法,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但仍缺乏相应的循证依据。文章以此对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进行Meta分析。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对所纳入研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 RevMan 5.3软件对其截肢率、愈合率、愈合时间、皮温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进行Meta分析。

结果:①共纳入8 篇文献,共 837 例,治疗组为428例,对照组为409例;②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根据NOS量表对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2篇均为7分;根据改良后Jadad量表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有4项研究4分,2项研究2分;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在截肢率上低于对照组(OR=0.12,95%CI:0.05-0.26,P < 0.000 01),并且在愈合率(OR=28.65,95%CI:16.45-49.88,P < 0.000 01)、减少愈合时间(OR=-2.61,95%CI:-4.23至-0.98,P=0.002)、升高皮温(OR=2.44,95%CI:2.27-2.61,P < 0.000 01)、改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SMD=-6.41,95%CI:-9.50至-3.32,P < 0.000 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00 01)。

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较常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文章的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https://orcid.org/0000-0002-1662-6783(田林) ;https://orcid.org/0000-0003-1870-4578(王培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 胫骨, 搬移, 糖尿病, 溃疡, 愈合, 截肢, Meta分析

引用本文:田 林, 时孝晴, 段正兰, 王 宽, 张 立, 王培民.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0): 3275-3280.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